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中国的投资给非洲带来了什么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自独立以来,非洲一体化一直被视为加速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去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非洲经济发展报告》就分析了非洲一体化进程在提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分析指出:在经济多元化、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非洲一体化无疑提升了非洲经济的生产力,壮大了经济规模,增强了经济竞争力,并且成为非洲经济更好参与全球经济的助推器。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2004年的报告指出: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要求非洲更快、更具战略性地推动一体化进程。非洲是否需要通过非洲内部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创造更具规模、更富竞争力的地区经济组织,从而占有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经济融合将解决长期困扰非洲多个国家经济的结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经济的脆弱性,抵消了消除贫困的努力。另一方面,非洲政治、经济、社会的内部问题也限制了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在非洲的基础建设投资对非洲一体化所发挥的作用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在非洲的基建投资被认为是西方发展模式的替代方式。德博拉最近在《外交事务》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对中国和西方在非洲的行为模式做了比较。该文指出
:西方通过推进贸易自由打开非洲市场;中国则通过建设经济特区吸引本国企业到非投资;西方支持政治治理和民主;中国修建公路和大坝。
西方推动的是非洲的民主、自由和一体化进程而中国推动的是基于资源的发展援助。例如,布劳蒂加姆指出70年代末中国曾借助其资源从日本吸引了100亿美元的贷款。
中国从日本得到了新的设施和技术,作为回报,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石油和煤炭。
从80年开始日本投资于中国的六个主要铁路、港口和水电项目,许多日本公司参与建设中国的输电网络、煤矿和交通运输网。2004年以来,中国已与至少7个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达成了将近140亿美元的类似协议。
许多非洲的领导人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表示认同,因为中国无疑为非洲提供了传统援助者之外的其他选择。不过西方一直对中国在非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怀疑,他们尝试说服中国按照西方模式援助非洲的发展,注重民主、自由和非洲一体化。本文的关注点是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基建投资在非洲地区融合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非洲的一体化进程并不成功,对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众说纷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非盟提出能力与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地区融合,并质疑国外直接投资和其它外国援助在地区融合中的作用。南非金山大学的吉尔伯特教授称之为外生的一体化。吉尔伯特对欧洲等所谓的第一代援助者推动的外生一体化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进行的内生一体化进行了对比,并表示中国可以在第二代地区融合中发挥作用,淡化欧洲的影响。鉴于目前大家的关注点多集中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关系,而往往忽略中国对于非洲一体化的支持。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支持非盟和其它次区域组织。例如,中国给予该地区组织以经济支持从而避免内部冲突以保持和平,刘贵今大使在沙姆沙伊赫的中非合作论坛上的发言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企业在非洲基建方面的投资也被认为是促进了非洲的区域融合,特别是类似于坦赞铁路这样的基础建设。非洲脆弱的基础建设往往被认为是区域融合的制约因素,因此中国在提高当地基础建设水平的努力也被认为是促进了非洲区域融合和经济发展。虽然中国在该方面的投资方便了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但是却没有提升非洲国家促进一体化进程的内在需求。
一、没有经济多元化就没有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非洲是否存在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吉布指出由于市场没有互补性,非洲的一体化进程目前还没有真正开始。非洲经济依赖于原材料贸易,由于很少有非洲国家自身的生产能力能消化这些原材料,因此这种贸易并不是非洲内部的互补贸易。生产品种单一也限制了贸易品种的多元化。这就道出了非洲经济缺乏融合的原因。因此促进非洲经济多元化应是提升非洲经济的第一步,由此还可以促进地区基建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没有一体化的内在动力,跨国境的基础建设只是为在非的国际企业提供了便利。相对于基础建设,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制造业对当地政府来说应该是更有裨益。
目前,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正在投资非洲的制造业,根据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古京博士的研究,中国民间资本越来越关注非洲的制造业。中国在加纳的340个项目中有超过100个都是与制造业相关的项目,而在埃塞俄比亚,66%的中国企业投资于制造业。目前世界银行正与中国政府合作发展非洲的制造业以促进非洲的产业转型,及从最基础的制造业开始逐渐转向有附加值的产业链。中国政府经常谈论中国投资给非洲带来的工业革命,其战略就是鼓励中国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转往非洲。
中国的私营企业家也乐意将部分或者全部业务移往非洲,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中国企业放眼海外寻求机遇。中国政府正在通过资金支持和简化海外投资程序等方式鼓励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另外欧洲与非洲之间的优惠协议以及能源优势都吸引中国企业在非洲设厂。到目前为止在非投资的产业都属于低端制造业,例如玩具、制鞋等,因为中国国内也正试图进行产业升级。但是这些产业多集中于非洲的经济特区,因为非洲基础建设水平落后,而特区往往濒临港口或者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中国在非洲的制造业投资是否能够提升所在国的产业多元化?非洲的基础建设是否仅仅为国外企业提供便利?抑或是特区的周边地区也将受益于当地的基础建设?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在短期内确实实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转型,中国的官员明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重大转变是有可能的,这种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因为中国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因此中国的发展战略值得深入探讨。
二、中国发展模式的经验
在前几十年中国一直在吸引境外直接投资,国外企业在中国的运营受到严格限制,开设公司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合资企业,且中方合资人必须拥有超过50%的股权。这样的措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技术的转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非洲模仿中国的发展模式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中非之间又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有强大的政府执行力,但是非洲国家间却存在多种领导模式。如果某个非洲国家准备限制国外投资,只允许他们开设合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可能很快就会转往其它限制较少且拥有同样丰富资源的非洲国家,直接投资的缺乏一定程度上迫使非洲政府坚持目前的经济政策,因此政治一体化并形成统一的针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对非洲国家来讲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所有的非洲国家能就境外直接投资达成一致协议并都遵照严格执行,无疑将提高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多样化,而这又会增强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
非洲的政治一体化应先于经济一体化,以创造更强大的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因此,如果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促进了地区融合,那么其中发挥作用的并不是中国在非的基建投资。正如前文所言,如果非洲没有一体化的内在动力,那么基础建设只是为境外企业提供了便利。如果中非之间就中国应为非洲融合提供帮助这一点达成共识的话,那么中国就应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办工厂从而促进非洲经济多元化。从另一方面来讲,与其等待中国给予此方面的协助,不如从现在开始非洲国家就通过制定统一的外资政策,以从目前的在非中资企业获取发展的利益。通过这种模式中国也可以在非洲的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相较于欧洲,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当年的中国更相似。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组织为非洲一体化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没有效果的原因,因为这些建议多基于欧洲一体化的经验。如果中国真的愿意在非洲的第二代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应该协助非洲发展制造业,其中技术转移以及当地企业的参与程度都尤显重要。非洲应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学习经验,思考强大的政府执行力和统一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外,相对于个体机遇,非洲国家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最符合非洲现实情况的,什么是最符合本国国情的。【作者系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2. 为什么中国在非洲投资
第一,中国复海外投资主要制是利益驱动型投资;
第二,中国的投资约占非洲直接投资存量的3%;
第三,中国在非洲投资不局限于资源领域,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与日俱增;
第四,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投资的多重社会效应;
第五,超七成非洲受访者对中国投资点赞。
3. 为什么非洲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超能过剩啊,输出非洲意识为了消耗过剩产能换区非洲资源,二者非洲的市场潜力很大,可以去amanbo的网站上去看看的,信息很多,祝你好运,望采纳,谢谢!
4. 我的非洲朋友想到中国投资,需要什么条件
走正常外资企业注册程序
外资企业注册程序
(1)外商独资企业 1. 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 2. 授权委托书; 3.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一式两份原件); 4. 项目申请报告书(内附提纲供参考,需由法定代表人或持有授权委托书的代理人签字); 5. 企业章程(需由投资方法定代表人或持有授权委托书的代理人签字); 6. 董事会成员名单; 7. 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成员委派书(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成员有效合法的护照或身份证件复印件); 8. 法定代表人委派书(不设董事会的提交此项, 附法定代表人有效合法的护照或身份证件复印件); 9. 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复印件,需附法定代表人证明函(原件)及其身份证明复印件; 外方投资者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身份证明复印件,台湾客商需提供台胞证复印件; 10. 投资者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11. 环保部门审批意见 请申请者提前持投资计划书、场地或土地使用证明、授权委托书以及申请书前往环保局申请批复,但本批复不能代替新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须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新公司邀请专门的评估公司根据项目量身制定); 12. 企业场地落实证明或厂房租赁合同(需提供出租方产权证明、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13. 涉及照前行业许可的其它有关文件\证件。
《在国家工商总局直接注册的外资企业相关后续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照后需办理事项提示: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住所为北京市的企业企业领取营业执照时,请首先核对登记事项,确认准确无误后,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日之内,分别去以下部门办理照后登记手续。
一、刻制公章
请到北京市公安局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刻章手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号
电话:64047799
或请到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特行科办理刻章手续
地址:西城区德胜门外功德林1号
电话:62074231
二、办理企业代码
请到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办理登记手续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裕中西里46号东门
电话:62074712、62353355—314
三、外汇登记
请到北京市外汇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甲19号华通大厦
电话:68421593
四、设立银行帐户
请企业自由选择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五、国税登记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请到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涉外分局办理登记手续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衡街四平园7号楼
电话:63539767/68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请到所在区国家税务局涉外分局办理登记手续
六、地税登记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请到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涉外分局办理登记手续
地址:北京市鼓楼东大街206号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涉外分局1213室
电话:64022931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下,请到所在区地方税务局涉外分局办理登记手续
七、统计登记
请到企业住所所在区统计局办理登记手续
八、财政登记
请企业住所所在区财政局办理登记手续
九、海关登记
请到市海关部门或其授权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十、劳动、社保部门登记
请到北京市劳动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请到企业住所所在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其他:
注册资金: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范畴中(基本规范10-20-50万,中外合资,外企,优惠行业企业),资金越多,说明企业实力雄厚。钱放在银行,工商部进行审计(至少2周),审计后,可以作为公司的使用资金,就是你公司做账中,要做进去的.
希望这个对你有用
5.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优势在哪里
在非洲投自资有四点优势。
参考:http://www.gov.cn/wenzheng/wz_zxft_ft10/201405/08/content_2675291.htm
一、非洲是一个经济起飞的阶段,在非洲投资可以分享这种宏观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增长红利。
二、可以享受到中非之间的双边的互惠互利政策,以及一些支持,包括非洲人民对中国的认可。
三、国家开发银行在非洲,包括进出口银行有一些优待项目,在非洲都有大量的贷款支持,这都是可以提供的。
四、国家各个部委还有一些零散的支持政策,主要是分散在各个部委。比如说农业方面也有一些扶持政策,矿业方面国土部也有一些扶持政策,商务部也有,财政部各个部委都会有一些针对自己所管的业务领域进行一定的财政资金的一个支持补贴。
注:在非洲投资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不要把中国的方式带到非洲。
6.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项目有哪些
中国在非洲投资的项目有:
1、尼日利亚沿海铁路(中铁建120亿美元)
在2014年中国铁路建设公司与尼日利亚签署了一项价值近120亿美元的协议,在尼日利亚建立一个海岸沿线铁路。沿海铁路将延伸1402km,连接尼日利亚的经济首都拉各斯西部与东部卡拉巴。
2、拉各斯至卡诺铁路工程(中国土木83亿美元)
2006年中国土木工程施工公司(CCECC)赢得了1124公里的拉各斯至卡诺标准轨铁路现代化项目合同。估计建设费用83亿美元。

(6)非洲对中国投资扩展阅读:
投资回收时间:
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准备在一年以内收回的投资,主要指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等的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长期投资还可以分:5年以上算为长期投资,3~5年算为中期投资)。
主要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能够形成生产能力物质技术基础的投资,也包括对无形资产和长期有价证券的投资。一般而言,长期投资风险高于短期投资,与此对应,长期投资收益通常高于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中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能够形成生产能力物质技术基础的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且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所以称为项目投资。
7. 非洲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
1、从经济领域来看:
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8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218.8亿美元,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对非洲投资累计不足10亿美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000亿美元,短短十几年增长100倍以上。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中非贸易是分不开的。
2、从非洲的人口来看:
一旦非洲发展了,13亿人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13亿人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消耗先发国家富余的产能,助推全球产业链良性发展,13亿人消费市场对各类商品的需求也会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样对中国经济发展也会带来更大的助力。
3、从政治上来看:
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南北关系的再平衡,改善了全球治理。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出台更多有利于促进非洲发展的务实举措,推动中非合作的质量、规模和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4、从台湾问题上来看: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在中非关系中,非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是发展双方关系的前提,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历来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
5、从非洲在联合国的作用与地位来看:
非洲在联合国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非洲在联合国拥有54个席位, 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非洲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 用一个声音说话,使得非洲在联合国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
众所周知,联合国形成重要决议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因此,如果得不到非洲国家的支持,联合国的决议就难以出台。近年来,非洲国家提出了联合国改革方案, 要求增加非洲在安理会及其常任理事国中的席位。一旦这个愿望实现,非洲将在联合国取得更多的代表权、话语权以至一定的决策权。而中国如能获得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友谊和支持,对中国在联合国的话语权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8. 中国投资非洲对中国的利益是什么
能源利益
毋庸讳言,世界将关注之目光投向非洲的重要原因,在于非洲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非洲石油存量位列世界三甲。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8%,其石油产品占世界的11%。目前,非洲的石油产品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至2007年,非洲石油日产量达700万桶;2010年,非洲石油日产量将达到800万桶。苏丹一国的石油储量已超过50亿桶,2006年其石油日产量已达75万桶。而在几内亚湾诸国,深海石油勘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非洲石油不但储量巨大,而且含硫低、油质好,易于提炼出航空燃料,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经济利益
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2004年,中国驻非的非金融类企业达715家,投资项目分布在49个国家;新签价值67亿美元的劳务承包合同,完成营业额40亿美元。截至2005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FDI)16亿美元,涉及48个非洲国家。2005年1-9月,中国国有、民营和合资企业对非出口额分别为55.9亿美元、51.1亿美元和28.6亿美元。2007年5月,中国宣布在三年内,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融资。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范围极为广泛,投资项目涉及贸易工商、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等。中国在苏丹涉及的工程价值已超过200亿美元,包括基础设施、水坝、水电站、纺织厂和农业等项目。中国承诺将向苏丹提供7.5亿美元用于尼罗河上的新水坝建设。与此同时,中方投资l亿美元用于纺织厂的建设,另提供5亿美元作建设炼油厂之用。此外,中国还向苏丹政府提供了1200万美元的软贷款,用于红海渔业工程项目。
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利益,是中国在非传统利益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非洲国家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对中国仍有重要意义。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框架内,非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政治力量。历史上,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洲国家的支持。当前,中国既是大国,亦为发展中国家,其和平发展需要得到非洲国家的支持。今后,非洲在国际政治中还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非洲在对外交往方面的不断成熟,非洲国家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提升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力量。因此,在某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需要得到非洲国家的支持。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在中非关系中,非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是发展双方关系的前提。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历来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从这一点看,中国在非洲的核心政治利益是有保障的。从宣传言辞上看,中国对非洲的外交话语也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利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9. 如何看待中国投资非洲

最后说一下,这是一片未开发的地区,属于世界边缘的存在,只要他们结合实际需要,学习一下中国人的精神,他们就可以发展得很好,这片土地也可以是黄金的,事实上,这片土地为了黄金,已经打了很多年了,如果我们不把他们拉一把,那么谁来开发这一片土地呢,谁又真心诚意的帮助,至少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很善良的,也愿意帮助人,也很有耐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