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万亿投资对经济的好处(用于辩论赛)
1.4万亿增加了投资,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产品需求,拉动了消费,弥补了出口的下降,拯救了企业。
2.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从长期来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3.增加了就业,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的增加,都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改善了民生,当时的4万亿比较注重向民生方面倾斜,比如保障房的建设。
总的来说,它对推动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助推世界经济恢复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特别是直接投资也就是财政政策,发挥效应的时滞较短,见效快。但要看到的是,它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地方政府因此而负担的巨额债务、长期的通货膨胀、地方政府的盲目重复投资等。
② 中国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是什么
积极的愿望,巨大的潜在危险。四万亿的计划多数是国家项目,而且没有明显的直接效益。由于四万亿的影响,各地方也纷纷上项目,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发债。要完成这些计划,包括地方项目那可能出现较大的潜在资金缺口。比如高铁,机场,港口等都在上马,以后一定会出现国家和地方负债。现在又说结构调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很多时间的考验!
③ 2008年的4万亿投资,现在大家是怎么个看法这几年大家都不怎么提了,当年很多人骂。
凡事有利就有弊,现在看4万亿的作用是达到了,对当时的经济整体下滑起到了止泻的作用。中国经济缺乏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系统,所以说无法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但比较分析看对于当时大环境下宏观经济整体下衰和失业增加起到维稳的作用。这两年搞结构性改革就是在解决当时说的很多弊端,对于具体经济领域的摧枯拉朽般的打击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当年不先搞4万亿,而是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那可以想象产生的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所以说4万亿抛下去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④ 中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有哪些利弊
利:通过提高政府支出,提高就业、消费、避免经济下滑;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等等。。。。
弊:货币供应量加大,带来通货膨胀问题,央行已多次加息;通货膨胀过高可导致菜单成本的增加、资源浪费。。。。。。等等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
⑤ 中国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是什么
通胀是负面影响。
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确实是不二选择。
但是问题在于4万亿的规模太大,收入在短期内就会成倍上升,但是4万亿的支出要取得经济效益需要花上一段时间。铁路造好了,那么山区里交通就有了。但是别人来山区里开厂,挖矿需要时间的。可能是好几年才能有产出。所以短期内将面临,流动货币大于消费品的总价值。钱多东西少,那么通胀必然。
那为什么国家一定要4万亿那,这是因为要保GDP8。那么计算出来4万亿就有根据了。其实这是通胀和保GDP的矛盾。
我们真的应该反思,GDP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⑥ 四万亿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刺激经济,带来了哪些后果
四万亿计划的目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四万亿计划刺激经济的措施及带来的后果有:
(1)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央“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完善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组织、政策、监管三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2)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善、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
在今年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
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3)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自主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4)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着眼于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
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方针,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截至到2008年8月底,已完成投资5050多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实现了时间过半、投资完成过半。其中,城乡住房投资完成规划任务的7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40%以上,原定的三年目标任务有望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6)四万亿投资的利与弊扩展阅读:
四万亿计划的主要内容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⑦ 如何评价四万亿计划
4万亿的目的:
因为欧美金融危机,造成欧美进口大幅下降。中国出口企业面临非常严重的困难。由于危机具有较大的可预见性,为了遏止全国范围内出现危机,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措施,于是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试图消化掉过剩的出口产能。
虽然,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主要目的是刺激国内需求。但同时,他也大大加强了很多领域的建设。领域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民生工程等等。
除了以上所说的直接目的。4万亿还有间接目的。比如保证就业、维护国家稳定等等。
4万亿积极的效果:
首先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基础建设进步非常显著。
投资间接的繁荣了相关产业。如建设行业,水泥,钢筋等等。
基建与投资,吸收许多剩余失业劳动力,从而增加社会总体收入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
4万亿的负面效果:
通货膨胀。这4万亿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印钞获得的。因为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
产能过剩。房地产、基建等投资,极大的促进了钢铁、水泥能建材产业的发展。但当一个城市完成了基础建设之后,他就不需要在持续的大笔投入资金在基建上了。而建材产业并不能及时的去根据市场作调整。因此,某些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产能过剩。
滋生了无效分配、腐败等社会问题。
⑧ 急,,后四万亿时代对经济有什么影响有利于不利方面
1、政府四万亿投资,再加上银行系统投放的大量贷款,导致流动性泛滥,所以中国面临着通胀的威胁;
2、地方政府投资大多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的形式从银行贷款,而且有许多地方出现贷款展期,所以庞大的地方债对银行系统构成了威胁;
3、政府的投资以及补贴措施反而延缓了中国经济去库存的进程,导致许多公司的库存依然居高不下;
4、政府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导致中国房价上涨。
⑨ 4万亿投资的成效与影响反思
投资直接结果带来了5年的继续增长,但是增长后劲极差,且呈现越来越慢的态势,直接影响就是又一轮的房地产泡沫的暴增。
直接影响为两方面:产业界基本都涉足地产,导致没有一个行情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地方政府像嗑药了一样无法离开地价升值。房价高企,老百姓刚需得不到满足引起了社会矛盾,愤怒的沉腚。
说到底08年四万亿刺激没有让中国经济倒退是直接结果好的一面,但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该后果就两个办法解决,加速转型,加倍专注,或者是饮鸩止渴。
反思:资金量化宽松一定要用到合适的地方,近年资金吹大了地产引发了民生问题,资金让影视行业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垃圾作品,精神文化层大幅降低。如果资金能够引导正确的市场化,就会想IT行业一样,更替和发展非常的快,而目前没有第二。
⑩ 如何评价“四万亿”的得与失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小。即使现在CPI下来一些,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形成前段时间国内物价水平高企的原因很多,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舆论普遍将通胀归咎于前些年出台的影响规模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笔者认为,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对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提出些批评本应是一分为二的后一半,而一分为二的前一半则是要看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主流,这就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压力,保持中国经济的成长势头。 大体上看,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救市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用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个则是用于改善民生。现在看来,无论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是实施民生工程项目,都是着眼于弥补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而这些事本来就需要加大力度来做。即使没有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即使没有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中国的民生也要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瓶颈约束,只不过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打乱了正常的建设节奏,所谓铺摊子容易,练摊子难。 此外,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中国经济及早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压迫中解脱意义至关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遭遇了严冬。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央定下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才得以实实在在地贯彻执行,实现了中国经济“西方不亮东方亮,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局面。 另一方面,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企业缺少订单,有了“四万亿”作为底气,依靠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及支持出口企业“转内销”等一系列政策,一批出口企业熬过了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好转,许多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捷足先登,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当时依靠“四万亿”所带来的国内市场机会过冬。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之后,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10.4%。 因此,毫无疑问,对于暂时遇到外部刺激而出现“心梗”的中国经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是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如果当时没有做到及时出台有分量的经济刺激计划,暂时的“心梗”很可能会发展为脑组织的坏死、肾功能的衰竭、心脏跳动骤停等不可逆病理现象。到那时,再想起做“人工呼吸”晚矣,要么救不活,要么顶多是救活一个植物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国家及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初衷并无不妥。 至于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不能说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没有一点关系,“四万亿”毕竟是国家对生病的国内经济采用口对口这个“笨”办法进行“人工呼吸”,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或多或少有一些是因为对国内经济紧急进行“人工呼吸”而不慎所染上的传染病。不过,将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完全归咎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也并不是很公道。 应当看到,由于美联储两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促使流动性泛滥、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增加了油价形成过程中的风险溢价成分、新兴经济体经济成长加大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等等,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输入性通胀成分。 除了输入性通胀因素外,造成前段时间通货膨胀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周期性因素导致猪肉价格暴涨,进而带动鸡蛋、水产品、牛肉等替代品价格的跟风上涨。又如,制度性因素造成了国内石油企业在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过程中跟涨不跟跌。凡此种种,都会诱发通货膨胀。不难看出,现今的通货膨胀绝不仅仅是三年前的一个“四万亿”就能够扛得起来的。 再看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没有缺陷?当然有,而且还很严重。比如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对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隐患现在陆续暴露出来。摊子铺开了,现在想收也难,收紧了很可能遗留下许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而不收紧则很可能是吞噬资金的无底洞。而刺激计划中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不该靠刺激房地产来“保增长”,致使房价飞涨后遗症成为目前一个“纠结”的问题。 现如今欧债危机正在肆虐,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也似乎正在变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重提对“四万亿”要一分为二看待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对“四万亿”客观一些,公道一些。至于现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可以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内舆论普遍将2011年的通胀归咎于前些年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必须客观地说,对于当时暂时遇到外部刺激而出现“心梗”的中国经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是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当然,我们也必须重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严重缺陷,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不该靠刺激房地产来“保增长”,致使房价飞涨带来如今非常纠结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