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内控失败的国有企业有哪个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还是个新手,以投机为目的金融工具交易,势必会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盘中餐”。当然,中国企业从事金融工具的案例比起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案(股指期货投机亏损14亿美元)、1996年住友商社巨亏案(铜期货投机亏损26亿美元)和1998年美国长资公司破产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进行俄罗斯国债和日本股指投机亏损43亿美元),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单单中航油的损失,已经是国资委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其实早在1997年株洲冶炼厂就因为进行锌期货投机,造成亏损1亿美元。然而,同样的事件在2004年、2005年重新上演。
虽然我国政府多次强调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仅限于套期保值,但是国有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的行为屡有发生;核心原因还是投机心理和缺乏监管。因此,为降低国有企业金融工具投机风险,一定要加强金融工具投资的监管和相关业务操作的内部控制。
3.结合案例看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控制
2006年7月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非主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控制在10%以下;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总投资规模不能超出企业财务承受能力,企业资产负债率要处于合理水平。2006年10月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央企要加强对外投资、收购兼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股票、委托理财、期货(权)及衍生品等投资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控制,及时跟踪和评测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水平。
从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和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多元化投资和金融工具投机确定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是确切的。因为,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获取从事高风险业务的资金更容易,获得金融工具交易资格(尤其是境外期货、期权)也更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此两类业务风险的发生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了防止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发生,企业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1)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
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就是要不能因为强调利润和规模增长,把业绩提高依赖于高风险业务,而忽视从事高风险业务的高风险性。
(2)完善高风险业务控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现在大型国有企业涉及到高风险业务的管理制度比较少,因为这些业务涉及到决策,又多属于新兴业务。另外,国有企业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从而也导致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丧失。主要的原因有企业领导人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等。
(3)完善法人治理,建立决策者的制衡机制
大型国有企业管理的行政色彩比较浓,法人治理没有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还比较严重,管理层独断专行是导致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战略决策风险;一方面表现在战略方向选择的错误,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战略风险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4)加强国资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虽然十六大已经明确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要做到“管资产、管人、管事”,但是国资委对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还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监管的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比如还没有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
⑵ 国有企业做期货只能参与套期保值
是的,商业部、国家经贸委等有过一个联合通知,国有企业进行期货交易只能套保,不能投机。
⑶ 第一批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国企名单
2001年5月,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7家大型国有企业颁发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包括三家石油企业、三家贸易企业,一家金属企业
⑷ 如何理解企业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及其会计处理
在这我只能解释一下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
所谓的套期保值其实是对于我们的实体行业来说的也就是说我们手中持有期货交易中的产品(投机者是用不到套期保值的)如:铜,螺纹钢等等。
套期保值其实就是利用期货的做空机制来做到的。是企业用来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刚刚进货100吨的铜,进货后铜价就降了,那么这肯定是要造成损失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期货上通过做空与我们实际拥有的相同的手数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这样一亏一赢就相互抵消了。(期货是在现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之间的价格走向一般都是一样的,期货可能会反映的快一些,毕竟对于现货市场来说需要一定的市场反应的时间,所以两者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⑸ 现在国内企业可以用外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吗
可以,详情可以找个期货公司他们会给你做方案的。
⑹ 企业如何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1、生产者的卖期保值:
不论是向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民,还是向市场提供铜、锡、铅、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企业,作为社会商品的供应者,为了保证其已经生产出来准备提供给市场或尚在生产过程中将来要向市场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经济利润,以防止正式出售时价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损失。
可采用卖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来减小价格风险,即在期货市场以卖主的身份售出数量相等的期货作为保值手段。
2、经营者卖期保值:
对于经营者来说,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商品收购后尚未转售出去时,商品价格下跌,这将会使经营利润减少甚至发生亏损。为回避此类市场风险,经营者可采用卖期保值方式来进行价格保险。
3、加工者的综合套期保值:
对于加工者来说,市场风险来自买和卖两个方面;既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担心成品价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局面的出现。
只要该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后的成品都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那么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对其产品进行卖期保值,就可解除后顾之忧,锁牢其加工利润,从而专门进行加工生产。
(6)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扩展阅读
套期保值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1、确定采购成本,保证企业利润。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无需购进合同所需材料,为避免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通过期货买入相关原材料锁定利润。
2、确定销售价格,保证企业利润。生产企业已经签订采购原材料合同,通过期货卖出企业相关成品材料,锁定生产利润。
3、保证企业预算不超标。
4、行业原料上游企业保证生产利润。
5、保证贸易利润。
6、调节库存。当认为当前原料价格合理需要增加库存时,可以通过期货代替现货进库存,通过其杠杆原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保证企业现金流。当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库存因生产或其他因素不能减少时,在期货上卖出避免价格贬值给企业造成损失。
7、融资。当现货企业需要融资时,通过质押保值的期货仓单,可以得获得银行或相关机构较高的融资比例。
8、避免外贸企业汇率损失。外贸型企业在以外币结算时,可以通过期货锁定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锁定订单利润。
9、企业的采购或销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期货市场可以是企业采购或销售另外一个渠道,等到商品进入交割环节,实现商品物权的真正的转移,是现货采购或销售的适当补充。
⑺ 企业外汇如何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通过持有与其现货市场头寸相反的期货合约,内或者把期货合约作为其现容货市场未来要进行的交易的替代物,来对冲价格风险的方式。
企业外汇套期保值的方法:
如果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一定比例的反向操作,期货市场上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用以弥补现货市场上由于价格波动所造成的亏损,从而达到控制成本、锁定利润的效果。
套期保值是实体企业管理风险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让现货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抵消现货市场中对企业经营不利的价格波动,化解价格风险。对于衍生品市场来说,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可以稳定市场价格,避免经济的虚拟部分由于投机造成的价格无序波动。
套期保值者以现货市场经营者和期货市场交易者的双重身份存在,更加强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系。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而期货市场可以引导现货经营者发现价格。
套期保值的应用,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的纽带加强。通过促进套期保值业务,使这两个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⑻ 企业期货套期保值交易详情
投机和套保可以同一账户套期保值目前是这样进行的,公司申请进行套期保值,要填写一些表格材料,由期货公司上交到交易所,然后获得批准,就可以进行套保了,而且套保是有金额限制是,根据你公司的营业额和实际生产需求,来限定你可以获得的单数。在进行下单时,要将套保的选项框勾上。而且套保一旦建立头寸后,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平仓的,这些都在你填写表格的时候就计划进去了,所以才能被批准。你能进行的套保品种,是你企业有关联的。比如你是橡胶企业,那么就你申请不到大豆的套保。在你勾选套保的选项后,下的单子手续费有极大优惠,交易所鼓励企业参与套保。如果你不勾选,那么就只能是投机交易,按正常手续费收取。也许你会想到,不申请直接勾选套保是否也算。其实那个是下不了单子的。所有套保的单子,都是你申请了以后,企业的法人账户被交易所允许了套保交易,才能下单子的。无法直接下套保单子。
⑼ 外贸公司和外汇里说的套期保值怎么理解
套期保值一般是针对大宗货物的进口商而言的。换句话说就是,大宗货物的进口商在达成一笔交易时的价格已被锁定,而实际到货与成交时间有一个时间差。正是因为这个时间差有可能发生价格波动,即到货时的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以至于造成一定的差价损失。为了弥补这个价差,进口商在实际买入一批货物时,在期货市场同时卖出一批同数量的货物。这样在实际到货产生差价时,在期货市场买入平仓,所得的收益可以弥补实际差价——这就是套期保值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