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为什么6月30日割韭菜
割韭菜的概念是,涨势喜人的情况下,割掉多出的部分,6.30那天大盘是拉高出货的状态,净流出比较多
B. 基金里常提到的“韭菜”是什么意思韭菜买基金一定亏吗
学习伊始,我们不妨先把自己当成“韭菜”,思考自己是不是已经有了错误的观念。及早纠正,也许就能让我们更好的避免“被割”的命运。
学习,是实现财务自由的良好助力,包括心态修养。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
- 01 -
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你到底是不是一根韭菜呢?还真的不好说。
因为“韭菜”的准确定义究竟是什么,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然而,从人们经常的造句,能看 出“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场里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特别常见
C. 我是新进小韭菜,根据以往经验,基金如果出现下跌波动调整的情况卖还是不卖
基金是长线投资,小白建议还是不要着急买卖,你这样容易教太多手续费,你选的基金看看是不是政府发展的方向或者当下的趋势性产业,如果是那就不要慌只是暂时调整,但如果前段涨幅过多的话还是要考虑回调幅度会不会过大还是要卖掉,如果是那种夕阳红产业建议还是卖了,那种产业一旦下调幅度过大很难回到高位
D. 买基金也会被割韭菜是真的吗
是这样的。
E. 交易所又出防“割韭菜”什么新规
继上周发布《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后,举牌信披规则也有新版本了。新规之下,“买而不举”、“蒙面举牌”、“快进快出收割韭菜”等现象将大为受限。
4月13日下午到晚间,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上市公司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的信息披露行为。
第三是及时惩戒违规行为,将继续从严监管此类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保证市场正常的收购和交易秩序。
2017年全年,上交所已就收购和权益变动中存在的各类违规行为,采取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措施近30次,涉及股东50余人次。违规类型主要包括:隐瞒一致行动关系、超比例增持、短线交易、违反减持预披露规定、违反增减持承诺、隐瞒控制权转让信息、收购人信息披露不实等。
本次大额持股信息披露标准的细化,适应了监管部门强化信息披露的内在要求,把大额持股变动信息披露间隔从5%变更为1%,可以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股东层面的变化,也便于普通投资者及时了解股东层面的重大变动,从而及时恰当地进行合理反应,有利于保护普通投资者公平地参与证券市场投资。
尤其是把持股比例未达到5%的第一大股东纳入信息披露义务人范围,更是便于加对强大股东变动信息的及时把握,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减弱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等证券市场顽疾。该项举措的推出,进一步夯实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基础,从长期来看,属于证券市场的重大利好。
F. 基金大跌,你有没有被割韭菜
这段时间买基金的朋友们,估计心情糟透了,因为这段时间的基金行情特别不稳定,处在震荡期间。尤其是2月份,许多基金都面临大幅度回调,很遗憾我也是其中的一颗韭菜,肯定是被割韭菜了。
好像从2020开始买基金的人就越来越多,不过还是90后占大比,记得之前听人说过一句话,当菜市场的阿姨们都开始讨论基金,说明基金就要大跌了,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当掀起全民基金热的时候买基金就不会那么挣钱了,这个时候庄家就要开始割韭菜了,当我们买基金的时候,被割了韭菜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三,借钱买基金不可取
现在购买基金的人群占比较大的是90后,也有一些年轻人为了在买基金赚钱,不惜套用花呗或者借呗,然后把钱投进去。但基金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事情,有涨就有跌,可能买的时机不对,本金也会亏损很大,所以购买基金的建议就是你手头上的闲钱短时间内对你来说没什么用,这个情况你就可以买,不然还是别碰基金。
G. 为什么我不建议个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资
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为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证券投资知识,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全体股东派发24.6亿元的分红,按照当日的收盘价计算,股息率高达10%以上。
如此大手笔分红,股息率也很高,投资者一看,这肯定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其实大多数投资者不知道是,依据该上市公司的年报,大股东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说,这个分红款基本都进到大股东的腰包里。
从公司过去两年的净利润看,合计也才23.24亿,如果这次分红了40亿,会不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利润都不够分红,如何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通过大比例分红炒高股价,然后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况。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这次分红事宜发出了《关注函》。
其实在资本市场里面,套路还有很多,比如回购。
提到回购,可能有很多投资者会说,上市公司回购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样,那就好了。因为媒体报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与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购在美股市场确实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购6.5到1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35元/股。但是于此同时,又发布了配股的预案,拟10配3的比例募资不超150亿的方案。
什么意思?左手回购,右手融资,融资金额还远超回购金额。同时回购的股票还不注销,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点。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换购投资沪深300的指数基金。
因为直接发布减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较敏感,所以采用这种比较隐蔽的手段。但是你发这样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诉大家,我们公司的股票未来涨不过沪深300指数。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不管是回购也好、换购也好,还是慷慨分红也好,如果投资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虽然在行情起来的时候,基金可能由于仓位等问题可能赶不上热门板块的涨幅,但是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稳健的合理回报,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时与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选好的基金要比挑选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来说,基金的波动也会比单只股票小。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的原因。
H. 真是买哪个基金哪个基金跌,在哪儿都是被割的韭菜,有大神能带带我吗
基金是长期投资,不能以一时成败论得失。
如果怕跌,那就请买风险比较低的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