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想的汽车之家网站投资多少钱建设成
我只知道他的现在市值38亿美元。一个做五指cms的苦逼程序员给你的答复。
『贰』 阿里收购了哪些公司
和阿里近期收购以穷游、虾米为代表的一批小网站相似,酷盘也属于个人用户数量级别庞大,但商业模式并不明晰的企业。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公司拥有自己的云存储业务,其本身既有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也有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但在产品线调整中,阿里云个人存储版块被弱化,主攻企业级业务。
9月25日上午,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正式收购个人云存储软件酷盘,在公告中显示,未来酷盘团队将协同阿里集团的用户体系和数据应用场景,共同打造“个人云”服务。
阿里巴巴与云存储应用酷盘的收购谈判行已结束,阿里巴巴已成功收购酷盘,并且将很快公布消息,收购后的酷盘仍将保持独立运营,预计消息将很快公布。
据悉,阿里巴巴与酷盘的并购谈判已持续很久,今年5月,酷盘CEO顾志诚就表示,酷盘正寻求C轮融资,目前正在和几家谈融资事项,洽谈中有一家为阿里巴巴,但一切并未最终敲定。
酷盘成立于 2011 年,由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和网际快车 CEO 黄明明共同创办。2011 年曾获DCM领投的B轮投资,共计 2000 万美元。之后黄明明出任酷盘董事长,一年前黄明明淡出公司管理,基本退出酷盘,目前酷盘内部运营由顾志诚负责。其公布的数据显示,酷盘目前拥有 1500 万用户,其中超过 300 万的移动端用户。自 2012 年起,酷盘战略重点转向移动设备。
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酷盘CEO、暴风影音前创始人顾志诚将和及其团队一起加盟阿里巴巴集团。
不过,酷盘和阿里巴巴均未透露太多融资细节。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此次收购价格低于B轮融资时的估值。而酷盘方面接受这个交易,主要也是看到网络和腾讯在这个领域不断做大,因此对于酷盘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交易。同时,10T 空间的最新空间策略在今天凌晨正式开始执行,也就是跟阿里刚刚推出的“来往”进行绑定,只要注册“来往”,就送 10T 酷盘空间。
收购理由:和阿里近期收购以穷游、虾米为代表的一批小网站相似,酷盘也属于个人用户数量级别庞大,但商业模式并不明晰的企业。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公司拥有自己的云存储业务,其本身既有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也有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但在产品线调整中,阿里云个人存储版块被弱化,主攻企业级业务。因此阿里对个人云存储起家的酷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目前国外最为成功的云存储平台当属来自北美的Dropbox,酷盘无论是在服务方式、设计理念方面,还是盈利模式方面,都与Dropbox极为相似。在经营模式上,Dropbox一直走着"免费试用+高级服务收费"的路线。但对于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免费午餐"的中国用户而言,模仿Dropbox,似乎难以在国内形成主流。
这是国内中小云存储公司遇到的同样问题,用户最依赖的资源分享功能,需要云存储公司为此付出大量的服务器硬件和带宽资源。这样的烧钱业务很可能将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淘汰出局。加之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增大,曾经显赫一时的115网盘就在这方面遭遇了危机。因为,对于酷盘来说,能卖掉就好。
『叁』 黄明明的介绍
连环创业者转型做投资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黄明明即是最新一例。他曾经和蔡文胜创办265导航,最后卖给了Google。随后收购网际快车,投资创建酷盘,并担任酷盘董事长。最近,黄明明的新事业方向是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我愿意成为第一个相信创业者梦想的人。我的投资不仅是提供早期资金支持,更主要的是成为创业者的合作伙伴,和创业团队一起选定方向,打磨产品,介绍资源,但绝不添乱。”黄明明说。

『肆』 黄明明的投资只投人
在黄明明眼中,早期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重要,关键还是人。在同样的时段,同样的商业模式下同时起步的两家公司,最后的结果也会有天壤之别。
“比如我几乎在同一时间,同时投资了两家汽车类的网站,如今的发展大相径庭。其中一家就是汽车门户的领军者——汽车之家,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过9亿元、未来估值很可能超过10亿美金的优秀公司。这与我们当年引入和创始人李想极为互补的CEO秦致密不可分。而另外一家我投资的同类公司以300万美金被收购。这中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希望找到的创始人首先真的是有梦想,想做成点事。纯粹想赚点快钱的人,我不是特别喜欢。“
对于投资回报,黄明明作为天使投资人,他没有具体的预期。”想也没有用,交给老天来定。你投出去了,就当这笔钱不会回来了,这个心态非常重要。只要看准了创始人,我就不会在乎发展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比如我投资过的一家游戏公司,发展过程跌宕起伏,中途很多投资人都走了,我坚持当初对创始人的信任没有离开。最后公司被收购,我获得了超过50倍的回报“。

『伍』 季逸超的社会评价
在一次移动开发者会上,网际快车CEO、酷盘投资人兼董事长黄明明见到了季逸超。黄明明后来发微博说:“真乃英雄出少年!告诉他我是他的粉丝,我高中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卖贺年卡。”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热门游戏《二战风云》的出品方北京数字顽石无线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刚等都惊叹于季逸超和他的“猛犸4”。更有一些知名公司和投资人找到季逸超,希望并购季逸超的项目或者给他投资。
但季逸超明确拒绝了一切投资。“如果有投资,就意味着要盈利。我在浏览器的宣传语里明确写了,拒绝一切广告,我不愿意出现任何广告。”季逸超说,以后他可能会选择创业,但一定不会再做浏览器。

『陆』 一张估值千亿合影背后的资本江湖
谁是汽车圈最苦逼的人?2019年这项人设落在了李斌的头上。万万没想到,2020年李斌非但没有摘掉这顶"最惨人设"的帽子,还拉来了两个造车兄弟——何小鹏和理想,"最惨三人组"正式出道。
6月7日,一张李斌、何小鹏、李想簇拥而坐的照片在朋友圈流传,何小鹏发朋友圈并配文"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在何小鹏的微博上,他更是在三人合影的旁边,配上了"黑豹、钢铁侠、雷神"以及"三英战吕布"的图片,颇有兄弟齐心的意味。
而资本市场也早已经为这三位自称"苦逼"的男人明码标价。蔚来目前的市值是66.41亿美元,小鹏的估值被炒到了近40亿美元,理想的估值也飙升至200亿元,三家企业的估值加起来近千亿元人民币。
从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发展来看,这绝对是中国新造车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会师意义的照片。
早在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初期,便有不少声音表示,最后胜出的企业不超过三家。经过量产、融资几轮淘汰赛下来,果然还在苦苦坚持的企业可用一只手数下来。
与其说支撑它们坚持下来的是产品和运营模式,不如说它们都拥有着强有力的资本推手。
资本喂养
据汽车头条APP计算,从天使轮融资到当前最后一轮融资,小鹏汽车一共经历了9次融资,共收获将近2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蔚来汽车从2015年A轮融资到最近的一次债券融资,一共经历了十四次融资,收获了超过5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理想汽车从最初的天使轮到如今的C轮融资,一共经历了7次融资,共收获了40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部分融资并未公布具体的融资数额,因此汽车头条APP对小鹏、蔚来和理想的融资数额是粗略估算的结果。
除了小鹏、蔚来和理想之外,威马也是活跃在造车新势力一线的企业。威马走到现在,同样是资本大手助推的结果。
站在这些造车新势力企业背后的,究竟是哪些投资高手呢?
在造车新势力融资早期,BAT三大巨头便已经深入渗透。其中最先站队的当属腾讯。作为蔚来汽车的六大创始人之一,腾讯在一开始便对蔚来汽车进行了投资。
而在蔚来后续的融资中,腾讯又进行了多次跟投,深度参与蔚来汽车的造车之路。腾讯参与了蔚来2015年的A轮融资、2017年的战略融资、2017年的D轮融资以及2019年的债券融资。
在蔚来汽车的C轮投资中,网络也开始参与到造车新势力企业的融资之中。而后,网络资本又投资了威马汽车的B轮融资,深入到造车新势力阵营当中。
随着阿里巴巴对小鹏汽车的A+轮以及B轮融资的投资,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正式展开了较量,形成了阿里巴巴+小鹏、腾讯+蔚来、网络+威马的格局。
除了BAT之外,刘强东也是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重要伙伴。京东不仅参与了蔚来早期的融资,刘强东的妻子章泽天也多次为蔚来站台。章泽天曾出席过蔚来耗资8000万的发布会,试乘了蔚来EP9,这些蛛丝马迹的背后均是资本力量的呈现。
雷军也与造车新势力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众所周知,雷军是蔚来汽车的创始投资人,同时也投资了小鹏汽车。
在私下里,雷军与李斌、何小鹏的交集也颇深。2015年造车新势力企业刚刚萌芽的时刻,雷军便与李斌有过联系。几年之后,雷军回忆称"那时候,一谈造车感觉像是骗钱似的。"
对于何小鹏而言,雷军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投资人这样简单,更是"人生导师"一般的存在。
何小鹏曾表示:"人生需要导师,创业的路上也需要贵人,对我而言,雷军就是这样的导师和贵人。无论是UC,还是小鹏汽车,雷军都是我的天使投资人,也都给了我很多正确的建议。"
当然,这场中国汽车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次造车运动,还吸引着更多投资机构的青睐。翻看过去几年中小鹏、蔚来、理想的投资者时,高瓴资本、IDG资本、经纬中国、红杉资本、顺为资本、明势资本、梅花创投等投资圈"大佬"纷纷参与到这场造车狂潮中。
其中,高瓴资本投资了小鹏、蔚来;顺为资本投资了小鹏、蔚来;IDG资本投资了小鹏、蔚来;红杉资本投资了蔚来;明势资本一直坚持对理想进行投资。
上市迷途
各个领域的资金入场造车运动后,终于催生出了初期的结果。如今,蔚来、小鹏和理想均实现了量产交付,趟过了造车路上的第一道坑。
不过,汽车特殊的生产周期、高度复杂的品质工艺,重资产的玩法都极度考验资本的耐心。即便是这三家企业,目前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盈利遥遥无期。
何小鹏曾在朋友圈发出感慨:"做一个超高难度,巨大投入,基本上无竞争的创业,基本上没有办法是初次创业者有能力驾驭的,同时因为风险巨大对一个大企业内部孵化也的确不应该因不满足股东利益。但是在中国已经成功的企业家我也认识不少了,无论是科技、金融、地产还是汽车,基本上无人愿意真正个人投入在一个可能要经历巨大失败、经济损失、多年嘲讽和很可能无法规模盈利的事情。大家都努力在产品(内容)和人(企业)之间做流通效率和生产关系和服务体系的优化,很少人真正从最源头最底层做事情。期待将来我们有更多更天真的连续创业者。"
在利益权衡之下,不少资本选择了退出对造车新势力企业的投资。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
高瓴资本是蔚来大的重要投资人,它的撤资一时间让蔚来陷入了负面口碑之中。蔚来汽车在股市上的表现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实现盈利遥遥无期等话语层出不穷。
事实上资金匮乏一直伴随着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便是如今"幸存"下来的蔚来、小鹏和理想,依然在为这个问题头疼。
正如何小鹏对三人合照的点评道出了如今造车人的心声: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而万变不离其宗,补充资金缺口,是生存求变的唯一出路。
在此之前,蔚来已经通过在美股的上市打开了一个新的资金入口。在蔚来之后,其他造车新势力企业上市的消息也此起彼伏。
近段时间,企查查的信息显示小鹏和理想IPO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在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多达17名投资人从公司退出,包括蓝驰创投、梅花创投等多家投资合伙企业。
同时,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和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殷晓斌,作为原董事双双从公司董事会退出。车和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由变更前的9.15亿元减少为6.83亿元。
2020年5月13日,车和家再次发生工商变更,多达18名投资人从刚公司退出,车和家的注册资本由7.25亿减少为4.34亿,同比减少40.2%。此外,理想原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新帆公司资本金减少为29000.657万元人民币,减少了71%。
另一边,小鹏汽车几乎执行着与理想汽车同样的操作。2020年5月18日,小鹏完成股东变更,包括何小鹏、夏珩在内的27名股东全部退出,变更后仅仅留下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股东。
对此,理想和小鹏的回应是"公司优化组织架构"。不过,这被不少分析师解读为搭建VIE架构,这是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标志动作。此外,注册资金的减少同样被解读为为上市做准备。
这些确切消息的背后,一些流言已经在汽车圈传开。据知情人透露,小鹏汽车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整体上市计划预计会在今年7月至9月之间完成。
路透社报道称,理想汽车也已正式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高盛为此次牵头交易的主要银行。
造车运动行进至此,理想和小鹏IPO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它们依托资本的力量,从300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中脱颖而出,实现用户交付并取得了还算不错的销量成绩。
然而资本市场的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几年前,造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凭借着几张PPT便可融得上亿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本认清了造车是一件漫长的消耗运动,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
此外,"瑞幸事件"的发酵或让中概股面临着严苛的监管要求,将加大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不确定性。
更大的背景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本应常规的市场化监管行为被美国政府增添了过多其他因素。
或许,这是造车最好的时代:站在新能源风口上的马斯克光芒四射,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出,就业刚需的助推,且恰处于智能网联风口之中,这都让造车新势力企业成为资本和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但这或许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成也资本,衰也资本。前行者已然感慨: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