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听说过:看着东山的草比较绿的西山羊,东山羊也是。因为东山和西山距离较远,远处看另外一座山,总是觉得远处山头的草比较绿,而自己这边草很少。
首先,证券行业并不比广告学高大上多少,而且往往在刚毕业上班那会会特别艰苦(因为需要拉客户开户成为正式员工,又没有什么经验,书本上的不算什么经验),即使度过艰苦的开头后,如果自己也炒股了,那恭喜你,按一个老股民的话说,十年后,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堆被套的股票。
其次,证券业和广告学的核心都需要策划和吹嘘,即使你可以当上券商研究所研究员(一般要求硕士毕业),你还得费尽心机包装你的报告,到处去路演,跟拿着你的广告设计放在路口吸引目光是一个路数。
最后,泼完冷水后,我们理性说说证券分析需要的知识——从上到下为:宏观、行业、公司和走势。一般散户(包括教科书)都是从下往上,开始就学走势分析的技术分析,那就本末倒置、误入歧途,十年而无功(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因为这是关于谁决定谁的问题,不是走势决定行业),所以如果要专业,一门校选修根本无济于事,也不用担心天书的问题,因为每个选修的都这样,如果你稍微认真一点,交的作业稍微专业一点,那教课的老师就会刮目相看(我是这样,我用数学建模+量价关系写了一篇课程论文)。宏观方面——你可以学习理解什么叫投资时钟;行业方面——你可以搜索哪些行业现在未来几年比较景气;公司方面——哪些公司是景气行业的龙头公司;走势方面——目前是否处于相对低位。
说了那么多废话,还是衷心劝没什么家底的人学好非金融类专业(会计还可以)。
②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
基本面 要会看股票公司的财报 所处行业 所在行业中的低位 成长性怎么样 现在的股价估值如何 和同行业股票相比如何 未来有无外延式并购 有无资产注入预期 财报成长性怎么样等等
③ 新手入市基础知识:怎样分析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
你这两个问题太大了,我就打个比喻简单的来说下吧!假设你现在有一百万,想投资一个铺面,目前有两个铺面给你选择,那么你怎么区分这两个铺面那个更值得投资呢,你会首先考虑两个铺面是做的什么的,一个是卖零食的,一个是卖钢材的。铺面临近市区,买零食的人多,那么你肯定觉得零食店面会赚钱,投资零食铺面,这就好像股票基本面中,单个股票所属的板块,例如中国建筑属于建筑板块,中国现在又主推一代一路,那么中国建筑必涨,国家政策就相当于铺面的地理位置,同时你投资的时候还会考虑回报把,那么在股票基本面内,利润的增长率是必不可少的把。还有就是铺面的性价比把,那么股票基本面里面性价比说的是什么呢?你可以理解为市盈率和股票净值,股票净值越贴近于股价,市盈率越低,那么投资回报率越高。股票基本面涉及很多内容,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让你了解股票基本面里面那几个指标很重要,通常基本面的方法是用于长线投资,短线投资基本面的意义不大。技术面几百字讲不清楚,得靠你自己去学,里面东西太多。建议先从K线入门开始看。
④ 股票投资基本面分析
.主要包括公司的行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地区情况,市场的前景,国家相关政策,国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等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会通过公告方式把这些资料对外公开的,有一些是要你自己在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去查询还有分析。
2.在把自己的血汗钱拿出来投资股票之前,一定要分析研究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以下的步骤,将教你如何进行股票的基本面分析。
所需步骤:
1. 了解该公司。多花时间,弄清楚这间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下是一些获得资料的途径:
* 公司网站
* 财经网站和股票经纪提供的公司年度报告
* 图书馆
* 新闻报道——有关技术革新和其它方面的发展情况
2. 美好的前景。你是否认同这间公司日后会有上佳的表现?
3. 发展潜力、无形资产、实物资产和生产能力。这时,你必须象一个老板一样看待这些问题。该公司在这些方面表现如何?
* 发展潜力——新的产品、拓展计划、利润增长点?
* 无形资产——知识版权、专利、知名品牌?
* 实物资产——有价值的房地产、存货和设备?
* 生产能力——能否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4. 比较。与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的经营策略、市场份额如何?
5. 财务状况。在报纸的金融版或者财经网站可以找到有关的信息。比较该公司和竞争对手的财务比率:
* 资产的账面价值
* 市盈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销售增长率
6. 观察股价走势图。公司的股价起伏不定还是稳步上扬?这是判断短线风险的工具。
7. 专家的分析。国际性经纪公司的专业分析家会密切关注市场的主要股票,并为客户提供买入、卖出或持有的建议。不过,你也有机会在网站或报纸上得到这些资料。
8. 内幕消息。即使你得到确切的内幕消息:某只股票要升了,也必须做好分析研究的功课。否则,你可能会惨遭长期套牢之苦。
技巧提示:
长期稳定派息的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较小。
注意事项:
每个投资者都经历过股票套牢的滋味。这时应该保持冷静,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确定该股票是否还值得长期持有。
,
3.当然不是了 有一些基本面的信息 是滞后的,要想了解全面 必须密切关注个股各种信息发布
4.不要忽视技术层面的东西 有时候到了技术调整的阶段和要求也是有很大压力的。
⑤ 做股票投资要懂什么知识呢
懂得一些常识就可以了 ,最好不要瞎买
⑥ 股票的基本面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主要包括公司的行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地区情况,市场的前景,国家相关政策,国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等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会通过公告方式把这些资料对外公开的,有一些是要你自己在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去查询还有分析。
2.在把自己的血汗钱拿出来投资股票之前,一定要分析研究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以下的步骤,将教你如何进行股票的基本面分析。
所需步骤:
1. 了解该公司。多花时间,弄清楚这间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下是一些获得资料的途径:
* 公司网站
* 财经网站和股票经纪提供的公司年度报告
* 图书馆
* 新闻报道——有关技术革新和其它方面的发展情况
2. 美好的前景。你是否认同这间公司日后会有上佳的表现?
3. 发展潜力、无形资产、实物资产和生产能力。这时,你必须象一个老板一样看待这些问题。该公司在这些方面表现如何?
* 发展潜力——新的产品、拓展计划、利润增长点?
* 无形资产——知识版权、专利、知名品牌?
* 实物资产——有价值的房地产、存货和设备?
* 生产能力——能否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4. 比较。与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的经营策略、市场份额如何?
5. 财务状况。在报纸的金融版或者财经网站可以找到有关的信息。比较该公司和竞争对手的财务比率:
* 资产的账面价值
* 市盈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销售增长率
6. 观察股价走势图。公司的股价起伏不定还是稳步上扬?这是判断短线风险的工具。
7. 专家的分析。国际性经纪公司的专业分析家会密切关注市场的主要股票,并为客户提供买入、卖出或持有的建议。不过,你也有机会在网站或报纸上得到这些资料。
8. 内幕消息。即使你得到确切的内幕消息:某只股票要升了,也必须做好分析研究的功课。否则,你可能会惨遭长期套牢之苦。
技巧提示:
长期稳定派息的股票,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较小。
注意事项:
每个投资者都经历过股票套牢的滋味。这时应该保持冷静,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确定该股票是否还值得长期持有。
希望对你有用!
3.当然不是了 有一些基本面的信息 是滞后的,要想了解全面 必须密切关注个股各种信息发布
4.不要忽视技术层面的东西 有时候到了技术调整的阶段和要求也是有很大压力的
⑦ 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
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及其凯夫斯(R Z.Caves)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技术优势; 资金优势;组织管理优势;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二,内部理论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将外部市场内部化。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经营目标不变; 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立企业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 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1.市场内部化的动因
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逃税等目的。
2.市场内部化条件
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
通讯成本;管理成本;国际风险成本;规模经济损失成本
内部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贡献
(1)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内部化理论分析具有动态性,更接近实际。
(3)内部化理论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不仅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而且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的综合理论之核心理论。
2.理论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说明。
(2)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的跨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可见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R. Verno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的创新阶段
具有影响的是高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和潜在高收入的市场条件。维农认为美国最具有这些条件。
2.产品的成熟阶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产品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因而追求产品的异质化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个途径。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经期满,企业拥有的技术诀窍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竞争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成本问题。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在维农的产品周期三阶段模型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逊则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因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劳动成本;市场需求;贸易壁垒; 政府政策。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
⑧ 关于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快快!!!
你可以看看《漫步华尔街》等等,一共要55本呢,可能对你会有很大帮助,像股票投资那些的劝你不要看,起步到作用,说不定还会误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