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无形资产对其他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营业税是否计入投资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有些教材有错误,以下是我去年考过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时的教材讲解。同时也是我认同的观点。概括如下:
用无形资产对其他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质是一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该交易分为两个过程来思考,首先是处理无形资产,然后是换入股权。因此,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税费与出售资产相关的税费会计处理是相同的。换出固定资产的相关税费计入营业外收支,换出无形资产相关的税费也就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了。
⑵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相关税费如何入账!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相关税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成本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例如,A企业购入B企业股票以备长期待有,支付购买价格9000000元,另支付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00元,A企业取得B企业股权的投资成本为9040000元。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2)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这里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⑶ 税费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吗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⑷ 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税费
这不能从理论推理来理解,要从实务处理来理解。
因为合并取得的长投的税费一般都是在取得前进行支付的,而这些钱支付后,不见得就会发生这次投资,比如评估后,发现不能进行合并,因此合并失败,所以要计入管理费用。
但其他方式由于税费基本是在取得确定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直接计入成本。
发行权益性证券要结合股票发行的方法来衡量。比如,发行1000股,面值1元,发行价5元,税费10万,那么这是总的来看,发行收入是1000*5-10=4990万元,做成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
贷:银行存款 10
⑸ 有增值税税率,怎么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怎么做会计分录
“营改增”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证券市场购入;二是向非上市公司投资。
(一)一般纳税人购入上市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股票属于金融商品范围,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要按金融商品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为了正确核算金融商品销售额,应将现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分拆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交易费用)”两个科目,前者核算购入股票的成交价,后者核算购入股票支付的手续费、印花税等交易费用;同时增设“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应确认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企业购入上市公司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其后续计量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
1. 成本法。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其主要业务及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股票。按成交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某股票)”科目;按支付的交易费用和增值税,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交易费用(某股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如果实付款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还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按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并对享有的份额分离增值税,贷记“投资收益”和“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某股票)”科目。收到股利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3)转让股票应编三笔分录。①发生交易费用和增值税,借记“投资收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②确认转让损益:按成交价,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按移动加权平均法,就股票转让部分转销购入价和交易费用,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某股票)”、“长期股权投资——交易费用(某股票)”科目;按卖出价与购入价的差额,以及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贷记或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③就股票转让部分,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并转出待转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某股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例3:乙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有关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如下:
(1)2016年6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B公司股票1500万股,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成交价6000万元,交易费用30万元,增值税1.8万元。假设乙公司对B公司具有实质控制权,采用成本法核算该笔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
(B公司股票) 6000
——交易费用(B公司股票)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
贷:其他货币资金 6031.8
(2)2016年12月20日,B公司宣告将于2016年12月25日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乙公司享有含税股利150万元,不含税股利=150÷(1+6%)=141.51(万元),待转销项税额=141.51×6%=8.49(万元)。
借:应收股利 150
贷:投资收益 141.51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B公司股票)
8.49
借:其他货币资金 150
贷:应收股利 150
(3)2017年2月3日,乙公司从证券市场增持B公司股票500万股,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成交价2500万元,交易费用12.5万元,增值税0.75万元。购入股票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
(B公司股票) 2500
——交易费用(B公司股票)
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75
贷:其他货币资金 2513.25
(4)2018年6月20日,转让B公司股票100万股,成交价为每股4.5元,转让的交易费用为2.25万元,增值税0.13万元。
①支付转让的交易费用:
借:投资收益 2.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13
贷:其他货币资金 2.38
②确认转让损益。应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转销购入价和购入时的交易费用。转销购入价:(6000+2500)÷(1500+500)×100=425(万元);转销购入时交易费用:(30+12.5)÷(1500+500)×100=2.13万元;卖出价-购入价=450-425=25(万元);销项税额=25÷(1+6%)×6%≈1.42(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 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购入价
(B公司股票) 425
——交易费用(B公司股票)
2.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2
投资收益 21.45
③转出待转销项税额=8.49÷(1500+500)×100≈0.42(万元)。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B公司股票)
0.4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42
2. 权益法。权益法与成本法比较,取得和转让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出现亏损,投资企业按应享有或分担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同时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和待转销项税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记或借记“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某股票)”科目。②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投资企业收到股利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另外,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等其他权益变动,与增值税没有直接联系,其会计处理与“营改增”前一致。
(二)一般纳税人取得非上市公司股权
笔者认为,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属于金融商品范围,因此企业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入,以及从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利收入不缴纳增值税。
⑹ 企业是做长期股权投资的,收到被投资企业给的分红,要缴纳营业税吗税率是多少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吗
1、营业税
投资分利是投资收益,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交营业税。
2、所得税
成本法分到的收益属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即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属于税收优惠项目。
免税收入具体包括以下4项: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⑺ 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时所支付的相关税费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时所支付的相关税费计入的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2013年注册会计师新教材规定:达到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没有达到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税费计入长投成本。
例子:发行权益性证券要结合股票发行的方法来衡量。
比如,发行1000股,面值1元,发行价5元,税费10万,那么这是总的来看,发行收入是1000*5-10=4990万元,做成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
贷:银行存款10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相关税费不能按理论推理来理解记录,要实务处理来理解再进行记录。
(7)营业税长期股权投资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候的费用是否计入成本的问题:
1、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时,有三种费用:
a.直接相关费用: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直接交易税费,交易手续费等必要费用,计入初始成本;
b.发生的间接费用:审计费,律师费,评估费等,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c.如果是发行有价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发行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溢价不足冲减的,再冲减留存收益(先盈余公积,后未分配利润)。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在合并报表中体现为商誉, 在个别报表中不予确认。
⑻ 长期股权投资转让交税吗
交。
有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
股权过户时缴纳印花税。
⑼ 付出无形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交营业税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吗
是的,应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