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及格的投资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做为一个合格投资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一、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投资者,首先要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及技术分析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等。另外,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选股方法,了解投资个股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该股所处的产业背景以及评估当前市场的景气面、资金面等投资环境,最后确定是否是投资的最佳良机。
曾有报道,一位老太太由于不懂权证是什么,只觉得价格最便宜,就把她的养老钱全部投入了权证市场,可到了行权期后变成废纸一张,后来要投诉证券公司。还有07年的华侨城认购权证,权证认购价格低于股票市场价格,如果放弃行权则意味着损失,而很多投资者由于不了解而没有去行权,白白损失共计八百多万。
二、了解国家宏观政策
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运动趋势和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变动。
三、了解股票市场的风险
股票市场的风险主要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组成。
系统性风险是对整个股票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无法回避的风险,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证券保值。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单个股票价格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市场销售、重大投资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公司的股价走势。这种风险主要影响某一种证券,与市场的其他证券没有直接联系,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抵消该种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控制自己人性的弱点,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并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优良心理品质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与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当一个人想要达到投资的比较高的境界时,就会发现对手就是你自己。真正到了顶尖高手的水平,专业技能方面大家都是一样的了,那时就是心理、人品的博弈了。
在投资里边最大的陷阱或称最大的风险就是投资本身任何时候都引诱你爆发、展现人性的弱点,包括贪、怕、从众心理、私心、面子、不稳定情绪化等等。它会通过你人性弱点的作用使你在判断上犯错误,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投资归根结底到最后都是做人的问题。“贪”与“怕”是投资中最具危害性也最需要克服的人性弱点。“贪”不言而喻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对金钱的贪欲使人们在投资时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其另一种表现便是渴望一夜暴富。这种心理使人们频繁地买入、卖出而陷入了过量交易的陷阱;“怕”则表现为对市场的无畏和对自己遭受利益损失的怕等等。这种人性弱点使人们即使面对已上涨得很高的市场仍然买入而全然不顾市场正变得日益脆弱,而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生怕世界末日来临,生怕自己无法逃出而大量抛售,从而使自己遭受重大损失。
五、成功的投资者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投资方法。
成功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有严密和详细的计划 ,并能严格按照机会进行操作,而后者大多没有机会,即使有了计划也不会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成功的投资者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的投资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具体的投资方法并不是什么一买就赚的灵丹妙药。因为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是人性的弱点,所以,系统的投资方法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你发现、把握、控制人性弱点对投资的消极影响。有客观的、系统的东西要比没有好得多。因为人在被自己的人性弱点所控制时,往往是不能自已的。投资者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是能理性的,但在具体行动时却往往是不理性的。
科学的投资系统是完整的投资规则体系,包括确定买入点、卖出点以及明确的止损位,而具体的一系列决策规则。应当将自己的投资系统明晰化、条理化,而不要让它只是停留在潜意识状态并且要随着市场数据统计特性的不断变化而不断修改自己的投资系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普通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三心二意举旗不定。如有的人明明决定了自己的入市时机,但一到股市,看看没有一个人敢于买进,信心就开始动摇,结果时机错过,也有的人明明决定了股票的止盈位和止损位,到最后还要问一下别人,往往别人的一句话就把自己制定的计划全部推翻了以至于该买进时没买进,该卖出的没卖出,致使自己蒙受重大损失。
六、懂得保护自身权益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最容易被侵权的对象,其中包括证券公司资金挪用,上市公司虚假承诺等等,也有的投资者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或者没有时间,想请高手帮自己操作事后分成,这种私下协议理财方式存在较大风险,在实践当中,就发现有不法分子为了带动资金炒作某只股票,往往引诱投资者把资金交给他们,让投资者在高位接盘,而自己的资金则高位出货。所以说投资者要学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做到以上几点,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投资者。
㈡ 投资的四个特征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
㈢ 如何磨练自己的心性
1.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夫去钻研,而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2.谦虚戒骄。 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意思是说,保持谦虚的心才能得到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3.每日反省。 每天检查自己的行动与内心是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做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反省和警惕,有过则尽力改之。 4.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无论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5.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行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一定会有好报。 切忌事事埋怨,或忧心非自己所能控制之事、成天愁眉苦脸。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情形,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以免让自己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㈣ 如何磨练心性
关于磨练心性的句子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如何磨练自己的心性
1.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夫去钻研,而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2.谦虚戒骄。 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意思是说,保持谦虚的心才能得到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3.每日反省。 每天检查自己的行动与内心是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做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反省和警惕,有过则尽力改之。 4.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无论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5.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行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一定会有好报。 切忌事事埋怨,或忧心非自己所能控制之事、成天愁眉苦脸。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情形,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以免让自己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做什么事能磨练自己的心性
1.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夫去钻研,而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2.谦虚戒骄。 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意思是说,保持谦虚的心才能得到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3.每日反省。 每天检查自己的行动与内心是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做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反省和警惕,有过则尽力改之。 4.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无论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5.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行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一定会有好报。 切忌事事埋怨,或忧心非自己所能控制之事、成天愁眉苦脸。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情形,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以免让自己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㈤ 磨练人的心性通常有哪些事
人须在事上磨练,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就是说,动静是统一的,舍动求静反而可能达不到目的。
陶渊明在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动静在这里也是统一的,心静了,自然就不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心远离了俗世的繁杂事务,自己所在之处便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对现代人来说,追求的“静”,是一种心的坦然和纯洁,不被名利所牵扯,不被俗事所牵绊,不被房子、车子、银子带着走,不被人情世故所束缚,不会为城市里的钢筋水泥感到冷漠。不会为地铁轰隆隆的声音所焦虑。不会被失眠所困,不会沉溺在酒精里麻痹自己。
因为想要追求这种静,所以西藏被奉为了圣地,很多人将西藏行列入人生必做事清单里,想要借环境来净化心灵,想要在这片没被工业污染的净土中找回初心。因为想要追求这种静,所以农家乐反而成了很多人出游首选,在田园生活中感受一番别样的滋味,自己动手采摘,品尝天然无公害的食物,不用再担心所谓的地沟油,绿色安全的食物让人心情变得更好。
然而诗歌和远方终究是一时的梦幻,人们回过头来还是要继续自己的生活,那些暂时被压抑的躁动和焦虑转瞬间就会卷土重来。换个环境就能静下来吗?不,静不了。
所以说,只有在事上磨练心性,只有在事上增强信念的力量,才能获得真正的静。否则就是越想克制“动”,反而是增强了“动”的力量。所以人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不断通过事来增强、强化“静”的意识,只有当自己本身的信念够强的时候,人才能真正做到静亦定动亦定。也像孔子说的,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人能对自己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就不会轻易受环境的影响。
成功的人大都如此,意志坚定,信念强烈,不论外界环境怎么变,自己都保持岿然不动的状态,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向前走。不动摇,也不迷茫。反而是越走,步伐越稳,越坚定。
每个人都需要在事上磨练自己的心性,增强内心的力量。如此才能动静随意切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足够坦然淡定,不慌不忙。
㈥ 一个及格的投资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掌握有关投资的基础知识
二、了解国家宏观政策
三、了解股票市场的风险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成功的投资者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投资方法。
六、懂得保护自身权益
㈦ 一个从未接触过金融的人如何才能成为金融投资者
建议从最简单的金融学介绍入门,先观其大概后再选自己有兴趣的课题,挑几本名师著作阅读。除了金融学外,银行运作系统、货币学、外汇、期货、投资银行学等也要多方涉取,依排列先后逐一学习。
㈧ 如何成为投资大师
投资理财的新手从门外汉到最后成为一个颇有心得的投资专家,其中一定要历经几番摸索、磨练、失败与挣扎,至少需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 我认为在这一段“投资人的修炼”期间,心态、眼界的演变至少会历经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历练与成长。 第一阶段、学习摸索 投资人刚刚接触理财工具时,信息大多都来自报刊媒体,甚至亲朋好友的口头传播。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定见,急于找寻投资致富的方式,所以他们不惜承受高于才能常规的风险,在追高杀低中吸取失败经验。 第二阶段、反复磨练 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之后,投资人大概能够体会到一些赚钱的秘诀了,一旦操作成功,自信心将暴增不少。他们愈来愈相信自己的判断已经赢得考验,而不再相信其他人的建议,因为在第一阶段接受的建议,最后都会成为失败的教训。这样的做法反倒让投资人故步自封,墨守在小小的象牙塔中,当然不意外地,过些时日,失败的惨况很可能再度席卷而来。如果此时投资人未能深刻检讨,打开心胸接受建议,可能将会失望地离开股市;只有理智、冷静的朋友,方能晋级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精进成长 时间又过了几年,投资人对市场趋势与景气循环已经稍有掌握。他们对于过去幼稚的行为已经检讨改进,于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不少正确的分析方法,逐渐打造出自己的思维逻辑,他们的心态上也从自大骄傲转变为尊重市场、顺势而为。平均来说,惨输的机率减少了,平盘或小赢的机会增加了,不过尚需多多修炼,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四阶段、功德圆满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几乎都已经排除佛家所谓的“贪、嗔、痴、妄想”,能够将理论与经验充分结合,并且随时调整不合时宜的做法,判断各方讯息的正确性。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圆满境界,投资报酬率也相当稳定。表:投资大师与失败投资人的投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