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嘉实基金历任董事长马

嘉实基金历任董事长马

发布时间:2025-09-20 05:57:03

『壹』 什么是许小年

许小年,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麻省Amherst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经发表“中国股市推倒重来论”,引发证券市场震荡。许小年在2001年9月主笔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的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甚至估计当指数跌到1000点左右才可能是“较干净”的市场,中国的股市应该推倒重来。他对中国证券市场从“企业本位论”转变到“股东本位论”的言论,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和极大争议。
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徐先生为人直率,敢为敢言,有评论说,他看似惊人的言论之下,隐藏着经济学家的独立精神和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许小年的经历
1953年出生
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工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1年-1985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1996年,任世界银行咨询师
1997年-1998年,任美林证券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
1999年加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被聘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
2004年2月,加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被聘为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2005年4月,成立仅数月的北京高华证券高调宣布任命许小年为研究部主管,常驻北京。2005年12月,许小年升任高华副董事长。然而,在此期间,许小年以其名义发表的研究报告仅寥寥数篇,这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离开。

2006年11月初,许小年以顾问的身份加盟嘉实基金,同时继续在中欧担任教授。
1.第一堂经济学课
1969年,许小年16岁的时候,从北京来到延安,两天后他带着在这里染上的虱子以及吃惊的心情,向母亲写信详细描绘这里的情况:“人们衣衫褴褛,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文盲,像我们在电影上看的解放前一样。”这次遭遇或许是他的第一堂经济学启蒙“课程”,他本能地问道:这么穷是为什么?得到的第一个答案是:“陕北农民太懒了,没有像大寨农民那么勤奋。毛主席让你们修梯田,你们不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所以你们这么穷。”一直到80年代初,呼啸而至的中国农业农村改革,才给许小年们上了生动的经济学第一课。那时许小年已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学系就读研究生(1978级)。在农业改革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票、证都取消了,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立刻释放出来。这些变化给许小年“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日后许小年描述他当时的震惊时说:“过去我们一直思考(像延安这样的贫穷)出路到底在什么地方,就是想不通。原来这是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答案指向:市场化。
2.国务院工作
启蒙并没有结束。研究生毕业后,1981年,许小年来到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这个机构专门负责对国家重大的项目进行论证。在这里,许小年参与了三峡工程、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论证。那时候该中心有一个项目组,任务是预测“2000年的中国”,许小年也在其中。多年后,2007年,许小年和当年的同事又聚到一块,大家回头看当年预测,发现除了人口组的预测较准,剩下的全不准。
在研究中心工作期间,许小年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国的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许做翻译。当许发现,外国专家谈的东西他能懂的只有一点、很难与人家对话时,受到极大刺激。
1985年,许小年抱着“看世界”的想法,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就读经济学博士。美国颠覆了他,无论是经济学体系,还是文化社会差异,均令他如饥似渴,其状态跟那个年代的留美学子一般无异。由于过于刻苦,他在美第一年就得了胃溃疡。
3.留美
留美经历对许小年的学术路径、乃至思维方式影响巨大。手执美国这面镜子,他对中国的教育与市场经济环境开始了最初的批判。他说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是“糟糕透了,误人子弟”;而对中国人生活习性的审视,许也有了外部视角。90年代初,他有次回国,朋友开车来接,高速路上,朋友喝完矿泉水顺手开窗扔出空瓶。许马上批评朋友:这么高的速度,这瓶子要砸到后车的挡风玻璃上,跟炸弹一样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朋友回应:你真是从美国回来的。这样的评价,许小年将会在他后来回国后的工作生活中多次听到,已是后话。
在许小年离开中国的80年代后期,国内经济体制与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1985年,国内经济学领域召集中外专家召开了被称为“中国进行市场经济的思想启蒙”的“巴山轮会议”,在此背景下,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发展思路。“计划”色彩淡化,“市场”得到重视。在这种氛围下,和许小年同一年进入人民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周其仁,一直在国内积极地参与中国农村改革研究,很早就将经济学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调研。研究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手段,理解中国现状并进行改善成为周大量工作的出发点。
许小年走的是和周其仁不同的路,他在美国埋头苦读,进入系统的、技术性的研究道路。1991年许小年博士毕业后,走进了象牙塔,留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天天和模型以及经济理论打交道。数理模型、逻辑推导,成为许小年日后多年分析与看待问题的主要工具。

人物作品
1.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收有大小文章60篇,基本指南是“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市场经济”;他对我国“经济转型缓慢”“市场化改革倒退”“权贵资本主义”有尖锐的批评,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会害了中国经济。许小年很可能是目前国内对宏观经济政策持批评意见最坚决的经济学家。
2.自由与市场经济
《自由与市场经济》收录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对市场经济进行了简要研究。在评价美国政府的金融救援时,人们把非常时期和正常时期混为一谈,政府的职能在这两个时期是截然不同的。政府的非完美性是因为它和你我一样,都是凡夫俗子,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对公众来说,你是愿意忍受寻租贪腐之苦呢,还是愿意忍受市场上的垄断贪婪之苦?你不是在天使和魔鬼之间进行选择的,而是在两个魔鬼之间挑一个危害小的,挑一个成本低的。西方的知识分子和民众要问自己,在自由换安全的路上,你们愿意走多远?

『贰』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大浪淘沙下来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英雄。既造就了徐翔、常士杉、王涛等一批草根英雄,也产生了以李旭利为代表的悲剧人物。

通过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目前将国内私募基金经理人按照出身划分为四大派别,为“公募派”、“券商派”、“媒体派”和“民间派”四类。

公募派——曾经沧海难为水

创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品牌是很多公募基金从业者的梦想。很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人不甘于公募基金的束缚,选择创立或加入私募基金。

公募派私募基金掌门人中,从业最资深的当属柏坊资产龙小波,其曾任大鹏证券副总裁和大成基金的首任总经理。不过,柏坊资产旗下产品在A股市场中表现平平。此外,莫泰山和余路明也是为数不多的转做私募的基金公司老总,“私奔”之前两人分别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华商基金的总经理。

2012年成立千合资本的王亚伟是公募派中最大牌的基金经理,此前被称为公募基金经理中的“一哥”。

公募派的优势在于其经历过正规军的磨砺,熟悉公募的投研体系以及渠道关系。不过,这同时也成为了少数公募派基金经理的制肘。“曾经沧海难为水”,失去了公募基金强大的投研平台,不少基金经理业绩大失水准。

券商派——横看成岭侧成峰

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经理风格差异较大,但普遍比较灵活,且注重实战,交易型选手较多。目前分为“大鹏系”、“蔚深系”、“君安系”等门派。

“大鹏系”以金中和投资的曾军、万利富达的胡伟涛为代表;“蔚深系”以龙腾资产的吴险峰、开宝资产的李艾峻、景良资产的廖黎辉为代表;“君安系”则以天马资产的康晓阳、东方港湾的但斌、尚诚资产的肖华等。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体来看,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数量较多,虽然目前整体缺少超大规模的私募基金,但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大型私募基金数量较多。如果考虑到交易的活跃度,其影响力并不逊色于公募派。

媒体派——莫谓书生空议论

媒体派私募也是近些年崛起的一股新势力。媒体派私募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有龙赢富泽的童第轶、财富成长的唐雪来、彤源投资的李威等。

尽管和公募派、券商派相比,媒体派私募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小,但不可否认与民间派相比,媒体派私募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媒体的角度审视上市公司可能发现普通的研究员所无法发现的机会或者风险。此外,由于证券类媒体常年和上市公司打交道,财经记者大都和企业高管私交颇深,这为其转型资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行业背景。

民间派——英雄不问出处

私募基金行业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是民间派私募,这也是私募基金行业中最为鱼龙混杂的群体。其中,既有像泽熙投资徐翔这样的行业翘楚,也有净值多年徘徊在3毛钱之下的“民间股神”。既有世通资产常士杉这样的“黑马”,也有林园这样爱出风头的“另类”。

其实,私募基金行业正是这样的一个江湖,只有你有才华、有能力,都可以在这样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大浪淘少、横刀立马,是金子总会闪光。

最执著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

“是你让我看透生命这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东方港湾的掌门人但斌可谓是最执著的私募基金经理,长期以来对茅台的不离不弃,即使在白酒行业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也不断发微博力挺茅台。看来,但斌既是最执著的私募基金经理,也是最喜欢做“股评”的基金经理。不过,面对“说的不做、做的不说”的行规,但斌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真正定位。

最遗憾的私募基金经理——王贵文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2008年,王贵文作别嘉实基金、投身私募。这位昔日的明星基金经理可谓是“生不逢时”。尽管在2010年,王贵文旗下的产品还位居当年三甲,却难以改变最终清盘的命运。王贵文最终选择淡出私募行业,并称“此次别过,今世不再来”,内心的遗憾或许只有当事人心中才能体味。

最悲剧的私募基金经理——李旭利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少年得志的李旭利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落得身陷囫囵的结局。转投私募的李旭利原本想要大干一场。却因“老鼠仓”事件,不得不过早的终止了自己充满悲情的投资生涯。据说,在庭审时,李旭利依旧保持昔日的孤傲。面对法官,他说自己其实不太看得上其他基金经理的水平。

最大起大落的私募基金经理——罗伟广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私募基金经理罗伟广在2009年一战成名,新价值规模也迅速壮大。然而,此后罗伟广的投资旅程却始终不顺利。2012年,更是有多只产品排名靠后。面对这样的大起大落,这位明星私募基金经理难免会有英雄气短的感受。

最有哲理的私募基金经理——康晓阳

“我想我是一个哲学家,可以参透孤单的假相……”如果说哪位私募基金经理最喜欢在微博上为粉丝熬制“心灵鸡汤”,非康晓阳莫属。尽管业绩并不突出,但康晓阳大师一般的口吻的确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毕竟这是一位老牌私募基金经理了,听听他的话总会有些帮助的。

最神秘的私募基金经理——徐翔

“带着一丝丝神秘的你,可能想着同样的事情,背后的你是什么表情……”涨停敢死队出身的徐翔,通过成立泽熙投资实现了阳光化。然而,与其他私募基金经理相比,徐翔行事过于低调,却往往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对此,徐翔也感觉很冤枉。然而,从重庆啤酒到酒鬼酒,这些问题股中都不乏徐翔的身影,这又怪得了谁呢?
勤奋和专注是徐翔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2015年11月1日,因涉嫌违法犯罪,徐翔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一时令人唏嘘。

最受争议的私募基金经理——吕俊

“就算缘份到了尽头,无力再挽留,我们还可以是朋友……”私募基金合伙人不乏分家,但大多数会是和平分手,诸如但斌和钟兆民(专栏)。然而,像吕俊和姜广策这样闹得不可收拾的却很少出现。或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即使在圈内,吕俊夫妇恐怕也是最受争议的私募基金经理了。

最大牌的私募基金经理——王亚伟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王亚伟而言,这一天或许等待得已经太久了。曾经的公募基金经理“一哥”转投私募,无疑是最大牌的基金经理。产品募集金额之大、投资门槛之高都刷新私募基金行业记录。至于王亚伟的业绩是否还会像在华夏基金时候那般优异,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最另类的私募基金经理——林园

“玩世不恭,也许有点与生俱来……”草根出身的林园是私募基金经理中的另类,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台下,林园经常会露出那种玩世不恭的坏笑。林园爱出风头,经常上电视,从不讳言自己喜欢美女。和但斌一样,林园偏爱茅台,而他的业绩似乎也随着茅台的波动而波动。

最美丽的私募基金经理——杨玲

“你的美,无声无息,不知不觉让我追随……”一直以来,私募基金行业被看作男性的天下,毕竟资本市场博弈的残酷不亚于战争。而黄明皓、杨玲等人的出现给这样一个行业带来了几许的亮色。江晖的搭档、星石投资总裁杨玲经常出席各大投资论坛,以其优雅的举止、流畅的演讲受到业界好评和关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不善言辞的江晖也是一个十分有益的补充。

阅读全文

与嘉实基金历任董事长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中客车融资 浏览:599
香港东亚银行人民币港币汇率 浏览:610
基金经理结局 浏览:366
外汇交易的十堂课 浏览:307
11月21日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448
个人卡收外汇 浏览:575
嘉实核心优势基金赎回 浏览:903
理财师薪酬 浏览:241
2016年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392
科创基金畅联股份 浏览:675
加纳哪里可以赛地换人民币吗 浏览:546
数米基金客服电话 浏览:897
东莞市信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435
惠农卡贷款用途 浏览:261
股票龙虎线龙线指的是什么意思 浏览:782
外汇帐户手机报警 浏览:319
戊肝疫苗股票 浏览:409
新华信托青岛 浏览:457
今日丙烷价格 浏览:762
平安信托车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