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林园视频之熊市里的价值投资机会

林园视频之熊市里的价值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21-04-23 22:06:16

㈠ 林园视频

这是下载地址:
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B9%C9%C6%B1_1080.html

请看下面的内容:
杨百万在深圳对记者表示,他根本不认识林园,更没有当过他的跟班。而在一年前,杨百万在观看上海一家电视台对林园的采访时,亲耳听见林园说“杨百万当年是给我跑腿的”之类的话。杨百万称,一年多来,不断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要其出来回应一下,但其忙于投资,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
杨百万说:“我现在58岁,林园现在才30多岁,10多年前我进入股市的时候林园才十几岁,当时我已身家百万,怎么可能做他的跟班?”
"林园,同样是一个传奇性人物。作为《中国股神林园炒股秘籍》作者、同时也是林园好友的王洪在书中写道:你也无法想到一个学医出身的小人物,从1989年全家拼凑的8000元人民币起步,他的财富呈“核子裂变”般快速增长,至2007年其身家已达20多个亿。"

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好的评价,我建议你去下载《短线是银》看看,这本书比较好!

祝你炒股成功!

㈡ 08年的股市是熊市,为什么以前看中央二套那些人都说是慢牛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发生质变,已经不是2001年的股市,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中国股市已经能够反映经济的发展,中国股市出问题一定是中国经济本身出了问题。从中国经济来说,预期未来的几年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目前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也是为了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是有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一个国家处于通货膨胀期正说明经济发展强劲,通涨很少出现熊市,因为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企业赢利最好的时期,我国只要不出现连续的恶性通货膨胀,通涨本身就是造就牛市的机会,因为在通货膨胀期利率都是负值,你存款都是受损失的,在我国投资渠道很少,投资于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是只要你坚持价值投资,我想还是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也是没有错误的。
目前中国和美国不是一个经济周期,美国由于次级债的影响,导致股市已经创出了最近的新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发展趋势是向上的。历来这个时期都很少出现连续的下跌,即使熊市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2季度的行情并不悲观。对于半年报怎么看呢,我找了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供大家分享。
投资收益催肥的年报要小心
2008年半年报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上市公司因投资收益而业绩大增,比如近日两面针就突然把业绩从预增50%一下子提高到1860%。细看原因,才知道这是由于其卖出了中信证券1000万股股票所致。但以这种方式出现的业绩增长能够持久下去吗?显然不能。所以,如果按照这种每股收益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再低也不能轻易买入,谨慎操作才是张开双手接住年报行情\\\"红包\\\"的三条途径
本周出现大盘短期休整,但年报业绩浪行情仍在逐步展开,公布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如九芝堂及部分具有高送转预期的中小板部分股票新高迭创。目前来看,春节前政策面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年报较好的预期将封杀市场整体下跌空间,板块和热点频繁转换的机会仍在。春节前后,2007年业绩超预期增长、高分红和高送转预期是年报行情最大的看点和最重要的投资线索。目前阶段,投资者应从以下三条线索把握年报\\\"红包\\\"行情。
一、关注\\\"现金奶牛\\\"公司
进入4月份之后,上市公司即将进入分红,首先重点关注具有分红传统的行业的重点公司。因为分红多少,除了受公司经营业绩、流动资金等影响外,还与公司的股息政策有关。从近三年上市公司分红情况看,分红较高行业集中在钢铁、有色、机械、煤炭、高速、医药等行业。目前,应尤其关注有产品价格上涨预期的煤炭、农业、化肥、水泥和家电类公司中相关的有高分红预期的公司。而低估值、高分红主要体现在钢铁、有色、高速和银行板块中,尤其是具有传统高分红习惯的防御性板块高速股,估值低估再加上较高的分红预期,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如现代投资和皖通高速等。
二、收获季节关注股改分红承诺
随着年报的亮相,上市公司业绩浪将渐次展开,股改承诺分红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统计显示,共有197家公司在股改中明确了2007年度的分红承诺,其中,47只股票承诺分红金额不低于2007年净利润的60%,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有151家,70%以上的公司有16家。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股改\\\"中具有分红承诺的公司,承诺分红企业最多的行业,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机械、医药、化工、房地产。从股改分红承诺的行业分布看,可供分配利润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钢铁、交通基础设施、电力、有色、汽车,一些业绩优良的公司分红收益将相当可观。
把握存在分红承诺红包的投资机会,除了要关注承诺分配比例的高低,还要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过往分红风格,年报承诺高分红、业绩优良且具有高成长性,并且每股资本公积金及每股未分配利润均较高的公司可关注。另外,股价涨幅不大的股票,如大冷股份、漳泽电力和黑牡丹等也可以逢低关注。
三、策略性关注有高送转预期的高成长股
高送转是年报行情中最大的"红包",但只有那些真正具备高成长性和送转预期的个股才具有长线投资价值。我们要寻找受惠于国家农业政策的相关个股,如化学原料、肥料、农药制造公司中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企业。由于预期作用和提前炒作,在年报披露前中小盘股的机会颇多。尤其是在相关的细分行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及持续高成长性的个股,无疑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一些新上市的优质新股,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未来的净利润成长趋势较为清晰可见,因此,此类个股的高比例送转增股本的冲动也相对强烈,投资机会明显。特别是每股的净资产和资本公积金的水平较高、成长性突出、2007年年报预增的高成长公司如御银股份、方圆支承和宝胜股份等。
除此之外,在半年报期间还是应积极参与高比例分配的中小盘优质股。那些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募集资金带来产能规模扩展和业绩释放,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的重点。

㈢ 林园的记者观察

你相信“林园”吗?
“不操盘”的林园,用满仓迎接了2008年的暴跌,旗下信托亏损至几近原来的6折。
“所谓阳光私募,也就是公布了净值,可以公开买卖产品。到底该产品是怎么操作的,单凭管理人两三句话,他说他司机的年薪几位数,你就能相信?”林园的“低调表白”并不能获得沪上私募界的认同。
在2007年大牛市中,贵州茅台(174.42,1.61,0.93%)2007年末每10股分红8.36元;五粮液(29.96,0.76,2.60%)2007年不转增不分配;云南白药(52.96,-0.13,-0.24%)每10股分红1元;招商银行(17.49,0.12,0.69%)每10股分红2.8元。如果仅靠这些分红来获益的话,那么林园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而他的司机也绝拿不到2000万元的年薪。
林园、但斌、赵丹阳、李驰、殷保华、李振宁、汪建中……这些曾经的炒股冠军、坐庄主力们,经过2008年熊市刷洗后,有的关张,有的逃亡,有的消失,有的一度盛传遭到客户的老拳相向。
也难怪坊间传言会此起彼伏。
去年底,一度被誉为“三秦炒股第一高手”的陕西鑫鹏掌门人阮杰被投资者告上法庭,原因是其管理的“鑫鹏一期”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为-68.28%,在深国投旗下70余只阳光私募当中排名倒数第一。今年初,江湖雅号“金手指”的北京首放董事长汪建中被证监会处以1.25亿元天文数字罚款后,再因涉嫌操纵股市而被捕。
“英雄”的头衔频繁地在不同时间,加冕在不同的私募头上。
2008年伊始宣布集体清盘的赵丹阳,也确实被2008年上半年的牛蹄踏在了脚下。深国投数据显示,“赤子之心”2007年下半年净值增长率仅为8.61%,这与同期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动辄超过100%的年收益率相去甚远。有不少深圳私募界人士曾不屑一顾地表示赵丹阳根本不懂投资,他是私募界的一个失败者,3500点以上全部踏空。
不过时至今日,检视退潮后沙滩上的尸体时,其中并没有赵丹阳。
在资本市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同样与林园一样标榜“价值投资”的但斌与李驰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甚至有传但斌在去年底遭到投资人的袭击。李驰管理的“同威1期”信托产品,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截至2008年12月19日,单位净值0.788元,下跌21%。
但这都不是最终的英雄榜。在瑞富信息副总经理彭亚轩看来,同威是一个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结合得很好的公司。因为下一轮牛市何时到,谁都不知道。他们目前输的也许只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6124.04点到2566.53点,在过去的9个月中,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香港。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林园

㈣ 董宝珍的《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

在金融危机最当股市癫狂单边上扬之时,琳琅满目的投资书刊同样如火版如荼,相辅而行。权
当股市疯狂一路暴跌之后,林林总总的投资读物更是门庭冷落,相似而随。然而在熊市,在人们对股市处于极度悲观和压抑中的时候,投资的机会正在孕育,甚至已经出现。这本书明明白白地告诉投资者,其实熊市是多么的可亲可近,它正在沐浴着价值投资的春风中。熊市是投资播种的春天,是最佳的投资时节,未来将收获的是遍地黄金!如果你正因熊市感到压抑,如果你希望发现拥有熊市中的投资机会,那么你就仔细阅读本书吧。
作者简介董宝珍,现为北京凌通飞扬投资咨询公司投资总监。1994年进入证券公司,成为中国较早的证券从业人员;1998年从证券公司辞职创办凌通投资,成为中国较早的代客投资服务业务的开创者。他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大量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新新闻周刊》、《财务与会计》等报纸和杂志上。2008年春,他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的《中国股市成人礼》节目,对中国股市的过去和未来发表了系统的观点。

㈤ 熊市中的投资策略

中国熊市的投资策略

在4。24后谈起这个话题,似乎与时势不符,但投资市场就是要看清大势,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才能获得胜利。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牛市和熊市构成的,这次不会因为有一个重大的利好,就改变了市场的下降趋势。就象去年的5。30一样,没有因为一个重大的利空就改变了市场的上升趋势一样。

熊市的来临有政治因素,资金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导致,中国这次的熊市有如下因素导致:

1. 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出现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出现减缓,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进入了熊市,中国还能“牛”起来吗。如果中国还是牛市,那么全世界的热钱就都会涌进中国,抄高房市股市,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热钱将受益巨大,但他们离开之时就是中国的恶梦之始。

2. 中国市场主力的基金不成熟,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疯狂的投机行为,去年5。30之后,把有价值的蓝筹股抄高到没有价值,一点节制都没有。如果基金成熟,就不会把股指推高到6000多点,他们是中国市场转为熊市的罪魁祸首。

3. 中国股市散户众多,没有投资知识的占多数,包括有的大学教授都对股票一知半解,就投入股市,完全是一种跟风行为,赌博心态。

4. 基金经理也好,散户也好,多数都没有经过熊市,要不没有风险意识,要不就是太怕风险,跟风行为盛行,导致市场上升时疯狂,下降时也疯狂,大起大落是市场的特征。

有些人讲,中国经济很好,不可能进入熊市,只能说他不了解资本市场,经济只是一个因素,政治因素,环球化因素,前期市场疯狂行为因素,重大突发时间因素等等,都可能导致熊市,你能说2005年熊市中的招商银行不好吗,但那时它的价格多便宜。

判断大势是投资股票最重要的,然后才是策略。熊市中要用熊市的投资策略,大趋势是不断的下降,多数时间要做空,只有熊市二期会有一次大的反弹,抓住机会,通常的反弹力度是熊市一期下降的30%-70%,一旦大势进入熊市三期,就要立刻出局,熊市三期将是最惨烈的下降,降到90%的人都离开了股市,没有人再谈股票了。

中国没有做空股市的工具,如股指,认沽权证(现有的都是废纸,无价值),沽空股票等,所以面对熊市时,只有二期有一次大机会,帮你赚些钱回来,但切记不要太贪婪。

熊市中抄底是最愚蠢的行为,大趋势在不断的下降,仅有的一两次反弹,总体还是输钱,因为10次中赢2次输8次。只有市场中发生了重大利好,造就熊市二期启动,才是唯一的一次大机会。我在5500点开始出货,到4500点出货完毕,就一直在等机会,直到4月19日(星期六)北京释放出政府救市的重大利好,4月21日(星期一)全仓杀入绩优蓝筹股。

市场短期的走势很难判断,也不应该去判断,判断短期走势的人都有目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庄家等机构,经常预测某个股票的目标价位,通常是为自己服务,他们预测跌,就抛出大单股票,股票下跌,散户就恐慌性抛售,他们就在底部吸收筹码。当他们筹码够了,就到处说好,预测上升的目标位,再用象征性的大单拉升,股票果然升了,散户就根进了。

中国股市的这波大起大落,就是中国基金被外国机构(QFII)给耍了,去年股市上升到6000点的过程中,外国投行没有人讲话,而中国基金还再说有15年牛市,疯狂买入,把中石油抄到48元,而世界股神巴菲特在12元时就开始卖出股票了,当时很多人都在嘲笑股神尼。

当股市在6000点时,这些外国机构认为时机成熟了,就开始唱衰中国股市,因为他们手里没有股票了。直到股市跌到3500点时,他们又开始建仓了,3000点时就都出来讲话了,说中国股市具备价值投资。中国基金发现被耍了,就在3500点大幅杀跌,3000点还要杀跌,但政府不同意了,这不是破坏社会的稳定吗,影响国家办奥运会吗,你说中国基金的幼稚,不仅害到股民,也害到国家,只是便宜了鬼子呀。

要看清市场,就要远离市场,分清大趋势至关重要。

㈥ 为什么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市求解答

巴菲特的选股方式主要看会计报表,通过公司的财报,估算出股票的实际价值,如果股票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就买入,等待股票价值回归以赚取差价。这是一个建立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很科学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在中国A股市场上有效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二:第一,在中国A股市场上没有信得过的财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普遍弄虚作假,不作假的才是异常。想通过这些虚假的数据算出股票的真实价值,怎么可能?第二,好公司的股票在A股市场上价格并不便宜,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在A股市场上的发行价比在H股市场上的发行价贵10几倍,结果巴菲特在H股中国石油上赚的盆满钵满而内地股民亏得倾家荡产。可见便宜的好股票在A股市场上是很难寻觅到的。
另一个长期投资的代表人物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彼得·林奇,著有《战胜华尔街》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看了这些著作,会让人觉得林奇的选股方式很生活化,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产品,发掘出好公司,再进行投资。于是我也试着去选,看有没有这样的公司股票。在大学里我跟风随大流上了“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觉得不错,进而觉得这家公司不错,可它楞没在中国上市,股票漂洋过海挂在纳斯达克,让我怎么去买?我又觉得我家附近菜场的雨润肉不错,想来这公司也不错,可它的股票在H股市场,我又买不着。网络、新浪、搜狐、优酷……这么多熟悉的好公司,赚了中国人多少钱?哪一家在中国A股上市了?在A股上市的只有我从来不用的乐视网,我投资它干吗?能通过生活发现好股票的只有酒鬼和建筑、医药等行业的专业人士了,可我又不喝酒,又不是专业人士。再看A股股指,十年了,居然是负增长!长期持有,再等多少年?听信忽悠在A股市场搞价值投资的股民恐怕都赔钱了。A股市场上能赚钱的人除了有内幕的权贵外只有会投机的精明人了。又有人会大叫A股投机氛围太浓了,但你给我做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试试?这是“逼良为娼”啊!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是不可行的,想赚钱只有短线投机。

㈦ 现在的市场有价值投资机会么

所在城市来若有招商银行,也可以了自解下招行的理财:目前招行个人投资理财方式较多:定期、国债、受托理财、基金、黄金等做组合投资,不同产品的投资起点不一,对应的风险级别也不相同。建议您打开招行主页,点击在线客服进一步咨询。

㈧ 剖析股神园林神话为什么破灭

2006年3月4日,林园决定把自己的“财富神话”让媒体曝光。林园是散户,且声称在股市的交割单都是用别人的名字开户——林园说一共有40多人的名字,唯独没有他本人,这样,“林园神话”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考证。
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媒体的推波助澜,继而也没有影响散户们追捧他这个横空出世、身份可疑的“中国股神”。
现在回头看,能够见证的只是林园造神的“中国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资本市场有太多的神话,但当时的神话中的主角很少有散户,虽然有杨百万,可杨百万的“投机”色彩太浓,显然不符合当时政府所主导的典型取向。于是,林园站出来了,而且声称是“价值投资者”,而且他说,当年杨百万只是他的“跑腿的”。中国的散户太需要能够代表他们的“神”了,林园这个“股神”无疑是他们渴望已久的现实兴奋剂与心理安慰剂,尽管林园说话太满细品未免有些忽悠的嫌疑,可他还是被疯狂的散户推上了神坛。
当时赵丹阳、但斌这些堪称“股神”的阳光私募“大佬”信奉的是价值投资,那么,散户林园声称自己也是“价值投资”;但斌强调自己是企业分析师,推崇乌龟式投资策略,那么,散户林园也宣扬和企业的“肌肤接触”,也声称,在熊市时采取“乌龟策略”,即像乌龟一样,选好股票后就静静的趴着,一动不动,在牛市中操作频繁;赵丹阳、但斌不时都有连续几年骄人的业绩单示人,那么,散户林园自称创下了从8000元资金起步到2007年资产总额高达20亿元的“神话”。
如果说,赵丹阳、但斌对价值投资和巴菲特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之心,那么,散户林园则是连巴菲特都不放在眼里。
巴菲特有过投资的失误,可林园自称炒股从来没有亏过钱,躲过了所有的熊市,抓住了所有的牛市,投资十几年,从来没有失误过。
巴菲特、彼得.林奇这些世界一流股神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充其量也就在30%,按照林园自己的说法——“我投资股市的16年间(截至2006年),年均复合增长就是98%。”
巴菲特52岁的时候资产是2亿美元,而林园透露,他在2005年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我在42岁的时候,股市中的资产就算是4亿元人民币,我相信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番一番。不信咱们就先等三年后再看。”
林园自诩“赚钱的基因已经深入到骨子里”,且强调:“也许财富可以复制,但我不相信自己的操盘风格能够复制。”
这就是林园,一个业绩不可考却凭自话自说垒就的“股神”!
这就是“林园神话”,像雨像露又像风的“炒股大话”!
虽然破绽可见,虽然泡沫明显,因为应合了当时多方的需求,便也就没有人去刨根问底式的深究,即使有明白人也揣着明白装糊涂,懒得去点破——要知道,在“股神”四起的疯狂股市,较真,除了扫大伙儿的兴外就只有自讨没趣的份。

“股神”裸泳:“林园神话”在阳光下消解

与那些“带头大哥”式的大小“股神”的命运不同,“股神”林园成名之后迅速“变脸”,于2007年3月联合深国投,推出了属于自己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既然是阳光私募,一切有了公开查证的数据,林园这位学医出身的“股神”的能耐也就暴露在阳光之下。
到目前为止,投资者九成亏损,让人吃惊的是,把自己描绘成近乎“东方不败”的“股神”林园也不例外。
林园看好的金属、金融等股遭遇全球经济衰退的打击。林园公布的重仓股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黄山旅游已经遭到腰斩。林园旗下的三个产品,回报率分别为-8.5%,-41.34%和-40.49%,同期大盘跌幅为1.71%,47.08%,47.56%。林园的投资回报率勉强合格,但神的光环减少不少。
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林园的资产处于急剧扩张期——从4亿元到20亿元——也是名望如日中天之时。问题在于,牛市中借款追加投入所得到的收益,会在熊市中加倍亏损,也就是说,由于资金量与资金成本的增加,亏掉本金所需要的调整幅度越来越小,如今市场深达50%以上的调整幅度,足以使借贷入市者、相信大盘蓝筹股者失去所有的盈利。
如此,“股神”林园“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番一番”的誓言注定就泡汤了。
与此同时,伴随“股神”裸泳的是,曾经自造的“神话”也一并在阳光下消解。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著文直言:牛市中有很多人披上神皮,林园是其中一个,熊市中有很多股神会褪下神皮,不知道林园会不会是其中的一个。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但在一些绝望的投资者的心中,把股神与骗子划上了等号。

㈨ 股市熊市,谁最受益

除了发新股成功圈钱的老板外,谁都不受益。

阅读全文

与林园视频之熊市里的价值投资机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