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GDP的投资是怎么回事
在经济学来、或总体经济方面,自投资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所购入资本(财)的金额。所谓的资本,就是目的不在於消费、而主要著眼於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如公共建设、铁路、工厂等。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包括新设立学校、或在职进修机构等。存货(营运资本)的投资,就是指各种事业为营运需要、购置存货的行为,此一行为可能是经过审慎的管理流程、也有可能只是因应需要而为之;而进货的存量有时为正、有时候也可能变成负值。
『贰』 如何计算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额大于gdp
核算方法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2]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3]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公用品与公设施、举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P=C+I+G+(X-M)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消费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中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全国GDP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产法核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叁』 GDP是什么了和怎样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版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权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肆』 GDP的组成部分中投资指的是啥
GDP中的投资,主要用于用支出法进行GDP计算时。
GDP = C + I + G +(X-M)
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版
企业投资权(用字母I表示)
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
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GDP中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
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
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伍』 固定资产投资如何计入GDP
应该学过宏观经济学吧,在这我就不解释原理了,按照支出法来计算:
gdp=c+i+g+(x-m)
其中i是investment,就是投资的意思,在支出法中c表示消费性支出,而消费性支出不可包含固定资产购买的支出,如房屋购买等,所以此类支出必须以资产折旧的方式计在i栏下,即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式,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也是计入gdp的.
结合你上面那道题目,属于两部门的gdp模型,只考虑c和i,每年的锄头折旧5元即为投资支出,按照会计准则,价值10元的固定资产以一定时期进行计提折旧,相当于等效为每年付5元,两年付清(前提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另外可以把投资固定资产等同于是投资他的使用权,比如一幢房屋100万,50年报废,按照你的思路,你不能说你每年的计提折旧或者投资是
-2万元,这样的思路是错误的,你可能把他理解为,这个房子是我投资买的,每年折旧了2万,就是我的投资损失了2万,所以计
-2万,这样就错了,应该理解为,我购买这个房子,其实就是购买了50年的使用权,现在我以计提折旧的形式进行会计计账,相当于玩分期付款的游戏,我每年必须为此偿付2万以购买使用权,而这个2万就计在了资产折旧栏下,也就是说,会计上假设房子一次性被买下,而每年采用折旧的形式计账,而事实上,你是以每年投资2万的形式买下了房子50年的使用权.
『陆』 中国投资占gdp多少
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5%,按本币计算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按美元计算为69884.70亿美元,年均汇率为1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IMF预测,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为每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比上年的6.7704升值3.3%。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按美元计价的现价GDP规模为69884.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 IMF推算,2011年中国年中人口数为134812.1万人,比上年增加670.7万人。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现价GDP为33989元,折合5184美元;人均实际GDP为11466元,同比增长8.9%。 IMF估算,2011年中国PPP GDP规模为113162.24亿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11963.28亿国际元,增长11.8%。人均PPP GDP为8394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850国际元,增长11.3%。2011年中国PPP GDP占世界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4%,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人民币对国际元的比率从上年的3.933贬值至4.049。 IMF预测,2011年中国总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4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民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达53.8%,提高0.4个百分点。 IMF还预测,2011年中国CPI年均上涨5.5%,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年末CPI涨幅将回落到5.1%,比上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将增长15.6%,其中货物出口增长15.6%,均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总值将增长16.5%,其中货物进口增长16.5%,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5.5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26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石油出口量将达27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 IMF预测,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将达956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GDP的比重将达2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将达102806.85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的比重为22.4%,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财政赤字7194.8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IMF预计,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将达3605.36亿美元,比上年的3053.00亿美元增长18.1%,占GDP的比重为5.2%,与上年基本持平。
『柒』 投资对GDP的影响。。
1、不一定。首先要明确一点投资资金不一定就来自本地区,还有可能来自外地,所以专考察投资消费比例属地区范围一定要够大才有意义,比如中国范围。如果投资来自外地,那么对本地消费有促进作用,因为可以拉动就业,提高本地人均收入。
2、如果投资资金来自本地,那么对于消费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但是并不绝对,只要投资不超过一个合理的比例,对消费影响不大的。
『捌』 在gdp核算中,投资包括哪些
存货。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回机器设备、住宅答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2.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玖』 投资怎样折算gdp
由于投资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对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以增强对GDP的推动力和由于扩大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而产生对GDP的拉动力来实现的。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及收入的增加,并由此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供给方面看,投资有利于今后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投资在拉动GDP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I/△GDP ×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100%
其中:△ I: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GDP /△GDP0 :报告期GDP增速。
例如:合肥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为1861394万元和1594408万元(皆为可比价);2005年和2004年的GDP(可比价)分别为4714952万元和4184368万元,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61394-1594408)÷(4714952-4184368)×100%=50.32%。
根据公式可知: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故有50.32%×12.7%(2005年GDP增长速度)=6.39%,则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6.39个百分点。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