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正确的投资思维
2007年上证指数从6124点下跌以来,已经过去近5年时间。这5年中,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买了银行股和其他强周期性股票的投资者。这究竟为什么呢?事实上,从银行股的盈利模式来看,它本身基本不创造利润,而是来源于其他实体企业。因此,从银行业整体情况分析,其利润总额应该占实体企业创造的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否则必定是损害实体经济,最终回过头来损害银行业自身的安全。
基于这样的逻辑,2009年股市反弹结束后,人们对投资银行股逐步开始醒悟,先知先觉者在2009年起就退出银行股,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抛售的队伍,这就造成这几年银行股虽然业绩年年增长,但市盈率、市净率却逐年下降。当银行股市盈率降到15倍以下时,很多专家、学者、股评人士开始大谈银行股估值便宜,有的称之为“估值洼地”,号召股民买入银行股,长期持有。他们认为,短期即使难以上涨,但是下跌的空间基本封杀。两年前,一个平时不怎么研究股票的同志居然信誓旦旦地向我推荐银行股,还十分肯定地说,现在是买银行股的好时机,市盈率很低啊,必赚无疑。两年后的今天,银行股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5倍。真的是一路盘跌,令人心碎。可悲的是,依然很多人执迷不悟,他们说:“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只要中国经济还在发展,银行股的业绩必然越来越好;当牛市到来时,银行股必定领涨大盘,届时银行股的市盈率必将回到20倍甚至30倍,投资回报巨大。”
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看好银行股?我想,一定是投资思维出了问题。我们经常讲,在股票市场投资,必须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含义实在异常深刻,它揭示了正确的投资思维方法经常是超越大众的想法:
一是牛市对普通投资者的伤害最大。原因在于:(1)牛市之后必定伴随着熊市,大多数人都会在牛市的高位入场去购买看起来便宜的银行等周期性股票,结果在接下来的熊市中遭受最大的损失。(2)牛市破坏甚至毁灭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在牛市的氛围中,大量股票上市圈钱,大量交易耗费佣金、税收等,股市资金也一再减少。只有在熊市中,优质股票与平庸股票才会截然不同、区别明显。所以,熊市是投资者的天堂。
二是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甚至分红率等量化指标都与一个企业有无投资价值毫无关系。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都是荒唐的指标,“估值洼地”也是伪命题。如果投资者简单按照这些指标投资,或者将这些指标当做投资“救生圈”,绝对会被股市这个神秘之海埋葬。
三是无法评估投资价值的股票一律避开。投资价值就是指企业未来存续期内现金流的贴现值。如果一个股票难以用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进行评估,那这个股票要么没有投资价值,要么无法判断投资价值。无论哪一种情况,我们避开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去碰这样的股票?
四是只买确定性、稀缺性的优质消费类股票。因为只有这些股票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可以粗略估算,并且随时间推移,其投资价值都远远超出当初的估算。投资决策就两点:要么买,要么不买。如果要买,任何时候都是买这些确定性、稀缺性的优质消费类股票,不管什么价格;如果认为这些好股票的价格太高了,你可以不买,那就耐心等待股价回落到合理以下再买。绝对不可以因为好股票的价格太高,你迁就去买股价低的平庸股票。
2. 如何从生活细节中养成一个价值投资思维习惯
耐心等待机会,价值投资者习惯等待机会而不是追逐机会。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当我走路过街的时候,如果绿灯的亮灯时间少于15秒,我就会停下来等下一轮的绿灯再过街,而不是匆忙赶过去。首先,我必须说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问题。价值投资不仅仅只是一种投资策略,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很多时候内在的想法和思维习惯,决定了价值投资的行为是和普通的投资理财存在巨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异是保证价值投资者在长时间内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
3. 你想学理财,先看看有没有这几种思维方式
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理财需求,只有知道自己的投资目的、风险偏好、投资预期才能更好的明确理财需求。
其次需要了解理财产品特点比如投资时机、获利方式、影响因素等。这样才能根据个人需求及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最重要要选择可靠的理财平台,谨防上当受骗。
推荐可以了解下农行的理财业务,农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推出了不同的理财方式。并且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个人网银、掌上银行操作理财业务,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管理资金。
五万元以下的资金,推荐办理农行储蓄方式的理财,比如:定期存款、定活两便、通知存款等。详情可点击链接:存款介绍。网页链接
或者可以考虑下农行的贵金属业务,比如存金通。
存金通业务指客户通过我行借记卡开立贵金属账户,按照我行实时贵金属报价购买“传世之宝”贵金属投资产品,购买数量实时计入客户贵金属账户。投资黄金,也是使资产得以保值的一种方式。详情可点击链接:贵金属业务介绍网页链接
若是金额在五万元以上,那么又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购买农行的理财产品。一般保本保收益的理财风险较低,可看下本利丰系列。若是想要收益略高,可看下安心得利。或者最近比较受欢迎的“周四我最赚”。
或者直接签约自动理财业务,自动理财是指客户通过与银行的一次性签约,系统按照约定周期和扣款规则对我行开放式理财产品实现定期申购的功能。
更多理财业务介绍可点击链接:网页链接
4. 中国古代具有投资思维的有哪些名人
中国古代具有投资思维的还有哪些名人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清朝巨贪—和珅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清代最大贪官,和珅的能耐就在于他既贪得到,且对商业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般。他是怎么做的呢?买房子买土地!和珅可谓是温州炒房团的鼻祖。他投资的地都是位于“市中心的地方“。有一次,朝廷动乱,地主为了留有后路而纷纷抛售房产土地,和珅趁机低价收购,几年后再以高价租出去。看看,这种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有,如果让和珅放在今时今日,他也定能抓住时机正确投资。
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史记》中载范蠡“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且他仗义疏财,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相传吴国灭亡,西施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使命后,与范蠡泛舟江湖,不知所踪。
据闻当时他助越灭吴之后来到了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的同时,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随后,他又涉及了皮革业和制陶业。用今天的话讲,他是跨界经营,多元化投资。
商祖白圭(约前370年—前300年)
白圭名丹,战国商人,出生在东周的都城洛阳,弃政从商。《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风险中立型的理财观则遵循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白圭是战国人,他的理财之道就是不贪图眼前小利,推测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最佳投资时机,来获得最大收益。白圭喜欢观察市场情况和年景丰收的变化,当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绢帛绵絮;当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投资观念与沃伦·巴菲特“在别人都理智时,我疯狂;在别人都疯狂时,我理智。
战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
吕不韦,战国末年着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富可敌国—沈万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
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
5. 投资是一种思维 第2版读后感
投资是一种思维 第2版读后感
人们,尤其是男人们,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她是爱你的钱还是爱你的人,总是怕她是特只爱你前的女人。
可能有人要说他们害怕有一天,他们变成穷光蛋,哪呢这些女人也会离开他们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些女人是金钱的展品失去钱就失去这些女人。
从经济学角度看,不难得知男人为什么总害怕爱你金钱的女人,因为他们不愿问一项人生的投资冒太多的风险,显而易见他们降低风险的投资,去找个不爱你的钱而和在一起的人,这样一旦哪一天失去了钱,也不会承受道带的损头。
人都是自私的,暂且不论它是难说的,但说的一点没错,自私的人类怕承担风险,做一方面抵制拜金主义,但自己未尝不是寻找献身一金钱的捷径,价格有钱人,要个富家小姐等。
但是,不是因为你的钱而爱你的人,风险就低吗,其实未必,因为世事难料,命运处境都会使两个人发生变化有一天两个人有可能会变得没有共同语言,无爱情可言,这是很有可能的。
再则言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脱离了金钱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味的去追且爱情的浪漫同样存在高风险。
在没有懂得爱情真谛之前,去嘲讽以金钱主导爱钱的人,是不理智的,就是说会子品德主导爱情的人鄙视一金钱名利主导爱情者,也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
可能太多数人时笔者这样的想法抱离奇的态度,以为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但对于想我们不懂爱情真谛的和忽略爱情前提下追求幸福的人们!
那我们是去想风拜金主义吗?不是,正是五十步笑百步才笑出了文明,笑出了进步,只是想说文明与爱情的本质是一致的,有时想变多的应是体验而不是一致意的嘲讽。
6. 我觉得如今创业,就是从小投资或者不投资开始,做小吃美食技术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就是做好互联网的思维。
互联网和小吃是并行不悖的
7. 投资理财要善用杠杆思维是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动,讲的就是杠杆的作用。投资杠杆意思是借东风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一旦判断出差错,你就会承担多几倍的损失,很可能一下子就玩完了。慎用杠杆,关注汇付天下。
8. 投资是一项自我修炼,尤其是证券投资,那么投资中需要掌握哪些思维方式呢
投资确实是一项自我修炼,在修炼中要有成绩应当掌握以下几点思维方式。

但是,参考他人的观点也很重要。有些人之所以永远都没有进步,是因为人家已经用语法无误且句子成分完整的汉语明白无误地跟他说了,他还是不肯听,或者理解不了。如果你确实不同意一个观点,可以先收藏了,等结果出来再看谁对谁错,看看是否要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