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基金经理个人品牌

基金经理个人品牌

发布时间:2021-05-05 00:17:43

Ⅰ 在众多的基金经理中,如何选出最厉害的那个

对于我们理财的人来说,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因为基金经理是他掌管基金的灵魂,你的收益最终是由基金经理的操作决定的。

那怎样才能挑选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呢?

3、高学历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但是如果想当基金经理,没有高学历很难入这行。就拿上面的任泽松来说,人家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

金融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行业,如果没有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作为基数,很难对行业和市场行情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更不用说如何看专业的财报和解读各种报表和信息。

虽然很多时候学历不等于能力,但是高学历说明其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行业里,接受新事物和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4、丰富的过往经历

没有一个刚刚入市的小白一开始就就能当基金经理的。

所以在你挑选基金经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其过往履历。

只有经历过牛熊转换的人才能领会到市场既是一个造富的场所,但同样也是让人梦碎的地方。

穿越过牛熊之人,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才能正真的对这个市场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有了这颗敬畏之心,早基金投资操作中,无形地就为你的财富多增添了一份保障。在基金管理时,也更能理解风控的重要性,也更不会做出急功近利之举,这也是对投资人的负责。

另外,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的形成,也是通过长期的投资经理中沉淀下来的。甚至可以说,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往往会成为其个人的品牌。

5、听其言,观其行

曾国藩识人有三点: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的解释是: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可。

与其听一个基金经理在路演、宣传中说得天花乱坠,倒不如看看其一贯的言行。

好的基金经理必定会有敏捷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和卓越的见识。

没有这几点,在市场里也就只能是被割韭菜的芸芸众生,或者说不会做得多出色。

以上几点都是我们挑选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必备的条件,如果不满足,我们投资的朋友们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毕竟保住本就,才能保证在行情来时有盈利的机会,投资人的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Ⅱ 个人理财 基金定投

每月有复结余就适合基金定投
买基金到制银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银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业务,具体开户找银行理财专柜办理。现在有些证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买卖的。

先做一下自我认识,是要高风险高收益还是稳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种买股票型基金,后一种买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确定了基金种类后,选择基金可以根据基金业绩、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基金投资方向偏好、基金收费标准等来选择。基金业绩网上都有排名。

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资方式有两种,单笔投资和定期定额。所谓基金“定额定投”指的是投资者在每月固定的时间(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额(如10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
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

Ⅲ 什么是金融高端人才

人才标准:

具备良好的人品

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

效率高,讲方法,洞察力强,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

实金融是很有包容力的一门行业,不一定是科班出身的人才有优势。在华尔街,只要有PHD,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在摩根,高盛旗下的交易员和高管中,不乏物理,数学,统计,化学甚至是生物学博士,不一定要求金融专业出身。学理科的人数量思维好,逻辑性强,适合做技术类工作。

学经济学,法学的人(至少应该是硕士),也容易做到管理层,因为大局观好,会宏观调控。我国金融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衍生品种类相当有限,所以大部分从业者还是本专业出身。但我个人认为,以后的形势也会向英美发展。

(3)基金经理个人品牌扩展阅读:

人才越少原因

近代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所以近代越来越多的出现专门领域的拔尖人才,而越来越少的出现通才式的大师。

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技术行业如此,在人文思想领域同样出现了细致的专业分工;许多学科越来越多地成为集体性的流水化作业。精英化的个人学术传统正被一个平庸时代磨灭。

现代学科的分工日益精细狭小,现代的学者再也难以达到200年前学者那样的融会贯通横跨好多个领域。自然科学已有4000多门,社会科学仅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就包括300多个门类;各学科还在不停地分支、移植和嫁接。

Ⅳ 大家觉得买基金看公司品牌跟看基金经理人哪个更重要

在同一个投研平台之下,基金业绩却往往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只说明一个问题,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高下是基金业绩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买基金最重要的是看基金经理个人过往的业绩表现,其他的甚么都是浮云。

Ⅳ 基金介绍

如果你买基金是为了保值的话,个人觉得广发强债会更好一点~~

投资建议

1、全球经济放缓及股市的持续调整给债券市场带来重大机遇。利率下行将成为一个较长时间内的趋势,银行间市场资金充裕,为债券市场延续前期强势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债券基金面临更多的投资机会。

2、广发强债在结构设计上体现了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两大理念,最近半年涨幅高达7.30%遥遥领先于其他债券型基金,且该基金业绩的稳定性较好,被多家研究机构给予推荐级别。

3、广发强债费率设计独特,不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赎回费率仅为0.1%,持有期限超过30日 (含30日)的,不收取赎回费用,有效降低了投资者的手续费用。

对于规避股票市场波动、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个人投资者以及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低风险中等收益的理财产品仍然是其首选。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该基金较为适合目前的市场情况,建议投资者对其积极申购。

产品特性

作为一只增强型债券基金,广发强债具有一般债券型基金的特征,从投资范围来看,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具体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等,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此类投资不低于基金资产总值的80%,同时可以通过参与新股申购等低风险的投资方式来提高基金收益水平。因此在结构设计上体现了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两大理念,彰显出谨慎的投资管理和多样化的投资策略。

持仓情况

根据2008年二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投资股票市值占基金净资产的0.16%,债券市值占基金净资产的92.49%,其中股票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机械设备和仪表业、金属与非金属业,各行业占基金净值的比率分别为0.14%、0.07%和0.04%。债券投资中央行票据占绝对主体,占基金净值的比率高达90.31%,因此,从资产配置情况看来,广发强债券的风险较小。

基金的收益与风险

基金收益

该基金业绩持续表现良好,根据Wind统计,该基金在最近一个月、最近一季度、最近半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68%、6.55%、7.30%,在同类基金中位居前列,表现十分优异。

基金风险

该基金风险特征介于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之间,在同类基金中业绩稳定。这与其追求安全性和强化风险控制的投资理念有很大关系。

基金经理

谢军先生,金融学硕士,持有CFA,拥有5年基金业从业经历,先后担任广发基金公司研究发展部产品设计人员、企业年金和债券研究员、广发货币基金经理,从2008年3月27日起担任广发强债的基金经理,并于今年4月出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对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比较擅长,广发强债的发行为其施展其特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基金公司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发起,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总部设在广州,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人民币。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秉持“专业创造价值、客户利益为上”的经营思想,致力成为诚信、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自2003年8月成立以来,广发基金公司发展迅速,资产管理规模从2004年6月的20多亿元发展至2007年12月的1300多亿元,四年内资产管理规模增加了60多倍,受到业内好评,在2007年,净利润突破6亿元。2008年1月荣获由《中国证券报》评选的第四届“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大奖,2008年1月荣获由《证券时报》评选的2007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公司”。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一支锐意进取、专业高效的研究团队。研究发展部下设策略研究、宏观经济研究、行业和公司研究、固定收益研究、估值研究等小组,并与外部专业研究机构、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数据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自身独特的研究优势。公司旗下基金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显示广发基金的理财优势已逐渐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同。

Ⅵ 私幕票的解释

私募就是私下募集。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广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对象募集。所谓特定的对象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方比较有钱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指对方是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类别的机构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对象数量一般比较少,比如200人以下。 公募就是公开募集。公开的意思有二:第一是可以做广告,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募集。第二是募集的对象数量比较多,比如一般定义为200人以上。 它们的区别.公募基金是从基金公司或代理的银行,证券公司买. 私募基金是很少部分人把钱给某个人去做.一来至少50W以上,二来风险太大.建议不要买. 私募基金跟公募基金比较,最大的不同是,私募基金是不受基金法律保护的,只受到民法、合同法等一般的经济和民事法律保护。也就是说,证监会是不会来保护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出了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或者上法院,或者私了。 现在人们买的基金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对老百姓更好些. 她们的具体区别如下哦: 第一、从法律上 公募有较为健全的法律——《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证监会的各项管理办法,而私募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借助的是《合伙企业法》(为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做准备,目前该法尚未实施)、《信托法》(信托为私募提供了一个合法途径,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的特有形式)《合同法》(这是契约型私募的主要法律依据)。 最初在制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时,没能把私募基金作为调整对象,这是个遗憾。对于私募基金,尽管其投资灵活,不宜过细监管,但是最基本的准入资格应该是有的,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基金公司设立时应有最低资金限制,应该提取风险准备金。此外,投资人的门槛也应限制,我国一向视稳定为大局,如果投资人不够理性,把大部分身家全投资在风险大的基金品种上,造成的不稳定可想而知。可以参考国外的立法以及目前资金信托的法律,设最低门槛,并限制投资占家庭资产的比例,有效教育投资者。 第二、从监管上 公募由证监会监管。证监会定期不定期考察基金公司,包括文件考察、现场考察,证监会考察的范围,包括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基金从设立、销售到投资等。而私募,目前并无监管,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证监会来说,只是作为普通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自然人投资者的监管,只要想逃避这个监管,就有办法。私募的灵活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适当的监管必须的,任何灵活,如果造成了扰乱市场、操纵股价,那就是违法。 公募基金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实行行业自律,证券业协会有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按需要提供培训,以提高管理和投资水平,增进法律理解。总之,公募有自己的组织,而私募则没有。 公募要求强制信息披露,私募则是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协议披露。披露内容、披露周期、披露事项都由协议约定,私募并没有强制披露义务。 公募要求资金托管,必须将资金交与第三方(银行)托管,而私募除信托方式外,并无资金托管,这也导致私募风险较大。
第三、从投资限制上 公募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以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投资一家上市证券的比例上,甚至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对同一证券,不得在当天一个买入,一个卖出。 而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上,不限于国内证券,还可能涉及期货黄金外汇以及国外的证券、期货等,比公募广泛的多,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即使是在国内证券的操作上,亦无公募基金所要求的严格限制,也难以监管。比如,目前最为规范的信托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如果在多家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则可能一个计划卖出某股票而另外的计划买入该股票,如果资金量足够大的话,则导致操纵股价。而契约型私募基金,因为不是在基金公司账户名下,则投资占一个股票的比例,难以监管,也可能造成操纵股价。 第四、从募集方式上 公募私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证券法》上规定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如果把私募理解为投资人累计不超过200人或不向不特定对象募集,那么,资金信托的法律修改,则与此矛盾,以前是一个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限制在200人之内,现在对机构的数量已经不再限制。当然这是鼓励成熟投资者,是管理上的进步,但是,法律上的不吻合,使得公募私募并无严格界限。私募有一点确定的是,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否则就构成了公开募集。
第五、从税收上 公募有明确的国家税收标准,有比较规范的管理,而私募,因为法律形式多样,避税甚至逃税手段多样,难以监管。 第六、基金的业绩报酬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即使这样,也已经赚的钵满瓢满了。)私募基金则必然收取业绩报酬,大多不收管理费,有些预收管理费后,再从业绩报酬中扣除。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是用来排名的,而对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则是实实在在的分成,是直接的收益。 第七、投资人收益 因为私募的操作灵活,收益可能会比公募高,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私募的操作灵活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情好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并不太大(公募基金已经有很多3字头了),尤其是私募在提取了不菲的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得到的收益,不一定会比公募收益高。甚至,有些私募,在收益不如公募的情况下,还收取业绩报酬,则对投资人不合理。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投资人可与基金公司约定,投资收益率小于等于股指增长率时,基金公司不收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 第八、基金公司的规模和管理 私募基金的规模目前已经达到万亿,蔚为壮观。但是,说到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规范管理,目前情况下,公募因为法律法规健全,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重视风险控制,投资理念清晰的基金公司。而私募,备受大家推崇的的是一些从公募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这靠的是个人品牌,尚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公司,这是私募以后做大做强需要改进的。

Ⅶ 现任的名牌基金经理们都会持有大量的私人股票吗其身价又会是多少

自己不持有不代表其亲朋好友不能“代持”
如果你是基金经理,难道你不会用他人的账户偷偷买进自己公司将要建仓的行业或股票吗?
联系到他也不会说,这种严重违规,他以为你是钓鱼执法,一不小心行业生涯毁了。

Ⅷ 帮忙介绍证券公司客户经理。本人资金量在20万左右,原账户在四川,现打算托管到重庆。最好是国泰君安的。

好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11年的股市行情 个人认为大盘想上去的话 可能性没有多大的 你可以先看看银行股怎么样

Ⅸ 细通私募基金持有什么股票

第一、从法律上

公募有较为健全的法律——《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证监会的各项管理办法,而私募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借助的是《合伙企业法》(为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做准备,目前该法尚未实施)、《信托法》(信托为私募提供了一个合法途径,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的特有形式)《合同法》(这是契约型私募的主要法律依据)。

最初在制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时,没能把私募基金作为调整对象,这是个遗憾。对于私募基金,尽管其投资灵活,不宜过细监管,但是最基本的准入资格应该是有的,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基金公司设立时应有最低资金限制,应该提取风险准备金。此外,投资人的门槛也应限制,我国一向视稳定为大局,如果投资人不够理性,把大部分身家全投资在风险大的基金品种上,造成的不稳定可想而知。可以参考国外的立法以及目前资金信托的法律,设最低门槛,并限制投资占家庭资产的比例,有效教育投资者。

第二、从监管上

公募由证监会监管。证监会定期不定期考察基金公司,包括文件考察、现场考察,证监会考察的范围,包括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基金从设立、销售到投资等。而私募,目前并无监管,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证监会来说,只是作为普通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自然人投资者的监管,只要想逃避这个监管,就有办法。私募的灵活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适当的监管必须的,任何灵活,如果造成了扰乱市场、操纵股价,那就是违法。

公募基金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实行行业自律,证券业协会有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按需要提供培训,以提高管理和投资水平,增进法律理解。总之,公募有自己的组织,而私募则没有。

公募要求强制信息披露,私募则是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协议披露。披露内容、披露周期、披露事项都由协议约定,私募并没有强制披露义务。

公募要求资金托管,必须将资金交与第三方(银行)托管,而私募除信托方式外,并无资金托管,这也导致私募风险较大。

第三、从投资限制上

公募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以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投资一家上市证券的比例上,甚至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对同一证券,不得在当天一个买入,一个卖出。

而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上,不限于国内证券,还可能涉及期货、黄金、外汇以及国外的证券、期货等,比公募广泛的多,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即使是在国内证券的操作上,亦无公募基金所要求的严格限制,也难以监管。比如,目前最为规范的信托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如果在多家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则可能一个计划卖出某股票而另外的计划买入该股票,如果资金量足够大的话,则导致操纵股价。而契约型私募基金,因为不是在基金公司账户名下,则投资占一个股票的比例,难以监管,也可能造成操纵股价。

第四、从募集方式上

公募私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证券法》上规定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如果把私募理解为投资人累计不超过200人或不向不特定对象募集,那么,资金信托的法律修改,则与此矛盾,以前是一个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限制在200人之内,现在对机构的数量已经不再限制。当然这是鼓励成熟投资者,是管理上的进步,但是,法律上的不吻合,使得公募私募并无严格界限。私募有一点确定的是,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否则就构成了公开募集。

第五、从税收上

公募有明确的国家税收标准,有比较规范的管理,而私募,因为法律形式多样,避税甚至逃税手段多样,难以监管。

第六、基金的业绩报酬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即使这样,也已经赚的钵满瓢满了。)私募基金则必然收取业绩报酬,大多不收管理费,有些预收管理费后,再从业绩报酬中扣除。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是用来排名的,而对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则是实实在在的分成,是直接的收益。

第七、投资人收益

因为私募的操作灵活,收益可能会比公募高,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私募的操作灵活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情好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并不太大(公募基金已经有很多3字头了),尤其是私募在提取了不菲的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得到的收益,不一定会比公募收益高。甚至,有些私募,在收益不如公募的情况下,还收取业绩报酬,则对投资人不合理。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投资人可与基金公司约定,投资收益率小于等于股指增长率时,基金公司不收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

第八、基金公司的规模和管理

私募基金的规模目前已经达到万亿,蔚为壮观。但是,说到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规范管理,目前情况下,公募因为法律法规健全,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重视风险控制,投资理念清晰的基金公司。而私募,备受大家推崇的的是一些从公募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这靠的是个人品牌,尚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公司,这是私募以后做大做强需要改进的。

阅读全文

与基金经理个人品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