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货 豆粕 豆油 豆一 之间的关系
Ⅱ 豆油期货技术分析大师博客谁的好
这个没有绝对性的,你可以多看看水分析的准确后期重点关注就是了。
Ⅲ 豆油期货的特点
(一)流通量大,商品率高。近几年,我国压榨、食品及饲料行业迅速发展,豆油产量、上下游相关行业规模及商品流通量都非常大。2004年,我国豆油年产量达到577万吨,其商品率在90%以上,这为豆油期货交易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豆油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对于众多的豆油生产、经销和消费企业来说,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套期保值是众多豆油相关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迫切需要。
(二)价格波动大。大豆供给、豆油消费的季节性以及豆油不易储存的特点,导致豆油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同时,大豆、豆油的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和配额政策对豆油价格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三)品种成熟,历史悠久。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950年7月就推出了豆油期货合约,多年来一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交易量增长超过15%。2010年,豆油期货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农产品期货品种。
(四)具有国际性特征,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商所上市的豆油期货合约标的物,无论是进口豆油还是国产豆油,只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都可以交割,真正体现了容纳全球豆油的国际性特征。
(五)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考虑到豆油与大豆、豆粕的关联性,大商所借鉴大豆和豆粕期货合约的风险控制的经验,并参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风险管理办法,制定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同时,为保证市场运行效率,在对市场风险管理量化中,考虑到豆油期货与大豆、豆粕期货的高度相关性,在相关数值选取上与大豆合约管理制度基本统一。如递增保证金单边持仓量起点设置为40万手,与大豆相同;豆油期货合约限仓数额与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保持一致等,方便现货企业,鼓励期货公司做大做强。
(六)交割方式多样,贴近现货市场,企业可以灵活操作。豆油期货采用期货转现货、滚动交割等方式,采用厂库仓单和仓库仓单相结合的仓单流转方式,符合现货流通习惯,便于企业灵活操作和节省成本,高效、快捷地完成交割。
(七)完善了大豆避险体系,实现品种间的套利操作。继大商所推出的两大成熟交易品种¾大豆、豆粕之后,豆油期货的上市,完善了大豆避险体系,从而为国内的油脂加工、贸易、消费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套期保值操作品种,可以实现品种间的套利操作,真正为企业提供避险的工具,为投资者发现投资机会创造了条件。
Ⅳ 豆油期货的宏观经济
美联储(FED)1月30日公布了2013年首次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达到与目标最一致的水准,委员会将继续以每月40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以及以每月45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较长期国债。
委员会维持把所持机构债和机构MBS回笼本金再投资到机构MBS的现有政策,以及通过标购继续延长所持国债年期。上述措施,应会对较长期利率构成下压,支持抵押贷款市场,并扶助更广泛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0-0.25%的区间不变,2010年预计只要失业率仍在6.5%之上,通胀一两年内不超过2.5%以及较长期通胀预期仍良好受控,这一水平将是合适的。
为决定维持高度宽松货币政策多久,委员会还将考虑其他信息,包括其他就业市场状况数据、通胀压力指标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读数。在委员会决定开始撤出宽松政策时,将采取符合就业最大化和通胀2%较长期目标的均衡措施。
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23日以285票对144通过了此前由共和党方面提出的临时性债务上限提高方案,从而使美国联邦政府在2010年5月19日之前继续进行必要的举债活动,以防发生债务违约。白宫方面对此表示认可和欢迎,称这使得美国暂时远离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美国2012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环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环比上升3.1%。美国商务部1月30日公布初步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下降0.1%,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远逊于预期的增长1.2%。2012年GDP同比增长2.2%。
欧元区自2011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负增长,第三季度下降减缓,同比增长-0.8。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2012年11月、12月和2013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2%、2.2%、2.0%,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欧元区1月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三个月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四个月回升。1月10日,欧洲央行决定维持指标再融资利率在0.7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随后发表讲话,指出欧元区经济的弱势将持续至2013年,但欧元区经济将在2013年逐步好转,欧洲央行主要职责是维持物价稳定,而非充分就业。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2月14日表示,欧洲央行购债计划-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已经使得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信心得到明显改善,但形势依然较脆弱,若有需要,可随时启动。欧洲央行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将支付给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至零以下的准备。欧洲央行还没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1月29日,日本政府内阁批准了92.6万亿日元(1.02万亿美元)的2013财年预算草案,这也创下了日本财政预算的记录最高水平。根据该预算案,在92.6万亿日元的预算中,有43.1万亿将来自于税收,另外42.9万亿将来自于发债。日本央行2月14日宣布,决定维持0-0.1%的隔夜拆款利率不变,并暂不扩大资产购买和贷款计划。该央行在宣布政策决定的声明中称,日本经济似乎正在触底反弹,预计日本经济暂时将趋于平稳,然后恢复温和复苏。日本央行审议委员宫尾龙藏建议保持零利率直至有望实现2%的通胀率,但他的提议以8比1的投票结果被否决。日本央行还称,将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以尽早实现通胀目标;将通过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实质零利率及资产购买,大力放宽政策。
上述国际三大经济体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国际宽松政策持续扩张以及经济好转,将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Ⅳ 有人能帮我写一份期货豆油1201的基本面分析吗只要500字以上就可以。
大连豆油期货9月1日早盘呈震荡整理。主力1201合约收10444元/吨,跌24元。隔夜美豆小幅走高,连豆油维持10450窄幅震荡。国内9月初始,消费旺季临近,消费炒作再次,而国储油脂库存偏紧给予期价进一步刺激。盘面来看,近日连豆油在连续上涨后出现调整,但不改其看多思路。预计短期连豆油将维持震荡调整。
宏观方面,美联储公布的最新纪要显示,内部对经济刺激政策进行了讨论,有一部分官员认为美国经济比想象更为疲软,应当采取刺激措施。本周五美国将公布非农就业数据,或给政策带来一定指引。欧洲仍有被下调的压力。国内通胀压力较大,但在一片弱势环境下,央行加息较为谨慎。
总部位于汉堡的油籽分析机构油世界周二预测,中国将增加大豆采购量,因库存量低且大豆产量低于预期。中国8月22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1-7月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5%,但7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8%,较2011年6月增加24%。
国内方面,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发布本期商务预报显示,国内油脂市场步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加上原料成本上涨支撑,食用油零售价格继续上行。上周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6%。国储近期将定向抛售400万吨大豆,用以满足9、10月份节日期间豆油需求的增幅,这对散油备货行情有一定的冲击。
但因油厂开机率短期内并未大幅提高,豆油商业库存供应量仍偏紧,四级豆油现货报价迈上万元关口。国内豆油现货价格近期稳中上涨,市场连续几日收阳,市场回调风险加大。虽然当前现货价格有所增长的,但成交较为冷淡,市场心态谨慎,部分终端贸易商仍以之行已有合同为主。
Ⅵ 豆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1、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2)国际市场供应情况。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豆油产量:豆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豆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3、豆油进出口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其进口数量也逐年抬高,豆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以后,随着进口豆油配额的取消,国内外豆油市场将融为一体。这样,豆油进口数量的多少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4、豆油库存:豆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豆油库存增加,豆油价格往往会走低。
Ⅶ 豆油期货的介绍
豆油期货是2006年获批的第二个商品期货品种,于2006年1月9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其主要用于烹饪、食品、工业及医药。
Ⅷ 国内豆油和美国豆油期货走势怎么一样
有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呀。这个要从豆油的进出口关节上考虑
Ⅸ 期货大豆油怎么看
豆油仍然偏弱,但下行空间已经有限了,做空要小心,情况不对就要跑,急跌之后会有反弹。
Ⅹ 有人能帮我写一份期货豆油1201的基本面分析吗只要500字以上就可以。
近期宏观面上没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现,商品走势开始分化。在美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利空集中释放后,豆类市场焦点开始转向南美天气,美豆因此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对于后市,笔者认为,豆类油脂中期持弱趋势不变,但近期有望保持强势。
随着南美作物进入关键生长阶段,市场开始担心产区天气形势。多家分析机构也开始纷纷下调南美大豆产量预期,油世界目前预计巴西新豆产量为7280万吨,低于之前预测的7430万吨。同时警告,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产量同样令人担忧。
最新的持仓报告显示,截至12月13日,美豆总持仓为558278手,比前一周增加16908手,商品基金净多为19909手,比前一周增加11323手。美豆总持仓为连续第三周增加,而基金净多更是自连续七周减少接近多翻空边缘后首次增加。基金持仓避免了多翻空的危险,不论是从心理层面还是资金层面,都会对近期行情带来直接的支撑作用。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以及美国经济相对欧盟持续向好,决定了美元将有望维持中期强势。
美国出口仍有被下调的可能。影响美豆后市出口有三大关键因素:南美汇率、南美新豆产量以及南美大豆上市进度。其中雷亚尔对美元中期走弱以及南美新豆提前上市是大概率事件,而南美新豆产量目前仍预期丰产。
从美豆装船来看,12月供需报告下调美豆出口预期后,和上年相比,美豆累计装船下降量以及出口检验下降量与美国农业部预估全年下降量大致持平。由于近期美豆装船持续缓慢,美豆累计装船、出口检验下降量高达1800万蒲式耳、2280万蒲式耳。后市如果南美产量不出太大问题,美豆出口仍有被下调的可能。
南美天气近期炒作尚属心理层面,无实质性影响。根据NOAA的数据来看,拉尼娜尚未进入成熟期,目前尚无实质性影响。历史上看,仅仅1个月降水偏少并不一定造成减产,2010年1月底的降水使其上季大豆在经历2009年底干旱后并未显著减产。后市仍需密切关注拉尼娜进展。
中期来看,至少在2012年春季前,在美元走强的压力下商品市场整体预计表现疲弱,而如果南美天气良好,则世界大豆市场面临供应压力,美豆出口前景不乐观,美豆行情维持弱势的概率较大。
综上所述,豆类油脂中期持弱趋势不变,但近期有望保持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