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中国平安现状怎样它今后怎么发展散户原来以价值投资的思维持有它,今后该怎么操作
你清楚这问题还不算迟.平安确实现在一点也不平安.虽然这事暂没影响股价.但他也跌得很多.既然做价值投资,也不看重眼前利益.那为什么不持有那些稳增涨的股了.中信证券也还行啊.他也跌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对于他本身的利好没出台啊.所以我个人建议换股.不是说平安没投资价值.而是不应放在高风险低回报上面
Ⅱ 中国平安靠什么赢利
首先是各类存款,其次是国家的大型工程,如高速、南水北调等,再就是投资基金、股票,股权投资,还有综合金融的业务
Ⅲ 中国平安为什么要融资
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高层手中持有的中国平安股票的损失和再融资之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相比是九牛一毛 所以他们并不在乎 也没有考虑到大肆揽钱给市场带来的不良后果
平安在去年A股上市筹资382亿元已经使偿付能力达到了400%以上,远远超过了保险监管部门规定的100%警戒线。平安本身在公告及新闻稿措辞上的倾向性也让外界认为将有一场大收购到来,而并非仅仅为了补充资本金那么简单。
在被问及这笔资金的具体投向时,平安相关人士昨日向本报表示,“将以开放的心态把握境内外市场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有针对性地部署资本,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据市场人士推测,平安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海内外投资、二元战略和银行扩张三个方面。
近期市场上关于平安收购的传闻很多,其中包括收购英国保诚、华夏银行等。据记者采访了解,平安集团近期正大肆“招兵买马”,不少银行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银行高层)或将转投平安门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以1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9亿元)成功收购富通集团后,中国平安高层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在海外收购上再下一城的“野心”。而对于中国平安来说,美国次贷危机给国际金融集团造成的重创,或许又是一次逢低买入的良机。
分析人士认为,平安再融资的投向有可能是控股一家有全球性网络的保险集团。“面对国内市场的高估值和国际市场的低估值这一历史性机会,平安有可能会利用这次机遇,加快其迈向国际一流金融集团的步伐;另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在国内进行银行收购,但目前可供收购的标的已经非常少,而且如果是优质银行资产老股东更愿意去上市而不是卖给平安。”因此,杨建海认为,平安收购境外机构的可能性最大。
比较一下平安的募集资金与国际巨头的市值会发现,“如果是全资控股,平安可以收购3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如果是相对控股,可以最多收购6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现在市值最高的海外寿险集团ING只有760亿美元,平安可以收购的标的范围很大。”杨建海认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论上讲,从高估值市场融资收购低估值市场股份是对股东有利的行为,因为融资成本低于投资回报。受次贷风波的影响,欧美市场估值下降趋势明显,比照亚洲市场已有明显的投资优势。但风险在于平安对被收购对象风险的掌控程度。
Ⅳ 中国平安为什么亏损那么严重
尽管公司各主营业务发展稳定,但因投资富通集团导致中国平安第三季度亏损78亿元。
中国平安的三季报显示,因计提投资损失157亿元,致公司第三季度亏损约7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05亿元,每股收益累计亏0.10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16.8亿元。中国平安第三季度保费收入656.9亿元,上年同期362亿元;第三季度计入富通投资损失157亿元。
富通集团股票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对净利影响重大,但公司各主营业务发展稳定。寿险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784.48亿元,同比增长31.40%,产险实现保费收入209.60亿元,同比增长27.2%。
Ⅳ 中国平安金融投资推广是个解释一下
加微信吧!
Ⅵ 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
601318 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
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平安再入世界500强 蝉联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2008-04-09 21:38《福布斯》发布0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国平安名列第293位 蝉联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 ;
据2008《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出炉,中国平安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强劲的利润增长再次进入500强,较去年猛进147席名列第293位。在15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 9,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同时,在全球102家上榜保险公司中,较去年前进8席位居第28位。
中国平安表示,今年是中国平安的20周年,福布斯的排名是对我们过往20年成长的嘉许。20年 来,从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型保险企业,发展为今天拥有近7万员工和30万营销员、4,000多万客户的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从单一财产保险业务,逐步 发展到涵盖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信托、证券等全方位金融领域,平安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和历史机遇,也得益于公司坚定的国际化 战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自身发展,保持各项业务的稳健增长,致力于实现国际领先综合金融集团的战略目标,为广大投资者创造 长期稳定的回报。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从最初只有13人的保险公司,快速成长为以保险、银行、投资为 三大业务支柱的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据中国平安2007年年度业绩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平安各项业务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业绩创历史新高,综合金融 ‘三支柱’战略架构进一步巩固,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370.51亿元及净利润人民币192.1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5.4%和140.2%;总资产 及权益总额分别增长39.8%及138.4%至人民币6,912.98亿元及人民币1,138.51亿元。
在行业上,2007年中国第五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爆出内部人控制案后,市场传闻保险保障资金接手的新华人寿股权将在合适时机转手予中国财险,旨在补足其缺失的长期保险业务部门。如今时过境迁,来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称,中国平安或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国财险去接手保险保障资金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
从长期来看中国平安还是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只要中国的经济保持快速的发展,中国平安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不过从近期来看,房地产市场降温,国内通胀加剧,连续的紧缩政策,中国平安的业绩将出现下滑,而且A股目前处于弱势,因此短期投资,股价不一定会上涨,但是目前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适当分批买入长期持有,到时收益肯定会比较丰厚的;
中国平安,目前的业绩算由于海外投资的亏损,呈现出下滑的窘局,但由于业务的相对稳定,在公司采取相应对策之后,其最终的业绩换是可以保障的;而且现在的股价下跌的幅度已经很大,风险已经有一定的释放,目前的点位不适合割肉出场,可以做的就只有持有,或者调仓换股,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底,但是现在离底已经不远了,如果有长线投资的计划,现在正是建仓的时候。
2、最新主要指标:08-09-30,每股资本公积: 6.179,主营收入(万元):10421600.00同比减-19.28%,每股未分利润: 1.592 净利润(万元): -70500.00同比减-106.04%;
3、【历年简要财务指标】
┌—————————┬—————┬—————┬—————┬—————┐
|每股指标(单位) |2008-09-30|2008-06-30|2008-03-31|2007-12-31|
├—————————┼—————┼—————┼—————┼—————┤
|每股收益(元) |-0.1000 |0.9700 |0.6600 |2.1100 |
|每股收益扣除(元) |-0.0800 |0.9700 |0.6600 |2.0800 |
|每股净资产(元) |10.1700 |11.0200 |12.8112 |14.6000 |
|调整后每 | | | | |
|股净资产(元)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0.9000 |8.8000 |5.2000 |14.0700 |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6.1792 |5.7769 |7.3725 |9.8176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1.5922 |2.8551 |3.1468 |2.4849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421600.0|7148500.00|3841200.00|16520400.0|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投资收益(万元) |2656700.00|2344500.00|1615600.00|5695000.00|
|净利润(万元) |-70500.00 |710200.00 |486000.00 |1508600.00|
└—————————┴—————┴—————┴—————┴—————┘
Ⅶ 基金为什么重仓中国平安
因为中国平安这个股票的整体情况很不错,也是纳入上证50指数里面的 中国平安逐渐发展为综合金融公司,不仅仅是发展保险事业,还发展银行和证券等等相关的业务,不断的拓展整个的发展前景是不错的,所以说很多基金管理人都会把中国平安纳入基金的投资标地里面
望采纳!
Ⅷ 判定公司是否值得长期持有的七大投资主逻辑
我认为公司能否长期持有的标准包括:1行业成长空间很大,天花板很高,细分行业不容易出大市值公司。2、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好的行业也有被淘汰的公司。3、管理团队稳定并且有进取心,不稳定的团队本身就说明公司可能有问题,没有进取心的团队迟早会被竞争淘汰。4、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很多成长型企业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资金链断裂,想想乐视。5、持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没有增长的公司不可能是好公司。6、充沛的现金流量,没有现金流量的利润就是在耍流氓。7、合理甚至低估的交易价格,好股好价缺一不可,如果你2007年10月买入中国平安那么到现在你才解套,而如果你2008年10月买入,到现在则是盈利十倍。
Ⅸ 中国平安融资到底目的是什么~~
【2008-01-21】
刊登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A股方案,上午停牌一小时
中国平安日常关联交易公告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下称:本集团)在日常业务过程中,按照一般商务条款与关联法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通银行)存在存款类日常关联交易,公司预计本集团于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任意一天在交通银行的存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390亿元。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公告
2007年10月26日,本公司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复》批准,并于2007年11月13日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7,345,053,334元(上述募集资金人民币38,221,924,360元中,人民币1,150,000,000元计入实收资本,其余人民币37,071,924,360元计入资本公积)。
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无变更情况。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已全部用于充实本公司资本金,本公司于2007年6月30日的实收资本为人民币7,345,053,334元。充实资本金后,本公司各项业务保持快速稳定发展,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合并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06.35%,2007年1-6月合并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4.4%。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按前次A股招股说明书承诺的A股募集资金运用方案以前次募集资金充实了本公司资本金,有效使用了募集资金。本公司对前次募集资金的投向和进展情况均如实履行了披露义务。
公布董事会决议暨召开股东大会公告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8日召开七届十七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一、通过公司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的议案。
二、通过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方案的议案。
1.本次发行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2.发行数量:不超过120,000万股。
3.发行方式:采用网上、网下定价发行方式。公司本次增发A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认购权。
4.发行对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东账户的机构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者除外)。
5.本次增发股票的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6.定价方式:本次增发A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价。
7.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8.决议有效期
自公司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8年第一次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以及2008年第一次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就本次增发A股方案的决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9.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增发A股具体事宜的授权
三、通过关于本次增发A股前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处置的议案。
在本次增发A股完成后,新老股东将有权根据持股比例共享本次增发A股发行完成前本公司的滚存未分配利润。
四、通过公司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本次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不超过41200万张债券),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按面值发行,债券期限自本次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之日起6年;同时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以无偿获得公司派发的一定比例的认股权证。本次发行所附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2:1,即每2份认股权证代表1股公司发行之A股股票的认购权利;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公司原A股股东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认购权。
五、通过关于本次增发A股和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的议案。
六、通过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议案。
董事会决定于2008年3月5日上午10:00召开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8年第一次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及2008年第一次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进行,A股股东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行使表决权,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30-11:30、13:00-15:00,审议关于以上及其它事项。
本次网络投票的股东投票代码为"788318";投票简称为"平安投票"。
它的第7条里说: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但好象是为了收购一家英国的保险公司,详细资料:
中国平安(601318 )在公布再融资方案后连续两个跌停,其备受关注的募集资金用途初显眉目:平安很可能以集资用于海外收购,对象则可能是英国老牌保险商英杰华(Aviva)及金融集团保诚(Prudential)。
记者从接近平安集团的人士处了解到,有平安重要高层在公布再融资方案前曾前往英国。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平保巨额集资或有意收购英国保险商英杰华及保诚。该报道还称,中国人寿(601628 )也可能考虑入股这两家英国公司。
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信息可供披露。对于入股英国英杰华和保诚的消息,他不予置评。
京华山一保险行业研究员夏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如果平安成功入股英杰华和保诚,对于平安公司价值将有正面影响。
她指出,以昨日收盘价计算,英杰华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6.36倍,而保诚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8.9倍。以目前市价收购的ROE将分别有15.7%和11.2%。而如果不考虑平安新的海外收购,预计其2009年的ROE水平约为15%。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英杰华和保诚的股价分别下跌了约34%和19%,市盈率估值也低于一般成熟市场保险股平均11至12倍的水平。
英杰华成立于1696年,总部设在伦敦,在2005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5位,是英国最大、世界第六大保险集团。该公司是欧洲寿险和养老金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在世界其它地区,包括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波兰、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诸国的保险市场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具国际性的公司之一,英杰华集团全球范围内共有60,000名员工,向世界各地约3,000万个客户提供金融保险服务。
保诚于1848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金融及零售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诚在全球拥有1600多万客户,截至2005年6月30日,其管理资产逾3800亿美元。英国保诚集团自1923年进入亚洲,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英资金融集团之一。(中国证券报 李宇)
中国平安千亿融资或洽购英国保诚集团
入股保诚
1月2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平安1600亿元天量融资背后的海外收购标的早已选定。纳入平安管理层视线的,乃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保诚集团(PRU.L,PUK.NYSE)。
据该人士称,中国平安计划将自A股市场融得的约1000亿人民币的现金,用于购入保诚集团的部分股权。
受美国次按风暴侵袭,保诚集团股价已接近1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在上周五(1月18日)全球金融股暴跌的背景下再挫5.84%,收报5.965英镑,较2007年5月高位时已跌去26.81%。
依此市价计算,目前保诚集团的总市值约140.30亿英镑(按当日汇率,折合1973.57亿元)。如此若按传闻中所述的千亿收购资金,中国平安有望获得超过50%以上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帮助中国平安在中国保险市场取得众多成就的该公司首席保险业务运营官梁家驹,加盟平安之前便是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梁在保诚期间,曾领衔后者进入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并与中信集团合资,设立信诚人寿。凭借大中华区的快速发展,梁将保诚带动成为在亚洲市场仅次于美国国际集团的欧美保险公司。
但据保诚集团亚洲区高层表示,昔日导致梁出走平安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便是现任保诚全球CEO Mark Tucker的信任危机。但若收购事项完成,双方也不排除冰释前嫌,在商业立场上重新合作的可能。
事实上,近年以来,围绕保诚集团的各种收购事件此起彼伏。包括美国大都会人寿、英国英杰华保险在内的众多保险巨头都曾表达并购意向。其中备受业界关注的是2006年英杰华拟以170亿英镑作价的收购计划。但这一意向在当年3月下旬被保诚方面否决,并发布声明称对保持公司的独立性满怀信心。
对于近日爆出的中国平安拟收购部分股权传闻,上述保诚亚洲区高层表示难以判断。但该人士称,与英杰华不同,中国平安作为亚洲企业进行收购,很难拿到控制性股权。相信向中国平安出售非控制性的少数股权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保诚在亚洲区业务(PCA)已有相当规模,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新华未了情
此外,1月22日香港市场中国财险(2328.HK)的股价暴跌似乎也向市场传达了有关中国平安并购的消息。
受次按危机波及,当日香港市场金融股普遍出现较大跌幅。但出人意料的是,从事一般保险业务的中国财险竟在跌幅榜上位居榜首。午间跌幅一度高达21.96%,收盘时虽有回升,但收报于7.20港币,急挫19.73%。
多位香港基金界人士称,导致中国财险如此急跌的原因乃是新华人寿股权收购或生变数。
2007年中国第五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爆出内部人控制案后,市场传闻保险保障资金接手的新华人寿股权将在合适时机转手予中国财险,旨在补足其缺失的长期保险业务部门。据接近中国人寿的消息显示,甚至同城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也在2007年下半年建仓大量中国财险股份。于是中国财险股价暴涨,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便从不足5港币,蹿升至17.92港币高点。
如今时过境迁,来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称,中国平安或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国财险去接手保险保障资金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
事实上,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初新华人寿内部人控制事件全面爆发之前,中国平安便已着手收购其股权的准备,并在内部代号“小天鹅”。对于这一项目,中国平安向包括宝钢集团在内的原新华人寿股东给出每股高达10元的收购价格,并向宝钢集团等大股东许以高比例战略配售的附加条件。而同期市场上新华人寿法人股的拍卖价格仅在6元左右。
中国平安的目的旨在将新华人寿变成自身旗下的另一间寿险专业子公司。但高价策略依然受挫,遭到原股东的集体反对,于是偃旗息鼓。
参考资料:www.gutx.com/news/gsjj/748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