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沥青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者如何把握新的投资机遇
沥青进口量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逐渐增多,我国沥青需求量始终保持在高位,因此我国沥青产量亦保持高位,一直没有明显的变化。我国道路建设所需沥青并不仅仅是国内炼厂生产的沥青,部分地区对进口沥青也非常青睐,而且进口沥青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沥青进口量维持稳中增长的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沥青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沥青进口量高达495.15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较2015年增长24.54万吨,同比增长5.2%。2017年前11月,中国沥青进口量达到470.76万吨,同比下降1.1%。
由于国内沥青产能持续投放,沥青供应处于过剩状态,加之在较长时间内,燃料油生产效益高于沥青,国外炼厂沥青生产积极性下滑导致2017年进口沥青增幅较2016年以前明显放缓。
沥青主要进口自韩国
2016年,韩国沥青进口量稳居首位,为375.4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6%,较2015年同比增长10.3%。韩国拥有SK、GS、双龙等沥青品牌,指标较国产沥青更为稳定,此外2016年其价格曾几度与国产沥青相近,在更高的性价比优势下,国内贸易商更倾向于进口韩国沥青。
2016年,新加坡沥青进口量为82.43万吨,较2015年减少3.68万吨,同比下降4.3%,进口量窄幅减少与2016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炼厂转产燃料油、减少沥青产量有关。
2016年,马来西亚沥青以13.68万吨的进口量排名第三,比2015年减少3.9万吨。泰国沥青进口量为12.20万吨,较2015年减少5.31万吨。三四季度马来西亚与泰国出口中心转移至东南亚地区,导致全年进口往中国的沥青总量出现明显下降。
2016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沥青总量为6.69万吨,比2015年增加2.8万吨,同比增长72.1%。
沥青进口金额有所回升
自2014年以来,中国沥青进口金额持续下降;2016年,中国沥青进口额为11.65亿美元,同比下降35.4%;2017年前11月,沥青进口金额有所回升,为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5%。
出口数量与金额实现增长
2016年,中国沥青出口数量为20.62万吨,出口金额为0.74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8.2%、49.8%。2017年前11月,沥青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均实现了增长,分别为31.82万吨,0.95亿美元。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期间各项道路建设将进一步展开,对高等级沥青的需求或将有窄幅提升。从目前形势来看,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炼厂已逐渐恢复其对中国的沥青供应量。此外,从国内进口贸易商拟与进口沥青炼厂签订的长约合同来看,合同中的约定数量较之前基本平齐或略有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2018年沥青进口数量将继续增长。
B. 什么是机会成本如何把握机会!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既实的一种成本。它是指1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未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这种现象呢? 我们设想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投入热狗工作P所得的收益仍然是22000美元,而(以相同的劳动)投入某种工作Q所得的收益也是45000美元。那么按照人们所理解的机会成本概念,他们投入工作P的机会成本是工作Q的收益即45000美元,同样,投入工作Q的机会成本是工作P的收益即22000美元。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 但是实际上,由于任何一个单位的投资(无论是劳动投资还是资金投资)都具有专注性,因此不能设想投资获得二注收入(所谓“二注”即是指同时分为2个或多个方面的注入,如1个单位投资额分为2个注入方面,这是不可能的。1个单位的投资额只能在同一时间专注于某个行业的某一点上,这即是“投资专注”性)。通俗地说,1笔投资不能同时被假设为获得2笔(或2笔以上)投资的收益。所以在计算机会成本时我们不能用1笔投资的二注收入来叠加,也不能用它的二注成本耗费来叠加。比如我们不能算他们在从事热狗工作的过程中又再想同时获得工作Q的收益,以致如果不能获得这个收益就认为产生了机会成本。如果他们真能获得这样的二注收益,那么他们应该获得22000+45000美元的二注收入,而不单止22000或45000美元。 但以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似乎具有这种投资与收益的二注性,因为它想在获得当前的工作P之收益的同时,又想要获得工作Q的收益,当不能获得工作Q的收益时,就被认为是亏损的。特别是当已经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还想得到较低收益的情况。比如当从事工作Q已经获得比工作P更多的收益时,还想到失去了工作P的更少收益,这样的话,所理解的机会成本就不对了。 实际上机会成本应该是这样:工作P对于工作Q来说具有机会成本,但工作Q对于工作P来说就已经没有机会成本了,因为工作P的收益比工作Q小。因此所谓机会成本实际上只是“相对机会成本”而没有绝对机会成本。当一个人正在从事的工作收益比较低时,相对于你所能从事的更高收益的工作来说,就产生了机会成本。比如一个人能够做经理和教师,而经理工作的收入显然要比教师的收入大,因此当你从事教师工作时,相对于经理工作来说你就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从事经理工作会使你失去教师工作的更低收入,从而产生一个机会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对于收入小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机会成本的,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你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谓“机会”实际上就是寻求更大利益的机会,既然获得了更大利益,那么因失去机会所导致的利益丧失也就相对没有了。 那么,由于从事工作P比从事工作Q所获得的收入较小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其机会成本量是工作Q的收入减去工作P的收入,即45000-22000=23000美元。他们因此亏损了23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渐渐提高,从22000达到40000,则他们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只是45000-40000=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与工作Q相等的45000,则他们的工作P与工作Q对比就只有等于零的机会成本了,即45000-45000=0。如果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比如50000,则他们从事工作P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工作Q来说就是45000-50000=-5000美元,机会成本为负数。机会成本为负数表明什么呢?表明他们工作P相对于工作Q来说已经非但没有机会成本,而是还大大“抵值”呢!由于成本作为一种代价耗费是总是趋向于最小化的,因此从事一项工作,它的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它的最小值自然要包括0值以下的负数。
C. 如何把握机会和什么样的机遇是最需要把握的
好好学习!不要说什么大学不是我向往的什么,学习没什么用这样的话,如果你连学习这么简单的事做不好,还想什么赚大钱。像你一样就能赚到大钱的话,中国早就成富裕国家了
D. 要如何抓住机遇
不要怨天尤人,命运其实就在你手中。善于把握机遇,就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有一年,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很多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减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当时,约翰·甘布士只是一个织制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来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嘲笑他是个蠢材!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置之不理,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廉价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的积蓄并不多,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甘布士却安慰妻子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很难实现。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的存货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太太看到别人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大力支持厂商复业。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结果赚了一大笔。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十分发达。随着事业的发展,后来甘布士成为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
对于一个成功者,人们总愿意探听他们的成功秘诀。其实所谓的秘诀很简单:机遇面前,当机立断,就是成功的秘诀。成就总是属于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人,机遇不等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只能错失良机。
1930年,年仅13岁的李嘉诚父亲早亡,为了供养母亲和弟弟妹妹的生活,他不得不退学挑起家庭重担。年纪小小的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做了一个塑料玩具厂的推销员。
5年后,李嘉诚当了塑料玩具厂的经理,当时,他的年龄只有19岁,他开始省吃俭用,寻找机会。
22岁时,李嘉诚发现塑料花很受欢迎,于是,他马上做出了选择,辞去职位,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7000美元,开办了自己的塑料胶厂,大量制造塑料花。
为了使产品能尽快地占领市场,他非常吃苦,经常吃住在工厂。工人们经过他的耐心指导,生产出来的塑料花惟妙惟肖,大可以假乱真,这些塑料花,不仅在香港销路好,还销往了世界各国。
他手里有了一部分资金后,为了把事业做大,他以塑料花厂为主体,创办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在他创业之初,他就预测到了塑料花需求热潮,后来,他的塑料花制品成了香港大量出口的商品之一,订单自世界各国纷纷而来。这一年,他赚了大量的钱财,也奠定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在国际间竞争的有利地位。
1958年,当房地产刚刚兴起的时候,他又马上预测到地产业将大有作为,他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马上把“长江”的业务转向了地产业。果然,地产价格飞涨。1972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的楼宇面积已到达1500万平方英尺,大型楼宇面积有138万平方英尺,居香港地产业之首。他还拥有60万平方英尽可开发的土地和120万平方英尺的换地权益书。
善于抓住机遇的他,使长江公司的地产业在1982年,仅是建筑楼宇的土地面积就有2900万平方英尺。除香港地区政府之外,李嘉诚是香港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地产的交易把他推向了又一个成功。李嘉诚在房地产业大发展的时候,又向市民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市民在货币贬值的压力下,都想通过购买股票来保值生利,他们看到长江实业公司走红,股票上市,于是就纷纷购买。李嘉诚很快筹集了大量资金,他把钱投入经营金融、酒店等其他业务上去,每项投资都立竿见影。
李嘉诚运用多元化、国际化的经营战略,5年中飞跃发展,资本积累剧增3倍。其附属、联营公司大大增加,有附属公司72家,联营公司31家,总共103家,大大扩充了实力。1978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公司纯利润达2 4亿港元,1980年纯利润达9亿港元,1981年纯利润上升至13 85亿港元。
李嘉诚看好香港这一自由贸易港兼东方航运枢纽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将发挥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1979年,他认为金融股票有机会,预测英资“和记黄埔公司”的股票走红,他买进了9000万股,控股40%,成了控制英资财团的华人,不久,当上了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的主席。
李嘉诚经营的另外两家公司,一个是嘉宏国际贸易公司,一个是香港电灯公司,这些公司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连年获得高额利润。他在香港的股份约占香港股票交易所总额的五分之一。李嘉诚也从事海外投资,他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办了一家“协和太平洋开发公司”。而且还在那里开办了赫斯基石油公司,这是加拿大第12大石油公司。在四年中,他对温哥华的直接投资达30亿美元。由于李嘉诚带动投资,温哥华从一个相对寂静的港口城市,变成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环太平洋经济中心之一。
很多企业家,都是以追求高效益为目的。然而在李嘉诚的心里认为:高效益不是“追”来的,也不是赶上去夺来的,高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靠独特的洞察力,在萌芽状态下,能看到的事物的成长和未来,然后在机遇面前,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就像文坛上、战场上有天才一样,商业中也有天才。李嘉诚就是少见的天才,他准确预测和准确选择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作风,使他的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们要有所作为,仅靠踏踏实实的奋斗还是不够的,成功还需要机遇。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过机遇。但是,机遇也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每个人,机遇是变动的,它只青睐于敢于当机立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抓住机遇,摘取成功的桂冠;而有的人却与机遇擦肩而过,为错过机遇而抱憾终生。
很多人不是缺乏机遇,而是在机遇来临之际无动于衷。与一般人不同的是,高效的成功人士能够接受每一次机遇的挑战,他们不仅拥有坚实的功底和知识贮备,更有在看到机遇的时候当机立断的勇气。
为了我们事业的成功,朋友们,时刻准备着吧,一旦机遇到来,千万不要错过了它,要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成功的机会。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E. 如何把握机遇
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有的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机遇决定你的人生走向。错过了一次机遇,也许你会后悔一辈子!俗话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就是在提醒人们一定要好好把握机遇!由此看来,当机遇到来的时候,你绝对不能犹豫不决、推三阻四、瞻前顾后、己无主见。你必须清醒果断明确不失时机地作出决定及时抓住已经到来的机遇才对!
机遇可以涉及多个方方面面。它不外乎入学就业爱情创业经营投资增收工作变动等。要把握好机遇,你必须让自己做到:
①合理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值,会让你错过好多本来应该属于你的机遇!)
②冷静的思维(头脑发热,胡思乱想,你将会看不到机遇!)
③认真的态度(这里包括认真评价评估分析对比。让自己既要看到机遇,又不能麻木行事看错机遇!)
④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在任何时候别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最熟悉你的人还是你自己!)
⑤一旦看准机遇,立即果断从速作出决定或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前者是针对创业经营投资等情况,后者发生在你的真爱到来之时或上级为你安排新的工作等情况。(你如果犹豫,前者可能会在经济上失去创收或打翻身仗的机会。后者会让你放走真爱或杜绝了自己的升迁之门。把机会留给了其他捷足先登的人!)
只要你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聪明的你肯定能够及时把握住那些属于你的机遇。最终有一个成功的人生,祝你好运常在。心想事成!
F. 怎样才能把握一次好的投资机会
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看你会不会看人和看项目,一般目标远大有长远计划的人,你可以留着观察一下。那种鼠目寸光的人。你还是远离的好!现在投资一般都是找投资公司,有好的项目就能升值!国泰君安证券是这样的。天使创投公司也是这样的
G. 如何把握时机投资房产
1、个人房地产投资应注意的风险
由于房地产具有增值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相对于其他投资工具而言,房地产投资有收益大风险小的特点。如果你将购置的房产用于出租,你不仅可以收回一部分资金,还可以获得房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这时几乎没有任何风险。至于炒卖房地产,当然会因为市场价格一时的涨跌而面临损失的风险。一般来说,投资房地产只有长线投资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短线投资房地产,有时会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导致全线崩溃。
但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理,投资者在可能获取较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投资者完全用自有资金买房,若房屋不能及时变现,投入的资金就会被套牢,如果是通过贷款支付房款,就背上了长期支付利息的包袱。因此在选择房产作为投资工具的同时,要具备对风险的承受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通常房产投资成本高,投资收益的大小和成功与否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因此投资者不应草率行事。尤其是对于部分以借贷形式投入房产的投资者,更应本着“稳健”的原则,经过精确计算后再选择相应的投资策略。有关金融专家表示,用于房屋住房还贷的比例,不宜超过家庭收入的40%。
2、购置房产后如何进行投资操作
投资者购置房产后,即投资者用现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直接向房地产开发商购买住房,并适当装修、装饰后出售或出租,以获取投资回报,是一种传统的投资方式,也是迄今为止住房投资者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如何将房产出租出去,寻求合适的租户,按时收取房租,就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随着房地产中介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成熟,客观上也为房地产个人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如近年在各地兴起的“房屋银行”,对大多数希望选择以出租作为投资方式,但又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其首选方式。
投资房地产的注意事项:
1、做好对自身资金实力和房地产市场的分析评估。
房地产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没有一定的筹资能力,就不能投资房地产。
第二,要当时的地产市场进行市场分析,避免盲目的投资。不论是什么行业,价格都是由供求关系影响的,因此投资房地产还是要着眼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观察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找准投资时机。
2、选择好房地产投资的品种。
目前,可以供个人进行投资的房地产品种主要有商铺、写字楼、住宅等。
一般情况下,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时,投资商业地产会有比较好的回报。而投资住宅地产会比较安全,升值稳定。
3、投资房地产要考虑全面。
综合考虑该项目开发商的实力、地点、周边环境、房型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考虑好如何进行投资操作。
投资方房地产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向开发商购买住房,进行装饰后出售或者出租,以获得利益。如何将房产出租出去,寻求合适的租户,按时收取房租,就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房地产几个技巧
1进行研究,可以让你学会了解你的目标市场,并适用这些知识来增加你自身的优势。
2参加相关研讨会。有时候关自己学习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听听专家的解释,要充分认识参加研讨会的重要,这里你将能获得宝贵的指导,这些信息有时并不会出现在你阅读的书里面。
3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虽然他们可能是你的对手或竞争者,朋友与你的同胞的房地产投资者不会受到伤害,特别是如果你新来的业务员,通过与他们的互动,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他们也可能教你一两有关成功的房地产投资。
H. 怎么抓住机遇
机会虽然到处都是,但它却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似魔鬼,来时令人措手不及,机遇又似仙女,去时令人追悔莫及。与其抱怨没有机会,我们不如擦亮眼睛,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抓住机遇的窍门——它的“穴位”,你便会轻松地“一招制敌”,牢牢地把握住机遇。
一次洪水中,一位上帝的信徒被困在了小山坡上,但他丝毫不急,只是不断地做着祷告,请求上帝的帮助。
一会儿,远处驶来了一条小船,船上的人愿意搭救这位信徒,但信徒并不上船,“上帝会来救我的”,他继续祷告。
水继续上涨,一艘大船又出现了,“上帝会来救我”,他仍不愿上船。
水快淹没整个山坡了,一艘更大的船驶过来了,“上帝马上就要来了”,信徒仍然坚持在原地等待。
一个大浪冲来,这位信徒被冲进了洪水,真正见了上帝。
他生气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不救诚心祷告的人。上帝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说道:“我第一次派小船接你,你不上;第二次派大船接你,你仍不上;第三次又用更大的船来接你,你还是不上。你自己拒绝了帮助,我有什么办法?”
等待机会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与其坐等机会的到来,不如自己伸手创造机会。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具有才干的人,当他们一事无成时,便总是抱怨上帝不把合适的机会赐给他们。“啊哈,只要给我机会,”他们中大多数人这样说道:“我就会成为和爱迪生、拿破仑一样伟大的人。”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机会:和他人的每一次谈话,报纸上看到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机会;走在街上的每一次际遇,到外地的每一次旅游都是机会;每一次不经意的投资,每一次对人待物所展现的礼貌都是机会。但每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只有通过考验,才能抓住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它,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犹豫的结果只能错过机遇,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发上看报纸,突然,一则短讯让他双眼圆睁:
“墨西哥将流行瘟疫。”
这位老板立刻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州传入美国,而这两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这两地一旦瘟疫盛行,那么全国肉类供应必定紧张。
于是,在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之后,他倾囊购买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
不出所料,从墨西哥传来的瘟疫蔓延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一时肉类价格暴涨,肉类奇缺。
亚默尔公司数月内净赚900万美元,一时占尽风光。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者,必将一事无成,遗憾终生。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做个有准备的人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会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命运,才会比别人收获得更多。那些平常无心的人,对一切事都放任自流,必然会错失许多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开的,与其说它青垂那些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有心人善抓机遇,亚默尔公司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悲叹自己怀才不遇,这可能是真的。一个人自下而上在世界上,希望每当自己的才能有一点增进时,社会就理所应当地予以承认。这在理论上来说,其要求也是合理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很难很难的。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你显露自己的才华和社会的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就在于你对于机会的把握。
落叶的前途,完全取决于流水。人生如流水,但人却不一定是落叶,因为你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如果你不想在一个转弯处长久地停滞不前,那么你就应该勇敢地向流水的中央游去,乘着激流,用慧眼去捕捉每一次机会,别让机遇从手中溜走。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I. 行业│如何把握智能制造的创业和投资机遇
对于制造业来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制造业”,而是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意义上实现的包括企业与社会在内的全过程的智能制造,把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进一步扩展到“智能消费”、“智能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化中去,只在这些意义上,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形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远不是制造业份内的事,也不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后发优势”、“补短板”、“全民创新”等口号所能简单概括的,对当前基本形势认知上的肤浅只能导致浮燥和错失重大机遇。德国工业4.0的推出就经历了产业、企业、知识界和政治家共同且充分的酝酿,并有无数的智力投入和充分理性的资金支持,没有在认知层次上的深入精细的准备,面对这种大形式不会真正成为“国家意识”,只能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和时间上的无法挽回的浪费,如何意识到这个局面并意识清楚地进行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的参与努力,才能把机遇和挑战变现为历史的进步。
J. 如何抓住市场机会
大家都知道,炒股票要想赚到钱,必须抓住市场的机会,可是怎样才能抓住机会呢?本博认为,抓住机会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才能够找准方向,有的放矢。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在投资股票的时候,首先应该研究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比如今年的经济情况,今年我国经济领域最大的利好是金融改革,而金融改革的直接受益板块是券商板块,如果我们抓住了券商板块,那就抓住了市场的根本,也就抓住市场机会了。其实在我们的股市中,只要我们抓住了国家经济中根本性的东西,就会发现许多的市场机会。比如,医疗制度的改革,使医疗板块产生了一波大的行情;国家控制稀土的出口量,使稀土板块飞涨等等,这些机会如果抓住,将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相反,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只看热点和题材;不研究股票的上涨原因,只看涨幅榜排名;不去寻找机会,而是随意买卖股票,假如这样也能赚到钱,那你一定是神仙。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我们买股票的时候,必须抓住根本,找出主线,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真正的机会。在我们注重基本面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大盘的变化情况,通过盘面的变化来发现股市中的异动股票,再对异动股票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找出其上涨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抓住具有优良品种的股票进行投资。比如前两个季度,酿酒板块凭借其业绩的高速增长,股价大幅上扬,如果我们当时及时发现该板块上涨的根本原因,抓住机会,逢低买入,就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收益。看了以上的分析,有人会说:选股不如选时,认为抓住机会就是抓住时机,这我并不反对,可是股票上涨时,有的时间长些,有的时间短些,只是选择时机,不去看股票的内在价值,怎么能看出股票的优劣,抓住有利的时机呢?抓住市场机会,心里层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说句心里话,我其实真的不知道怎么解决市场的恐惧和贪婪心里,我们要想在这涨涨跌跌的股市中,不为其所动,泰然处之,超难!但是我有一个办法来控制自己,就是建立好自己的投资模式,制定好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决不动摇,用以来控制不稳定的心态。另外我们在寻找市场机会时,千万注意,市场的机会并非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当没有机会时,我们必须耐心等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人的。以上是我对怎样抓住市场机会的一点个人看法,希望通过我的分析,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