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详解马柯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拜托各位了 3Q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西方资产组合理论回顾 1.1马柯维兹理论回顾 1.1.1概述 1.1.2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数学描述 1.1.3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对资产组合有效边界的确定 1.1.4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意义及评价 1.2标准(古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1标准CAPM模型概述 1.2.2标准CAPM模型的数学描述 1.3夏普单一指数模型及其与标准CAPM模型的关系 1.3.1夏普单一指数模型 1.3.2单指数模型与标准CAPM模型之间的演化关系和推导 1.3.3套利定价模型(APT)简介 第二章 纯基金组合的马柯维兹理论分析与修正 2.1纯基金组合与一般风险资产组合的区别 2.1.1基金投资价值确定的相对容易性 2.1.2基金衡量指标的单纯性和多样性 2.2马柯维兹理论分析与改进 2.2.1数学推导与描述 2.2.2对有效组合边界的讨论和确定 第三章 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对中国基金市场的实证分析 3.1中国基金市场概况 3.1.1中国保险资金入市的必然性 3.1.2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现状 3.2实证分析 3.2.1操作步骤 3.2.2对市场不允许卖空限制条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十只基金年价格及贴水率原始数据 后记
记得采纳啊
❷ 什么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 马考维茨 (Markowitz) 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 他因此获得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 。
❸ 请简述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具体的区别点如下:
1、前提假设不同:CAPM对市场、投资者、投资对象都作了更为严格的假设,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认为市场上存在一种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以按照无风险收益率借入、贷出资产。
2、分析工具不同: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主要是对投资的可行集以及基于理性分析的有效集进行分析,而CAPM理论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进行分析。
3、理论特点不同:马柯维茨理论只给出了一种均衡状态下的理论关系,没有解决资产定价问题,而CAPM理论利用单一证券和市场组合的关系β系数,导出证券市场线,基本解决了定价的问题。
联系: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开辟了微观金融的风险资产价值分析领域,是CAPM理论的理论基础:CAPM理论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无风险借贷的存在性分析,拓展了马柯维茨理论下有效集。
(3)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扩展阅读:
多因子模型是量化投资领域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熟的量化选股模型之一,建立在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等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基础上。
多因子模型假设市场是无效或弱有效的,通过主动投资组合管理来获取超额收益。多因子选股的核心思想在于,市场影响因素是多重的并且是动态的。
❹ 马柯维茨的证券组合模型做的三个基本假设()
选ABC
❺ 马柯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
目 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西方资产组合理论回顾
1.1马柯维兹理论回顾
1.1.1概述
1.1.2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数学描述
1.1.3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对资产组合有效边界的确定
1.1.4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意义及评价
1.2标准(古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1标准CAPM模型概述
1.2.2标准CAPM模型的数学描述
1.3夏普单一指数模型及其与标准CAPM模型的关系
1.3.1夏普单一指数模型
1.3.2单指数模型与标准CAPM模型之间的演化关系和推导
1.3.3套利定价模型(APT)简介
第二章 纯基金组合的马柯维兹理论分析与修正
2.1纯基金组合与一般风险资产组合的区别
2.1.1基金投资价值确定的相对容易性
2.1.2基金衡量指标的单纯性和多样性
2.2马柯维兹理论分析与改进
2.2.1数学推导与描述
2.2.2对有效组合边界的讨论和确定
第三章 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对中国基金市场的实证分析
3.1中国基金市场概况
3.1.1中国保险资金入市的必然性
3.1.2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现状
3.2实证分析
3.2.1操作步骤
3.2.2对市场不允许卖空限制条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十只基金年价格及贴水率原始数据
后记
❻ 马科维茨(Markowitz)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优越性,或者说可取性吧
看来还是要回答你这个问题了
m投资组合模型的一个很有力的替代是Index model,或者我们说的single factor model,因为markowitz是需要计算全部股票的协方差和方差的,如果证券的数量很多,计算量会非常大(这些在investment的参考书里面有),我下面就把原话打给你 first,the model requires a huge number of estimates to fill the covariance matrix.second ,the model does not provide any guideline to the forecasting to the security risk premiums that are essential to construct the efficient frontier of risky assets.第一个是硬伤,单单计算NYSE的股票就要4.5百万的估计量,而同等条件下index model才需要9002个估计量,这就是为什么markowitz模型很多人不愿意用的愿意,而优点也很直接,如果你的估算值是准确的,那么m模型的结果比其他都准确,比如index 模型里面只对某些重要的因素进行了表示,忽略了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因素,但是在m模型里面就不会,所以说只要你的原始数据是最准确的,m模型就可以给出优于index模型的结果。(我对其他你说的几个模型进行解释下,这几个模型和m模型没有必然的可比性)和apt对比那么apt是建立在人是贪婪的基础上,会追求套利,所以套利者的存在使得股票价格趋于合理,但是套利不是万能的,经济社会中有很多friction去导致套利不可以什么时候都产生(比如套利者担心股价大幅度波动而导致资金被用完在套利前就被迫出局)。对于Capm来说,它的假设太苛刻了,主要是全部人都要在乎(mean-covariance matrix)这个对于有些人来说显然不现实,而且capm是建立在全部人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信息,完全竞争的股票市场,对所以股票的掌握时间都一样,繁多的假设导致capm只可以在理论上完美,而且实践的数据没有让capm通过检验过的,french 或者fama的 capm好像数据结果不错,
❼ 投资组合的各种理论简析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倾力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前沿.1990年10月1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做出重要决定,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名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市立大学的哈里*马柯维茨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夏普教授和芝加哥大学的默顿*米勒教授,以表彰他们将现代应用经济理论用于公司和金融市场研究以及在建立金融市场和股票价格理论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这标志着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已经成熟并为全世界所公认.
❽ 投资组合理论的观点有哪些
证券组合收益率、证券组合风险、双证券组合风险、系统性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同时,由于传统的EMH不能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在投资组合理论又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挑战。
❾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2)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期望值与方差来选择投资组合;(3)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马克维茨提出了以期望收益及其方差(E,δ2)确定有效投资组合。
以期望收益E来衡量证券收益,以收益的方差δ2表示投资风险。资产组合的总收益用各个资产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组合资产的风险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则马克维茨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rp——组合收益;
ri、rj——第i种、第j种资产的收益;
wi、wj——资产i和资产j在组合中的权重;
δ2(rp)——组合收益的方差即组合的总体风险;
cov(r,rj)——两种资产之间的协方差。
马克维茨模型是以资产权重为变量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微分中的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在限制条件下,使得组合风险铲δ2(rp)最小时的最优的投资比例Wi。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说投资者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率,然后通过确定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权重,使其总体投资风险最小,所以在不同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使方差最小的资产组合解,这些解构成了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组合。有效组合的收益率期望和相应的最小方差之间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有效组合投资的前沿。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有效组合前沿上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
根据马克维茨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的合理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形成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即有效投资组合。此外,马克维茨模型为实现最有效目标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最优化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过程被广泛地应用于保险投资组合管理中。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路是:(1)投资者确定投资组合中合适的资产;(2)分析这些资产在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和风险;(3)建立可供选择的证券有效集;(4)结合具体的投资目标,最终确定最优证券组合。
[编辑]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扩展[2]
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之后,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这些模型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探讨资产定价的理论,对投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之后,研究者进一步扩展了该研究。
Jensen Michael(1969)提出以CAPM中的证券市场线为基准来分析投资组合绩效的非常规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由于在非系统风险不能完全剔除的情况下,该模型对投资组合绩效的评价结果不如CAPM的评价结果,因此该模型在实际中应用不多。
Brennan(1970)提出了考虑税率对证券投资报酬影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Vasicek,(1971),Black(1972)分别研究了不存在无风险借贷时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ayers(1972)提出了考虑存在退休金、社会保险等非市场化资产情况下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建立;Merton(1973)提出了多因素的ICAPM模型 (Intertemporal CAPM),为后来的长期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E.Linderberg(976、1979)研究了存在价格影响者时的资本市场均衡和投资者的组合选择问题。结果发现所有投资者(包括价格影响者)都持有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某个组合,故仍可得到形式简单的CAPM,只不过此时的单位风险价格低于所有投资者都是价格接收者时的单位风险价格。他还证明了通过兼并或合伙,个体或机构投资者可以增加他们的效用,这就是大型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之一。
Sharpe(1970),E.Fama(1976),J.Lintler(1970),N.J.Gonedes(1976)等分别研究了投资者对资产将来的期望收益、收益的方差、协方差期望不一致时资本市场的均衡,他们得到了形式于标准CAPM类似的CAPM。
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对于CAPM的突破成为必然。
Stephen.A.Ross(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APT不需要像CAPM那样作出很强的假定,从而突破性地发展了CAPM。
Black,Scholes(1973)推导出期权定价公式,即B一S模型;Merton(1973)对该定价公式发展和深化。针对B—S模型假定股票价格满足几何--布朗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实际价格变化的问题,Scholes,Ross(1976)在假定股票价格为对数泊松发布情况下推导出了纯跳空期权定价模型(Pure Jump Model);Merton(1976)提出了扩散--跳空方程(Diffusion-Jump Model);格利斯特和李(1984)研究了基础证券交易成本对期权价值的影响:当存在交易成本时,连续时间无套利定价会因为高昂的交易成本而无法实现;Merton(1990)运用了离散时间模型提出了交易成本与基础证券价格成比例的单阶段期权定价公式;波耶勒和沃尔斯特(1992)将Merton 的方法推广到了多阶段情形。
拉马斯瓦米,桑达瑞森(1985);Brenner;科塔顿,萨布拉曼·彦(1985)以及贝尔和托罗斯(1986)的研究指出,美式期货期权在利率为正的条件下比美式现货期权更易于执行;Lieu(1990)应用连续时间定价方法推出了期货纯期权的定价公式;陈,斯科特(1993)进一步研究指出,即使利率是随机的,期货纯期权价值也不受利率的影响;Chaudhurg,Wei(1994)研究了常规期货期权与纯期权的价值关系,指出期货纯期权的价值高于美式期货期权的价值。Harrison,Krep(1979)发展了证券定价的轶理论(theory of martingale pricing),该理论目前仍是金融研究的前沿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