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投放7万亿是否可信
这个应该是假的。
Ⅱ 央行释放7万亿,对老百姓是利还是弊
我觉得,凡事政府做事,吃亏的总是老百姓。
央行释放7万亿消息在各个圈子里流传。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有媒体大呼,央行释放7万亿,“中国版”QE到来。央行释放7万亿消息一出,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2016年房价走势了。有人说“‘央行释放7万亿 买房不看2016房价走势亏死你’”!
央行释放7万亿人民币贬值2% !
Ⅲ 政府今年投资了好几万亿,这对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影响,对国家长远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这个很难说的,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吧,短时间内,国家靠投资拉动经济,这样的大规模投资年年有,这样保证了国家经济增长,保证了就业,保证了社会稳定,但长远看,目前国家是靠印钞投资的(这个规模,每年有,国家也缺钱呀),助推了中国高通胀,2014年开始,中国减少印钞,M2增长放缓,这又增大了项目投资资金的压力,申请项目的主体方的压力更大,特别是地方政府,国家放水放缓,银行拿钱就变困难,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各方面考验地方政府能力,这可能造成部份政府信用违约,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增加地方能收入的税收迫在眉睫,主要是房产税,地税(这个是主要的,其他的大部分税收要交国库),后面大家都懂得~~~
Ⅳ 今天 央行释放7万亿 跟老百姓什么关系
人民币贬值了2% 你存银行的钱 100块 就等与少了2块钱了。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做理财产品,尽量不把钱放银行。避免这样不必要的损失
Ⅳ 央行7万亿救市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有要贬值
此次或将释放多达7万亿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人民币一夜之间贬值近2%。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有1000万,那么一夜之间就损失了一辆宝马1系,而如果手里仅有100元,那么可能一顿早餐就没有了。
对老百姓理财将造成什么影响?
除了影响股市外,流动性资金大规模增加,用钱成本下降,理财收益也将不断减少。反观不断下调收益的银行理财、互联网“宝宝”、基金、保险等,都是流动性供过于求的表现。此时,大量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P2P理财。
此次大规模资金被释放,传统理财利息将会不断减少,上述分析人士建议理财者应尽量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最大程度的保证资金保值甚至达到增值的目的,用有限的资源带来尽可能高的回报。
Ⅵ 央行投放7万亿是真的吗
百分之百是地产商的假消息 地产商时不时就会有这种假消息出来 为的就是忽悠人买房 我平时也投资些股票 可以肯定的说不知道这事 今天微信里看见个卖房的朋友发了这条消息 我到家特意网上看了下 这不纯属胡说八道么 哎 卖房人说的话真J8不能信 在他们眼里楼市永远都有利好 没利好也要编出利好来
Ⅶ 央行释放7万亿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央行释放7万亿 对我们投资理财有什么影响
一、内利好股市、利好楼市
逻辑跟降息降准容一样,市场上水多了,就爱往股市、楼市里流。
至于说对银行股有多大利好, 则有三点:1、是个利好。2、利好有多大,全看央行如何拿捏,就是说,还要看。3、但至少,它让那些担心银行坏账的人变得挺可笑:呵呵,你以为国之大行是你们几个合伙凑钱弄出来的放贷公司呢,没看见央行正在那里晃钞票吗?
二、P2P、银行理财产品等等的收益率还得降
当市场上钱少时,用钱的成本上升,你买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上升。那反过来,央行放水,市场上的钱多了,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会下降。
看看P2P、银行理财、还有其他像货基、保险啥的,收益都在逐步的下降。所以,想买理财产品的话,优先选收益率高、期限1年以上的长期产品比较好,尽量不买期限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生活消费将更加活跃,多跟银行借钱。
放水,意味着利息在不断减少,聪明人应该把存在银行的钱更多的拿去投资、拿去消费,尽全力的跟银行借钱,用有限的资源调动尽可能多的现金。
Ⅷ 政府七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何时决定
1、首先非常重要的现状:中国经济规模,经济总量非常庞大,但是中国国内可流通的现货货币并不多,中国的货币主要体现在实物货币上,比如房地产,房地产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一个房子会引发市政、建材、家电、汽车、装修。。。。蝴蝶效应。中国近10年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房地产即代表了投资,也代表了内需。房地产一上,就会牵动银行,地产商把土地质押给银行,银行把钱借贷给房地产商,地价与房价越高,贷款的资金也就越多举个例子,你的房子100平价值300万,质押给银行起码可以贷出120万一上吧,如果只有100万的市值,也不过贷出30、40万,银行的钱都在房地产上或房地产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或者伴生品的业务上,加上因为对房价进行了宏观调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突然收紧,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收紧货币,银行就要收紧贷款,原本正常的信贷或者企业的循环信贷也有很多违规信贷,突然银行不给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地产以及中小民意企业就傻眼了,破产、转型、跑路还有跳楼的就多了。每到年底,最奇特的现象就是银行资本回笼,为了达到回笼的目的,各个银行就被迫的瞎搞,银行间拆借利率的高企,前两年淘宝的於额宝就在这中间赚了不少银行间的不义之财。说到底,银行确实没钱。央行收紧也是被迫的,一方面要给过热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经济降降温,另一方面海外资本釜底抽薪,李嘉诚等仓惶出逃,人家带走的是美元,对应的资本走了,人民币也应该相应的减少,撤走一万亿美元外资,你就得减少6万亿多的人民币,原本这不算太大问题,问题是中国钱都在楼市当中,那么中国究竟在楼市有多少资本那,前一阵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各地新区(大概是开发区一类的)即可容纳27亿中国人,这基本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可以拥有两套住房,如果中国均价按5000元一方算,我不清楚能不能算清楚。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房地产非但没有死,貌似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实体经济差不多要撑不住了,经济一片萧条,相当的企业离开大陆市场远奔海外或者被迫转型,银行的呆坏账增加很快,因为缺钱,经济不能正常运作,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中。
所以,所谓7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是有现实依据的,就是给银行充血,充足的流动性和资本的保障性,让死水一潭的经济活起来。但是愿望是好的,现实是冷酷和残忍的,银行不喜欢民营企业、更不要说中小企业,还有现在的无数的创业的小微,小店铺,换言之,就算喜欢你,这样一个大资本吞噬小虾米,大鲸鱼鲸吞小鱼群的现状,破产了,生意不好了,银行的钱你拿什么来还?
题外话:如果政府真的支持民众创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应该学西方整一部个人破产法出来,撑不住就让人家破产好了,而不是跳楼或跑路。
2、第二个因素几乎与房地产也有密切的关联度,这就是中国32万亿的地方债的问题,这10年的房地产开发热如雨后春笋,各地政府争先恐后,把开发房地产作为政绩来搞,要么就是高污染,高危,高能耗的企业上马,而不是民众的福祉与经济的科学持续的发展,这样一搞,地方就欠了无数的债,透支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债,如果地方政府倒闭了,那就闹出了笑话,所以一定量的资本支持地方,也有助于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机构的正常,人员的稳定,公务员队伍的稳定社会才可以稳定,目前中国社会地方与群众发生严重的对立,很大因素在于地方债搞得地方当局着急了,着急就不得不不择手段,这样就会侵害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后果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