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凯恩斯期货

凯恩斯期货

发布时间:2021-04-23 22:25:45

『壹』 谁能介绍一下经济学里的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80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为美国经济学家,如Q.A.阿克罗夫、J.耶伦、G.曼奎、B.伯纳克等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但是,却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和“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粘性,这样,在短期仍然会出现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现象,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并不仅仅是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张,他们还特别强调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主张从长期着手、从供给方面着手来考虑经济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还强调巩固性的财政政策,认为财政赤字对经济是有害的,它会引起投资的减少(基础效应)和贸易逆差的增加。此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还研究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机制,如提出了在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机制方面,不应只考虑利息率,还应该考虑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机制。新凯恩斯主义同传统凯恩斯主义相比,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他们所主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全面,也更深入,既考虑需求方面,也考虑供给方面;既考虑长期,又考虑短期;既注重微调政策在短期的作用,又重视结构性 政策在长期的效果。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国家应该干预经济的基本主张,既吸收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又在吸取80年代以来一些宏观经济实践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贰』 求凯恩斯大笨蛋理论、选股如选美理论的详细内容

“选美理论”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投资理论,那就是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先生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这诀窍就是要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再回到金融市场投资问题上,不论是炒股票、炒期货,还是买基金、买债券,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金融品种,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品种,哪怕那个品种根本不值钱,这道理同猜中选美冠军就能够得奖是一模一样的。

把凯恩斯的选美的思维方式应用于股票市场,那么投机行为就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上。打个比方,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花二十块钱一股去买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马尔基尔(Burton G.Malkiel)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编辑]凯恩斯选美理论的依据
在金融市场投资方面,凯恩斯的选美理论其实是用来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但目前大多数基本面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拒绝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技术派分析人士由于固守“市场交易行为都是理性的”这样一个定式,也往往对交易者的心理因素不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可能是基本面分析学派和技术分析学派的创立者自己没有从金融市场赚到大钱的主要原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动机各不相同。他们的心智、动机、思维方式、风险偏好和交易视野可能完全不同。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人们在自愿交易时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只有在有限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到理性。基于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人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一些金融学家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金融产品交易的异常现象,比如从众心理、噪音交易、泡沫等等,这些理论形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行为学派,被称为行为金融。

行为金融理论试图刻画决策人真实但常常是直觉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貌似合理还是不合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的情形作出预测。这与行为评估紧密相关,尤其是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评估,由于决策行为可以预测,也就对其他人有了可资利用的经济价值。

就像猜选美冠军不仅要考虑参赛选手的容貌、观众的喜好等正常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贿赂、丑闻等异常情况一样,行为金融理论除了研究信息吸收、甄别和处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外,它还研究人们的异常行为,从而观察非理性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市场交易者各种行为的研究,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三个假设提出了质疑。对于有效市场理论中的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行为金融学提出要用投资者的正常行为取代理性行为假设,而正常的并不等于理性的;对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认为,非理性投资者的决策并不总是随机的,常常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套利可以使市场恢复效率,价格偏离是短暂现象,行为金融学认为,套利不仅有条件限制,套利本身也是有风险的,因此不能发挥预期作用。

行为金融学尽管已经提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和思想也在广泛应用之中,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技术分析是建立于心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即去分析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结论,再结合上基本面分析的长处,金融投资理论就会更加实用。

『叁』 原油期货是什么意思

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早期的期货交易产生于11世纪~14世纪的欧洲,在17世纪的日本得到了发展。现代期货市场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场所内,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的期货合同的买卖。
期货是预期的商品货物的价格,相对与现货的
以某一股票市场是指数为例,假定当前它是1000点,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指数目前现货买卖的“价格”是1000点,现在有一个“12月底到期的这个市场指数期货合约”,如果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看涨,可能目前这一指数期货的价格已经达到1100点了。假如说你认为到12月底时,这一指数的“价格”会超过1100点,也许你就会买入这一股指期货,也就是说你承诺在12月底时,以1100点的“价格”买入“这个市场指数”。这一指数期货继续上涨到1150点,这时,你有两个选择,或者是继续持有你是期货合约,或者是以当前新的“价格”,也就是1150点卖出这一期货,这时,你就已经平仓,并且获得了50点的收益。当然,在这一指数期货到期前,其“价格”也有可能下跌,你同样可以继续持有或平仓割肉。
但是,当指数期货到期时,谁都不能继续持有了,因为这时的期货已经变成“现货”,你必须以承诺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这一指数。根据你期货合约的“价格”与当前实际“价格”之间的价差,多退少补。比如上例中,假如12月底到期时,这个市场指数实际是1130点,你就可以得到30个点的差价补偿,也就是说你赚了30个点。相反,假如到时指数是1050点的话,你就必须拿出50个点来补贴,也就是说亏损了50个点。
当然,所谓赚或亏的“点数”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这些点折算成有意义的货币单位。具体折算成多少,在指数期货合约中必须事先约定,称为合约的尺寸,假如规定这个市场指数期货的尺寸是100元,以1000点为例,一个合约的价值就是100000元。
凯恩斯称“期货交易”是最大笨蛋理论。

『肆』 原油期货是什么么意思

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早期的期货交易产生于11世纪~14世纪的欧洲,在17世纪的日本得到了发展。现代期货市场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场所内,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的期货合同的买卖。
期货是预期的商品货物的价格,相对与现货的
以某一股票市场是指数为例,假定当前它是1000点,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指数目前现货买卖的“价格”是1000点,现在有一个“12月底到期的这个市场指数期货合约”,如果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看涨,可能目前这一指数期货的价格已经达到1100点了。假如说你认为到12月底时,这一指数的“价格”会超过1100点,也许你就会买入这一股指期货,也就是说你承诺在12月底时,以1100点的“价格”买入“这个市场指数”。这一指数期货继续上涨到1150点,这时,你有两个选择,或者是继续持有你是期货合约,或者是以当前新的“价格”,也就是1150点卖出这一期货,这时,你就已经平仓,并且获得了50点的收益。当然,在这一指数期货到期前,其“价格”也有可能下跌,你同样可以继续持有或平仓割肉。 但是,当指数期货到期时,谁都不能继续持有了,因为这时的期货已经变成“现货”,你必须以承诺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这一指数。根据你期货合约的“价格”与当前实际“价格”之间的价差,多退少补。比如上例中,假如12月底到期时,这个市场指数实际是1130点,你就可以得到30个点的差价补偿,也就是说你赚了30个点。相反,假如到时指数是1050点的话,你就必须拿出50个点来补贴,也就是说亏损了50个点。 当然,所谓赚或亏的“点数”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这些点折算成有意义的货币单位。具体折算成多少,在指数期货合约中必须事先约定,称为合约的尺寸,假如规定这个市场指数期货的尺寸是100元,以1000点为例,一个合约的价值就是100000元。

凯恩斯称“期货交易”是最大笨蛋理论。

『伍』 求一篇凯恩斯发展进程800字 论文,

一、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
不同分支的凯恩斯主义者都认为,货币(金融结构)对实际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以致它在经济的实际功能给定的情况下不能被称为是中性的。而且,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较,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更加强调金融交易与实际交易之间的差异。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不是储蓄决定投资,而是投资决定储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从公司的投资决策开始。公司的投资决策是以其对不确定世界中的利润预期为基础作出的。利润预期是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代表投资机会成本的预期利润与利率的比较决定是否为一投资项目融资,但是,利率并不拥有为整个经济有效协调投资和储蓄决策的基本性力量。利率是由货币因素而不是实际经济变量所决定的。这些货币因素是经济主体的流动性偏好和/或货币政策。由于储蓄与投资的反向因果关系,对储蓄与投资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不同于新古典理论。在凯恩斯主义中,储蓄与投资的关系通常是由乘数概念解释的,通过乘数作用,投资增长产生一定量的储蓄,导致储蓄与投资事后的一致。在此框架下,利率在宏观经济上是重要的,因为它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基本变量。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除非是在流动性陷阱情形下),从而刺激实际投资。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银行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货币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凯恩斯曾讲道:“…在从较低规模活动向较高规模活动的过渡中,银行起着关键的作用…投资市场可以由于现金的匮乏而充满求货者,而永远不会由于储蓄的匮乏而充满求贷者”。他指出:“信用扩张不仅是增加储蓄的一种替代,而且是它的一种必要的准备,信用扩张是增加储蓄的父母而不是它的孪生子女”。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货币创造是重要的,创造货币的能力也是银行的一个基本功能,它使为投资进行融资成为可能。在投资、储蓄、货币创造与增长之间基本上有一正向相关关系。
因此,在凯恩斯主义传统中,金融最重要的方面是由于金融机构能满足融资的需要而对经济发展有正的贡献。6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从微观经济方面研究融资过程,认为融资的可得性影响投资进程。因为许多投资者面临着融资约束,这种约束只有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信用才能得到缓解。
在完全资本市场假设下,如M-M定理所假设的,公司进行内源融资或外源融资是没有差别的,是否为一特定项目融资是由(风险调整后的)利率与资本的边际产生力的比较所决定的。在内源融资的情形下,利率代表公司的机会成本,该机会成本是公司如果将内部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可能得到的收益。对于有利的项目,没有融资约束,因为利率的调整使资金的供求相等。但是,如果资本市场不是完善的,公司就不能以与内部资金相同的条件获得外部资金。对于小公司和新型成长性公司尤其如此,他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为获得外部资金的来源。这些公司是银行依赖型借款人,因为他们难以在得不到信贷时转向商业票据市常从而,银行放贷的意愿(如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决定着融资的可得性,从而影响真实经济活动。如果银行不愿意放贷、不愿为投资进一步融资,真实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其他可以替代性地用于为额外的投资项目融资的银行信贷替代品。
但是,没有什么东西保证金融活动确实提高真实生产力,而且金融活动可能是以真实部门为代价而成长的。没有任何价格机制(虽然有利率的修定)保证最富生产性的投资项目能得到融资,因为投资主要地是由不确定世界中的预期所决定的。当期不进行商品和劳务支出(储蓄)的决策并不能自动地导致更多的产出从而将来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消费。货币要部分地用于金融资产的积累或在比较近的将来进行商品和劳务消费。给定恒久的货币供给,如果花在购买金融资产上的货币较多,就没有相应的投资增长(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投资是独立于当期储蓄决策的),将会减少总需求,从而在经济中创造负的乘数效应。在这些情况下,经济就成为需求约束型的。萨伊定律不适用于凯恩斯主义的世界,因为有一个金融部门,这个部门使储蓄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实际资本投资的增长。
根据凯恩斯主义传统,当利润预期经济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时经济倾向于产生易变性和投机泡沫,当金融活动提供更高的收益或风险更小时,会出现金融活动增加不稳定性或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代价成长的情形,金融活动与增长之间也会有负的相关性。如凯恩斯所讲:“当一国资本的发展成为赌场活动的副产品时,这事情就作错了”。在此情形下,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要对将资源疏导向“一连患稳定的企业”的前景产生有害的影响。在凯恩斯主义的分析中,对于金融发展有可能对实际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挤出假设
金融资金既可以投向实际(有形)资产,也可以投向金融资产。当金融资产提供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投资项目时,更多的货币会投向金融资本,结果在厂房和设备方面进行实际投资可以得到的货币就减少,并通过负的乘数效应破坏经济的实际部门。
2.金融主导假说
重要的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愈益由不反映“经济真实状况”的投机性金融活动所决定,因而,金融部门也愈益主导着实际部门,因为金融活动决定着实际部门活动的标准(如实际投资的机会成本)。
3.赌场假说
当投机泡沫在金融市场盛行时,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的价格并不准确地反映基本因素(实际变量)的状况。在此种情形下,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对预期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决定的。根据有效市场假说(EMH),对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应反映所有当前可得到的关于基本面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金融市场形成其自身的投机增长动力,这种动力由非理由行为引导,用凯恩斯的话讲就是,“聪明才智都用于预期一般意见预期的一般意见是什么”。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发展破坏实际经济,有变成赌场的副产品的危险。
4.短期主义假说
金融市场吸引短期投机性交易者,因为这些市场允许连续性交易。价格对影响金融市场上预期的各类信息反应迅速。因而,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倾向于易变并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利润(当然也有损失)。由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经理人也将金融市场的短期行为作为其决策的指南,因为金融市场仅看中短期成功。如果金融市场低估长期投资,经理人也会低估他们,因为他们的活动是由公司金融资产的表现来决定的,这会破坏公司的长期前景。
5.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最初来自于明斯基50年代发表的论着。金融不稳定性的基本来源是实际赢利机会与债务负担的不成比例的发展。在经济高涨期,接近于充分就业时,债务责任开始剥夺对于服务债务责任所必须的收入流,这种情况发生是由于从实际赢利机会看预期变得太乐观了,实际赢利机会受生产力增长的制约,而信用的扩张则不是。因而,信贷越来越多地用于投机性和补偿性支出而不是用于为实际投资项目融资。金融结构变的愈益脆弱,商业周期积累起引致下滑的债务紧缩。这种情况是80年代美国经济的特征,当时投机性支出以前所未有的水平超出生产性支出,这种情况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现实的考察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自由化、全球化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发展,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频频引发金融危机以及证券市场泡沫的膨胀与破灭,使相关国家经济遭遇相当的损失与困难。这一切为凯恩斯主义金融与发展的理论提供了实际的证据。限于篇幅,本文仅就近20多年来的金融发展对证券市场泡沫膨胀的作用机制与渠道进行分析,但对于凯恩斯主义上述的几种观点也有相当的适用性。
1.金融约束的放松
金融约束的放松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发展的关键。金融约束的放松使总的银行信贷量增加,进入股票市场的银行信贷增加。在股票发行一定的情况下,进入股市的资金增多必然提高股票的价格,出现偏离其基本决定因素的趋势。
90年代以来的研究发现:(1)金融或信贷约束及其放松对实际经济特别是投资决策有很大关系。(2)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由于各类金融市场上交易费用的降低,各种不受货币当局控制的新金融资产越来越多地被当作支付手段使用并代替了传统形式的货币,传统货币总量指标如M1、M2或M3不再是对货币量的一种合适的度量,现在对于如何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已难以确定明确的标准。
金融创新和各种新的银行业务改变了信用货币发行的条件,从而为实际经济活动融资的货币的可得性以及为购买金融资产的货币的可得性,主要通过两条途径:(1)使银行在准备金上更加经济化并能够无须准备金的相应增加就可以通过信用扩张扩大货币供给,也使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参与供给信用而不受中央银行和银行业管制的约束,提高了银行与其他证券公司之间在信贷市场上的竞争压力。[10](2)技术进步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发放贷款的信息和监督成本,提高了信贷市场的灵活性。
信用或融资约束的放松不仅对于实际资本投资是重要的,它也为激发“可持续的股市泡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它使大规模的信用扩张成为可能。如Borio等所提出的,这种环境为“自我强化的信贷和资产价格螺旋上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快的信用扩张提高资产价格,而更高的资产价格反过来又进一步放松信用约束”。这在80年代的债务融资购并浪潮中尤为明显,这一时期大量信用被用于为购买(和回购)股份融资。由于更高价值的股票可以用作进一步借款的抵押品,股票价格的上升提高了公司的信誉度。
根据美国的实际统计数据,20世纪50年代到1995年期间总银行信贷与工商业贷款对GDP的比率在20世纪60年代到1973-1974年的衰退这一期间都急剧提高,其提高的幅度是对称的,与这一时期较高水平的实际投资水平是相对应的。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工商业贷款量与总信贷量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工商业贷款增加的幅度小于总信贷量增加的幅度,表明进入股票市场的信贷量有大的提高。80年代以来股票市场的繁荣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股票市场繁荣是不同的,这种繁荣并没有反应在实际经济活动之中而可能标志着“可持续的泡沫经济”的开端。其结果是工商业贷款与股票收益率之间有重大关系,因为信贷部分地被用于购买金融资产,这导致金融资产囤积的增加并促进了证券市场泡沫的出现。
2.金融囤积(financialhoarding)的增加
在金融部门流转而与实际经济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资金自80年代初以来有大幅度的增加。如Tobin[11]所强调的,金融市场上的许多证券交易与将家户的储蓄转移到公司的业务投资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同时,金融交易的总体增加导致了金融部门经济重要性相对于实际部门提高。金融囤积的增加通过对通货膨胀的效应促进股票价格上升。
由于金融创新、放松管制、税制改革以及全球化便利了金融资产投资,金融囤积的趋势不断增强。金融囤积增加的结果是更多的货币在经济的金融部分中流转。更高的金融资产价格通常是与更高的金融资产交易价值相关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实际经济的增长很小或没有实际的增长,额外的货币创造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新创造的货币直接进入了金融领域而不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例如,80年代以来银行的工商业贷款与股票价格变动存在直接联系,而同时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联系是递减的。
金融囤积特别是股票市场上囤积的增加也对通货膨胀压力的下降起作用,从而能够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进而更低的利率。这种趋势为股票市场繁荣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利率预期,进而影响对股票价格的预期。价格水平将上升的预期引致了利率将上升的预期,并负向地影响股票价格。[11]在金融囤积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因为增加的金融囤积吸收了货币资金,否则这些货币资金将产生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3.对金融市场更高水平的信心
高水平信心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中是极为重要的,表现在对待风险升水的态度上。投资者信心强风险容忍度高,所要求的风险升水相对就低,根据股票定价方程,股票价格将上升。股票市场理性泡沫仅在它不是“过于有风险”时才能够持续。泡沫的风险越大,主体所要求的风险升水就越高,高的风险升水只有在泡沫成长得非常快时才能实现。但是,泡沫的增长率是受限制的,因为它们不能永久地超过实际经济的增长,这使泡沫的可持续性在主体信心水平较低的环境中是不可行的。
从美国股票市场的情况看,一些研究已经发现,股票市场投资者要求的市场风险升水自80年代初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为交易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已经降低并能够接受在更早时期已经使许多投资者丧失信心的价格—股利或P/E比水平。
两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金融市场信心水平的提高:一是金融创新和全球化产生了更多的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的机会;二是系统性风险由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而被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带来了金融证券的大扩张,其风险—收益特性种类繁多。而且,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几乎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连续交易。如证券化就特别地为银行提供了新的风险分担机会。而期权、期货、互换合约等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在许多金融市场上分担风险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对风险的不可分散部分进行分散化和再配置。而全球分散化可能性的提高也具有降低经济总体风险暴露程度的潜势,反过来使投资者能进行原来被认为风险过大的投资。由于投资组合风险暴露程度的降低,股票市场投资者能接受更高的P/E比。
80年代以来,政府对金融市场系统性危机进行干预救助的有效性有极大的提高。明斯基对于为什么当今条件下的金融不稳定不会导致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之后就是年代大萧条的股市崩溃提出了解释。根据明斯基的观点,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干预能够减缓或抵消受压力的金融公司的流动性不足,从而能够在当代发达经济体中避免债务紧缩。我们认为,最后贷款人功能对于投资者在诸如1987年的崩溃事件之后仍能保持高水平的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也有重大贡献。虽然系统性风险由于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创新以及投机泡沫的出现而提高,但是人们对于中央银行防止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萧条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4.股票市场供求变化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
首先考虑股票供给方面的变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公司很少通过发行股票为其业务活动融资(除第一次发行)。结果,股票在总量上就几乎具有不可再生资产的特性,这是泡沫持续的一个必要条件。在80年代的后半期,大规模的债务融资购并活动以及股票回购甚至产生了美国非金融公司的股票净发行为负。所以,公司股票的供给实际上是减少了。实际统计数据表明,在1984-1990年之间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公司股票赎回,导致股票净发行出现较大的负值,非金融公司撤出了价值6500亿美元的股份。90年代初,美国的净股票发行再次为正,因为80年代非金融业务中金融杠杆的大量积聚使股票赎回停止。但这种停止只是暂时的,1994年股票净发行再次为负,而且同时,非金融部门的信贷市场借款再次开始上升。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股票市场繁荣与股票供给的减少有紧密的关系,这为股票市场上可持续的投机泡沫的出现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从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前的情形或80到90年代日本的股市泡沫可以看出这个事实的重要性。对股票的高需求导致股票价格不断上涨,许多非金融公司,甚至金融公司都试图通过大量发行新股来从这种环境中牟利。1928-1929年的19个月期间股票发行急剧上升,对1929年的股市崩溃及随后的金融危机有很大的作用。日本在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破灭之前也有同样的情况。在80年代后期,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资金的量急剧提高,在美国大量发行股票的原因与20年代相同:公司认为这种方式筹集资金便宜。但同时,大量的股票发行摧毁了投机泡沫的基矗根据White(1990)的研究,新股发行的大量增加是金融危机的特征之一(特别是金融公司新股发行的增加),这与有关理性泡沫的研究是一致的,理性泡沫研究表明,如果泡沫籍以生成的资产供给大幅度增加泡沫就难以持续。
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市场的需求方也被证明有利于投机泡沫的发展。巨大的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的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这些机构投资者如今占全部股份持有量的大部分。从资金流量帐户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公司股票的个人投资者持有量从50年代的占90%下降到90年代后期的不足50%。个人直接拥有的股票量持续下降,到1997年达到最低点45%,同时养老基金以及共同基金的股票持有量却急剧上升。
股票从直接个人所有到间接个人所有的转变,改变了新信息影响股票价格的方式,从而泡沫生成的方式。在一些市场中,一方面是机构投资者、其经理相对信息灵通或甚至拥有一些内部人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相对不灵通的符合噪音交易者条件的个人,这种市场的特征就是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具有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为泡沫的出现提供了刺激性环境。信息投资者与噪音交易者之间的互动就产生了诸如正反馈交易的战略,这种战略比较容易产生泡沫。

『陆』 简述凯恩斯理论,并结合实际分析中国通货膨胀~!

凯恩斯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

当前,物价上涨,抑或说通货膨胀,很多人纷纷指责政府。

我们要看这样几个问题:

1, 通货膨胀的标准

2, 当前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3, 哪些人对物价上涨敏感,哪些人对物价上涨麻木?

4, 物价上涨的利弊。

5, 政府的努力

6, 物价上涨的反思。

一, 通货膨胀的标准,

首先要说明一下,研究货币与商品关系的经济学分类为《货币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这些都是西方经济制度下的结论。

《货币金融学》认为,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

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现在绝对是通货膨胀了。

但是,东西方经济体系的不同,决定着这些观点,在中国并不适用!!!东西方的,货币流通速度差许多!!!

《货币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源于基本商品价格的上涨。

很多所谓,“经济学者”(网络自封的),采纳了这种解释,从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

二,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到底是什么?

在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内,物价基本上等于:流通货币量/当前流通商品量。

也就是说,决定物价的有两个因素:流通货币量,流通商品量。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情况。

去年,国家大力整顿小煤矿,从而使煤炭产量锐减,共减产2.5亿吨,有心的同学,可以看到煤炭价格上涨了不少。

中国一直是进口石油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国际原油价格飞涨,造成国内原油储备减少。

作为,最重要的两种工业原料,两种能源的减少,市场上的商品也必然会减少了。

去年,中国股市火爆,很多人都把存款拿出来,投资到股票,期货市场,从五月开始,有两千多亿以上的货币,从银行流向股票,期货等投资流通领域,再加上银行的大规模放贷(去年提前好几个月完成了全年的贷款计划),这样流通的货币量就激增了。

而商品的减少,流通货币量激增,就必然带了物价大幅度上涨

也就是从去年五月份开始,随着资金从银行流出来,物价就开始大幅度上涨了!!!

三,真正反对通货膨胀的人是收入固定的人。

每月领取固定收入的人,是最有可能反对通货膨胀的,比如工薪阶层,公务员,低保人员等。

他们的工资水平没有跟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所以他们的购买力降低了。

或许,公务员的福利较高,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情况下,其生活变化不大,但是仍会有一些

公务员发表不满言论,因为他们原来的工资能买100斤肉,现在只能买90斤,他们觉得亏了。而这些觉得亏了的人,有一部分就会捞取灰色收入。

工薪阶层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的劳动与所得不成正比,觉得自己亏了。而这些觉得亏了的人,有一部分会消极怠工。

低保人员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自己得到的待遇不如以前了,觉得自己亏了。而这些觉得自己亏了的人,有一部分会去坑蒙拐骗。

那些拿固定生活费的大学生,在开始的时候,会出于“为民众说话”,而喊两句,而当自己的生活费得到提高后,便对通货膨胀麻木了。

对通货膨胀真正比较麻木的是,从事商业的人,因为他们的收入可以水涨船高。

这样也就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民间经济越发达,对通货膨胀的抵抗力越强。

美国在1974年,1979-1982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4%,其他的年份平均5%左右,在美国通货膨胀,再普通不过,但是美国人几乎人人都为投机者,所以大部分美国人对通货膨胀并不惧怕。
美国人,几乎人人都是投机者,投资股票,期货的资金,远远超过储蓄。

四,通货膨胀的利弊

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拉动经济的方式就是,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增加政府财政赤字,通过政府的赤字,拉动经济增长。

而通货膨胀,却会使人民的储蓄在无形的被蒸发掉,所以美国人都喜欢投资,全民投资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对自己的危害,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物价上涨对于社会道德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一些本来心态就欠平衡的人会以此为理由,来作一些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所以,美国犯罪率也高。

至于,克林顿执政时期,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而犯罪率却下降了,原因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私下交流。

对应的,如果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这会打击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虽然作为一个个体老百姓希望这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只有1992年发生过通货紧缩的现象,那是中央政府为了使经济软着陆而做出的努力的结果。----那时我才8岁,觉得那年糖便宜了。

五,政府所做出的努力:

为什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为过高的通货膨胀是经济泡沫大量产生的标志。

经济泡沫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而泡沫经济对经济的损伤,很多人都能看到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央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才保证的人民币不贬值!!!

现在,中央政府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就是为了减少流通货币量,因为小煤矿绝不能再开,国际油价又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了得。

当前政府所采取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很多“经济学家”那里是遭到反对的,因为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是不可以干预价格的。

可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要保证人民的生活,所以会采取这种措施。不是制定“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官员不懂经济学,而是不能不这样做!!!

而怕“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会误伤到经济,该措施也规定了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适用范围,适用时间……….

而这些中央政府所做的努力,是很多人所没有了解到的!!!

五,面对物价上涨,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政府还是个人,他人还是自己,经济还是道德?

『柒』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简述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凯恩斯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当前,物价上涨,抑或说通货膨胀,很多人纷纷指责政府。我们要看这样几个问题: 1, 通货膨胀的标准 2, 当前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3, 哪些人对物价上涨敏感,哪些人对物价上涨麻木? 4, 物价上涨的利弊。 5, 政府的努力 6, 物价上涨的反思。 一, 通货膨胀的标准, 首先要说明一下,研究货币与商品关系的经济学分类为《货币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这些都是西方经济制度下的结论。 《货币金融学》认为,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 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现在绝对是通货膨胀了。 但是,东西方经济体系的不同,决定着这些观点,在中国并不适用!!!东西方的,货币流通速度差许多!!! 《货币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源于基本商品价格的上涨。 很多所谓,“经济学者”(网络自封的),采纳了这种解释,从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 二,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到底是什么? 在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内,物价基本上等于:流通货币量/当前流通商品量。 也就是说,决定物价的有两个因素:流通货币量,流通商品量。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情况。 去年,国家大力整顿小煤矿,从而使煤炭产量锐减,共减产2.5亿吨,有心的同学,可以看到煤炭价格上涨了不少。 中国一直是进口石油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国际原油价格飞涨,造成国内原油储备减少。 作为,最重要的两种工业原料,两种能源的减少,市场上的商品也必然会减少了。 去年,中国股市火爆,很多人都把存款拿出来,投资到股票,期货市场,从五月开始,有两千多亿以上的货币,从银行流向股票,期货等投资流通领域,再加上银行的大规模放贷(去年提前好几个月完成了全年的贷款计划),这样流通的货币量就激增了。 而商品的减少,流通货币量激增,就必然带了物价大幅度上涨 也就是从去年五月份开始,随着资金从银行流出来,物价就开始大幅度上涨了!!! 三,真正反对通货膨胀的人是收入固定的人。 每月领取固定收入的人,是最有可能反对通货膨胀的,比如工薪阶层,公务员,低保人员等。 他们的工资水平没有跟着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所以他们的购买力降低了。 或许,公务员的福利较高,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情况下,其生活变化不大,但是仍会有一些 公务员发表不满言论,因为他们原来的工资能买100斤肉,现在只能买90斤,他们觉得亏了。而这些觉得亏了的人,有一部分就会捞取灰色收入。 工薪阶层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的劳动与所得不成正比,觉得自己亏了。而这些觉得亏了的人,有一部分会消极怠工。 低保人员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自己得到的待遇不如以前了,觉得自己亏了。而这些觉得自己亏了的人,有一部分会去坑蒙拐骗。 那些拿固定生活费的大学生,在开始的时候,会出于“为民众说话”,而喊两句,而当自己的生活费得到提高后,便对通货膨胀麻木了。 对通货膨胀真正比较麻木的是,从事商业的人,因为他们的收入可以水涨船高。 这样也就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民间经济越发达,对通货膨胀的抵抗力越强。 美国在1974年,1979-1982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4%,其他的年份平均5%左右,在美国通货膨胀,再普通不过,但是美国人几乎人人都为投机者,所以大部分美国人对通货膨胀并不惧怕。 美国人,几乎人人都是投机者,投资股票,期货的资金,远远超过储蓄。 四,通货膨胀的利弊 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拉动经济的方式就是,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增加政府财政赤字,通过政府的赤字,拉动经济增长。 而通货膨胀,却会使人民的储蓄在无形的被蒸发掉,所以美国人都喜欢投资,全民投资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对自己的危害,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物价上涨对于社会道德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一些本来心态就欠平衡的人会以此为理由,来作一些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所以,美国犯罪率也高。 至于,克林顿执政时期,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而犯罪率却下降了,原因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私下交流。 对应的,如果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这会打击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虽然作为一个个体老百姓希望这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只有1992年发生过通货紧缩的现象,那是中央政府为了使经济软着陆而做出的努力的结果。----那时我才8岁,觉得那年糖便宜了。 五,政府所做出的努力: 为什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为过高的通货膨胀是经济泡沫大量产生的标志。 经济泡沫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而泡沫经济对经济的损伤,很多人都能看到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央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才保证的人民币不贬值!!! 现在,中央政府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就是为了减少流通货币量,因为小煤矿绝不能再开,国际油价又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了得。 当前政府所采取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很多“经济学家”那里是遭到反对的,因为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是不可以干预价格的。 可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要保证人民的生活,所以会采取这种措施。不是制定“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官员不懂经济学,而是不能不这样做!!! 而怕“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会误伤到经济,该措施也规定了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适用范围,适用时间………. 而这些中央政府所做的努力,是很多人所没有了解到的!!! 五,面对物价上涨,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政府还是个人,他人还是自己,经济还是道德?

『捌』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 重酬

involved in equities. By 1937 his illness and "Jinpen wash their hands", has been the accumulation of a lifetime to enjoy不完the enormous wealth.
General gamblers with different, as the Keynesian economist in the speculation business, in addition to earn substantial profits, the largest and most useful harvest is found "fool theory", it was also will be called "Bo stupid theory."
What is "Bo silly theory"? Cairns had been given such an example:
From 100 photographs selected you think that the most beautiful face, selected a prize. But determining that a straight face was the most beautiful face is to vote by the people to decide.
Imagine, if you, how would you vote? At this time, because of the participation by everyone, so you are not the correct tactic that the election itself Let's talk about the most beautiful face, but guess most people will pick a vote on tax evasion, then anxieties of facing embarrassment of offensive. Here, your behavior is based on mass psychological speculation and not on the basis of the true thinking of you.
Cairns said that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can be compared to newspapers about organized competitions, these competitions by readers from 100 photos selected six chapters most beautiful faces of all who answer to the nearest draw readers as a whole, the average answer, is capable of winning; Therefore, each participant must be selected and non-his own view, the most beautiful face, but he felt was most likely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other participants faces, these are also other participants in the same way to consider this issue. Now the election is not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sonal best judgment of the true most beautiful face, or even most people's view that the true most beautiful faces. We must make the third option, that is, we use the wisdom of the expected general view that most people's views of what should be the rain ... 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has nothing to do,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is how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predict 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or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other people think that 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 ...
The beauty contest in the newspaper, readers must also put ourselves in from other readers point of view, at this time, they chose to give birth to it not so much depend on the real or absolute standard of beauty than a wipe home contest of beautiful women than other women many times, it can become a long Zhu purpose of focus. However, the reader's no hard work Mody simple. Assuming that this 100 finalists simply equal,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the hair color. In these 100 indivials, only a red hair girl. You will select the red hair girl?

『玖』 有谁知道 凯恩斯最大笨蛋理论 是怎么回事

凯恩斯最大笨蛋理论就是博傻理论
博傻理论(greater fool theory)

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期货市场):会有其他某些蠢人参与进来并愿意以更高价格买进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应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在艺术品市场中:预期会有人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

(Theory of Greater Fool):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而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从你手中买走这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

----------------------------------------------------

博弈论中的笨蛋理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能够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曾出外讲课以赚取课时费,但课时费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他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去做远期外汇这种投机生意。

仅仅4个月的时间,凯恩斯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但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输了个精光。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又大获成功。

凯恩斯把期货品种几乎做了个遍,而且还涉足于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在这场投机的生意中,除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之外,最大也是最有益的收获是发现“笨蛋理论”,也有人将其称为“博傻理论”。

什么是“博傻理论”呢?凯恩斯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100张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选中的有奖。但确定那一张脸是最漂亮的脸是要由大家投票来决定的。

试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投票呢?此时,因为由大家的参与,所以你的正确策略并不是选自己认为的最漂亮的那张脸,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偷税一票,那怕丑的不堪入目。在这里,你的行为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猜测的基础上而并非是你的真实想法。

凯恩斯说,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作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读者从100张照片中选出6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答案最接近全体读者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的平均答案,谁就能获奖;因此,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这些其他参加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们必须作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雨水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在报纸的选美比赛中,读者必须同时设身处地地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思考,这时,他们选择生这与其说取决于真正的或绝对的美丽标准,不如说某个擦去娘家选美的女子比其他女子漂亮很多倍,它就可以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不过,读者的工作就没难么简单。假定这100个决赛选手简直不相上下,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头发的颜色。在这100个人当中,只一个红头发的姑娘。你会不会挑选这位红头发的姑娘?

读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确定人们究竟将会搭乘怎样的共识。“选出最美丽的姑娘”可能是书面规则,但这可比选出最苗条、头发最红或两颗门牙之间有一条有趣的缝隙的姑娘见难得多。任何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是大家的意见得以汇聚一处。由于这个理由,当我们发现当今世界最美丽的模特其实并不具备完美状态,我们就不会感到惊讶:实际上,它们只是近乎完美而异,却都有一些有趣的瑕疵,这些瑕疵是他每个特具特色,成为一个焦点。

生活中有许多例子于这个模型是相通的。比如“十佳运动员”的评选,在这些投票当中,对于每个投票者的激励是:他如果“正确的”选中某些人,不仅要选中10个人,而且顺序也要正确,那么投票者将获得某种奖励。但是如何才能选中“正确的”人选呢?有“正确的”人选吗?得票多的就是争取的吗?或者严格的说,得票最多的是第一名,得票次之的是第二名,等等。因此,投票者能够选中的话,或者说被他提名的能够“当选”的话,关键是猜测别人的想法,猜测对了你就能获胜,猜错了,你则不能获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确与否,或者谁应该选上、谁不应该选上的问题,而是投票的人相互猜测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他似乎告诉人们某某人是其他许多人所要选的)

其实,在期货与股票市场上,人们所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与其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20块钱去买一股呢?因为你会与其当你抛出时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来买它。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应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1720年,英国股票投机狂潮中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士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他真正获利丰厚,而是与其有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能赚钱。绕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比形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拾』 谁知道CFA考试中Commodity Futures中Contango与Backwardation的区别

【高顿财经CFA研究院为你解答】:
为了更好地理解期货溢价与现货溢价,先解释一下便利收益,便利收益是指因为持有标的产品或实物产品而获得的好处。比如说购买了大量的小麦,当干旱来临时,小麦的需求量增加,小麦开始时的购买价与小麦此次上涨后的价格之差就是便利收益。一般来说,便利收益与储存的难易程度成反比,如果实物易于储存,远期价格会下降,反之会上升。
Futures price ≈ Spot price(1 + r) + storage costs - convenience yield
从上面计算式中可知: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高还是低取决于便利收益,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商品的远期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个价格就是期货溢价。反之是现货溢价。

1、Contango (期货溢价):
little or no convenience yield.
Futures price >Spot price
期货溢价:
商品期货的价格大于现货价格的情况,人员愿意在某来的某一时点为此商品支付高于商品实际预期的价格,可能是由于人们宁愿多支付一部分溢价在未来需要时再取得这个商品,而不愿意现在就花费成本来储存这个商品,当便利收益很少或没有的时候,期货的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2、Backwardation (现货溢价):
high convenience yield。
Futures price <Spot price
现货溢价:
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商品的远期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个价格就是就是现货溢价,当便利收益比较高时会产生现货溢价。

例:U.S. farmers have become concerned that the future supply of wheat proction will exceed demand. Any hedging activity to sell forward would most likely protect against which market condition?
A.Contango
B. Full carry
C. Backwardation

解析:C is correct because when a commodity market is in backwardation, the futures price is below the spot price because market participants believe the spot price will be lower in the future. When futures prices are above spot prices, the market is said to be in contango.
因为市场的参与者预期小麦未来的市场供需量会发生变化,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预期未来小麦价格将会下降,出现Backwardation现货溢价的现象,所以卖一个远期实现风险对冲。

阅读全文

与凯恩斯期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