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可转债投资年化收益率

可转债投资年化收益率

发布时间:2021-04-19 06:46:56

⑴ 债券基金 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你好,有个问题需要解决:你的投资目的是什么?养老吗?基金提倡长期投资,一般定回投的基金,可以答作为养老金啊,子女教育金啊,等很长时间后要用到的钱,才建议定投基金,而且一定要定投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只能作为配置!如果你想短期,1年,2年,就能赚多少多少,不是不可能,要看股市行情的好坏。如果对短期收益很在乎的,那只能去买股票等激进的品种了!祝你好运!

⑵ 可转债 当期利率

债券投资有四种收益率:票面收益率、直接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

一、票面收益率

票面收益率,又被称为面值收益率,它是指利息收入与票面额的比率,在数值上等同于票面利率。显然,票面收益率假设债券的购买价值等同于面额,并且没有考虑其他的收益来源,因而票面收益率只能是收益率的最简单衡量,并不能说明债券的投资价值。票面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票面收益率=每年的利息收入/债券面值×100%=票面利率

票面收益率只适用于投资者按照票面金额买人债券并持有到期满时按票面金额收回本金这种情况,他没有考虑到买入价格可能与票面金额不一致,也没有考虑到未将债券持有到期而中途卖出的可能。因此,票面收益率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债券投资的收益。

二、当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

直接收益率是债券每年的利息收入与购买价格的比率。该收益率考虑到债券投资者的购买价格可能并不等同于面额,因而用真实的购买价格取代了票面额。直接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这里y是到期收益率,P是债券购买价格(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债券面额,视市场情况而定),I是每年的利息支付,M是面额。这个公式和前面求附息债券理论价格的公式结构完全一样,只不过这个公式是由价格计算到期收益率,后者是由确定的收益率水平计算价格。

如果债券在当前时间点上的剩余期限不是整数,那么复杂一点的公式就是:

其中w是当前到最近的一个付息日剩余的计息天数。

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比较复杂,因为它涉及次方的运算。从理论上说,在期限n>4时,就不一定能够直接求出y的值。求解这样的方程式,一般用“试错法”:

先估计一个y值代入,如算出的现值小于债券购买价格,则代入另一个较小的y值;相反,如算出的现值大于债券购买价格,则代入另一个较大的y值,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找到一个正确的到期收益率。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都是使用的这种试错原理,只不过程序在计算时,试错的方法更为合理一些,因而求出正确解的速度也就更快一些。最常见的计算方法如“差分迭代法”和“牛顿迭代法”,如果你熟悉数学,不妨自己也试一试。

※例:Peter的投资决策

Peter在1999年的12月30日发现国债0696的市场价格分别是152.48元。Peter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3.5%,那么国债0696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

对于附息固定利率国债0696,1999年12月30日距离其到期日2006年6月14日还有6年167天,尚有7次付息,现把方程式列出来:

我们先估计一个到期收益率3.4%,把它代入这个方程式,计算出的价格是154.53元。因为比市场价格高,因此要把分母调高,我们再估计一个高一点的到期收益率为3.8%,再次计算,得出的价格是151.61元。又比市场价格低,那么再把到期收益率降低一点……。这样反反复复,最终可以得到一个较准确的到期收益率3.68%。这就是以153.48元投资国债0696并且持有到期的,以复利计算的到期收益率。

Peter发现3.68%的到期收益率大于自己的最低回报要求,因此认为这个债券是可以投资的。

事实上,采用“试错法”计算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比较复杂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上例中看出。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采用近似法来计算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虽然这种计算方法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由于这种计算方法十分简便、易学,因而也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在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

最常见的近似公式是:

直接收益率=每年的利息收入/买入价格×100%=债券面值/买入价格×票面利率×100%

虽然直接收益率较票面收益率更为科学,但是直接收益率还是没有考虑到购买差价、利息再投资收益等债券投资收益的其他因素,而仅仅是考虑了利息收入这一部分,因此,直接收益率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债券投资的收益。直接收益率只对那些每年从国债券投资中获得一定利息收入的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三、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债券上得到的所有回报的现值与债券当前价格相等的收益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如果以既定的价格投资某个债券,那么按照复利的方式,得到未来各个时期的货币收入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投资者准备以目前市价买入某种债券,并且计划持有至该债券期满,则到期收益率可作为预期收益率,并可将它与其他投资对象的收益率加以比较;如果投资者已经按某一价格买入了某一债券并已持有至期满,则到期收益率就是该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是债券理论价格计算的相反过程。回想一下债券理论价格的计算过程,投资者有一个最低的回报要求,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这个债券的理论价格。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则正好相反,投资者已经知道了债券当前的价格,想要计算出在这个价格之下,债券的回报率是多少,而这个回报率,就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1.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任何利息支付,到期时一次支付固定数量的本金和利息,这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很简单:

P是债券的购买价格,Vf是债券的到期还本付息额,n是债券的期限,以年为单位。

回想一下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理论价格的计算公式,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正好是定价计算的相反过程。定价计算公式是知道回报率r的条件下求理论价格P,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在知道价格P的条件下求到期收益率y。

2. 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附息债券是每年付息的,因此,它的到期收益率实际上是能使未来的利息和本金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购买价格的贴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这里y是按近似公式计算的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P是债券的购买价格(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债券票面额),I是每年的利息支付,M是面额,n是年限。

显然,采用近似方法计算的结果同采用“试错法”计算的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的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都是采用这种近似方法。

而证券公司一般使用更简单的方法计算到期收益率并供投资者参考。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这个公式是上一个简略公式的进一步简化,由于债券面额M和债券的市场价格P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因此(M+P)/2和P之间的差距也不会太大,这种简单方法计算出来的收益率的参考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到期收益率和债券计价格之间的关系。

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种可以看出,到期收益率和债券价格之间是反比的关系。对于同样一个债券,到期收益率高意味着价格较低,而到期收益率较低则意味着价格较高。

4. 到期收益率和债券票面利率的关系。

喜欢数学的读者可以自己计算一下,不论附息债券的期限是多少,如果它是以平价发行的,也就是说发行当日的价格为100元,则发行日的到期收益率必定等于票面利率。而且,在剩余期限为整数年限时,如果价格为100元,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必定等于票面利率。

但是注意,只有在期限还剩下整数年限时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在两次利息支付的中间出现市场价格等于面值的情况,则到期收益率肯定会小于其票面利率。关于这一点可以利用到期收益率的公式进行证明,在这里就省略了。

四、持有期收益率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投资者在购买债券之后不一定要到期兑付,往往可能中途就卖出。如果中途将债券卖出,那么这时投资者得到的收益率就不是到期收益率,而是持有期收益率,即从购入到卖出这段特有期限里所能得到的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差别在于将来值的不同。

1.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国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由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国债券到期前没有利息支付,因而其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只需要用卖出价格取代公式中的将来值(到期还本付息额)即可,即有:

这里Ps是国债券的卖出价格。

2. 附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由于投资者持有该债券共中途卖出,因此,对投资者而言,有:

这里w是指投资者购入债券之日至购入后得到最近一次利息支付的剩余时间(单位为年),h是卖出债券之日距上次利息支付的时间(用年数来表示),m是购入债券与卖出债券之间的整数年限。若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之间不足1年,而且中间没有取得过利息,则该公式要作修改为:

同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一样,可以利用“试错法”来计算持有期收益率y。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来计算附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由于近似方法可以免掉“试错法”的繁琐,因而也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最常见的附息债券持有期收益率计算的近似公式为:

同样,采用近似方法计算的结果同采用“试错法”计算的结果之间差异并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市场人士习惯使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附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它的计算公式是:

从以上分析和计算可知,对同一种债券而言,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不同而又比较接近的到期收益率或持有期收益率。在我们介绍的三种方法中,试错法最精确但计算最复杂,近似法次之,而简便的计算法精确度最低,但在市场上使用得最普遍。

掌握了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将债券市场上不同品种债券加以比较,从中选择期限与自己的投资期限相近而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债券进行投资。但要注意的是,收益率之间的比较,只限于剩余期限相同的债券之间,因为期限越长的债券收益率一般来说会越高,这种收益率与期限之间正比的特性被称为“收益率曲线的向上倾斜”。

⑶ 过去10年所有纯债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过去10年纯债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31%, 同期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05%, 同期一内年定期存款利均值为3.11%。

从债券容基金的类别来看,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债基,只投资债券,不投资任何股票和可转债;第二类是普通一级债基,投资债券和可转债;第三类是二级债基,可同时投资债券和股票。

(3)可转债投资年化收益率扩展阅读:

债券资产具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同时其净价的波动程度远小于股票资产,因此,以债券为主要配置对象的债券型基金具备净值波动小、保值能力强的特点。

结合最近十年A股市场走势来看,无论是持续高涨的2006年至2007年、2009年,抑或是下跌明显的2008年、2010年,还是震荡起伏的2005、2015年,债券型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呈现明显的低风险、低收益特征。

债券型基金将80%的基金资产投资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基金,其收益比较稳定,风险和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在当前股市震荡调整,形势不明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纯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纯债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纯债基金连续10年正收益

⑷ 可转债转股的票面利率

1、目前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多在1%上下,只具有象征意义,利率的高低对可转换债券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从实践上看,目前的规定是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不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一般债券的年利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40%左右。

拓展资料

可转换债券

1、可转换债券使投资者获得最低收益权。

可转换债券与股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债券的特性,即便当它失去转换意义后,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仍然会有固定的利息收入;这时投资者以债权人的身份,可以获得固定的本金与利息收益。如果实现转换,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具有"上不封顶,下可保底"的优点,当股价上涨时,投资者可将债券转为股票,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当股价下跌时,则可不实施转换而享受每年的固定利息收入,待期满时偿还本金。

2、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

投资者在持有可转换债券期间,可以取得定期的利息收入,通常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如果不是这样,可转换债券将很快被转换成股票。

3、可转换债券比股票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可转换债券属于次等信用债券,在清偿顺序上,同普通公司债券、长期负债(银行贷款)等具有同等追索权利,但排在一般公司债券之后,同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和普通股相比,可得到优先清偿的地位。

(资料来源:可转债——网络)

⑸ 可转债收益如何计算

可转债在中国市场也有25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可转债也历经过繁荣,也有过停滞,就如2017年债市低迷,而18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基金投资可转债规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历史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2010年以前,单只可转债发行金额相对较小;2010年之后,得益于银行与其他大型上市公司发行规模较大的可转债,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在所有行业中,银行业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绝大部分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可转债的退出时间与股市的总体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股市表现较好的2007年与2015年,有更多的可转债选择退出。
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性较高。对已退市的107只可转债的价格与其正股价格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统计结果显示已退市可转债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高度相关。其中41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5以上,19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0与0.95之间。部分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其主要原因为:当正股股价持续下跌甚至大幅度低于转股价时,对于转债而言,由于债底以及债底相关条款的保护,转债价格有一定支撑,此时转债和正股走势不一致,相关系数减弱。
高收益转债依赖正股行情,投资者在股价持续上涨时通过转股实现高收益。按照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的收益率排序,我们将收益率排名前20的可转债定义为高收益可转债,根据相关计算方法得出的最终收益率均在60%以上。高收益转债所属行业较为分散,与行业相关性不大,但它们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大。当正股价格持续上涨时,转债持有人及时转股。转债市场的牛市也是股票市场的牛市。
转股比例低、转股时间过早、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等,是造成转债低收益的主要原因。造成转债低收益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转股比例低,转债持有人只能选择以回售、提前赎回或者到期赎回等价格较低的方式退出;转股时间过早,未能将存续期内股价的良好表现转化为持有人的收益;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一级市场投资者获得了转债的大部分收益;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
除高收益转债和低收益转债外,大部分转债收益率处于中间位置。该部分转债情况各不相同:部分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通过条款博弈获得了较高收益;部分转债持有人没有把握住股价高点,错过了最佳收益;部分转债上市首日转债价格上升较多,吸收了部分转债的收益;少数转债未转股比例过高。

⑹ #可转债#可转债是如何投资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你好,可转债得投资策略:
一、找溢价率低的品种,什么叫溢价率呢?溢价率=可转债的现价*转股价/正股价/100-1,溢价率代表可转债转股后的溢价,比如说某个可转债溢价率是10%,那么就是如果现在转股,而且正股次日价格不变,那么现在的可转债的价格贵了10%。所以溢价率肯定是越低越好。负的溢价率,也就是折价,可以使得可转债转股后有盈利。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可转债的溢价率是负的,为什么持有人不转股呢?那是因为任何可转债发行后一般在半年内是不允许转股的,所以这个折价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折价多的可转债都是等级低的或者大家不看好正股的,如昨天折价最多的超过10%的两只可转债:晶瑞转债、英联转债,都是评级只有A+的。那么如果在转股期内有折价的品种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品种呢?也不一定,比如昨天富祥转债的溢价率是-0.58%,从利润上说不考虑交易成本,有0.58%的套利空间,但因为转股后卖出需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溢价率低,可转债的股性就很强,如果可转债的价格很高,那么正股如果下跌的多,可转债也会下跌多,但如果可转债已经接近100元或者低于100元,那么可转债的债性就会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又希望可转债的价格很低。
二、找价格低的,一般来说,低于100元,可转债的债性就起作用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可转债会随着正股的上涨而上涨,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转债在100元左右的时候下跌速度明显放满的原因。所以还有很多人采用可转债在100元或者105元摊大饼,期望在6年里能涨到130元以上。那么如果正股跌的多了,溢价率很高,很难转股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的资金,都不想还钱,都想让可转债转股,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溢价很高,那我就想办法降低转股价,这样可以使得可转债持有者有转股的动力了。但调低转股价也不是上市公司随便可以调整的,一般都要正股的持有者同意。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次通不过继续二次。溢价过高大部分都会调低转股价,这样价格低的就有机会了。
三、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价格低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毕竟每个可转债的到期不同,期间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税前或者税后都可以,得到的名单和前面找低价的差异不是很大,但相对来说更加科学的体现可转债的债性。
四、找到期时间短的。到期时间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还钱,就会想办法调低转股价使得可转债转股。历史数据统计大部分下市的可转债都是在130元以上强赎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调低了转股价,到期时间短的更加有动力。
五、找级别高的,现在常见的可转债等级有AAA、AA+、AA、AA-、A+等五个等级,同样条件下,当然是等级越高越好,但等级低的可转债,只要不违约,其实更有动机转股。这个条件只是在价格定位的时候起作用。比如按照昨天收盘统计,评级最高的AAA的平均溢价率为29%,而评级最低的A+只有21%,但将来的涨跌却很难说高等级的一定比低等级的好。俗话说“好股烂债”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当然实际上我们可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来选债。至于卖出的方法,大概也有以下几种
一、轮动,比如价格低的涨到高的了,卖出高的换入低的,但这种方法不能太频繁,几个月换一次足够了,太频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轮动到沟里去。
二、到了130元卖出,一般来说,可转债都有强赎条件,130元(少量的还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权强赎,强赎的价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论上超过130元,上市公司都有发强赎公告的权利,但这只是权利不是义务,很多可转债超过了130元也没发什么强赎公告。130元卖出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法。
三、持有到期。按照统计如果持有到期,在发强赎公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按照退市的69只可转债统计,退市前平均价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时间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么也有15%,最保守10%总会有的。
当然卖出也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方法。虽然相对来说可转债的风险比正股小很多,但也会面临正股退市可转债无法兑现的风险,虽然过去没发生过,但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再好的品种,分散投资是王道。至于投资可转债的更加高级的方法,比如用B-S期权定价模型等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基本的方法大概就这些。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⑺ 可转债 收益率

希望采纳
不要急,听从上市安排.估计年后上市,专家分析5-6元.

==============================

云天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去年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上市之后,公司债与权证两部分的市场表现出较大的背离,公司债部分到期收益率远远高于其它同期限企业债品种,而权证部分受到追捧。总体情况来看,虽然公司债部分存在一定折价,但权证部分的溢价足以弥补损失。1月29日,云天化将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我们试对其定价做一分析。
———纯债价值:78.52~83.51元。对于纯债券部分,我们采用未来现金流贴现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价。我们选用当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收益率作为贴现率,计算云天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价格,同样无担保且剩余期限在6年期左右的中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收益率为5.5%,在此贴现率下,询价区间在1.2%~2.2%的债券价格应在78.52~83.51元。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3.99元。认股权证持有人有权在权证存续期最后10个交易日行权,比前期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债行权时间稍长。因此,该权证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百慕大式的权证,其价值应该介于欧式权证和美式权证之间。但对于美式期权如果正股在行权期内不支付股息,提前执行则是非理性的行为,因此运用二叉树数或者其他数值方法与B-S模型的结果相近。按照1月23日收盘价计算,考虑股本稀释效应后的每张权证理论价值为3.99元,即,每份转债所含权证理论价值为21.55元。
———认股权证市场价值:5.22元。通过前一段时间发行的马钢、钢钒和中化等分离交易可转债权证上市后的市场运行情况,市场往往都给于这类权证一定的溢价。这种溢价水平首先是来源于股本权证券商不能自行创设,二来是由于债券部分流动性较差,对于申购者而言需要更高的权证溢价来弥补。因此,理论价值将会对权证的市场价格有相当程度的低估。
该权证的隐含波动率应该与钢钒GFC1和马钢CWB1类似,即市场可能给予2倍左右历史波动率,则隐含波动率的绝对区间为42.48%~84.96%。
从我们所做的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该权证接近平价期权,隐含波动率水平对权证的价值影响很大。如果正股价格在17~20元之间波动,隐含波动率为63.72%,对应的每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所含权证价值区间是28.20~38.42元。我们认为,权证市场价格处于该区间内比较合理,可以作为权证的估值中枢。
综上所述,如果正股价格在17~20元之间波动,取63.72%的波动率计算,在1.2%~2.2%的票面利率区间里,每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整体价格区间在106.72元~121.93元。
———原股东配售收益与申购收益比较。我们分别计算了购入正股获取优先配售可转债的收益以及一级市场进行申购的收益。
两种计算运用了相同的正股隐含波动率,并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成本。在股价为16~20元的区间里(考虑到正股之前出现的抢权效应),对于参与询价的网下配售的机构,只要中签率达到1%,同样的实际投资资金,在一级市场申购的净收益要高于购买正股参与优先配售的净收益。我们发现,在对前几只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进行测算的时候,基本上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的净收益同样都大于参与优先配售所获得的净收益。
对于这两种策略,值得注意的是:(1)我们的计算中未考虑购买正股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而实际上,优先配售方式的收益将随着股价的上升而上升。(2)两种投资策略实际上针对的投资群体不同,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多为低风险、低收益的固定收益类投资群体,而参与优先配售正股方式的则多为高风险、高收益且看好正股的成长前景的股票类投资群体。
因此,我们建议参与询价的机构积极申购云天化分离交易可转债,股权登记日之前持有云天化股票的投资人也可参与优先申购。
不同中签率下云天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申购净收益
可能中签率 4.5% 4.0% 3.5% 3.0%
权证上市价格/公司 4.631 / 78.52
债上市价格(元)
申购额(万元)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实际缴纳资金(万元) 2000 2000 2000 2000
中标后获配权证份数(万份) 24.3 21.6 18.9 16.2
权证出售最低所得(万元) 112.53 100.03 87.53 75.02
申购冻结资金天数(天) 4 4 4 4
中签资金上市间隔天数(天) 20 20 20 20
资金机会成本总额(万元) 0.95 0.89 0.84 0.78
公司债部分最大损失(万元) 96.66 85.92 75.18 64.44
最低投资净收益(万元) 14.92 13.22 11.51 9.80

============续上表

可能中签率 2.5% 2.0% 1.5% 1.0%
权证上市价格/公司
债上市价格(元)
申购额(万元)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实际缴纳资金(万元) 2000 2000 2000 2000
中标后获配权证份数(万份) 13.5 10.8 8.1 5.4
权证出售最低所得(万元) 62.52 50.01 37.51 25.01
申购冻结资金天数(天) 6 6 6 6
中签资金上市间隔天数(天) 20 20 20 20
资金机会成本总额(万元) 0.95 0.89 0.84 0.78
公司债部分最大损失(万元) 53.7 42.96 32.22 21.48
最低投资净收益(万元) 7.87 6.16 4.45 2.75

⑻ 可转债是如何获取收益的

通俗地讲,可转债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可转为股票的债券,即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债券。至于如何获得收益,要看你怎样操作,只要是金融产品都是有可能获得收益的。
我就举个简单例子说明一下吧:
为了便于理解,就拿买一张债券为例。比如一可转债在发行时的票面价格是1000元/张,票面利率8%,剩余期限为1年。债券市场的买入价为990元,若你买入这种债券则投入了990元的成本。一段时间后,该债券涨到了1010元/张,那么你在二级市场卖出(转让)该债券时可获得20元的价差收益。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转为股票,这个是由债券发行人决定,这和权证一样,有转股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把你手中的债券转为该发行人的股票,如果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转了。对于转好还是不转好,就要看它的转换价值。转换价值是把所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后的股票价值。比如发行人规定可以以10元/股的价格进行转股,这时你手中的债券价值要按票面价格来算,即1000元/张计算,这时转股比例为1000元/张 除以 10元/股 等于100股,即一张债券可以换为100股该发行人的股票。若当前该股票市场价格为10.5元,则一张债券转换价值为10.5元 乘以 100股 等于1050元(大于1010元的债券市场价格)。若实行转股,且不考虑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化,在股票市场出售股票,则可获利60元。由于60元大于20元,所以此时转股较为合算。相反,要是转换价值小于可转债当前的市场价格,则转股不利,投资人可放弃转股权利,继续持有原来的债券。 当然,若在一年内一直持有该债券,在赎回日将债券赎回,那么你将获得的总收益为90元(利息收益80元+买入时价差收益10元)。转股之前它是作为债券给你创造的收益,即你是作为债权人获得这笔收益的。转股后,是股票给你创造的收益,即你是作为股东获得的这笔收益。
发行人发行可转债的优点就是可以调整公司融资的结构,调整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

⑼ 如何投资可转债

1、 找溢价率低的品种,溢价率=可转债的现价*转股价/正股价/100-1,溢价率代表可转债转股后的溢价,比如说某个可转债溢价率是10%,那么就是如果现在转股,而且正股次日价格不变,那么现在的可转债的价格贵了10%。所以溢价率肯定是越低越好。

负的溢价率,也就是折价,可以使得可转债转股后有盈利。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可转债的溢价率是负的,为什么持有人不转股呢?那是因为任何可转债发行后一般在半年内是不允许转股的,所以这个折价只能看不能吃。

2、 找价格低的,一般来说,低于100元,可转债的债性就起作用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可转债会随着正股的上涨而上涨,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转债在100元左右的时候下跌速度明显放满的原因。所以还有很多人采用可转债在100元或者105元摊大饼,期望在6年里能涨到130元以上。

3、 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价格低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毕竟每个可转债的到期不同,期间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税前或者税后都可以,得到的名单和前面找低价的差异不是很大,但相对来说更加科学的体现可转债的债性。

4、 找到期时间短的。到期时间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还钱,就会想办法调低转股价使得可转债转股。历史数据统计大部分下市的可转债都是在130元以上强赎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调低了转股价,到期时间短的更加有动力。

5、 找级别高的,现在常见的可转债等级有AAA、AA+、AA、AA-、A+等五个等级,同样条件下,当然是等级越高越好,但等级低的可转债,只要不违约,其实更有动机转股。这个条件只是在价格定位的时候起作用。



(9)可转债投资年化收益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 轮动,比如价格低的涨到高的了,卖出高的换入低的,但这种方法不能太频繁,几个月换一次足够了,太频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轮动到沟里去。

2、 到了130元卖出,一般来说,可转债都有强赎条件,130元(少量的还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权强赎,强赎的价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论上超过130元,上市公司都有发强赎公告的权利,但这只是权利不是义务,很多可转债超过了130元也没发什么强赎公告。

3、 持有到期。按照统计如果持有到期,在发强赎公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按照退市的69只可转债统计,退市前平均价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时间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么也有15%,最保守10%总会有的。



⑽ “可转债”是如何获取收益的

你好,通俗地讲,可转债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可转为股票的债券,即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债券。至于如何获得收益,要看你怎样操作,只要是金融产品都是有可能获得收益的。
我就举个简单例子说明一下吧:
为了便于理解,就拿买一张债券为例。比如一可转债在发行时的票面价格是1000元/张,票面利率8%,剩余期限为1年。债券市场的买入价为990元,若你买入这种债券则投入了990元的成本。一段时间后,该债券涨到了1010元/张,那么你在二级市场卖出(转让)该债券时可获得20元的价差收益。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转为股票,这个是由债券发行人决定,这和权证一样,有转股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把你手中的债券转为该发行人的股票,如果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转了。对于转好还是不转好,就要看它的转换价值。转换价值是把所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后的股票价值。比如发行人规定可以以10元/股的价格进行转股,这时你手中的债券价值要按票面价格来算,即1000元/张计算,这时转股比例为1000元/张 除以 10元/股 等于100股,即一张债券可以换为100股该发行人的股票。若当前该股票市场价格为10.5元,则一张债券转换价值为10.5元 乘以 100股 等于1050元(大于1010元的债券市场价格)。若实行转股,且不考虑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化,在股票市场出售股票,则可获利60元。由于60元大于20元,所以此时转股较为合算。相反,要是转换价值小于可转债当前的市场价格,则转股不利,投资人可放弃转股权利,继续持有原来的债券。 当然,若在一年内一直持有该债券,在赎回日将债券赎回,那么你将获得的总收益为90元(利息收益80元+买入时价差收益10元)。转股之前它是作为债券给你创造的收益,即你是作为债权人获得这笔收益的。转股后,是股票给你创造的收益,即你是作为股东获得的这笔收益。
发行人发行可转债的优点就是可以调整公司融资的结构,调整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

阅读全文

与可转债投资年化收益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汇鼎理财群 浏览:624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