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基金经理人比较有名最近买什么基金好
建议你买富国基金公司的富国天益,股票型基金,交通银行有售,我买的就回是这答个,老基金,建仓早,我已在它这挣了16万,去年一年,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是长期投资的话,就买它,如果你像买股票一样或短期获利的心理就不建议你买了,我买它打算持有3年或5年的,希望同买的人也是成熟的投资者,,这样对整个基金的成长都有好处,因为每次赎回,基金经理人都要卖掉一些股票用以变现,,尤其大盘调整或下跌时,中国人对基金投资尚不了解,就急忙赎回,导致基金不得不大量卖出优质股票用以支付给基民,同时也会导致大盘持续下跌几天,所以基金投资是长期行为,不要像买股票一样买卖基金,要坚持长期持有,才有更好的收益,这个基金的经理倡导价值投资,和时间赛跑,我很看好他,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买了就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卖,影响其它战友的收益,我就后悔推荐给你了
②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的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彼得·林奇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
彼得·林奇在其数十年的职业股票投资生涯中,特别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扩展麦哲伦基金 (Magellan Fund)以来,股票生意做得极为出色,不仅使表哲伦成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共同基金,使其痪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到84亿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原来仅有的40种股票,增长到1400种。林奇也因此而收获甚丰。惊人的成就,使用权林奇蜚专用金融界。美国最有名的《时代》周刊称他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称誉是股票领域一位超级投资巨星。并在1988年被晨星公司(Morningstars Co.)选为年度最佳基金经理人,且获得全美13所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1990年宣布退休时,据说个人总资产达4500万美元,闲暇之余喜爱打高尔夫球、航海及听歌剧。彼得·林奇从事的投资经营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凡,并以股票天使自居。
彼得·林奇和约翰·罗斯柴(John Rothchild)合着三本着名畅销书:《One Up on Wallstreet》 ,《Beating the Street》及《Learn to Earn》。
③ 比较牛的基金经理,周应波、张坤、刘格菘、王宗合,大家来说说最近买哪个比较好
都可以啊抄,看你自己习惯啊。这几个袭人都是现在的大热门,成长风格,细分的擅长领域不太一样。
个人是一直投资中欧基金的周应波,他16年的中欧时代先锋我就买了,一路看他从小基金靠业绩做成网红,也算是很有感情很支持,之前有一次市场不好的时候,听他在中欧钱滚滚路演分析回撤的原因,感觉很诚恳打动我了,希望波波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刘 格 菘、王 宗合今年发了这么多热门新基你没关 注上车吗? 张 坤我没关注过,不评论。
④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的排名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资界的专超级巨星
约翰·邓普属顿(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资之父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维·多德(David Dodd) —— 价值投资之父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约翰‧内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
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指数基金教父
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 ——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
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
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
⑤ 明星基金经理买什么股就跟着买什么股
你好,追逐明星基金有时候是危险的事情,但如果是激进风险承受力较高版投资者为了获取高收益
也许权值得一搏。
主要是看介入的时机和当时的市场风格。如果是基金已有较大幅度涨幅后介入,一般来说风险大于机遇。一般来说,基金经过大幅上涨后短期想复制历史业绩一般都是小概率事件
从国内A股市场来看,没有一个基金可以做到每个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两年,三年都可以排名前列,排在前三分之一的都很少。前段时间有报道,仅有4个股票基金连续10个季度跑赢同类平均业绩。大致意思就是只有4个股票基金连续10个季度考试得分都在60分以上
一些公认较好的基金,不用宣传,有了赚钱效应,大家都跟风,导致基金规模膨胀,基金规模膨胀将导致业绩下降。因为国内市场是投机市,要想赚钱就要资金不能太多,能见风使舵,跑的要快。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逐渐变胖,还能像以前一样,跳得高。跑得快吗。
当然规模过小也不好的现像,那样会有其他的问题产生,一般来说几亿到20,30亿最佳
所以说为什么追逐明星基金有时候是危险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这你要从每年排在后面的基金中寻找,基金业绩经常排在后面,说明团队管理,风险控制是有问题的。
⑥ 一位顶级基金经理的良心总结:炒股前为什么要看一眼
牛市也要看短线买入技术点在哪里才可以买,因为股票K线每时每刻都在跳动,跳动的都是钱,你如果不看盘就买入,价格趋势肯定不会把握到精准,精准买入才会盈利更大些
⑦ 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三思君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1.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不是说投资主动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经理吗?基金经理的能力强,那么这只基金未来表现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调团队了呢?
其实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资时,都是高度分工的。一只基金从成立、交易、投资、研究、信息披露等环节都是由不同的团队分工合作的。所以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成上述环节的。
就说投资标的的选择吧。
作为一只基金,你不可能只买3—5只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只,甚至多的时候有几百只。
这几十只股票的实地调研、与公司管理的接触、公司的定期报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于国家宏观面或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你也要跟踪吧,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的。
2.离开团队,意味着失去了平台的“资源”
当基金经理离开团队选择单干时,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资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务,行业专家提供的意见等。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团队时,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选择单干的基金经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其业绩并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时间内,这只基金的净值上涨了11.95倍。最后让这只基金成为了国内首只累计净值破10元的基金。
说实话,业绩无可挑剔。
然而这位昔日“公募一哥”,转战私募以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现了清盘的事件。
虽然三思君不敢说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资源”所导致的,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多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END -
⑧ 世界上著名的投资银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投资银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创办于年。
高盛以其浓厚的企业文化著称,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坚持投行主体战略,很少涉足商业银行、零售经纪等领域(但并非完全不涉足),是华尔街投行之首。
(8)全球顶级基金经理都在买什么扩展阅读: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s)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
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瑞银集团;
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参考资料:投资银行-网络
⑨ 谁能告诉我基金经理天天都在干什么吗
长期持有指的是几年以上,才4个月,看不出效果。。。
央视2台经济半小时曾经播放过专基金经理一天的属工作。
1、首先将通信设备上缴,放到特殊的柜子里,上班时间不允许与外界联系。
2、看报,读新闻,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
3、开会,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相互沟通(主要是关于股票的目标价位之类。。。)
基金经理选的股票都是研究员团队提供的股票池里面的,不能选其他的股票
4、基金经理的工作就是发布指令,什么价位操作什么股票。。。
⑩ 都说买基金是买人,怎么才能挑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呢
全市场有2000多位基金经理,说实话,优秀的真不多。简单一点可以从几个维度来选择。1、管理基金规模,一般管理规模比较大的,那是得到市场检验和用户认可的,规模才能越做越大;2、管理产品数量,一般基金公司认可这位基金经理,才会给他发更产品,产品数量越多,说明基金公司是对这个基金那里是认可的;3、持有人户数,这个数据可能一般人看不到,这个也能够说明持有人对基金经理的认可程度,持有人户数越多,追随者就越多;4、持有人结构,这个是看机构投资者占比,机构的投资经验相对个人来说是丰富的,得到机构认可的基金经理不会差到哪去;5、查看这个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与行业平均比较,看他的业绩处在什么水平。如果这5点你都会看,应该可以挑到一个比较好的基金经理。但是有一家基金销售机构已经做了这件事情,就是鼎信汇金,他们的策略就是严选基金经理,不仅看上面的数据,还会加入基金公司的投研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等,这些普通用户根本不会看的定性指标,他们都会去观察,漏斗模式严格筛选基金经理,并实行动态观察,省去很多人大部分的时间,非常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