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一、双边政治关系
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中巴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1月,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问巴西并主持召开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9月,特梅尔总统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同其举行双边会见。
2017年6月,巴西外长努内斯访华并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时任外长王毅同其举行中巴第二次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7月,巴西总统府机构安全办公室主任埃切戈延来华出席第七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9月,特梅尔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期间同特梅尔总统举行双边会见。5月,王岐山副主席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会见来华的巴西外长努内斯。
2019年1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赴巴出席新总统博索纳罗就职仪式。5月,巴西副总统莫朗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7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赴巴出席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并访巴,举行第三次中巴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
9月,魏凤和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访问巴西。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赴巴西出席第九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1月,习近平主席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同博索纳罗总统举行会谈。
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通电话。9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巴西外长阿劳若通电话。
建交以来,中方重要往访主要有:杨尚昆主席(1990年5月)、李鹏总理(1992年6月和1996年11月)、江泽民主席(1993年11月和2001年4月)、乔石委员长(1994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6月)、胡锦涛主席(2004年11月和2010年4月);
吴邦国委员长(200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2008年7月)、习近平副主席(2009年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2012年6月)、习近平主席(2014年7月,2019年11月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李源潮副主席(2015年1月作为习主席特别代表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李克强总理(2015年5月)、汪洋副总理(2015年6月)、刘延东副总理(2016年8月)。
巴西总统菲格雷多(1984年5月)、萨尔内(1988年7月)、卡多佐(1995年12月)、卢拉(2004年5月和2009年5月,2008年8月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罗塞芙(2011年4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
特梅尔(2016年9月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9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博索纳罗(2019年10月)、副总统马西埃尔(1999年12月);
阿伦卡尔(2006年3月)、特梅尔(2013年11月)、莫朗(2019年5月)、众议长马亚(2012年6月)、阿尔维斯(2014年4月)等访华。
双方除互设大使馆外,我在圣保罗市、里约热内卢市和累西腓市设有总领馆,巴方在上海、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巴西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国,我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190.40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349.57亿美元,进口额840.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1.6%和5.2%。
我方主要出口机械设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设备、仪器仪表、纺织品、钢材、运输工具等,主要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原油、纸浆、豆油、飞机等。
我国对巴投资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行业。巴西在华投资主要涉及压缩机生产、煤炭、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生产、纺织服装等项目。我国企业在巴西承建火电厂、特高压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港口疏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013年3月,中巴两国央行签署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7年5月,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规模200亿美元,由中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管理。
三、双边科技、文化、教育及军事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牧林业、水产养殖、医药卫生、冶金等领域签有合作协议。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已成功发射5颗卫星。
巴西是我国在拉美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最多的国家,双方建有农业联合实验室、气候变化和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纳米研究中心、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气象卫星联合中心等,并正在筹建生物技术中心。
建交以来,两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自1985年起,先后签订7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在音乐、戏剧、杂技、造型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并先后派出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互访。
近年来,我国在巴西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节、文物展览、艺术作品展、商业巡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巴西在华举办“走近中国—巴西国家展”、《巴西的亚马孙》摄影图片展等活动。上海世博会设有巴西馆,接待游客264万余人。
2013年,两国分别在对方国家互办“文化月”活动。教育部在巴西利亚大学和圣保罗大学建有汉语教学点,孔子学院总部在巴西建有11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学堂。中国传媒大学和巴西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分别设有葡萄牙语水平考试和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分别设有巴西研究中心和巴西文化中心。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别在巴西建有拉美中心站和拉美地区总站。
中巴两军关系发展良好。1984年双方互设武官处。两国军方领导人多次互访。

(1)杭州庆协投资扩展阅读:
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巴两国双边贸易额却持续攀升,2018年一举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巴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例如,中国钢铁行业环保要求升级,令巴西淡水河谷集团的低污染、高品质铁矿石脱颖而出;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猪肉产量,巴西猪肉对华出口大幅增加……
两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还与中巴两国一致扩大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巴西肉制品巨头JBS集团与中国企业签下15亿美元大单。第二届进博会更成为巴西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良机。
在巴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巴西政府对外开放的承诺。比亚迪巴西公司总经理李铁表示,近年来,巴西政府积极推动改革,通过了养老金改革、劳动法改革方案,并在有计划地推进税法改革,长远来看,行业前景可期。
⑵ 注册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
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基本包括平面设计、3D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印刷、喷绘、雕刻、广告灯箱及各类广告需要的灯光制作、各类媒体投放(户外擎天柱、路边广告灯箱、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报纸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布及设计)亚克力吸塑字、雕刻字、水晶字、钛金铁皮字、企业画册、彩页印刷、不干胶、彩色名片证卡 、霓虹灯亮化、LED电子显屏、电子灯箱 、户外喷绘、写真展板、海报吊旗 、旗类展架条幅、车体墙体广告

(2)杭州庆协投资扩展阅读
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还包括网络推广,网络推广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活动。被推广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以及个人等等。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调查中国93%的企业没有尝试过网络推广,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只有16%的企业。这一调查研究表示中国互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2012年数据表示,企业网络推广率大幅度提升。
广告公司创意广告服务,创意广告是公共关系广告的一种形式,它以企业的名义发起、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并利用这种公关活动,创造出具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新观念,以此为主题进行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网络 广告
⑶ 祖国屈辱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辉煌的过去
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入世”谈判15年的漫漫征程。
从2001年12月11日入世到现在这十几年间,中国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发生重大变化。入世推动开放,开放引入竞争,竞争倒逼改革,改革激发动力。
三、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四、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中国屈辱的历史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第二次鸦片战争
网络-青藏铁路
网络-两弹一星
⑷ 杭州协庆化工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杭州协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2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销售:化工产品及原料(除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纺织品、纺织助剂(除危化品)等。
法定代表人:李志艳
成立时间:2013-11-27
注册资本:8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18400026981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邱山大街266号
⑸ 中国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哪几个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中日北京专条》。
一、《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合理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日俄《朴茨茅斯条约》中给予日本的各项权利。
设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采伐林木。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东(今丹东)至奉天的军用铁路至1923年,届期估价卖给中国。
日本得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扩大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实际上将东三省南部纳入其独占的势力范围。
二、《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开启了资本主义浪潮。
四、《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多年来日本统治者企图在中国得到的各种特权,至此全部实现。
《马关条约》第六条规定:中日两国所有约章已因甲午战争而废绝,双方应派代表商订通商行船条约;新订约章应以中国与欧美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据此,1895年12月日本代表驻华公使林董与中国代表(初为李鸿章,后改为张荫桓)开始谈判。日方提出约稿条款,双方根本上一致。
所以历时半年的谈判虽有不少争辩,最后还是在日方约稿的范围内定议。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7月21日张荫桓与林董签订《通商行船条约》。
五、《中日北京专条》
《北京专约》,又名《中日北京专条》、《台湾事件专约》、《台事北京专约》或《台事专条》,是1874年10月日本明治政府与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有关台湾事件的条约。
1874年5月,日本在美国帮助下,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余侵犯台湾。10月3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台事专约》。
条约规定:清朝承认台湾“生番”曾对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赔偿日本银50万两;日军撤出台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