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趋势向上
第二,行业龙头
第三,市值较大
比如7月我这个回答举例的茅台 美的都创了历史新高
⑵ 今天中国股市适不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难说,虽然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股市整体也会越变越大 。但是,中国股市和国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受政策影响太大,并不完全按照市场自身规律发展。目前,管理层把股市变成了一个圈钱的机器,少数人和上市企业得利,管理层得政绩。这和眼下的社会现实很一致。具体到某只股票,就更不好说了。
⑶ 为什么有人坚持价值投资却依然会亏钱
在很多眼里价值投资很难亏损,比如我们买四大行,格力电器,贵州茅台等,之前不管哪个位置购买也很难出现亏损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旧存在很多价值投资者出现的亏钱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下这类价值投资者亏损的情况。价值投资者主要注重投资中两个部分
第一,该类个股市值较大,行业地位,每年营收稳步增长,类似我们个股中的一些蓝筹和白马的个股。
第二,该类个股目前发展稳定,但公司的行业地位一般,后期的发展空间较大,或者说这类个股后期的成长性较好,典型例子就是我们一些科技类中蓝筹,或者我们术语中的“创蓝”性质的类个股。价值投资思路错误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一部分投资者,他们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就是长期持股,自认为该股后期发展较好,或者死抗一些个股,甚至持股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个股大趋势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
总认为该股的符合价值的投资的范围,这类投资者原本在定义价值投资存在的很大的变化。给大家列举一个案例,传统的行业的中二线蓝筹中的钢铁,煤炭行等这类行业,大部分公司业绩较为稳定,甚至很多企业属于当地的知名企业,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发现和估值指标来分析
这类个股净资产较高,PE和PB等较低。但价值投资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注重的是该公司的行业后后期和成长性 ,但这类个股并不符合这两点要求,公司行业地位逐步消息,业绩并未出现明显逐步递增的现象,并且处于传统型行业后期成长性较差,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总结:价值投资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赚钱,个股不确定因素较大,很多根本没有好好理解价值投资的原来,持股标的,持股周期,持股思路等都会造成价值投资出现亏损的情况,但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一定要懂。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大家在价值投资时候亏损的原因。
⑷ 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有何区别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寻找价值低估股票并长期持有。但是国内有很多人把价值投资简单等同于长期投资,这是非常错误的。大家常说的长期投资,实际上没有错,但这个是存在前提的,一个是你所选择的价值是被低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正常回归的趋势。
价值投资总是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股票也一样。股票的价格来自于对行业和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个预期会有误差,如果现在市盈率估错了,但有回归的趋势,那就可以长期持有。我们通过长期持有,就可以把低估这块儿利润拿到,拿到合理区域,这是长期投资的基本出发点。如果投资者买了被极端高估的品种,或者在极端高位买入的话,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持有的时间越长,亏损的越多。这就涉及是高估还是被低估的问题。
长期投资还有第二个前提,投资标的是否具有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资讯的获取日趋便捷,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覆盖越来越广,价值低估的股票越来越难以寻觅,巴菲特更多的是接受了合作伙伴芒格的思路——寻找价格可以接受的成长股。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使买在高估一点的位置上,通过持续增长的能力,会把这块儿亏损补上去,这也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要关注的一点。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投资者,价值投资最核心的是配置,股票买多少,买多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单一国别市场里,无论长期持有股票还是债券,系统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可以试着拿10%左右的资金来做QDII。长期来看,资源型企业、新能源、新技术行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巴菲特大量买入比亚迪就是例证。对于投资区域,我们精选是选择投向亚太新兴市场。未来3-5年内,亚太经济将因人口红利、政策刺激、内需扩大等因素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⑸ 五粮液股票能否长期持有价值投资
五粮液不值得长期持有。
原因如下:
五粮液的浓香型白酒不具备茅台酒这样的独特优势,很回容易失去市场份额,各大答品牌都在大力发展高端酒,象最近几年崛起的沪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五浪液很容易失去市场份额。
高度白酒毕竟不是健康饮品,长远来看,随着国人的消费观念变化及对酒驾的严厉执法,都会让白酒市场增长率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5)长期价值投资扩展阅读:
五粮液公司的基本面:
白酒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浓香型白酒。2008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8亿元,同比增长8.86%;营业利润21.32亿元,同比增长8.1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20.02%;实现每股收益 0.42元。
⑹ 为什么说真正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在转型期的中国成功
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与美国一样仍是投资的大道、正道,仍然可以给客户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回报。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实际上是要让金融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融资角色,不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而让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成为主要资金来源,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机构化的程度、成熟度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如果把眼光只限在眼前,很多人会抱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救世不当,等等,但是我认为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中国市场仍然是在向着更加市场化、更加机构化、更加成熟化的方向去发展,对于下一步经济发展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真正的价值投资人应该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永远要记住这两条底线:
第一,要永远明白自己的受托人责任,把客户的钱当作自己的钱,当作自己父母辛苦血汗积攒了一生的保命钱。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它管好。
第二是要把获取智慧、获取知识当作是自己的道德责任,要有意识地辨别在这个市场里似是而非的理论,真正地去学到真知灼见,真正的洞见,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取得成就,为你的客户得到应得的回报,在转型期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于国、于家、于个人都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⑺ 长期价值投资与波段操作谁更胜一筹
不一定,假设是真的价值投资和波段操作,价值投资更胜一筹,因为它还可以进入股权市场且压力更小一些。。
⑻ A股值得长期价值投资的好股有哪些
1)巴菲特先生所说的“有特许经营权的垄断公司”。
2)但斌先生总结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高于15%”。
3)李剑先生总结的“产品永不过时;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量价齐升”。
4)我的标准:负债率长期低于40%。
李剑所说的“产品永不过时”这点我认为是筛选股票的第一条,这也是巴菲特所说的足够长的雪坡。
而“产品供不应求和量价齐升”不能要求永远,但至少应该出现在每次经济上升期间出现。
但斌的长期ROE高于15%,这点是买任何股票只输时间不输钱的关键,只要该股长期ROE高于15,即使利润不再大幅增长,5-10年时间净资产也会翻番,股价自然还会涨回来。
巴菲特所说的有特许经营权的垄断公司,这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力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关键。
我的标准负债率长期低于40%,高负债的企业很容易在经济谷底时资不抵债破产,股价下跌90%以上,几乎没有翻身的余地。
用以上标准衡量出来的最佳投资标的为:
第一类)消费医药类垄断企业,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张裕等,但它们的平均40倍PE/10倍PB,价值已被基金充分挖掘,已非好价,现价投资他们未来10年年回报率不可能太高了,就像1996年的可口可乐,1999年后的微软公司,把产品卖到了整个地球的每个角落,绝对的世界垄断霸主,但之后10几年股价都没怎么涨了,这点巴菲特早在1989年总结道:在有限的世界里,任何高成长的事物终将自我束缚。
第二类)资源垄断型企业,如盘江股份/江西铜业/包钢稀土/盐湖钾肥等,其中我更看好煤炭,因为中国贫油富煤,煤炭使用不仅永不过时而且长期量价齐升供不应求,到明年秋天经济到熊市谷底时,股价跌到低估的位置时,我会再集中投资这类股票。
第三类)连锁超市类公司,如永辉超市/天虹商场等,这类稳健经营的公司,想买到便宜货的机会也不多。
第四类)高科技类垄断型企业,如中兴通讯,和华为大唐三家寡头垄断了3g和4g的市场,但这类高科技公司员工的薪水支出也高得惊人,所以往往技术最顶级的获得大部分利润,就如苹果和三星垄断了手机市场80%以上的利润。而华为是这三家中最杰出的企业,可惜没有在A股上市,中兴也只能等股价跌到低估时再投资。
相对而言,税控企业航天信息垄断了税控行业,没有国内企业竞争,国家更不会让国外更高科技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即使这个公司毛利不高20%,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也即20%,但胜在稳健经验,一旦出现好价时,也不能犹豫。
⑼ 如何理解/实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
这样理解吧, 用房子来理解会直觉一些.
投资房子赚銭,最基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低吸高抛, 也就是在低位买入房子, 在高位卖出, 这样就赚到銭了. 例如,假设您在2009年1月房价低时,买进一套一百万的房子,然后在2009年12月以150万进到手价卖出,那您就获利50万.
第二种就是长期持有: 上述您买入的成本100万的房子, 长期持有又不卖, 怎么赚銭呢? 因为您知道,这房子的地段很好,附近都是外企的办公楼,很多老外都在这块地段找房子租,但是,这附近根本没多少房子! 并且这块地段被划为未来的金融中心,未来几年租客会愈来愈多.所以您确信这房子的租金状况如下:
1.2009年,每个月有6000租金,一年6万租金.相对于100万的成本,等于是6%的收益.
2.未来几年,每年租金年年有机会上调5%以上.
在买入之前, 这些帐都已算好帐了, 以那100万的成本,相对未来几十年租金收益,可以算出年收益10%以上.
--投资100万,年年收益10万,这是不是好投资呢? 以一般的标准而言, 当然是好投资!
买股票的道理也一样. 一般人买股票的策略就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低吸高抛".
而巴菲特是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 他买入的股票都是他先能确定该公司未来数年能赚多少銭, 这样的公司. 简而言之,就是他确定这公司赚銭,而且他确定这公司最少年年能赚多少銭. 并且这公司的老板很可靠,不会把公司銭放自己口袋,并且很会做生意,很有信用.
简而言之: 既然确定这公司年年赚銭,是支金鸡母,年年下金蛋,那么,咱的銭投资进去,他年年都增值. 那么,除非这公司股价涨疯了,否则咱是不会把股票卖掉的! 当个快乐东家,岂不是很好吗? (巴菲特在2001/2002年时低位买入中石油这个金鸡母,若不是后来中石油涨疯了,他不会卖! 不卖,那就长期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