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园集团遭调查 格力集团“踩雷”
截图来自长园集团公告
试图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入主长园集团(600525)未果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集团”)开始通过旗下公司买入长远集团股票。时隔半年后,近期格力集团再度“加码”长园集团,长园集团股票更是应声收获两个“一”字涨停。不过,长园集团突如其来的被立案调查,则让格力集团遭遇了“黑天鹅”事件,6月3日,长园集团股价也将迎来压力测试。
突曝立案调查利空
动作频频的格力集团,近期在悄悄买入长园集团。不过,刚刚“ 加码 ”后,长园集团就“爆雷”。
6月1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于5月31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长园集团突遭调查,无疑给刚刚完成增持的格力集团“添堵”。
5月30日,长园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股东深圳市藏金壹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藏金壹号”)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已于今年5月24日到期且不再顺延。随着藏金 一号 联盟阵营的瓦解,长园集团前十大股东最新的持股情况被公布。
从最新的股东名单来看,格力集团在悄悄“加码”。据东方财富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珠海保税区金诺信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金信诺”)跻身长园集团前十大股东之列。彼时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1.4%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的比例未变。
蛰伏半年后,格力集团再出手。截至今年5月24日,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金融”)与珠海金信诺分列长园集团第四、第七大股东,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的股份数量分别约4715.25万股、1849.02万股,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56%、1.4%。Wind显示,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均是格力集团持股100%的企业。
也就是说,截至今年5月24日,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合计持有长园集团约6564.27万股,持股比例为4.96%,逼近举牌线。据东方财富显示,4月1日至5月31日,长园集团的均价为6.38元/股,若以此数据粗略计算,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买入长园集团3.56%的股份耗资约3亿元。
以长园集团5月31日的收盘价6.31元/股计算,目前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股份的总市值约4.14亿元。
两涨停后迎压力测试
因获格力集团的再度加持,市场一度认为长园集团成为格力集团的新宠,这也直接刺激了长园集团股价连续涨停。
交易行情显示,5月30日长园集团股价走势一改往日低迷,当日早盘开盘便快速封上“一”字涨停板。5月31日,长园集团股价继续上扬并在当日同样以涨停收盘。
截至5月31日收盘,长园集团涨停板位置有约14.75万手买单在排队进场。然而,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一出,给长园集团8.19万户股东泼了一盆冷水,这也意味着长园集团股价将迎来压力测试。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以此前的经验来看,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被立案调查的情况,市场资金也会因利空消息而出逃。北京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被立案调查股的股价短期承压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投资者已获利出逃。诸如,5月30日、31日沪股通专用、机构专用席位分别累计卖出长园集团686.89万元、168.05万元。
或受累子公司业绩造假
据了解,长园集团曾在2016年6月收购长园和鹰80%股权,收购价格为18.8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增值率652.02%。数据显示,长园和鹰2017年度销售收入9.7亿元,其中设备类销售收入占比68.29%,智能工厂类收入占比31.71%。
长园集团在2018年10月19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对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事后审核的二次问询函》。在问询函阶段,长园集团聘请律师对函件中涉及的长园和鹰的问题进行核查,了解到长园和鹰智能工厂项目和设备业务的真实性存在重大问题,独立董事认为智能工厂项目结算及回款严重滞后。根据公司当时的反馈及提供的资料,长园集团称,已有理由初步判断长园和鹰原负责人存在业绩造假的嫌疑。
长园集团从事电动 汽车 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数据显示,长园集团在2018年实现的归属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约11.89亿元。今年一季度长园集团的归属扣非后净利润约2207.13万元,同比下降5.19%。
② 600525长园集团后市如何
短期内,很有下行压力,资金也流出严重,大市也很不稳定。看看14-16元附近有米有支持吧。今年专内累积属的升幅也不少而近一周的跌幅也有一定程度,这个时点上比较难看出问题,就是看空略多一线。介入的话,短期内是不建议的。
从长线看。长园业绩稳定,利润率还行,目前价位的估值也在同业中叶相对不是高。发展上也并购积极,稳步推进;股权激励方面,25元的行权价格定得太高,一定程度反映管理层的信心。而公司的配股项目包括环保型汽车用、电子用无卤阻燃热缩套管及特种氟塑料套管产业化项目,市场需求目前还行,这里以后可能会有点儿看头。公司的第一大业务热缩材料主要下游行业为高速铁路,汽车,电子类和核电,其中公司在高铁行业开拓最为成功,其市场占有率已达第一,核电行业中应用目前仍处于开拓阶段,未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作用。其他业务上的方面我就不说了,另外公司持有12%的和而泰即将上市,另外的一个健和将也在今年上报,东莞高能明年上报,所以最近2-3年,公司的投资收益将非常可观。我个人而言,长线是一普通程度看好这个股的。
③ 国家十二五政策
“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能源发展应该突出七个重点。
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要稳步推进煤矿升级改造,加大油气资源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同时,要积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扩大电力、天然气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提高能源配置能力。要加强连贯东西、中通南北的骨干管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安全可靠的体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要根据我国能源装备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强攻关,提高能源装备自主化发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础建设、应用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示范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装备体系。
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这是科学发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通过集约开发能源资源,加强能源需求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平衡发展。
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要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互利共赢、协同保障的原则,加强海外开发;深化和拓展国内外能源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利用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能源投资管理,加强能源税收财政政策指导,加强立法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式,推动能源行业的科学发展。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0亿到42亿吨标准煤。如果进一步强化节能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进一步控制在40亿吨以内,这可以为“十三五”期间完成上述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留下一定空间。信息技术 5个细分领域受益 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物联网领域中有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3D领域中有得润电子、利达光电、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宁波GQY、出版传媒、华谊兄弟、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三网融合领域中有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移动支付领域中有长电科技、大唐电信、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卫士通、焦点科技、国民技术、乐视网等公司。新能源 6个细分领域受益据了解,“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明确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业内人士称,高达5万亿的巨额投资将大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核能、风能、光伏、洁净煤、智能电网、车用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各个领域一批上市公司将从中成长起来或者获得巨大收益。锂电领域的公司有成飞集成、湘潭电化、江特电机、盐湖集团、德赛电池、万向钱潮、亿纬锂能、金瑞科技、西藏矿业、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凯恩股份、中信国安、江苏国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风力发电领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风科技、九鼎新材、湘电股份、科学城、新赛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粤电力A等公司。核能核电领域中有沃尔核材、华东数控、兰太实业、奥特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自仪股份、方大炭素、上风高科、闽东电力、皖能电力、海陆重工、科新机电、大西洋等公司。光伏太阳能领域中有钱江生化、鄂尔多斯、新华光、乐山电力、航天机电、中环股份、七星电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变、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电、江苏阳光、乾照光电、拓日新能等公司。氢能领域中有厦门钨业、金瑞科技、同济科技、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索普、南都电源等公司。乙醇汽油领域中有华资实业、海南椰岛、万向德农、ST甘化、丰原生化等公司。新材料 7个细分领域受益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和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期,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属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制造、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7大类,包括72家上市公司,如北矿磁材、包钢稀土、横店东磁、厦门钨业、太原刚玉、中钢天源、中科三环、中色股份、金瑞科技、博云新材、宁波韵升、锌业股份、沃尔科技。生物 2个细分领域受益生物类股票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类。生物医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马应龙、广济药业、中牧股份、益佰制药、交大昂立、通化金马、双鹤药业、现代制药、丰原药业、西藏药业、中创信测、西南合成、华北制药、三精制药、华兰生物、新华制药、东北制药、浙江医药等18家公司;生物育种包括的上市公司有丰乐种业、顺鑫农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农、荃银高科、敦煌种业、万向德农等11家公司。高端设备制造7个细分领域受益高端装备制造被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A股市场,高端设备制造的股票分属7类,包括冶金矿采设备、机床工具、电机、电气自控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等。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拴昌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输变电设备近几年的水平突飞猛进,大企业不断涌现,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从市场表现看,涨幅较大个股有北方股份、天地科技涨、石油济柴涨、金自天正、太原重工、江钻股份、江特电机、东源电器、新华光、百利电气、*ST建机等。节能环保 5个细分领域受益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节能中长期规划》、《高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推动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政府的强制节能约束,有望迎来市场急剧扩张,考虑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间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我国的节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节能环保5大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大大受益。建筑节能领域中有延华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电气、中航三鑫、伟星新材、方大集团、红宝丽、栋梁新材、烟台万华、达实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污水处理领域中有山大华特、创元科技、东湖高新、万邦达、武汉控股、华光股份、宁夏恒力、桑德环境、中原环保、国中水务、现代投资、菲达环保、三聚环保、龙净环保、创业环保、三维丝等公司。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中有东源电器、国电南瑞、奥特迅、新世纪、台基股份、长城开发、三变科技、智光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平高电气、金智科技、威尔泰、齐星铁塔等公司。绿色节能照明领域中有中材科技、东方电气、银星能源、京能热电、长征电气、天奇股份、华仪电气、粤富华、长城电工等公司。垃圾发电领域中有东湖高新、华光股份、山鹰纸业、凯迪电力、泰达股份、广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新能源汽车 4个细分领域受益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4大类。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A股市场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有江特电机、安源股份、宁波韵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车、万向钱潮、国电南瑞、海马股份、奥特迅、安凯客车、上海汽车、大洋电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金龙汽车、东风汽车、许继电气、福田汽车、森源电气、亚星客车、荣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电气、卧龙电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