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特高压直流十三五投资额

特高压直流十三五投资额

发布时间:2021-04-30 07:32:26

❶ 智能电网前景及智能电网实行目的

智能电网建设是根据我国能源分布于负荷消纳地域分布特点,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采取的的电网发展方式,对各类能源,尤其是大规模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电的计入和送出适应性强,能够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高效率配置。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化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前景依然广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根据国家智能电网“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新建智能变电站达5182座左右,其中新建750千伏智能变电站约19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约182座,330千伏智能变电站约60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约1198座,110(66)千伏智能变电站约3710座;改造64座500千伏、18座330千伏、320座220千伏、630座110(66)千伏变电站。

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建智能变电站智能化部分的投资约为537.6余元,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总投资计为93.8亿元。“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计划总体投资1.6万亿元,按照智能变电环节约20%的份额计算,智能变电环节投资额度将达到3200亿元,前景依然广阔。

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这使得其并网容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伏发电大规模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利用光伏发电的主动性,提高了光伏发电的开发力度和使用效率。

我国对智能电网的探究也一直在进行。目前,国内电网不能满足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将建设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以解决光伏发电并网问题,促进新能源的利用。

我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这是由于新能源发电依托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而发展。智能电网其高速、可靠、经济、安全的电能输送通道为光伏发电的电能输送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其发展与应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❷ 十三五规划总投资额是多少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要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铁路3 5万亿,公路7 8万亿,民航0 65万亿,水运0 5万亿。

❸ 特高压电网规划

分析人士预计投资额达2700亿元,平高、许继等上市公司或获益

国家电网公司12日首度公布,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同日,国家电网宣布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不再是“试验”和“示范”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5年,特高压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200亿投资,足足增长了13倍之余。由于特高压设备门槛较高,其投资拉动将使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上市公司受益。

宣布“三纵三横一环网”

国家电网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需加快“三华”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据悉,在特高压交流工程方面,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其中,三纵是:锡盟—南京、张北—南昌、陕北—长沙。三横是:蒙西—潍坊、晋中—徐州、雅安—皖南3个横向输电通道。此外,还建设淮南—南京—泰州—苏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长三角特高压双环网。

在特高压直流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间,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华北煤电和风电基地开发,建设锦屏—江苏等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满足西藏供电,实现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

国家电网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特高压将成重点投资方向

国家电网将其全新战略“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定义为: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国家电网。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具有浓厚的“特高压”色彩。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仍然是传统的电力设备供应商受益,尤其是已经形成优势竞争地位的厂商,传统电力设备供应商的受益和盈利程度最终仍取决于行业的供应格局和企业自身的地位。

仅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静态投资达57亿元,因此,上述大量交直流线路如果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将带来巨量的投资。国家电网预计,到2020年,我国特高压传输容量接近3亿千瓦,其中水电约7800万千瓦。

据国家电网人士介绍,国内100多家电工装备企业,参与了特高压设备研制和供货,其中,变压器由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天威保变自主研制;电抗器由西安变压器公司和衡阳变压器公司自主研制;断路器由平高电气、新东北电气、西安高压电气分别与国外企业联合研制、产权共享;保护控制系统由南瑞继保、许继集团、四方继保等研制。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磊也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将向特高压倾斜,初步预计,特高压交流投资额将达2700亿元(“十一五”仅为200亿),因此,少数能参与到特高压工程的厂商会风景独好。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国网收入囊中的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平高是交流线路的最大受益者,许继是直流线路的最大受益者。

以平高电气为例,刘磊预计,下半年特高压工程批量上马将有定论,按照GIS(封闭式组合电器)占特高压交流投资12%计算,平高占40%份额,未来预计特高压可为平高带来每年约25亿元订单。

2700 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磊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将向特高压倾斜,初步预计,特高压投资额将达2700亿元(“十一五”仅为200亿),因此,少数能参与到特高压工程的厂商会风景独好。

http://wenku..com/view/cadd3642a8956bec0975e320.html

❹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规划

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以330千伏、500千伏交流输电和500千伏、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为骨干网架。全国已经形成5个区域电网和南方电网。其中:华东、华北、华中、东北4个区域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形成了500千伏的主网架,西北电网在330千伏网架的基础上,正在建设750千伏网架。但是,由于我国电网跨区域输电主要依靠500千伏交流和正负500千伏直流,在提高电力输送能力方面受到技术、环保、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
而特高压电网能够适应东西2000至3000公里,南北800至2000公里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有利于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大型核电站群的开发和电力外送。第一条由集团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承担设计工作的750千伏的官厅至兰州东输变电工程截至2012运行安全稳定,为规划中的国家特高压电网打下坚实基础
2008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建设,就是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推进‘一特三大’战略;就是要彻底解决电网建设滞后、网架结构薄弱问题,适应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实现电网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根本转变就地平衡观念,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
《意见》首次公开明确了特高压电网较为详细的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特高压电网全面发展,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核心,联结各大区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网架。到2020年,建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53座,变电容量3.36亿千伏安,线路长度4.45万公里;建成直流输电工程38项,输电容量1.91亿千瓦,线路长度5.23万公里。特高压及跨区、跨国电网输送容量达到3.73亿千瓦。电网技术装备和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同时再次强调了“十一五”期间的一些规划,“…全面建成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基本建成西北750千伏主网架,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跨国电力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公司电网投资12150亿元。到2010年,公司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达到38.9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16.4亿千伏安,跨区、跨国输电容量达到8500万千瓦,交换电量达到3800亿千瓦时。高岭背靠背、中俄直流背靠背工程,2008年建成投产。灵宝背靠背扩建、淮南—上海特高压线路工程、南阳特高压站扩建主变工程,2009年建成投产。加快建设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确保2010年投产。开工建设锦屏—苏南±800千伏直流,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三沪二回、德宝、呼辽、山西—江苏等±500千伏直流,青藏±400千伏直流等工程。…”对于2008年国网公司的建设计划,数据显示2008年将开工33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3.2万公里、变电容量1.9亿千伏安,计划投产线路1.5万公里、变电容量0.97亿千伏安,投资2532亿元。其中特高压、750千伏及跨区电网计划开工线路1.7万公里、变电容量1.0亿千伏安,计划投产线路2450公里、变电容量1620万千伏安。
国家电网公司还公布了2007年简要的经营业绩数据。数据显示2007年国网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4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130亿元;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开工6.0万公里,投产5.4万公里;变电容量开工2.7亿千伏安,投产2.1亿千伏安。完成售电量19742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利税突破千亿。
2008年电网建设计划投资2532亿元,同比增幅仍然维持在10%以上,同时,根据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总投资额12150亿元的目标,我们估计2009年仍然可以维持10%以上的增幅,即投资额将达到2850亿元左右,而2010年将与2009年基本持平。

❺ 目前我国超高压交,直流电线路都有哪些

1、 我国目前的特高压线路已经有27条之多了。当然这包括了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含已投入运行,已在建,及已规划的;

2、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通常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指1000kV及以上的电压。高压直流通常指的是±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
3、具体27条特高压线路请详细参考:http://weibo.com/ziranpai2009

❻ 特高压直流,什么是特高压直流

直流特高压(UHVDC)是指±800kV(±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直流特高压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容量大、电压高,可用于电力系统非同步联网。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由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逆变站、受端交流系统五个部分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换流站,而换流站的心脏换流变又是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重中之重。

应用特点
直流输电是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直流输电将交流电通过换流器变换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至受电端并通过换流器[span]变成交流电,最终注入交流电网。相对交流输电来说,直流输电具有输送灵活、损耗小、能够节约输电走廊、能够实现快速控制等优点。特高压直流输电具备点对点、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主要定位于我国西南大水电基地和西北大煤电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外送。

使用情况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迅速,以国家电网为例,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和向家坝送出工程将采用3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四川锦屏水电站采用1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以上工程计划在2011年底~2016年期间陆续建成投运。金沙江二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也将采用3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哈郑特高压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800千伏)、输送容量最大(800万千瓦)、直流电流最大(5000安培)、输送距离最长(2210.2千米)、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是我国“疆电外送”的首个特高压项目。该工程于2014年1月27日投入运行。
2015年4月,我国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完成可研评审: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准东地区煤电基地开发和外送,缓解东部地区环保压力,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电力规划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准东—华东(皖南)特高压±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1] 。
2016年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东—皖南工程”)1月11日正式开工。该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线路全长3324公里。工程投资407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投运。准东—皖南工程实现了自主创新的新跨越。电压等级由±800千伏上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上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5000公里,每千公里输电损耗降至约1.5%,进一步提高直流输电效率,节约宝贵的土地和走廊资源。

❼ 交流特高压输电与直流特高压输电的区别哪种好一些

在能源输送体系中长期占有较大比重,当输电距离比较远时直流输电比较经济,线路损耗少。稳定,高效,节约成本,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

❽ 特高压直流的使用情况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迅速,以国家电网为例,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和向家坝送出工程将采用3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四川锦屏水电站采用1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以上工程计划在2011年底~2016年期间陆续建成投运。金沙江二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也将采用3回±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送出。哈郑特高压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800千伏)、输送容量最大(800万千瓦)、直流电流最大(5000安培)、输送距离最长(2210.2千米)、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是我国“疆电外送”的首个特高压项目。该工程于2014年1月27日投入运行。
2015年4月,我国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完成可研评审: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准东地区煤电基地开发和外送,缓解东部地区环保压力,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电力规划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准东—华东(皖南)特高压±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
2016年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东—皖南工程”)1月11日正式开工。该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线路全长3324公里。工程投资407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投运。准东—皖南工程实现了自主创新的新跨越。电压等级由±800千伏上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上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5000公里,每千公里输电损耗降至约1.5%,进一步提高直流输电效率,节约宝贵的土地和走廊资源。

❾ 特高压的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超高压是西北电网750千伏的交流实验工程。首个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特高压交流示范工
程,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全长640公里,纵跨晋豫鄂三省,其中还包含黄河和汉江两个大跨越段。线路起自山西1000kV晋东南变电站,经河南1000kV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1000kV荆门变电站。2008年12月30日22时,该工程投入试运行,2009年1月6日22时,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直流方面,四川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顺利投入运行,这是目前规划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也于2012年5月13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8月12日首度公布,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
同日,国家电网宣布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不再是“试验”和“示范”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
2015年7月24日,在江苏省东台市,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线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建。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线路全长759.4千米,新建输电线路2×780公里,工程投资268亿元。该工程是迄今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后可增强长三角地区电网互联互通、相互支援的能力。
中国的特高压输电网,建设不到10年就具备了世界最高水平,创造了一批世界纪录。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则是世界上同类工程中容量最大、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中国的成就,被国际大电网组织称之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未来将在特高压骨干网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智能电网,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美国。
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跨越淮河、长江的皖电东送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原计划于2016年3月投入运行,现2015年10月工程即将进入验收阶段,可望提前投入运行。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5年,特高压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200亿投资,足足增长了13倍之余。
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这将意味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
国家电网发展策划部专家张克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核电、风电包括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未来的发展都将有赖于建设特高压电网。以风电为例,国家规划风电在2020年达到1.5亿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但目前八大风电基地的装机容量已经占到总装机容量的80%,其中五大风电基地都在三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仅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等省及自治区的风电装机就有8000万千瓦,因此风电消纳存在很大问题。只有借助特高压电网才可将如此集中和不稳定的电力传输到华北和华中等负荷中心。他表示,特高压建成后,可大规模开发风电,并做到高效率消纳,从而将一度颇为严重的弃风现象控制在1%。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张正陵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特高压(UHV)智能电网对内地电力发展是必须的,未来五年国家电网将投入6200亿元人民币,建设20条特高压线路,以将西南的水电和西北的风电传输至中国东部。发展特高压电网不仅是技术革新,还实现远距离运输,解决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且能改善当前中东部面临的严峻环境压力。
所谓特高压电网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内地76%的煤炭资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在西南部,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在中东部,普通电网的传输距离只有500公里左右,无法满足传输要求。
截至目前,内地特高压电网已完成一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两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共达4633公里,在建的有两条交流和两条直流线路,达6412公里。
2015年10月7日,国内变电容量最高的6000兆伏安1000千伏特高压主变器系统在苏州完成安装。此举标志着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变电容量最高、单体供电能力最强的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核心工程建竣。
1000千伏特高压苏州变电站是国内首座双站同址建设的特高压变电站,首期工程安装到位的电力系统分别服务上海和江苏。该变电站远景将建设6组3000兆伏安主变器系统,变电总容量达18000兆伏安。
作为“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重要节点,苏州变电站建成投运后,对于提高华东地区清洁能源和电网负荷接纳能力,增强长三角电网抵御重大故障能力和皖电东送可靠性,均具重大意义。

阅读全文

与特高压直流十三五投资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