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巴菲特大师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但其一,它并非是证券投资领域唯一正确和成功的投资方法;其二,严格而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属于绝对价值投资,是一种适合某种特定决策情境的方法。依笔者的研究,该方法存在四大缺憾。
缺憾之一:适合该投资方法的时间窗口狭小,对于很多机构投资者而言,并不适于操作。
人们常感叹:价值投资,道理简单,条件简单,但做到很难。在中国甚至有人认为:常态市场下基本没有实施该类价值投资理念的条件。此话并非无理。
绝对价值投资方法所要求的证券投资时机不仅要出现股票价值被低估,而且要低估到一定的深度——具有安全边界。换句话说,价值投资实施的市场条件是单个或整体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低估、错估,市场有效性丧失。这就是“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状态。
毫无疑问,符合此条件的股票投资确实胜率极高,然而适于其操作的时间窗口过于狭小。这种投资机会在中国市场恐怕至少间隔3年、5年才短期出现一次。在成熟市场至少5年或10年出现一次。
问题在于:大部分时期,证券市场属于常态市场,估值合理或存在价值低估但低估幅度有限。该类市场对绝对价值投资者来说观望时期可能是数年之久,这对许多投资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例如保险资金,尽管此类机构投资目标并非暴利,但也不敢数年空仓坐等一个不确定何时出现的“别人恐惧的时机”。
缺憾之二:鉴于其入市条件严格
依据股票市场存在的价值均值恢复规律,大幅偏离均值的个股价格回归均值是大概率事件,成功率高也合乎逻辑。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该方法对此条件外的市场作出回避,不提供分析方法。作为一般投资者所要求的系统性投资分析方法而言,不能不是一大缺陷。
股价错估,尤其是大幅度错估,其持续期有限。对证券投资而言,从时间分布到事件发生频率,大部分投资机会产生于股票现值与未来值的时间差、预期差。就股票整体而言,投资与否取决于不同类别资产预期收益的比较。
缺憾之三:强调单维微观估值、绝对估值.
忽略股票价值的多维性、非精确性、期权性和综合性。实证表明:价值本身存在多重属性。单维的微观估值,不及多重,不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维综合估值体系有效。历史统计股票价值分布至少有4种基本形式:异常值分布、趋势性分布、存均值恢复、存波动聚集。单维估值仅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否定了自上而下的方法。上述四种基本形式中,它只回答了第三种价值运动形态。对趋势运动,对宏观、中观(行业)基本面变化引发价值中枢的移动,未作解答。
证券市场价值中枢上移或下移同样会造成个股价值的变化。它由行业或宏观基本面决定,由利率、通胀等宏观变量决定。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确认的系统性风险,反过来,也存在系统性收益。此外,周期性股票投资规则,单从微观估值不能提供正确答案。
缺憾之四:缺乏明确的止损机制
过于强调价值回归和长期持有。近几十年,国际金融市场频发小概率大后果的黑天鹅事件,秉承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的一些价值投资者损失惨重。尽管此类事件不可预测,但相对而言,趋势投资论者通过设定止损机制能减少损失,价值投资论者并未设置应对之法,在方法体系上必是缺憾。
证券市场最常见、最频繁重复的错误决策模式之一,就是决策脱离投资规则限定的适用条件,把某种条件、某种情境下才成立的结论泛化应用。
证券市场属于高度复杂、高度综合的市场。证券投资决策通常被称为是科学+艺术的行为,包含着人类对其复杂性本质特征的判断。问题的答案存在多重解,没有标准答案。投资能力的获取不能依赖知识的灌输,必须经历实践-试错-感悟-总结-升华这样认知、循环的历程。
⑵ 证券投资理念有什么作用啊
理念是证券买卖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比如趋势投机、价值波段、长期持有等都是不同的投资理念
⑶ 华夏回报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
正确判断市场走势,合理配置股票和债券等投资工具的比例,准确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品种和债券品种进行投资,可以在尽量避免基金资产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基金每年较高的绝对回报。 1.回报来自于对市场的正确判断证券市场是不断波动的,收益必然伴随风险。积极管理人总是试图正确判断收益的主要来源,有效控制损失风险。国内外投资经验证明,判断股票、债券等投资工具的市场走势并进行合理配置对投资收益的贡献最为显著。我们相信,对经济和市场基本面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正确判断各市场走势,从而实现基金较高的回报。 2.合理配置资产类别实现目标回报我国证券市场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断得到成长,股票的收益在长期来看高于储蓄存款利率。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还存在一些市场发展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结构性问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其每一次结构性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市场的大幅波动,导致股票短期亏损的风险较大。相反债券的收益相对稳定,因此合理配置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可以尽量避免基金资产损失,实现每年较高的绝对回报。 3.精心选择价值型股票品种和债券品种进行投资能够提高投资回报在基金确定持有的资产类别内,重点选择价值相对低估、有较高升值潜力的股票品种和债券品种进行投资,能够实现基金的较高回报。

⑷ 谈谈在当下中国证券市场,我们应坚守怎样的证券投资理念才能取得优异的投资成绩需1500字
1500字实在是给你写不出来,但是坚持价值投资是长期获得投资收益最有效的保障。
⑸ 证券投资市场中产业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1、明确划分有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即证券市场管理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只有在证券市场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使投资者得到公平的对待,维护其合法权益,才能更有力地促使人们增加投资。
3、要求证券市场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要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信息披露的主体不仅包括证券发行人、证券交易者,还包括证券监管者,要保障市场的透明度,除了证券发行人需要公开影响证券价格的该企业情况的详细说明外,监管者还应当公开有关监管程序、监管身份、对证券市场违规处罚等。

(5)证券市场中的投资理念扩展阅读:
证券市场的风险:
1、证券的本质决定了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价格是市场对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货币折现,受到政局、利率、汇率、通胀、行业背景、公司经营、投资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估计,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以它为交易对象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具有高风险性。
2、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证券价格的波动性。各国证券市场历史表明,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上下的波动过程,实际也是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过程,市场参与者利益不同,内部运作机制各不相同,不同的时间段,带来不同的价格平衡。
3、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难度较大。证券市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任何重大政治、经济事件都可能触发危机,对市场中的所有风险因素难以全面把握、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证券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证券交易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产业投资
⑹ 大家都有些什么证券投资理念
做趋势为佳,少做热点和题材股。
⑺ 价值投资理念相关知识介绍在哪里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内容
分红险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某一标度方法测定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与该股票的市价进行比较,进而决定对该股票的买卖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而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给需求状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一家绩优的企业出现安全边际时,对其投资就具备所谓的价值。
价值投资的理论奠基人是美国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Graham的学生沃伦·巴菲特是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其投资原理很简单:只做传统的长期投资。其道理是: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大幅度波动,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始终如一地准确预测。
从美国证券市场的经历来看,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出现的时候也是美国经历了股灾后的反省时期,钢铁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与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好相适;而60年代″ 电子狂潮″时期人们追逐所有后缀″trons″的股票, 七十年代又开始崇尚绩优成长股,业绩投资便开始风靡华尔街,石油股是当时的热门股票,八十年代生物工程和微电子领域的新技术的发展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复苏,最激动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亚洲四小龙″热,后来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崩溃,九十年代后半期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概念股的狂飙及退潮,目前市场仍处在回归过渡期。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过度热情追高成长型股票导致最终幻想破灭之后,必然又会走回到稳健的价值型投资的老路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投资理念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循环规律。
我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变迁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几经沉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者结构不同,经济环境不一样,政策法规的变迁,投资理念均有各自的特征。1996年之前,国内资本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袖珍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上市公司中沪深两地的本地股占有相当的比重,大盘走势表现出极强的波动性。此时沪市投资理念的主要特征为:高送配偏好与高风险偏好。93年3 月份之前沪市大盘涨幅超过15倍,而主导这波行情的是连续实施高送配的上海本地三无概念股。与沪市投资理念形成对照的是,深市行情中,北大高科(原深安达)、深宝安、深发展等绩优股曾有过出色表现。1996年以后的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崇尚绩优到偏好重组、从追捧蓝筹到热衷小盘、从均衡持仓到科技至上等重要变化。1996年:绩优和蓝筹理念为主导,以深发展、四川长虹等为代表的绩优大盘蓝筹股对96年的大行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997 年:绩优理念风光依旧、 重组理念初露锋芒。 1998年:绩优理念悄然退潮、重组理念主导市场,沪深股市小市值重组概念股,如″ 国嘉实业″等表现突出。1999年:重组理念与高科技成长理念联姻,尽管″5.19″ 行情中以中兴通讯、长城电脑等为首的绩优科技股表现不俗,但99年涨幅最大的却是那些经重组摇身而变的科技股,如南开戈德、科利华等。2000年:成长理念盛极而衰,重组理念魅力不减,2000年初以网络股为主的科技股掀起巨大的波澜,如综艺股份、上海梅林等,崇尚成长的投资理念发展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也逐步走向了消亡,但是以深南玻、泰山石油、ST深安达等为主的深市重组股才是2000年的主流板。2001年上半年:在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重组股大不如前,但是次新小盘理念唱主角。
从股票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看: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整个九十年代的主线,上市公司集中在传统产业、国有企业,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沿,九十年代也是消费结构升级和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增大的时期,重组和成长作为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有其必然性。
价值投资理念正处于转型期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轨时期,其运行格局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如二十年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由计划管理型向市场主导型不断演变一样,经过十余年发育成长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及监管手段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迈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将出现一个崭新的格局。可以预见,证券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如定价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等将得到充分体现,价值投资作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之一将受到更多的重视。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⑻ 证券投资者与投机者的理念区别。
人们买了证券后,会得到本身的利息。这种人就是投资者。但事实是,证券未到期之前,人们需要证券变现,所以允许买卖,价值100元的证券可以卖80元或120元。当价值100元的证券花80元买来,然后120元卖掉,赚取差价,就是投机者。注意,这里的投机者是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