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追回啊
Ⅱ 合格的P2P投资人会注意哪些问题
合格的投资人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平台资产端(投资标的),看看资产组成状况,例如车贷、房贷、农业贷、供应链金融等等,一些夕阳产业的标的是不能涉足的;
2、平台背景,例如股东背景,母公司状况,往往需要分析平台是否自融、自担,还可能涉及到假标问题;
3、运营团队,这个是平台的基因,平台高管民间金融出身和互联网公司出身往往有很大的运营风格区别,那么平台的实际运营能力也不一样;
4、个人:勤于记账,善于分析。经常分析平台的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当平台的资金净流出过大的时候,那就要注意了。根据不同时间的资金状况,分析是否可投,适合投多少时间等等;
5、情报收集能力,例如通过加入一些高质量的社群,获取优质可靠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分析平台的某些举动代表的意义。例如,当一个平台降息或者面临一些容易引起投资人不安的情况时,公关品牌部门往往会举办一些大的品牌活动来分散投资人的注意力,例如邀请代言人、出席某些会议,客户见面会等等;当然并不是说举行这些活动就一定是有问题,平台处于上升阶段也会增加很多品牌活动来增强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
Ⅲ 很多p2p投资人天天在分析、参与讨论、天天担心,其实还没有真正弄明白风险在哪里
其实,投资P2P的风险就在于以下几点:
1、该平台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
2、p2p平台的风控措施怎么样?该平台是否有特色,能否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有一线生机?简单来说,这个平台的存活期是多长时间?
3、该P2P平台有无备案,因为备案是一个照妖镜,妖魔鬼怪在它面前都要现身,而大多数跑路平台都有致命的问题,为了不在备案时死得很难看,于是选择了跑路;而爆雷平台则是资金链断裂或者逾期、经侦介入等致命问题的出现。
4、无限高返陷阱
年底开始出现大量高返平台,其目标直指羊毛群体和新人,他们无实力无背景,业务也不透明,却依靠高额返现活动获取了可观的交易量。
Ⅳ P2P投资人究竟需要承担哪些后果
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投资行为究竟是什么,是否合法、是否合规,收益从哪来,真正的风险又有哪些?
永远都是被舆论引导着,分辨不出来,哪些是实质性的,哪些又是人为做出来的。今天觉得,自己的投资很安稳,过段时间又因为某些信息而惶恐不安了。一谈本质就犯困,一看故事就精神,永远是在看消息、看爆点、看鸡血,看那些装饰而不是地基。
合同里明确表示,乙方只是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它既不是甲方与借款人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也不是该债权债务关系中借款人的保证人或连带责任人。当出借风险发生时,甲方应采取诉讼或者仲裁等合理合法的方式向借款人进行追债。
甲方不得将乙方及其关联方列为共同被告,不得要求乙方及其关联方承担连带责任,不得通过线上或线下媒体、舆论等方式对乙方及关联方进行负面报道,如由此导致乙方及其关联方的损失,甲方应以其出借金额及回报赔付乙方及其关联方,上述金额不足以赔付时,甲方应另行承担赔偿责任。
乙方确保其提供的借款人真实存在,甲方出借后形成的民间借贷关系或其他债权债务关系真实存在,否则乙方承担因该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而对甲方造成的损失。
乙方确保向甲方推荐的借款人已经过合作方适当审慎的信用分析和评估,但乙方对借款人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无法进行保证且不承担责任,甲方授权并接受乙方为其推荐的借款人时,其相应的法律后果由甲方承担。
可以看到乙方的责任只有保证借贷关系真实存在,并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做审慎的分析和评估。
至于催收部分,只是一种服务形式,不是乙方的责任,但做了的话,就有权向甲方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但是甲方却没有权利进行选择。
如果仅看这份合同,你很难把它跟那个给你满满安全感的平台画上等号,但这才是真实的它。
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平台本身要是合法的。
如果平台是违法的,那么这份合同也就是无效的,这时候,投资人反倒可以拿着自己的打款记录和投资凭证去到执法机关进行登记并依托其进行追讨,并不需要看这个平台是否有资产端,也不需要承担借款人是否会还款的风险,因为大概率,这种平台的资金端和资产端是对不上的,很多时候,都是后来投资人的本金在兑付前面投资人的本息。
越是合法合规的平台,其自身的责任就越小,投资人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越大,当然最后获得的收益也是真实的,你总不能期盼着自己投资的平台是非法的然后等着执法机关来帮你讨回本金吧?
Ⅳ P2P新时代下投资人投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1.警惕业务模式复杂的平台
许多P2P投资攻略都曾经这样告诫投资人,“投资之前要先判断项目的真实性”。事实上,能否准确有效地判断标的真实性,往往取决于你对该项目的认知程度有多高,因此这一条投资原则就变成了“投资之前应先厘清项目背后的业务模式,看不懂的标的不要投”。在金融经营过程中,隐藏在项目背后的不仅是业务逻辑、产品原理,更体现着资金去向、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因此对业务模式的有效判断在投资决策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大家都知道P2P是作为一种低门槛、简单易懂的互联网理财模式而兴起的,它的模式十分清晰,平台作为中介方,将资产端与理财端连接起来,投资人判断标的,即是在判断平台的资产来源、资金用途。
从这一层面来看,P2P业务模式其实是不复杂的,那些表面漂亮,实则逻辑散乱、流程七拐八弯的业务往往是内有猫腻。目前P2P行业常见的产品类型有信用借款、抵押借款、过桥、票据、企业经营借款、融资租赁、供应链等,其中普通人接触得最多的是信用借款、抵押借款、过桥、企业经营借款。首先,从资产来源上看,P2P行业的借款需求多来自于个体或小微企业,而一些大额借款标则多半来源中大型企业。其次,在弄清借款项目的来源之后,我们便能分析出投资资金的去向及用途,个人借款主要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而企业类借款则更多地是用于生产投入。在资产来源及资金去向得到确认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更具体地对借款主体进行分析,包括评估其信用情况、还款能力及意愿等。反之,如果某平台将原本简单的借贷模式复杂化,用一些含糊其辞的概念对债权进行包装,刻意忽略借贷逻辑,只强调收益,那投资人就要警惕了。
2.观察平台的信息披露情况
信息披露一直是P2P行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监管层对P2P规范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近日中国互金协会对会员单位下发的《中国互金协会出台P2P信披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定义并规范了86项披露指标,虽然只对协会成员具有约束作用,但对于推动整个行业信披体系的建设仍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事实上,自监管收紧以来,信息披露已经逐渐成为P2P平台的常态了,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直播的兴起,P2P行业更是藉此开发了新的信披形式。整体来看,P2P行业信息披露主要包含几个方面,即项目信息、平台资质、运营数据、合作机构信息、平台经营动态以及风险提示等六大类。
目前P2P行业常见的信息披露形式主要有官网、开放日、运营报告、互动直播、社群交流等,其中近期又以直播和社群最为火热。随着投资人市场的成熟,投资人对P2P平台的要求不再局限在单一的收益率上,而是日益丰富化和动态化。这也意味着平台单向的自我包装正在丧失竞争力,将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双向互动关系的营销思维。因此以直播、社群为代表的互动类信息披露行为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关注,并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以直播为例,透过实时的视频直播画面,观看直播的投资人除了能够得到特定主题的信息,例如平台不同岗位负责人针对相关领域进行答疑,还可以看到平台的真实情况,包括办公环境、员工状态、团队规模等,如果存疑,可以将直播过程中的画面逐一与官网公示的内容进行对比,例如高管跟官网介绍的是否为同一人、办公环境与官网图片是否符合等,对平台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判断。
3.警惕宣传包装过度的平台
P2P平台本身的盈利空间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大,往往平台给到投资人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2%左右,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平台还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其实不然,按目前的行业情况来说,绝大多数平台依然处于不盈利或者亏损的状态,就算是我自己的平台也是不断地压低运营成本,才达到了微盈利的这么一个状态。
P2P行业表面看来利润空间似乎巨大,但大家都忽略了平台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经营成本这一事实,包括人员工资、线上运营费用、支付通道费用、借款人逾期坏账所产生的费用等等,这么算下来平台的利润率其实并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在这种整体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平台还要猛砸广告,疯狂地做营销活动,对于正常运营的平台来说又平添了一笔超负荷的运营成本。
那么这些巨额的营销费用该从哪里来呢?正常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自有原始资金、投资机构资金、盈利部分资金、借贷资金,遗憾的是部分平台难以把控底线,在前期巨额广告费用投入之后,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平台了,一边是为了吸引资金不得不进行的营销,另一边是短期难以盈利的残酷现实,平台一旦面临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一些底线较低的平台可能会开始挪用投资人资金,破坏平台生长规律的同时也将最终伤害到投资人的利益。因此,投资人在挑选平台的时候,除了考虑平台的业务能力以外,也要留心平台在营销推广方面的动作,那些习惯于过度包装的平台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了恶性资金循环当中,为了填补内部资金窟窿,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返利、促销等活动来吸纳资金,长此往复,后果不堪设想。
Ⅵ P2P如果出现问题,投资人怎么办
估计要打水漂啊,所以还是找春雨金服比较好。
Ⅶ P2P投资者主要会面对哪些风险
一、坏账风险
什么是坏账呢?一些P2P平台从投资者那里集到资金后,再把钱借给借款人,但是因为借款人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规定期限内无法还款,并且今后也无法偿还借款,这种情况就属于坏账风险。在选择投资平台时不要相信公司人员坏账率为0的说法,因为这并不可信。所以投资时尽量选择有抵押物的平台,减少损失。
二、逾期风险
这种风险相比坏账风险要小,逾期是借款人在约定时间内无法还款,但是还是具有偿还能力的, 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募集到资金(比如变卖资产),但如果投资者在这一时间段急用钱那可能会被耽误。
三、平台跑路风险
P2P平台跑路风险可以说是最大的风险,因为自从有了P2P投资,老板跑路、公司倒闭的状况就时有发生,这也是众多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出现跑路的平台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故意而为之,也就是恶意诈骗,在投资的人到达一定数量时,骗子就会关闭平台将钱卷走,而随着现阶段监管部门的整顿措施越来越严,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少;
另一种原因则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破产,从而引发的跑路,这种问题谁也预测不了,就要靠投资者自己去判断这个平台是否值得信赖。投资前可以去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公司规模、注册资金、有无风控等,以避免钱财出现损失。
四、平台不合规的风险
随着监管部门对P2P行业整顿力度的加强,平台是否合规成为了投资者选择的总要指标。平台不合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银行存管,平台自己就能触碰到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没有保障;2、网站没有信息披露,投资者无法知晓公司的规模、地址以及是否合规,同时投资者资产的具体去向也无从知晓。这些都是平台不合规所产生的风险。
不过现在P2P行业整改已进入尾声,相信伴随监管部门政策的落实,这些问题将大有改善,当然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也要注意考察,要根据监管部门要求选择安全可靠的平台。
Ⅷ P2P理财有哪些弊端
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P2P的投资风险,主要有几类,从高到低分别是:
1、跑路风险
2、坏账风险
3、逾期风险
4、流动性风险
5、政策风险
Ⅸ p2p平台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投资者需要引起警惕
1、 投资项目风险
根据监管层要求,网贷平台只是一个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并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虽然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因素,网贷平台没那么容易免责,还肩负着催收甚至暗刚兑的义务。
不过,这明确告诉我们,网贷投资的风险控制最终是要落实到借款人身上。借款人是否优质,能否及时还款直接决定着一个平台能否正常经营,长期发展下去。要是长期高逾期,高坏账,那么再有实力,再有背景的平台也无法坚持。
2、 平台运营风险
上面说的投资项目风险主要运用于中小平台分析上,像一些大平台或一线平台,在历经行业残酷的淘汰期后,一般风控手段丰富,资产端布局较深,这一块可以略微松懈些,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安心闭眼投,因为平台还存在运营风险。
可能受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少小白投资人下意识认为网贷平台受政府监管,就应当保证大家本金安全,否则就是监管层的不作为,不担当。
这种错误想法,要尽早扭转过来。监管层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从宏观上对网贷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具体运营工作,监管层怎么可能面面俱到,一手抓呢?再说,按照目前资管新规,连银行理财都无法保本保息。
说句不好听的,很多网贷平台本质上只是一家创业公司而已。而作为一家企业必然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弱小到壮大,再到巅峰,然后开始衰弱,直到灭亡,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可很多投资人就是不理解。
3、 财务风险控制
前面两种风险主要是外部的,你只能规避,很难消除。但是对于自身财务风险,只要你合理规划,调整心态是能够完全控制的。
在金额上,合理安排自己的仓位,该冲高部分冲高,该保守部分保守。同样的五万元,对于不同的投资人含义是不一样的。假设你年入百万,那么这五万元不论怎么操作,哪怕你玩庞氏骗局,风险都不大,大不了白白工作一个月;假设你月入三千,五万元是你两三年的积蓄,那么就要谨慎操作,不要追高,安全第一,因为你损失不起。
御泰金 融P2P平台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Ⅹ P2P平台现在面临哪些风险投资者怎样考量
如果一个平台运营合规稳定、资产端和投资端衔接有序、风控体系专业,如此它才能稳健发展下去,像搜易贷的运营则相对稳健合规,运营风险较小。
资产端风险是外部不可控因素,打击逃废债行为,必须要政府、P2P平台和社会共同努力,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也要考虑平台应对老赖的措施,才能让自己的资金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