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基金赚钱,而部分基民却难赚钱
因为很多购买基金的朋友是非常喜欢操作的,而且所追寻的理念也是追涨杀跌,所以他们才能够在购买基金的过程当中亏损的。
其实很多对于基金投资时间比较长的朋友都知道,只要能够长期的持有一只基金,大概率还是能够赚钱的。很多基金的年投资回报率还是比较高的,只要我们不瞎进行操作,就能够获取一些利润。
一、基金投资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认为在基金的投资过程当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比拥有博学的知识更有帮助。基金市场当中拥有很多的学霸,而且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是非常自信的,即使拥有很多的知识,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作为一个新手投资者,我认为只要做好了以上三个方面就能够提高自己赚钱的概率的。其实基金投资是非常讲究概率的,因为市场的波动是没有任何的规律的,基金市场上有人赚取了收益,那么就会有人亏损收益的,在正确的理念的指导之下,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
㈡ 基金到底还能不能买 在网上看到有很多人说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一起骗基民的钱真的是这样的吗
骗钱是不可能的,就是怕遇到不负责任的基金经理拿你的钱乱投资乱买股票,拿你的钱打专水漂属,那就杯具了,不过大多数还是很专业的,选择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如果选对了基金经理,基金当然会赚钱,大烂基就别碰了,挑点热门的买,比如富国天惠,大投摩根中国优势,金鹰中小盘都是蛮不错的基金
㈢ 基金如果赚得多,基金经理可以拿大头不分给基民可以这样操作吗
不可以基金是通过基金购买股票债款来进行运作,而上涨下跌都是通过其运作来进行,而基金大涨也不会变成现金,除非卖出才可以,所以是不可能不给基民分钱的,
㈣ 为什么明明基金赚钱,基民却总是亏钱
如果基金业绩很好,可是基民还是在亏钱,那就只有一种解释“高买低卖回”。
下图是2011年到答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知,
1.2015年大牛市的时候,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份额最高的。也就是说,大家在市场高点的时候,拼命的买股票型基金,俗称“高买”。
2.在2014年熊市的时候,由于市场一直跌跌不休,投资者就把持有股票型基金赎回了(俗称“低卖”),进而让2014年的股票型基金份额是最低的。
所以即使基金业绩再好,如果你总是这样“高买低卖”,亏钱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㈤ 基金经理不是个个都很厉害么,怎么亏损的还不少呢!!
问题很好回答。他们搬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理论层面上的,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一个基金经理合格与否。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差的的人,在股票市场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对股票有很深的造诣,那么,他管理基金的能力不一定比那些有着高文凭的基金经理差,也就是说,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另外,中国的基金不但在交易时要收取基民的手续费,同时,只要你持有基金,他们还要收到管理费,这样,如果某基金不赚钱,那么它还是扣除每天的管理费,所以,基金只有大规模盈利才能保证基金净值的上升。这不比自己玩股票,赔了就是赔了,而买基金不同,如果工、赔了的话,不但要赔钱,还要给基金公司交管理费,等于是雪上加霜。中国的基金有时候还会出现与私募串通帮私募接高位股票的事情。还有的时候,基金的净值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开会开出来的,例如说,某天股市大涨,某基金公司可以先不公布他们的净值,而是先看看其它基金公司公布的相应净值涨了多少,如果别人涨了2%,那么该公司也会公布出2%左右的上升,其实当天他们可能净值升了5%,在这种情况下,剩余的3%就被基金公司私吞,毕竟净值到底是多少,别人根本就不知道,只有基金公司自己清楚,他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反正亏的还是基民的钱。
因为中国基金业现在缺乏的不仅仅是经验,更主要是道德上面的约束,造成了中国的基金业水平不一。
㈥ 基金公司是如何赚基民钱的
主要是基金的费率 认购、申购、赎回、托管,都是收费的
别小看它,一家基金公司为例,管理的基金净值在100亿左右,按照基金资产净值1.5%的年费率计提管理费,一年就是1.5亿,而基金公司的平均员工为80人。换句话说,80个人一年创造利润1.5亿元,而且是旱涝保收。同时管理几支基本的话,!!金饭碗啊……
至于投资所得的利润有50%-90%要分给投资人,剩下的还要支付各种系统维护、合作单位费用、员工工资等,剩下的就比较少了
㈦ 为什么基金赚了 基民却亏了
虽然今年公募基金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从历史数据上看,公募基金还是很赚钱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三思君就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股票基金”指数(H11021)为例,来给大家看看国内公募基金的历史表现。
数据显示,股票基金指数(H11021)从2002年12月31日成立时的1000点,涨到了目前的6146.18点。换一句话讲,该指数在过去的16年间,其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2%。

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不仅新基金的发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且发行的规模也会飙升。
比如今年年初发行的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首发当日就募集了300多亿,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大半年过去了,从这只基金的净值表现看,下跌了15%。
在这里,三思君并不是说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不好。因为从基金经理谢治宇曾管理的基金业绩上看,还是很有能力的。只是想告诉大家,能够给基民赚钱的基金,从来都不是抢的。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家又不买基金了。比如就像现在,即使基金公司使出浑身招数,也很难保证新基金会发行成功。
所以,三思君总结基民之所以总是亏钱的原因就是:在市场高位或火热的时候大量买入,然而在市场低位时又选择卖出。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了大多数买基金的投资者之所以亏钱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㈧ 基金经理那么牛 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三思君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1.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不是说投资主动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经理吗?基金经理的能力强,那么这只基金未来表现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调团队了呢?
其实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资时,都是高度分工的。一只基金从成立、交易、投资、研究、信息披露等环节都是由不同的团队分工合作的。所以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成上述环节的。
就说投资标的的选择吧。
作为一只基金,你不可能只买3—5只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只,甚至多的时候有几百只。
这几十只股票的实地调研、与公司管理的接触、公司的定期报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于国家宏观面或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你也要跟踪吧,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的。
2.离开团队,意味着失去了平台的“资源”
当基金经理离开团队选择单干时,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资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务,行业专家提供的意见等。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团队时,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选择单干的基金经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其业绩并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时间内,这只基金的净值上涨了11.95倍。最后让这只基金成为了国内首只累计净值破10元的基金。
说实话,业绩无可挑剔。
然而这位昔日“公募一哥”,转战私募以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现了清盘的事件。
虽然三思君不敢说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资源”所导致的,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多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END -
㈨ 基金公司赚到的钱什么时候分给基民
基金公司赚到的钱不会分给基民,那是人家劳动所得。
只有除去基金公司所得,剩余的才是基民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