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二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

二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

发布时间:2021-04-21 11:35:08

A. 现在全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有多少

据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公司获得了最大的风险版基金权投资。

根据这项研究,2018年上半年,全球风险资本投资额增长了32.2%,达到990亿美元。在10项最大交易中,有7项是对中国公司的投资。名单上居于首位的是中国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满帮集团(Manbang Group),第二季度获得19亿美元。还有其他大额交易分别是印尼(Go-JEK)、美国(优步)和新加坡(Grab)的公司。

最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中,有5家来自美国,另外5家来自中国。

该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共进行了6611笔交易,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14%。分析师认为,金融技术、人工智能和医学数字技术已成为最具突破性的方向。

这一时期的1亿美元以上大型投资(所谓的“超级轮”)的领先者是北美,其中有82笔交易完成。亚洲记录有69笔交易,欧洲为14笔交易!!!!

B. 2019年6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广州盛大开幕毅达资本是否到场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应邀出席论坛并担任《僧多粥少:募资困境如何破局》的圆桌讨论专场主席。

C. 中国风险投资网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中国风险投资网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风险投资专业网站。
上世纪末,风险投资开始传入中国,伴随着国内最早一批风险投资机构深圳创新投、力合清源、同创伟业等的成立,为了给机构寻找高质量的项目开辟渠道,更为了给创业者提供资金对接服务,在致公党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大学等多家部门的支持下,一帮深圳大学的师生创立了一个网络平台,取名“中国风险投资网”。最初域名为sinovc1st.com,2009年更改为vcinchina.com。
成立之后,中国风险投资网处于公益性质的运作状态下。直至2008年,在网站技术负责人员马丰先生的主导下开始试着商业化运作。圈内投资人说,中国风险投资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由于缺乏投入,中国风险投资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明显的商业性质的发展。但这种时间的沉淀,让中国风险投资网获得了近二十万的会员,以及遍布全国的线下合作渠道(地域合作机构,政府园区,第三方服务机构等)。
时间对于意志和信念,有时候是一种历练;坚守之后,是厚积薄发。2015年7月,智潮资本收购中国风险投资网控股权。经过大半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2016年5月,智潮资本注入一千万人民币,用于团队建设和全新平台的开发,2017年1月22日,中国风险投资网全新线上产品上线。
十多年来的坚守,中国风险投资网见证了风险投资在中国从落地到成长直至成为资本市场最活跃力量的发展历程,也以自己在风投链条上的责任担当,让一大批创业者如清货网、广州招商快车等携手资本如愿以偿……

D. 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风险投资”这一词语及其行为,通常认为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的,这种投资方式与以往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失败,投进去的钱就算打水漂了。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总的来讲,这几十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得非常成功。
其实在此之前,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以风险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早就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风险投资”的叫法而已。所以风险投资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兴起,源于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吸引着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回国创业发展。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网络、搜狐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
海归创业投资事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共40多家,总市值300多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正推动新技术及传统产业发展,创造了企业在中国发展、在海外融资的新模式。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突破了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的范围。有来自多行业、多领域的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对此,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指出,“这些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它们带来的中国概念也被国际市场所接受。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好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级管理层大多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他们中有海归企业亚信科技创始人田溯宁、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空中网总裁杨宁、北极光的邓锋、网讯公司(WebEx)创始人朱敏、携程网及如家快捷酒店创始人沈南鹏、携程网董事会主席梁建章、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徐小平、展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武平等诸多成功引领企业登陆华尔街的海归人士。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来自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国企业中,海归企业为数不少。这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海归企业,正在由推动国内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扩展到推动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
以网络、新浪、搜狐、携程、如家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企业给国内带回了大批风险投资,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极大地催化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同时,国内几乎所有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掌门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IDG资深合伙人熊晓鸽、鼎晖国际创投基金董事长吴尚志、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红杉基金中国合伙人沈南鹏、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健、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张颖、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北斗星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吴立峰、启明创投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合伙人王兟等10多位掌管各类风险投资基金的海归人士。大部分风险投资都是通过海归或海归工作的外企带进国内的。这些投资促进了国内对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一大批海归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风险投资行业的进步。

E. 求2001-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各年总量及投资规模

国内有几个对这方面有整理的网站,比如投资中国网(chinaventure)、清科投资网(zero2ipo)、Ezcapital、投资潮等。当然要是想知道详细的有些是需要收费的。 不过看你出于什么目的了,如果纯粹是研究的话,或许可以更方便找些。
lz如果是特别需要的话,可以与我进一步交流

F. 求中国风险投资总额数据

夏泽网有这年鉴,不需要论坛币,在他们的留言本里申请就可以了,不过只能申请两本年鉴。

G. 需要找关于 中国风险投资的年度融资和投资规模的数据图表 ,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请问从哪里可以找到

06年风投总量近600亿 种子期融资仍显不足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日前发布《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对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新动向进行阐述。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金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但仍存在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的问题。同时,2006年传统行业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但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种“风向”转变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中国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齐创新高,增速创下历史纪录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底的441.29亿元高出32.31%;2006年高达240.85亿元的新筹资风险资本规模,比2005年对应的195.71亿元增加了23.06%。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143.64亿元的投资总额,比2005年增加22.17%。2006年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的增长率均超过20%。

海外风险资本与投资占据半壁江山,本土边缘化趋势未改

从调研结果看,虽然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的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其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在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超过一半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65.1%,正是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的涌入,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中,海外资本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5%,激增至2005年的33.9%,2006年更是接近50%,达到43.7%,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半壁江山的局面日益显现。

对调研投资总量的分析可以看出,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1%,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34.34亿元,占23.9%。

传统行业强势分解IT行业,已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

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传统行业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调查显示,2006年度有16.2%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行业,该行业吸收了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上升至14.3%,仅次于IT行业。而本年度22个实现IPO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就有6个属于传统行业,也仅次于IT行业的IPO案例数。传统行业不仅在风险资本融资额还是在IPO方面都与IT行业形成抗衡,对其进行强势分解。

北京和上海引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

从调研的投资总量看,2006年投资于北京的风险金额最多,所占比例达到34.8%,并且逐年增加;上海的投资金额比例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比例达到24.8%,紧随北京,列全国第二。

北京地区风险资本总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以及2006年的45.5%。上海地区2006年的风险资本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15.6%。

京沪两地不仅在资本额合计比例还是投资额合计比例,均占全国的60%。

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从调研结果看,有69%的投资项目数属于扩张期和成长期,且成长期的项目数比例延续2005年的增长趋势,比例值升至49%。种子期项目数比例与2005年保持一致,仍然没有扭转前三年调研结果中出现的逐年比例下降的态势。虽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已经掀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扶持种子期项目的浪潮,但是从目前的调研结果看,效果还没显现出来,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调研结果显示,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的七成,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随着2006年6月份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全流通后的上市“开闸”,以深圳同洲电子登陆中小企业板并融资3.5亿元为标志,拉开风险投资国内资本市场退出的序幕。

截至2006年底,已经有5家风险投资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IPO,占本年度22个风险投资企业IPO案例数的27.73%。调研中,有50%风险投资经理认为中小企业板的“开闸”将极大推动风险投资通过国内上市退出。而已经生效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将助推风险投资企业选择国内资本市场作为风险投资退出市场。

研究员称:风投“转向”存在风险

调研结果显示,在2006年度的风险投资项目中,投向IT行业的项目数有121个,投资额为63亿元,分别占总项目数和总投资额的32.7%和43.88%;总投资项目数的16.22%属于传统行业,其吸收高达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占年度总投资额的14.32%,仅次于IT行业吸收的风险资本规模,成为继IT行业外的最大赢家。在上市退出方面,对2006年度22家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完成IPO的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有6家(占27.27%)属于传统行业,超过IT行业的IPO家数(5家,占22.73%)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研究员林良镱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传统行业逐渐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其中也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风险。风险投资可以说就是随高科技创新发展应运而生,与高科技创新行业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如果过多的风投采取跟风的形式,片面夸大或只注重利益方面而盲目跟进传统行业,这不仅不利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而且本身对中国风投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此外,如果风投过分地“宠爱”传统行业,很有可能将风险投资引向产业投资,而后者也就是一般的私有权益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通常简称VC)不等同于PE。从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中国需要发展更多的风险投资来服务于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看看这里 http://www.cvcri.com/index.asp

H. 中国风险投资差什么

既然华尔街已经有了这样的转变, 对于中国来讲,其投资取向必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是随着中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 肯定会寻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发展道路, 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投资取向。 风险投资不能没家底 相对于国内互联网浪潮的汹涌澎湃,以及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左右逢源,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却相对沉默。除了综艺股份投资8848和海虹注资中公网外,别的似乎只是走走过场,过去了也就没了声息。针对这种情况,成卓认为,规模的限制对于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来讲是一个大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资金规模,使得风险投资没有输的勇气,可以说是输不起!因为一旦失误,可能就很难翻身。而对于风险投资来讲,失败的绝对次数本来就很高,缩手缩脚的操作是不可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到真正的金子,这就造成了“越怕输,结果你就肯定输。”另外,对于互联网的内在特性来讲,提前性的大资金运作很重要。一个项目,特别是一个成功可能性很大的项目,至少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领先的技术,同时还要育优势的资金。相同的项目,国外风险投资动辄投入上千万美金,而国内的风险投资由于规模的限制,很难在一两个项目上做出如此巨大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风险投资在开始网站对想投入自己的风险投资要进行严格的挑选,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方是不是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就是看它是不是具备持续的资金投入能力。所以,风险投资是不能没有家底的。 理念是桎梏“当然,理念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成卓笑着说。在中国,风险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在中国高速发展之后,一些西方成功的投资理念才开始进入中国。对风险投资能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是能不能做好风险投资的关键。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理解,其核心是对风险的认识,中国的风险投资在认识这个问题上有明显的误区。一方面过分担心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高风险,总希望可以投一笔中一笔,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以至于迟迟不能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又不能良好的控制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由于经验的限制,当投资过程中风险真正出现的时候,反而显得手忙脚乱,要不就是孤注一掷。还有,传统的民族文化,造成了大家的思想桎梏。在投资过程中,中国的风险投资往往希望甚至是努力的获得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而且股份是越大越好,因为它认为成为最大的股东是一种成功。但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股本结构。而这对风险投资很重要,它不光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影响着持续募集资金的能力和能否上市的可能。再者,作为起步阶段的中国风险投资,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往往脱离实际,希望可以在开始就获得成功,以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就非常顾虑失败,迟迟不敢做出判断,并由此错过了许多机会。 市场呼唤成熟风险投资家 相对而言,成卓认为,没有成熟的风险投资家队伍,才是造成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一个没有经验,没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敏锐的市场直觉的风险投资家,是不可能拥有独到的投资眼光去跨越时间的通道看到未来,从而导致风险投资的准确度大打折扣。要么投资到不具备明显优势的公司,要么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当然,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并不是不行,只是那样的话,就不能做出最好的成绩,至少是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不能慧眼独具,很难快速发展。最后只能是造成好项目着急找不到资金,而风险投资急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优质项目。事实上,风险投资和传统投资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看到的是现实,而风险投资看重的是未来。所以,一个优秀的风险投资家,首先应当对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具备良好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是一种综合的预见,包括对社会发展趋势,对行业发展速度,以及需求发展方向等等。这样才能挖掘出有价值的项目,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另外就是技术能力。现在的项目大部分都和专业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对这些技术的深入了解,才能对技术的前景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再者是经营管理水平。看到了一个项目的前景,同时还要让这个项目朝着有前景的方向前进。如何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管理的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风险投资引进的同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水平已经对企业的最终发展发生重要的作用。最后是规避风险的能力。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每一个问题和挑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都有可能导导致整个投资计划的失败。当遇到可能让投资失败的情况时,如何调整自身的策略,并采取合适的手段,对于投资最终走向成功非常关键。 二板建立影响甚巨 中国二板迟迟没有建立,对于风险投资是一个明显的障碍。成卓认为,二板的建立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将是一个重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为什么这么多的国内风险投资资金处于观望状态,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投资机构不具备国际知名度。没有国际知名度的代价就是自己投资的公司,特别是自己占有相当支配性股权的公司很难在国外顺利上市。因为国外的投资者是不会投资于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公司,而恰恰现阶段到海外上市被看作是一个最为成功的退出方式。在这种情况,国内的很多风险投资要不很难顺利退出,要不就只能跟在国际大资本的后面分食一杯残羹,以至于显得声势微弱。像去年纷纷触网的上市公司,到了今天,大部分都销声匿迹了。二板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扭转了这种现象。中国的风险投资可以突破自身影响力在地域上的限制,在二板顺利完成退出。同时,通过二板上市可以使被投资企业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保障其顺利成长,适当规避国内风险投资规模较小,而形成对被投资企业的限制。再者,上市对于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来讲,是退出机制中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对于被投资公司来讲,是正规化开始,同时也是自身走向成功的起步。这些都可以形成相当的影响力和冲击力,通过成功的范例深层地影响国内风险投资业,促使他们在规模上和信心上有长足的进步,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效果。 WTO后中国的风险投资将有更大的发展 谈到WTO后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情况,成卓对此表示非常乐观。 首先是中国市场化的进一步开放、完善,将为风险投资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风险投资作为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存在。为什么中国的风险投资还没有尽快成长起来,关键是成长的环境还没有完善。加入WTO,整个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必将更加完善,相关于风险投资的一系列机制自然随之成型。就拿退出来讲,评估和股权变更是两个主要问题,透明的和公开的评估机制,以及股权变换之间的顺畅非常重要。只有市场化不断加强,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其次,大量的国际资本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使得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更加庞大并富有竞争。庞大资本的加入,会更加激发创业者的激情,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的充实这个市场。对于风险投资来讲,市场大了,发展的机会自然更大。而竞争的加强,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熟,逐渐形成个优秀的投资群落,进而推动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再者是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将有利于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走出国门,招展自身的形象和市场。加入到世界的经济环境中后,将可以更好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国外的大量资源,如资金,推动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国际化形象,并逐步开拓国外的市场。 B2B到P2P在谈到大家关心的风险投资投向上,成卓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了一下她在前段时间访问美国NASDAQ时的一些见闻。她说,在华尔街以前大家谈论最多的是B2B,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P2P。什么是P2P?就是Pass to Profit。投资者希望的,或者说是准备投资的对象是一个有获取利润的通道或模式的企业。看来经过NASDAQ的全面洗礼之后,冷静的反思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既然华尔街已经有了这样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讲,其投资取向必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随着中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肯定会寻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发展道路,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投资取向。

阅读全文

与二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