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级B的下折风险,我们该如何理性对待
在股市出现较大的下滑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在下折之前买入具有杠杆效应的分级B,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被动承担杠杆损失。也有一些投资者不小心买入了“已经公告发生下折的分级B”,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失,那么什么是分级基金的下折?分级基金下折的风险点在什么地方?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分级基金的下折过程呢?
一、什么是分级基金的下折?
股票指数分级基金的母基金主要目的是跟踪标的指数的走势,所以标的指数的下跌会直接导致母基金下跌,进而使得分级B净值的回落,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的事情。反之,如果标的指数上涨的话,分级B净值也会随之上涨。
当B份额净值小于等于一定阈值时(一般为0.25元),分级基金就会采用“净值归一、份额缩减”的向下不定期折算,简称“下折”。在下折前后,分级B的资产净值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二、分级B的下折风险收益分析
分级基金交易价格始终满足:“A价格×A份额占比+B价格×B份额占比=(1+整体折溢价率)×母基金净值”,也就是说:投资分级B需要注意三点:(1)母基金净值表现;(2)整体溢价率高低;(3)分级A是否有超额收益。
对于约定收益率比较低的分级A来说,其一般存在20%左右的折价率。下折后,分级A投资者就可以将其得到的母基金份额按照净值赎回,这就给这些分级A创造了较高的超额收益。
这就意味着:除了母基金净值下跌之外,分级B还必须额外承担分级A的超额收益。当然了,如果分级A平价或溢价交易的话,下折过程分级A并不会产生超额收益,反而还会出现小幅亏损,可以适当分担下分级B的损失。
另外,之前级掌柜也说过,这次“下折潮”不少分级基金下折之前整体溢价率过高,而下折后分级B的杠杆大幅降低、进攻性减弱,使得分级B整体多倾向于整体折价交易,这就意味着:分级B的投资者需要承担整体溢价率大幅回落的损失。
综合来说,在下折附近,投资分级B要“三规避”:(1)规避整体溢价率过高的分级B;(2)分级A折价率高、分级B溢价率过高的分级B;(3)规避母基金短期存在下行风险的分级B。
三、下折一定会带来巨额损失吗?
近期发生下折的分级B大多都面临着较大程度的损失,那是不是说:分级基金的下折一定会产生损失呢?级掌柜告诉您:那倒未必!!!
我们来看下2013年12月27日发生下折的“资源B”。该产品下折之前溢价率已经得到了充分修正。在下折折算前后,投资者并未产生什么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下折只是分级基金“净值归一、份额缩减”的一个机制。下折过程给客户带来损失的恰恰是分级B过高的溢价率、过高的整体溢价率。在下折之后,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瞬间得到修正,那么损失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标的指数下跌、分级B快要触发下折的时候,如果投资者持有处于跌停状态的分级B,最佳规避下折损失的投资策略就是买入等份额的分级A、将其合并为母基金,而母基金是一只标准的指数基金,并不会因为下折过程而产生额外的损失。这样的话,投资者就可以为未来标的指数的反弹而保留“战斗筹码”!!!
② 分级基金下折,应该怎样规避风险
分级基金
的下折对于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即进取份额)来说,风险是巨大的。规避的方法就是,当分级基金B的净值(注意是净值,而不是最新价,由于经常是溢价交易,所以最新价往往高于净值)低于0.4元的时候,就引起极大的警惕,此时尽量少参与或者不参与。
③ 如何让关于分级基金b份额的风险警示不再提示
“根据基金合同,当分级基金净值低于某一阈值(目前大部分股票型分级基金的下折算阈值设置为0.250元)时,就将触发分级基金向下不定期折算。”根据深交所网站7月底发布的分级基金下折问答显示,近期分级基金下折后,B份额大量亏损主要是由于市场情况较为极端,分级基金下折前B份额的价格相对净值存在较大幅度的溢价,最高溢价高达100%以上,而B份额下折时按照基金净值进行折算,且B份额复盘的前开盘价也是按照前一工作日净值作为参考值,故价格与净值之间的溢价空间被抹平,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截至7月底市场上一共下折了24只分级基金,下折25次,其中有一只转债分级被下折两轮,而且下折之前溢价率越高,之后的亏损越惨,已经下折的基金平均亏损55%。”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员表示,其中6月29日下折的转债B级、7月8日下折的转债进取和7月9日下折的可转债B,分别亏损82.84%、87.55%和70.77%,成为亏损“重灾区。”
“上一波下折潮中转债分级下折亏损最多主要是可转债某一涨跌停限制,转债分级A和B份额比例是7:3,高于股票指数型分级的1:1,天生就大,所以一旦跌得多了,损失会比较大。”该研究员表示,经过市场调整之后,目前分级的整体溢价率已经不高,所以下折后的亏损程度较上一波将有所减缓。
事实上,由于自带杠杆的分级基金今年以来成为各大基金公司争相发行的“明星”品种,上半年60%的分级基金实现了收益翻倍,跟踪创业板、传媒行业指数的分级B更是创造了半年收益300%的辉煌业绩。半年之内整体规模水涨船高,从去年底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三倍,到达3000亿元量级。
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市场变化使得刚刚过去的七月成为分级基金集体折戟的月份。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115只分级基金A、B份额合计为2200亿份,比6月底减少1178亿份,份额规模缩水超千亿份。
“分级基金受到追捧,实际上是其激进份额被作为场内快速融资工具,但其融资成本并不低廉,且场内交易者还需付出较高价格溢价成本。分级B杠杆效果受多重影响。一方面受10%涨跌停限制以及价格溢价的心理预期影响,分级B的杠杆效果往往打折;另一方面分级B的杠杆呈现非对称化,净值上涨时杠杆缩小、下跌时杠杆放大。”上海证券分析师李颖表示,目前通过分级基金博反弹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投资者应该谨慎参与。特别关注近期折算完的分级B的溢价回调风险,减持此类高溢价的分级B。另一些低净值且可能发生下折的分级B也要回避。
④ 分级基金B什么时候有风险
今天地铁是什么情况啊,还晚点?20
⑤ 分级基金风险大吗
分级基金分低风险基金和高风险基金。这两种基金能分别满足低风险偏好和高风险偏好投资内者的需求。容投资者能方便地根据自身投资特点和市场走势进行灵活的资产配置,分级基金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基金投资方式。
1、投资风险
分级基金将基础份额拆分为不同风险预期收益特征的子份额,但基金资产仍然被看作整体进行投资,在投资过程中会产生风险。
2、信用风险
虽然分级基金预期收益较低的子份额具有低风险且预期预期收益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依然有可能面临发行主体违约的信用风险,使投资者无法取得约定预期收益甚至损失本金。
3、杠杆风险
高杠杆具有双面性,上涨时能放大预期收益,但是一旦下跌,投资亏损也会放大。
4、估值误差
分级份额参考净值的估算由于估值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不能完全反映分级份额的真实价值,从而造成误差。
⑥ 什么是分级基金,分级基金投资技巧,分级基金的风险性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XA份额占比%+B类子基净值X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分级模式主要有融资分级模式、多空分级模式。债券型分级基金为融资分级。
分级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股票分级基金和债券分级基金。股票分级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又可分为主动管理的和指数型的。债券分级基金,又可分为一级和二级债券分级基金。一级债券基金不能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股票,但可以打新股,二级债券分级基金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不多于20%的股票,因此一级债券分级基金风险低于二级债券分级基金。
股票分级基金一般分成三个份额,即母基金份额,优先类份额,进取类份额。其中母基金份额和一般的股票基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可以按比例转换为优先类份额和进取份额。优先份额一般净值收益率是确定的,比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5%。站在进取类份额投资者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向优先类份额借入资金,再去购买股票,支付的代价是要向优先类份额支付一定的利率。这里非常关键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优先类份额的基准收益率,这代表了进取类份额借入资金的成本。如果基准收益率较高,则有利于优先份额的投资者,不利于进取份额的投资者。其二是优先份额与进取份额之间的比例,这代表了进取类份额向优先类份额的融资比例。
一般来说,优先份额比上进取份额的比例越低,越有利于进取份额,因为进取份额可以借入更多的资金。不过同时进取份额的风险也上升,因为此时杠杆倍数增加了。进取份额适合更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如同借入资金炒股,收益可能更高,但风险也上升了。
债券分级一般就分成两个份额,即优先类份额和进取类份额。比如大成景丰基金,按照7∶3 的比例确认为A类份额和B类份额,A类份额约定目标收益率为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0.7%。A类份额是优先份额,B类份额是进取类份额。
杠杆交易风险
为什么很多分级基金B上涨得很快呢,其原因就是在于杠杆。而且,分级基金的杠杆是随时在发生变化的,并不是很多投资者理解的2倍杠杆,分级基金在最初成立之时是2倍杠杆,而后随着B类净值的波动,杠杆会随时发生变化,杠杆计算公式如下:
分级基金B的杠杆=(分级基金A场外净值+分级基金B场外净值)/分级基金B场外净值
从如上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当B端净值上涨的时候,杠杆就变小了,而当B端净值下跌的时候,杠杆就变大了,其杠杆区间一般介于[1.5,5]之间。
所以,投资者投资分级基金时,最需要先关注的就是其杠杆交易风险,在市场上涨的时候,会有惊人的超额收益,然而,当市场下跌的时候,其杠杆也会放大风险!
溢价套利风险
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分级基金投资主要的风险是溢价交易风险,当很多投资者不了解分级基金的计价规则时,可能会大幅抬高分级基金B端的场内价格,从而导致了套利机会的出现,一般而言,套利需要T+3个工作日才能实现,而现在一些券商有提供“盲拆”的功能,T+2个工作日即可实现从场外申购母基金转移到场内拆分卖出套利。
所以,当分级基金连续涨停而其所在行业并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非常注意分级基金是否出现了无风险套利机会了,这个时候再跟进投资往往很容易被套利!
那么如何来计算所投资分级基金B的溢价率,目前市场上都有计算分级基金B的溢价率,然而他们的计算基本都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这些溢价率没有考虑到分级基金A的折价情况。要计算分级基金B的有效溢价率(即有套利空间的溢价率),需要参考4个价格即分级基金A和B场内场外的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B的有效溢价率=[B的场内价格-B的场外净值-(A的场外净值-A的场内价格)]/B的场内价格
当B的有效溢价率低于20%的时候,从理论上,投资风险相对比较低,如果超过20%,那么短期内就不要介入,B的套利的风险非常高。所以,某只分级基金连续上涨而其基金净值并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之下,投资者就需要非常谨慎了,如果出现了比较的套利空间,这个时候如果再介入分级基金,就存在着被套利的风险。
基金下折风险
基金下折也是不定期折算的一种形式,与上折正好相反,下折是当B份额的净值下跌到某个价格时(比如0.25元),为了保护A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分级基金进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后,A份额和B份额的净值重新回归初始净值1,A份额持有人将获得母基份额,B份额持有人的份额将按照一定比例缩减。
基金下折会存在什么风险呢?
场内分级基金B往往是有溢价的,其中主要溢价就是来分级基金A的折价,而当分级基金B临近下折线,资金的避险情绪会不断增加,这个时候,分级基金A往往更受青睐,从而会导致分级基金B的溢价率大幅下降,很多投资者如果不明白其中道理,觉得分级基金B便宜了就大举建仓,下折之后往往亏损更多。
⑦ 分级B基金投资的最大风险就是上折,各位以为然否
当然不对,牛市才有上折,熊市才有下折,能上折说明你买的正在暴涨,说明你买对了。上专折后虽然会损失一属点钱,但股价是涨停开盘的,后面再涨一天就不亏了。再把那一份母基金拆分,卖了分级a再买回分级b,也就相当于1/4资金踏空一天而已,亏不到哪去。你要当心的应该是见好就收,别到了熊市还傻傻得持有!
⑧ 如何应对分级基金B下折的损失
1.折算后,ab份额同时减少,并且净值调整为1元;
如果折算日b份额净值是0.29,就是原来持有1000份b,净值0.29元,变成持有290份b,净值1元;原来持有1000份a,净值1元,变成持有290份a和710份母基金,净值也都是1元。
2.折算率,就是b份额的净值。
⑨ 指数分级基金有哪些风险
1、富国中证军工指数分级基金是行业基金,不是创业板的基金。2、富国中证军工指内数分级基金为股容票型基金,具有较高预期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的特征。从本基金所分离的两类基金份额来看,富国军工A份额具有低预期风险、预期收益相对稳定的特征;富国军工B份额具有高预期风险、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特征。
⑩ 为什么分级基金B是风险最高的基金品种
分级基金分A类与来B类两种,A类为源稳定份额,B类为进取份额,由于两种不同风险的份额的存在就构成了分级基金存在1定的杠杆。B类份额1般承当基金的所有亏本的风险。运作中是这样的,B类份额从A类份额借入资金进行投资,约定1定的收益分配给A类。B类的收益大于A类的收益时,B类份额为正收益,反之,为负收益。所以,只要基金不会亏损成没法偿还A类份额及其收益时,A类份额属于无风险品种。相反,B类的风险会传导给A类,而造成基金清算,同时,A类也有本金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