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基金业绩水平

基金业绩水平

发布时间:2021-04-16 18:11:21

『壹』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给该基金定义一个适当的基准组合,通过比较基金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可以对基金的表现加以衡量。

基金是追求相对收益的金融产品,所谓“相对”,指的就是将基金的业绩与其业绩比较基准相比较。

基金投资过程中,抛开绝对收益和排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基金的收益率优于业绩比较基准表现,说明该产品的管理运作是合格的;若基金的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则为不合格。

举个例子,某债券基金A,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到2017年6月末,该基金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为2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11%,超过业绩比较基准9.59个百分点,表明该基金在过去三年中管理人运作合格。

说白了就是为基金设定一个想要达到又有可能达到的预期目标。相当于我们小时候常说的“我要考100分”,那么如果考了99分就是比较满意,考了85分就是不太令人满意了。

举例来说:如果业绩比较基准定为"95%的沪深300指数增长率+5%的银行同业存款收益率",则说明基金投资目标是力争使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

就你所说的这个“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应该说明这个基金是想以接近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目标的。

(1)基金业绩水平扩展阅读:

基金单位净值,是指当前的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其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总净资产/基金份额。

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

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买卖行为发生时已确知的市场价格;与此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交易价格则取决于申购、赎回行为发生时尚未确知(但当日收市后即可计算并于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的估值是指对基金的资产净值按照一定的价格进行估算。

它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

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如下:

1、上市股票和债券按照计算日的收市价计算,该日无交易的,按照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计算。

2、未上市的股票以其成本价计算。

3、未上市国债及未到期定期存款,以本金加计至估值日的应计利息额计算。

4、如遇特殊情况而无法或不宜以上述规定确定资产价值时,基金管理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贰』 2016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2016年6月1日前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合同生效后至2016年5月31日,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如下:

业绩比较基准=X*新华富时中国A全指 + (1-X)*新华雷曼中国全债指数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的X值

『叁』 如果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4.6%,那么收益率是多少,业绩比较基准和基金的收益率是什么关系

将基金的实际收益率和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相比较,可以衡量一只基金的收益能力以及基金管理团队的能力是否出色。

比如,你买的基金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比较基准,持有一段时间后,如果基金发生了亏损,但沪深300指数的下跌幅度更大,那么说明该基金的投资水平还不错;如果赚了钱,但涨幅却没有沪深300指数大,表明基金虽然获了利,但其投资水平却并不是太好。

所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和基金收益率的关系,就是目标成绩和实际成绩的关系。通过基金的业绩比较标准并不能算出基金的收益率是多少。

(3)基金业绩水平扩展阅读

基金收益率

计算公式

收益=当日基金净值×基金份额×(1-赎回费)-申购金额+现金分红

收益率=收益/申购金额×100%

累计净值

累计净值不能准确反映基金的收益,因为基金分红时可以选择现金,也可以选择分红现金的自动再投入。如果选择现金的,也可以选择过几天或者过几个月手动再申购。累计净值是一个简单还原,如果不要求精确计算是可以用的指标

新的基金信息披露规则规定,在基金年报、半年报和季度报告中,基金管理人都必须披露净值增长率与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并要求基金用图示的方法披露基金合同生效以来的净值变动情况,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

『肆』 买基金看业绩走势还是估值

这个要综合看的,看你的基金以往的业绩和现在的走势,看当前的估值,看基金的全面资料。望采纳,谢谢

『伍』 基金中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意思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可被视为基金长期业绩的“及格线”,是基金在管理运作中所应追求的最低目标。

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关注更多的是基金的绝对回报和相对排名,而忽视了基金的及格线——业绩比较基准,该指标反映了基金的相对回报,同时映射着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衡量基金业绩相对回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基金为自己设定的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发行时必须公告投资者的信息,投资者可在任何与该基金有关的文件中了解到其具体内容。

如果业绩比较基准制定的合理,会为投资者及业界带来选择基金及衡量该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的很好的标尺,反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基金总会与其它基金比较同期收益的高低。但如果在某个时期内,某只基金的收益高于它的业绩比较基准,那么就代表这只基金是“合格”的。反之就是不合格的基金。

(5)基金业绩水平扩展阅读

业绩比较基准的作用

1、判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基金投资过程中,抛开绝对收益和排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基金的收益率优于业绩比较基准表现,说明该产品的管理运作是合格的;若基金的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则为不合格。

2、“基础分数线”的设定

不同的考试,及格分数线的设定各不相同,如满分100分,则通常为60分的及格线,若为150分,则90分为及格,不同的是,考驾照时,通常满分100分,合格分数为90分。同样的,不同类型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差异也相对较大。

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业绩基准通常与债券指数或活期存款利率挂钩,以当前债券基金为例,业绩基准包括中债综合债指数、中证信用债指数、中证全债指数等,还有部分为复合业绩比较基准,如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90%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

3、透露基金的投资风格

投资中小盘股的基金,通常采用中小盘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某上证中盘ETF联接基金,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中盘指数收益率×95% 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投资大盘股的基金,多以沪深300为业绩比较基准的组成部分之一。

4、反映团队的管理能力

通常不能简单的以基金是否跑赢大盘来判断团队的管理能力,业绩比较基准能相对更准确的反应基金与相应系统风险的关系,客观评价基金管理团队能力的高低。

5、查询通道

除了通过专门的查询工具外,业绩比较基准为公募基金的披露信息之一,投资者在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能看到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在基金季报、半年报、年报中,可以看到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收益情况,且有直观的对比图,显示该基金同期是否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陆』 基金是不是历史业绩越高越好

结论是否定的,跟踪的历史业绩记录既可能是有帮助的,但也可能是来捣乱的。
从历史业绩进行推断的主要陷阱包括以下几点。
1、潜在风险
历史业绩误导性的主要表现是未知风险。在一个基金的存续期中,投资策略可能对于某个小概率事件进行了风险暴露,而恰巧这段时间没有发生这个事件,因此历史业绩没有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业绩是不具代表性的,或者说,具有极强的误导性。这里的核心概念已经在第4章中进行了讨论。
2、数据相关性陷阱
图6-1展示了债券市场在过去30年的强劲上涨。想象一下:在广泛使用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使用债券这个投资标的。在给定的波动率(作为风险度量)条件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会给出一个最高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这个模型的结果是基于历史上各个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和波动率,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的。一般来讲,债券的上涨势头越强越稳定,在最优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就越高。
图6-1美国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
注:期货主力连续合约图表展示了连续持有国债期货多头的净值变化,并考虑了合约展期的价格调整。
在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历史数据是未来决策的可靠依据。这个假设合理吗?具体到债券,过去30年的业绩和未来业绩的相关性有多强?债券市场长期牛市的驱动力来自从1980年开始的商品熊市和同期的低通胀。虽然自2002年开始商品市场触底反弹,但是通胀继续低迷,后者得益于2008年及之后的经济危机。债券的长期牛市(或者说,利率的长期下跌),与自1979~1980年开始的两位数的通胀率下跌到2008年后期不足2%的通胀率的这个大势,是亦步亦趋的。
然而,债券的未来前景与过去的历史业绩似乎并无关联。债券利率已经从1981年的15%跌到目前的3%,无论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下跌的空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未来的预测,过去利率的下跌(债券的上涨)不仅仅没有指导性,更是一个“不可能”指标。我们很难想象未来30年,利率可以从3%跌到-12%。相反,利率长期大跌之后,大反转倒是很有可能。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带来的强劲需求,商品价格已反转形成长期上涨趋势。到目前为止,由于较高的失业率,尽管商品上涨,通胀还是保持低水平。不过,随着失业率的改善,通胀率似乎也要重拾升势。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延迟效应叠加了对于债台高筑的担心可能导致未来长期内上升的通胀和利率水平(也就是下降的债券价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在牛市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未来可能是导致熊市的因素。过去的债券牛市是由于长期以来利率从非常高的位置跌落至非常低的位置,而未来的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进入上涨轨道的可能性反而会很大。进一步来讲,利率的长期下跌说明利息收入已经充分地下降了。在此背景下,过去30年债券市场的昂扬走势更像是未来债券会持续走低的理由,而不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提高债券权重的理由。
历史业绩仅仅在历史能够推断未来的时候有借鉴意义。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做此假设。就像债券的例子一样,有时候,过去的历史业绩其实是一个反向指标。在没有搞清楚过去如何推断未来之前,千万不要用历史业绩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过高的收益率可能反而是坏事
优异的收益绩效未必就是一个好的指标。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基金经理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不是其优秀的管理技能。来看一下1998~1999年股票长/短仓的明星基金经理。那些重仓科技股股票(尤其是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会大幅跑赢市场。这段时间内,越高的风险暴露——在互联网股票上持有重仓——意味着越高的业绩表现。市场对于持有过高估值,而在基本面上一文不值的股票的基金经理给予了过高的回报,从而导致了这些股票更高的价格。那些小心谨慎、克制自己不过度投机的基金经理大幅跑输市场。因此,在2000年年初选择基金经理的投资人很可能倾向于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组合而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大多数在1998~1999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在随后2000年3月开始的互联网泡沫中伤亡惨重,整个科技板块巨幅下跌直到2002年。
另一个优异表现来自过高风险而不是管理水平的例子是2003~2007年采用信贷利差策略的对冲基金。擅长高收益债券投资的偏多的对冲基金得益于债权收益和资金成本的价差而表现出色。利用杠杆,价差带来的利润翻了好几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可以提升利润,但随着信贷利差的收窄或者拉大,资本成本的收益和损失也会同步放大。2003~2007年,高收益债券的信用利差逐步缩窄,意味着资本收益提高了利息收入。那些用了最高杠杆和承担了最高信用风险的基金经理同时受益于利息收入和资本收入(由于利差的原因)。因为信贷息差并未急剧扩大以反映长期暴露的风险,所以由增加杠杆而承担的额外风险并不显著。那些根据过去3~5年的历史业绩,在2007年年中,选择信贷利差对冲基金的投资人很有可能选择了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而不是拥有最高管理技能的机构。可悲的是,信贷利差的急剧扩大,导致杠杆下的成倍损失,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的对冲基金在随后的两年内糟糕透顶。
投资陷阱在于有时候过去优异的业绩其实反映了负面的过高的风险,而非正面的过人的管理技能。如果市场条件十分有利,过高的投资风险将不被察觉—非常合拍的市场条件导致了优异的业绩。而且,某些极端的行情鼓励了投机(例如,互联网泡沫、信贷利差泡沫),而这些狂欢大大加剧了市场往后形成拐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不仅仅没有代表性,还具有严重的欺骗性。投资人必须要理解助力优异业绩的原因并且合理判断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辉煌。2000年年初重仓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有一个漂亮的业绩曲线,但是理解背后原因的投资者才能对此风险保持警惕。正如保罗·鲁宾(Paul Rubin)指出的,“千万不要被牛市中的光环冲昏头脑”。
4、无可比性
考虑以下两个在策略池中候选的基金,我们以最大回撤作为主要的选择标准。
(1)基金A:最大回撤25%。
(2)基金B:最大回撤10%。
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大?许多读者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难道不是很明显基金B的风险更小?错了,未必是!事实上,以上的信息完全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假设我们提供更多信息,如下所示。
(1)基金A:最大回撤25%,历史业绩时间7年。
(2)基金B:最大回撤10%,历史业绩时间3年。
如果更小回撤的基金历史业绩的时间也更短,我们实际上无法判断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小。如果基金A在最近3年的最大回撤仅仅5%(相比基金B的10%),那么似乎基金A的风险就更小。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基金B如果也有7年历史业绩的话最大回撤是多少:也许会远超过基金A的最大回撤。
公平起见,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时间段。正如上例,如果最大回撤是主要的比较标准,比较就必须从两者都有的业绩时点开始,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对于其他比较标准,也是一样。
假设我们想比较两个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的平均年化复合收益率。基金A从1995年开始,基金B从2000年开始。如果比较是从各自的起点开始的,那么基金A拥有了巨大无比的优势,因为它在前几年的牛市里面进行了交易而基金B没有。在这个例子里面,拥有更长历史业绩的基金获得了优势;但在另一些例子里面,结果是反过来的。比如说,从1997年中期开始运作的基金会比从1999年初开始运作的基金吃亏许多,因为它经历了1997~1998年的熊市。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将起点对齐,来避免比较上的误区。
对于基金的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基准,请记住以下这些原则。
(1)时间段。就像上面例子所讲,如果两个基金是从不同时点开始的,那么统计数据必须要从两者时间段一致的历史业绩中进行计算。
(2)策略风格。比较两个不同策略风格的基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的业绩往往取决于对应的市场特征。将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和固定收益套利基金做比较是不合适的。因为在趋势上涨的市场中,前者占有巨大优势;而在趋势下跌的市场中,后者占有巨大优势。
(3)参与交易的市场。相比管理技能,市场环境对于业绩的影响往往更大。即使两个基金经理是采用同一类交易策略的,但如果交易不同的市场,业绩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举例来讲,假设两个做趋势跟踪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CTA),一个只交易商品期货,而另一个只交易外汇期货。当一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趋势,而另一个市场窄幅震荡(一种非常难赚钱的市场环境),比较结果其实只反映了市场的趋势特质,而非基金的管理水平。
5、过长的历史业绩往往失去意义
通常认为长的历史业绩会比短的历史业绩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常识其实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由于以下原因,更长的历史业绩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
(1)策略和投资组合发生了变化。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会使得投资策略和交易市场发生巨变。举例来讲,长短仓股票对冲基金往往受益于小市值股票的高速增长。随着管理规模的增长,仓位被迫往更大市值的股票迁移;小市值股票的仓位配比被迫降低或者完全放弃。此举可能大大降低该基金的未来业绩。因此,早些年的历史业绩对于当前的管理风格并不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利用太久远的历史业绩可能会高估该基金的未来潜力。
(2)策略效率在衰退。一个基金早些年靓丽业绩的主要驱动力很可能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或者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发生衰退。因此,由于之前的市场环境更为有利,早些年的收益率会远高于最近几年的收益率。可惜的是,昨日不再来。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做趋势跟踪策略的CTA取得的长期骄人业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趋势跟踪CTA的年化收益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更多使用类似策略的CTA基金进入,这类策略的回报/风险比率大大降低。一般来讲,那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CTA基金在前期的业绩会远高于当前水平。我们经常见到历史业绩中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光彩熠熠而在此之后平淡无奇。由于助力辉煌业绩的市场环境很难重现,因此把相应的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潜力的佐证,似乎是“水中月、镜中花”。
(3)基金经理发生了更迭。拥有长时间历史业绩的基金往往更换了基金经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基金的创始管理人由于成功的业绩,很可能升迁至管理岗位,而雇用或者指派其他基金经理来负责此基金。有些时候,原先的基金经理可能部分或者完全退休。另一些时候,在大机构内,虽然原先的基金经理离开或者被另一个取代,该基金仍然挂在其名下。当一个基金的管理人发生了重大更迭,早期的历史业绩一般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捣乱的。
以上任何一个原因都能导致长的历史业绩并没有比短的历史业绩更有说服力。
◆ 投资误区1:利用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合理的。
真相:正如我们在债券例子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历史条件在未来不会重现,那么历史业绩就没有意义。同样的,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投资策略会发生衰退,那么历史业绩也不可信。
◆ 投资误区2:中等回撤下的历史高收益,一般是个优点。
真相: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的其实是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承担过高的风险,而不是高超的资管技能。如果某个风险是小概率事件,而恰恰在基金存续期没有遇到该风险事件,那么历史业绩所展示的证据是不足够的。理解业绩背后的来源对于分析未来的潜力至关重要。
◆ 投资误区3:在定量的评价中,拥有较高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比拥有较低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来得要好。
真相:经常可以见到,不同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从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始,而他们的业绩往往是由不交叉重叠的时间段的表现所决定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只比较相同的时间段(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开始)。另外,交易相同市场并且采用类似策略的基金经理之间的比较才有意义。
◆ 投资误区4:越长的历史业绩越有意义。
真相:有时候,如果在管理期发生了重大变更,越长的历史业绩其实越没有意义。事实上,越长的管理期越有可能发生重大变更。

『柒』 一个基金怎么看历史最高水平

基金历史最高水平
牛市巅峰时期
数据显示,年12月末,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CREFI)成份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1.51%,较11月末上升6.52个百分点;较2018年底的51.18%,上升30.3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持仓超过五成的成份基金比例为89.62%,同比上升6.60个百分点;仓位在80%~100%的成份基金占比大幅增加至83.74%。华润信托指出,目前私募股票仓位非常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对此,名禹资产董事长王益聪表示,他们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比较高的仓位。“因为大家对春季行情比较看好,有比较一致的预期。目前来看,春季行情也在进行中,暂时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还有拓展的空间。此外,确实有增量资金进来,所以,整体仓位比较高是正常现象。” 清和泉资本表示,目前市场情绪确实是三年来较热的时期,他们的仓位也比较高。不过,他们不属于仓位大幅变动的策略,除了极端市场环境,他们基本保持中高仓位。
北京和聚投资表示,目前也保持中高仓位。“我们看好2020年的行情,一方面,A股整体估值水平仍处在历史长周期的较低水平,还有较大上行空间;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还在下行过程中,这轮行情呈现出结构性、阶段性特征。”

『捌』 如何看一个基金的业绩好不好

如何选择基金产品 看整体表现:单个基金业绩的涨跌有很多偶然因素,版而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发生重大变权化,不可避免导致业绩起伏。但一家基金公司所有的基金如果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和一致性,就说明这家公司整体的投资研究水平较高,管理机制和决策流程相对更加完善,其业绩就具备可复制性。 看长期表现:一个基金在3年或5年的时间内始终维持高收益、低风险,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基金。 看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的规模与基金品种的特殊性有关。另外,基金公司对于市场的判断也会影响规模。如果对市场估计不对,基金发行规模大,和市场不匹配,就容易出现没有好的投资品种,资金容易出现闲置;而如果规模过小,则容易错过一些好的投资机会。 看股票型基金仓位的高低和持股集中度:仓位的高低是基金的主要投资战略之一,但高仓位在牛市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而作为放大风险的另一种方式,提高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提高周转率与股票的换手率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操作。

『玖』 基金净值与基金业绩的关系

1、基金净值与基金业绩的关系是直接的,净值高说明基金的业绩好。

2、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买卖行为发生时已确知的市场价格;与此不同,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交易价格则取决于申购、赎回行为发生时尚未确知(但当日收市后即可计算并于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
3、基金业绩则是指的基金的收益的好坏,直接给投资者带来利润的收益。

『拾』 如何比较基金业绩

理论上来看,基金的表现只能通过相对表现来做评判。下面就介绍两种使用最多,最主要的比较方法:分组比较法和基准比较法。
分组比较就是根据资产配置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投资区域的不同等,将具有可比性的相似基金放在一起进行业绩的相对比较,这种比较要比不分组的比较更具有意义。因为,通过恰当的分组,可以消除类型差异等其他因素,更好地区分基金经理投资技巧的高低。譬如,同样是股票型基金,成长性基 金与价值性基金因为投资风格不同,面对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两者放在一组比较。
基准比较法是给被评价的基金定义一个基准,这个基准是一个可投资的、未经管理的、与要评价的基金风格相同的投资组合。一般来说,这个基金是一个市场指数,或是一个风格指数、一个复合指数。
不过这两种比较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分组比较法的问题是,这个方法的假设前提是同组基金的风险水平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同组基金间的风险水平可能差异很大,要做到“公平分组”很困难,比较的有效性容易受到质疑。
基准比较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问题,因为作为基准的指数是不包含现金的,但基金需要应付一定的赎回比例,不可能全额投资。而且基准中不包含交易成本,但基金在投资中必然有交易成本。

阅读全文

与基金业绩水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
山推股票诊断 浏览:8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代表 浏览:399
外汇怎样赢 浏览:328
贷款双人面签 浏览:691
期货到期没成交 浏览:799
AGF合约基金 浏览:479
长富理财地址 浏览:188
大唐电器股票 浏览:800
股票新华医疗 浏览:431
股票退市条件 浏览:2
华泰柏瑞量化明选基金本周启航 浏览:327
原油价格对俄罗斯影响 浏览:267
tft交易体系 浏览:430
招商银行外汇入帐时间 浏览:444
0撸理财 浏览:922
国际股票大佬 浏览:835
康奈股票 浏览:458
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 浏览:775
2019年4月18号铝锭价格 浏览: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