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投资人 还有他们如何赚钱
投资人通过向企业投资,形成企业股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从而获得投资回报,让资本增值,不断地赚钱的,赚钱多的投资人一般投资实业
Ⅱ 查理·芒格:伟大的投资人是怎么炼成的
对于这个左眼已经失明的老头,巴菲特曾说,“我是他的眼睛,而他是我的耳朵。”巴菲特还曾如此评价芒格,“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要贫穷得多。” 对于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芒格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你必须了解自己的天性。在芒格看来,每个人都必须在考虑自己的边际效用和心理承受能力后才开始加入游戏,如果亏损让你痛苦,那么最好明智地毕生都选择一种非常保守的投资方式。 其次,你要搜集信息。芒格认为通过阅读获得各种各样的商业经验,并且在潜意识中养成一种习惯,这样可以渐渐累积起投资的智慧。 还有呢,就这两点?是的,芒格的回答就这么简单 。显然,丰富芒格的回答,笔者唯有从芒格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找。 独立自我精神奠定基础 现年85岁的芒格,出生于美国奥马哈,在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严谨的律师。但为了避免在满足难以对付的客户的同时抹杀自我,芒格在1965年退出律师行业,开始走上追寻财务自由之路,同时与巴菲特成为搭档。 在笔者看来,虽然芒格在41岁才走上投资之路,但正是他当时的人生路径选择所蕴含的,并贯穿了此后其44年投资生涯的独立自我精神,奠定了芒格成为一个伟大投资人的基础。 这种独立自我在芒格的童年就开始体现出来。芒格是一名明星学生,但同时也是一个最难应付的小孩,他太过于独立思考以至于超出某些老师的预期,甚至把老师逼入窘境。 芒格曾评价自己,“ 我喜欢资本家的独立性,而我自己也一直有一种赌徒性格。我喜欢把事情想明白后下注,所以我只是跟着直觉行事 。”追求独立必然向往自由。二战期间,芒格成为一名气象预报员,并因为分级测试考分高而被直接提升为少尉。在冰天雪地的帐篷中,芒格畅想着“想要一堆孩子、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书,还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过上自由的生活”。 有独立自我精神的人,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事情,并且身上带有一些傲慢,出生于法官和律师世家的芒格也不例外。但后来芒格意识到,这种傲慢带来的口舌之争非但愚蠢,还会阻挠自己在生活中前进,于是他开始变得谦逊。 对此,芒格的女儿表示:“ 有一种好的解释就是他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感情的人,他用强大的心理控制能力成功掩饰了这一点,他是独特的情绪化和反情绪化的矛盾组合 。”也许,正如芒格所言,曾经的傲慢是家族遗传的特性。那么,严谨、公正与良心也是这个律师家族的遗传特性,并且贯穿于芒格的投资生涯。严谨而精神集中,促成了芒格和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的发扬光大。巴菲特说:“芒格的组合集中在很少的几种证券上,因此他的投资收益记录波动很大,但还是基于相同的寻找价值洼地的方法。” 但芒格的严谨和严肃也使得他和第一任妻子分道扬镳。多年后,芒格曾将婚姻和投资的过程进行比较,“ 生命就是一系列的机会成本,你应该和你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那个人结婚,投资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 。”思维方式成就亿万富翁 如果说独立自我奠定了芒格成为伟大投资人的基础,那么是他的思维方式让他成为亿万富翁。 笔者强烈建议阅读《查理·芒格传》的朋友细细品味该书的附录三芒格的演讲稿,分别是《跨学科技能:教育的意义所在》和《关于务实思维能力的务实思考》。而这也是该书译者翻译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可以说,芒格仅此一项分析方法就会让众多的管理学家、市场营销专家、心理学家汗颜,也仅此一项就可以奠定他是位伟大的投资人,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答案就在第一篇。 良心标杆最终成就伟大 富有独立自我精神的亿万富翁并不见得伟大,钱与伟大毫无关联。在笔者看来,是芒格对公平的向往与良心最终成就了他。 投资与良心这两个词似乎离得很远,但在芒格身上,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上世纪80年代末,里根政府放宽储蓄贷款机构的信用扩张,投机的盛行导致该行业濒临破产,但美国储蓄机构联盟试图通过政治游说来阻挠对该行业的改制。对此,芒格发布公开信宣布伯克希尔旗下的互助储蓄退出该联盟,并指出该联盟的诸多黑幕。 这封信最终推动了对该行业的改革,而芒格也因此成为投资界的良心标杆。 芒格坦白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以道德检察官自居,追求财务自由却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亿万富翁,他参与社区工作,以此减轻因累积大量财富而带来的愧疚感,抚慰由于认为自己赚的比应得的多太多而产生不安的良心。 芒格非常同意富人有义务支持社会中无法通过市场资本实现的那些方面。
Ⅲ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资人
世界十大投资人出名
1 沃伦巴菲特——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一个全球公认为现代“久经磨练”的经理人和领导人。一个比杰克韦尔奇更会管理的人,一个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管理和影响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师”。
4 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5 乔治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6 约翰内夫,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见经传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
7 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格尔.
8 麦克普莱斯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以价值投资著称.
9 朱利安罗伯逊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险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规模,仅次于国际知名金融炒家索罗斯所创办的量子基金。
10 马克莫比尔斯 1999年被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派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团队负责人
Ⅳ 劣后投资人什么意思
劣后投资人就是劣后受益人,一般与优先受益人相较,指的是信托公司发行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在同一款产品中,优先受益人分享较低的收益率,承担较小的风险,而劣后受益人则承担高风险获得高收益。
信托公司为“劣后受益人”发行信托计划,实际上是为“劣后受益人”买卖证券提供融资服务。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证券公司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当然,证券公司在这一类业务中没有直接与“劣后受益人”发生法律关系,没有违规,但毕竟有打法律擦边球的嫌疑。

(4)良心投资人扩展阅读:
劣后受益人特征:
在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中,名义上均由信托公司作为发起人发行信托计划,但事实上,有一部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由投资者中的某人(或若干人)发起的。某些投资者有较好的投资能力,但资金有限,因此借信托公司的名义发行信托计划,以募集资金、增加盈利。
在这一类信托计划中,信托公司虽在名义上仍另行聘请投资顾问,但实际上只有该投资者才能真正决定证券买卖的方向、时间、数量、价格等。
为约束该投资者的行为,在这一类信托计划中通常会保障其他普通投资者的最低收益水平,并设置强制平仓线,约定投资亏损时该投资者应立即弥补的亏损等特殊条款,此时该投资者被形象地称为“劣后受益人”,其他普通投资者则被称为“优先受益人”。
Ⅳ 创业融资中很多的坑,不是什么投资人的钱都可以拿,认真观看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
这中间的许多条款抄可能袭一不留神就会被带进沟里去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找融资顾问来协助创业者完成融资。
拿前段时间最惨创业者来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创业项目负责人被“扫地出门”后,还得承担对赌义务,最后被送上法庭、银行卡冻结、房产被封的悲惨结局。因此,这件事在创投圈引起了热议,不少创业者和吃瓜群众也开始控诉资本的贪婪与无耻。
融资前可以用飞鸽创服录制个视频BP,因为在视频时代下,图文传统的BP投资人比较不爱看了,投资人也逐渐喜欢听看BP了,工作量低很多,而且信息更充分获取。他们平台免费给创业者提供开发了一整套的基于视频BP的生态连接沟通环境,让投融资更加的高效直接。
另外平台还会有投资人对项目进行点评反馈,这样大大的帮助了创业者从中看到自身项目的不足,更进一步了解资本都是从哪些方面看项目的。
感谢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Ⅵ 出资人和投资人的区别
投入资金的时间不同;“出资”在公司设立之前必须实际投入并缴足;而“投资”既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前投入,也可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分期投入。
投入资金的目的不同;“出资”的目的在于缴足注册资本进而设立公司;而“投资”的目的则在于公司业务的开展或扩大经营。
投入资金的表现形式不同;“出资”一般通过章程约定并由公司出具《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证明书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而“投资”则一般通过内部投资协议,由公司出具非正式证明文件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
收取回报的表现不同;“出资”作为股份的表现,将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实现回报;而“投资”则一般是通过投资协议所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回报。

(6)良心投资人扩展阅读:
出资人职责:指获得授权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者他们委托的专门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的职权和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例如,中央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大型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
国有资产出资人依法享有对国有资产的占有、收益、使用和支配权,享有资本受益、重大决策和选聘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同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国有资产规模和营运需要,设立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如国有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授权他们行使出资人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出资人
Ⅶ 顶级投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分析工作:包括财务费用分析、本部流动性分析、财务稳定性分析、资金需求/来源/配置分析及集团资金战略分析等,集团对外信息披露工作:银企交流,内部评级及债券和公司的外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