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拉动型经济特点

投资拉动型经济特点

发布时间:2021-04-20 20:40:06

A. 为什么中国处理经济危机喜欢投资拉动经济

这个并不是中国这样,而是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从最早,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开始,哪个国家处理经济危机,不都是那几招啊,降息,撒钱,拉动投资。
不过这样也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不总是有效,毕竟慢慢的经济体量大了,需要注入的钱越来越多了,经济也越来越难以拉动了。

B. 请问什么是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谢谢!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甚至为负带动,消费重新成为最为关键的带动力量。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的自主性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而消费结构升级则依赖于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消费升级也随之呈现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

这一阶段,中国从农业大国过渡到初步工业化国家。1978全国工农业总产值5869亿元。中国依靠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建立起了工业体系的基础框架,奠定了汽车、造船、飞机、航天及核工业发展基础。1953年-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增长了6.26倍和3.53倍,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4%上升到62%。

如果用国际上通用的指标分析,1978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只有205美元,但制造业比重却高达31%,这比人均GDP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高13个百分点,甚至比人均GDP12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还高近9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人民是在极低的收入水平上以极高的代价达到较高的工业化水准的。这个代价就是全国的老百姓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此阶段,是非常典型的高积累低消费阶段,国家基本包揽了城市居民所有的生活消费,全体中国人都过着整齐划一的“票证”生活(或者叫准配给制生活)。当时人们省吃俭用追求的家庭财富梦想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也就是俗称的“老三件”。“老三件”的消费量级基本上是“100元”左右。这一阶段属于“供给决定型”,即百姓的消费需求受限于整个社会能够供给的产品种类、数量的刚性制约,在消费与供给的博弈中,消费完全处于弱势地位。

第二个阶段:1979—2000年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20年中国从初步工业化国家过渡到新型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从6175亿元上升到89404亿元。消费需求的急剧扩张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是我国居民消费史上的第一次消费革命。从消费的内容和性质,特别是居民选择偏好的变化来判断,1984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在此之前可以称为消费数量的扩张阶段;此后则是消费质量的提升阶段。

在数量扩张阶段,居民消费的基本特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对改革前长期未能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进行量的补偿。因此,人们几乎对所有品类的必需品都有着强烈的需求,集中表现为在原有消费结构下进行平面型的数量扩张。

居民的消费扩张有力地促进了1979年-1984年国民经济的转轨和结构性调整。其中比较突出的事实,一是恩格尔系数由0.56上升到0.59;二是居民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65%上升到70%;三是受需求拉动的强烈影响,农业和轻工业产值份额分别由22%和26%上升到25%和27%。此外,居民储蓄率由3%上升到12%,居民储蓄份额,即居民储蓄占社会总储蓄的比重由9.6%上升到21.4%。这表明:

第一,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积蓄的潜能,特别是必需品生产方面所积蓄的潜能,也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并由此带来了发展模式的全面转轨;第二,中国开始从重视国家积累走向“藏富于民”,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公正的待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彰显。

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拟合度”最好的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足以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

1984年以后,我国居民开始进入以追求消费质量、档次为中心内容的质量充实阶段。这一阶段以恩格尔系数持续走低为特征,2000年,恩格尔系数降至39.2%。正是在这个阶段,居民的消费选择真正具有了独立的意义:它不仅摆脱了传统体制强加的行政性约束,也摆脱了数量扩张阶段由于收入水平低而形成的生理性约束。

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和选择空间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消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结构变革的基本力量,并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决定性的带动作用,如80年代消费对GDP的贡献平均高达68%,90年代后,投资和外需增加很快,消费需求的作用下降,但消费需求依然举足轻重,平均达到55%。

这一阶段是中国居民向小康生活跃进的一个重要阶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成为这个时代的财富宠儿,消费量级已经上升到了“1000元”是第一阶段财富宠儿的10倍,这也意味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加了10倍。

第三个阶段:2001—2020年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甚至为负带动,消费重新成为最为关键的带动力量。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的自主性的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而消费结构升级则依赖于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和崛起。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GDP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整体上已从“八五”时期的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跃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与意大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中国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都曾经做过全国社会阶层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基本上认定,中国的“中间阶层”人群数量大量增加,已经占总体人口的15%—18%左右。

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中国消费率(消费占GDP的比率)将不断上升,从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并于2020年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迅速增长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是购买高端、新型商品,从而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消费升级的起跑线。目前在人均GDP逾3000美元、中等收入阶层“扎堆儿”的沪、京、粤、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地区已经率先进入小康阶段。

2000年上海因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而引人瞩目。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计算,上海已经跻身中等发达城市。2002年4月份,上海一家报纸公布了对该市家庭收入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分析:1%的居民“很富有”,年收入超过12万元;5%的居民比较富裕,年收入为5万~12万元;71%的居民属于“小康”,年收入接近5万元。上海市提出今后五年人均GDP要达到7500美元,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将达到10万元。北京在2002年3月的调查结果是,城镇居民家庭资产总值户均达到47.5万元(其中金融资产达到13.2万元)。

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支出中,2002年与1992年相比,食品、衣着等生存型的消费倾向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文化教育、居住等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倾向却显著上升,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不动产、金融和保险类投资成为时尚,城市投资者渐次浮出水面。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群人已经开始追求经济安全、享乐和发展,一个稳健的投资理财计划对他们会很有吸引力。中等收入阶层的储蓄性支出正向投资性支出转变,股票、教育、保险等成为他们的消费热点,而且他们普遍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消费理念非常成熟。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财工具价值的认同方面,风险较低的保障类工具如子女教育基金、保险、国债等增长幅度最大。

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等于消费增量/收入增量)最高,为1.1,即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1.1元的消费。其后依次为:中高收入人群、最高收入人群、最低收入人群、中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量。国家统计局预测,如中等收入群体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20年后就可达到38%。全国约有2.5亿多从业人员达到中等收入群体。20年后中等收入者个人的年收入水平大体应在5万-8万元,个人金融资产应在30万元以上,恩格尔系数降至25%左右。

中等收入人群的成长势必带来消费的转型,即生活质量越加受到关注,从追求数量型向讲求质量型迅速转变;在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开支绝对量增长,投资类消费(保险、住房储蓄、债券、股票)比重上升。这些积极变化会反过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将提升第三产业,迅速增加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改变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不合理状况

C.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是出口依赖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

1.按照西方经济理论,促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因此,按照一国经济发展动力来源可以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消费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出口拉动型。
2.美国就是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经济,所以金融信贷产业非常发达。但是在中国,由于亚洲国家民众的高储蓄习惯,而且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国民储蓄较高,消费需求不旺,所以我国经济依靠消费拉动并不明显。
3.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出口创汇,引进外资的战略,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以上,经济增长依靠外贸的比重很大,所以是出口依赖型。
4.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任务艰巨。同时,我国基于战略的考虑,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大力进行政府导向型投资,创造市场需求,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使国家经济形成了出口依赖型与投资拉动型并存的模式。

D. 为什么说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能够持久

拿高铁说。我觉得从国民经济角度说高铁是很失败的。国家通过投资拉动型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废GDP。高铁每公里花多少钱我忘了,我看过相关统计,就是高铁的营运收入和投资差是负值,就是说像高铁、高速公路这种短期内无法实现收益的公共设施是不能真正带动我们的国民经济的。以前苏联就是这样,80%的GDP是没有经济收益的军工,最后买不起面包饿死了。好在我国认识到了消费拉动型才是真正的王道

E. 投资拉动的经济的缺点是什么

特么的政胡才是最大的炒房者,尼玛,还想靠消费拉动经济,拉你妹啊!一个房贷就把中国人未来30年的消费能力透支了,靠消费拉动经济就是在做一个美梦!

F. 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008年,在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3%下降到9%,增幅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此国务院决定实施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扩大内需,确保2009年我国经济8%的增长率。在前不久召开市人大五届三次全会确定,为了确保我市经济平稳增长(GDP49.5亿元,增长15%),因此必须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以投资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怎样看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呢:
一、投资是怎么拉动经济的
投资作为一种特殊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拉动社会消费两方面作用。
第一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也有人理解为推动作用)。从本质上看,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产手段上,即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社会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增加,这是投资最基本特征。我市这些年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主要就是依靠投资的拉动。2006年全市GDP增长19.94%(用现价计算,下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49%,投资拉动GDP增长18.30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GDP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仅3.76%,投资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2008年年全市GDP增长21.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74%,投资拉动GDP增长17.83个百分点,这就说明了我市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依靠投资的推动。到2008年底,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资累计达到33.7亿元,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江联造船有限公司一期扩改工程完成投资3.3亿元,船舶生产能力提高到24万载重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二期扩改工程完成投资2.57亿元,日采矿能力达5000吨;江西凤竹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江西华瑞石化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完成2亿元,全市纺织生产能力提高到20万锭。如果这些年我市没有像亚泥、武山、江联、凤竹这样大手笔的投资,我市经济怎么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呢!因此,投资对经济的推动,就像是加油站、助力器,主要就我市经济发展增添发展后劲,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这是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的这是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最本质体现。
表1 2005-2008年投资贡献率 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GDP 255447 17.10 306377 19.94 352403 15.02 429672 21.93
1、最终消费 109530 7.02 112234 2.47 122002 8.70 154046 26.27
2、资本形成 176081 21.44 222813 26.54 255899 14.85 318736 24.56
3、货物净出口 -30164 -28670 -25498 -43110
消费贡献率 19.25 5.31 21.22 41.47
投资贡献率 83.31 91.76 71.89 81.32
出口贡献率 -2.56 2.93 6.89 -22.79
消费拉动点数 3.29 1.06 3.19 9.09
投资拉动点数 14.25 18.30 10.80 17.83
出口拉动点数 -0.44 0.58 1.03 -5.00
第二是拉动社会消费(拉动作用)。投资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增加投资必定要体现在对有效需求形成的贡献,即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上,通过有效需求的增加,而拉动经济发展。这就是拉动作用。投资作为需求拉动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它拉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需求,比如,我们要投资建设,就必须要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但是就我们瑞昌市而言,没有钢材、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等厂家,我们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就会拉动其他地区相关钢材、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的消费,因此拉动的是对全社会而言的,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为什么要拿这个问题拿出来说说呢?从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上来讲,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一部份,它不可能大于GDP,投资,但是在一个局地区或一定时间范围内来讲,因为它拉动的是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瑞昌市的需求,从理论上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GDP总量是完全可能的。从现实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跳跃发展趋势,出现投资总额大于GDP总量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湖口县,2006、2007和2008年GDP总量分别为13.67亿元、23.72亿元和38.07亿元,而2006、2007和2008年三年的投资总额分别为17.55亿元、39.18亿元和55.25亿元(祥见表2),出现了连续三年投资总量大于GDP总量,所以才有湖口县经济的喷井式发展,永修县也有类似这种现象,所以永修这两年发展要快于我们。这两年我市经济发展滞后了,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市经济要在九江进入排头兵的行列,就必须有投资的跳跃式发展。因此,从投资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讲,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达63亿元,理论上是可行的,现实上是必要的。

G. 如何理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拉动经济增加主要看这个国家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作为农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项目的启动、开发还有消费都是靠资金来完成。农牧业靠投资发展生产力、制造业靠资金扩大规模采购物资、服务业靠投资带动消费,只有资金的投入才能让产业运行,就像汽车的燃料一样。

H. 经济下行时为什么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

经济下行是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因为他可以去促进经济的一个流动。

I. 为什么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

因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而中国原发的技术进步太少,现阶段都是靠引进国外的,像什么技术入股啊,一张图纸顶50%的股份啊,所以目前还是投资拉动的,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J. 开放型经济的特点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在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在开放型经济中,既出口,也进口,基本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资本流动限制较少。

阅读全文

与投资拉动型经济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