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于信息技术回报例子

投资于信息技术回报例子

发布时间:2021-05-05 20:38:39

❶ 全球在信息化的普及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即使在一个国家之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首先, 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对于新兴市场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以及 世界银行集团认为全球信息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这 15 年来我们已经目睹了发展中国家信息革命的演变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固话数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当中, 中国所拥有的电话数量是最大的。中国移动电话发展也是突飞猛进, 移动电话的发展势头也超过固定电话。 我们现在更为关注的是这一潮 流的未来。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在未来,仍然是发 展中国家在这方面会有最大的作为, 也就是说 ICT 技术对新兴市场的 作用和新兴市场的发展都要超过发达国家。 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展趋势,就是对于工业化国家来 说,他们现在生产出口产品的设计环节,首先不再是针对西方国家, 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更为 有意义的是,由于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未来,在全球经济贸 易交流方面,将不再是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输出,而是恰好相反,是 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输出,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些趋势是由什么驱动力造成的呢?我们认为,这是由于 ICT 基 1 础投资方面成本比以前大为下降。 现在可以看到具体的投资数字证明 这一点。第二个驱动因素,就是电信资费的普遍下调趋势。第三个驱 动因素,就是 ICT 行业不断放开,有更多的改进措施。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一般每个国家的通信市场只由一两家运营商把 持。90 年代中期又有所增加,是两个左右。到 90 年代末和本世纪初, 就出现了几家运营商同时竞争。运营商市场上出现了寡头竞争的局 面。 竞争的结果是反向的整合。 正是由于竞争才促成了 ICT 行业的增 长。全球 ICT 行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明显差 距。 首先是城乡之间存在差距。 通信技术大大发展, 普及率大大提高, 但是城市比农村普及的程度要高得多。 印度城乡电信技术发展的情况 证明了这一点。其实,不仅在印度,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情况也 都是如此。另一个差距体现在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率。宽带在新兴市 场的使用率仍然不够高,原因是宽带的费用仍然偏高。可以看到,有 些国家上网费依然非常昂贵,比西方国家要贵几倍。造成有些国家上 网费非常高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市场和 ICT 行业还没有放开。话音 业务在各个国家已经放开了,呈现竞争的局面。但是,宽带业务在一 些国家还没有放开,没有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因素是技术。ICT 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性 行业。在 ICT 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比任何其他行业的产品 周期都要短。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左右,ICT 行业将出现新的产品 生命周期,即在同一平台上两种服务并存,将真正实现话音、数据同 2 时由一个平台提供的局面。现在我们属于这种三网合一的时代,除了 话音、数据还加上了视频。今后我们将进入四网合一的时代,将把新 兴的技术和电信服务手段融入到消费市场中。 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会带来很多挑战,ICT 行业要改变原有的经 营模式和决策模式。最突出的影响,将是对于市场结构的影响,即市 场应如何适应这样的改变。传统的市场结构都是垂直分割的,话音、 数据、视频都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监管或提供服务。而现在,我们有了 技术使所有的服务都可以同时得到支持。现在,有些国家就已经对信 息方面的服务、产品进行了统一的管理,一些国家在视频、语音、广 播方面都出现了统一的管理,但有些国家对于内容、基础架构方面还 是分开管理的。昨天,有一位新闻界的人士问我这个问题,对于那些 食不果腹的人来说,电话、网络是否重要?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ICT 行业对扶贫、帮 助穷人脱困作用最大。 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 可以向穷人提供更好 的服务,给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养家糊口。 我们在这方面做过量化的研究。比如,电信服务和信息服务能够 对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电信普及程度 如果增加 1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将提高 0.6%。在中国,通过向 移动通信行业提供投资, 可以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回报是多少呢?答案 是 GDP 的 5%。 另一个事实是非洲的例子。在过去五年,在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当中,有 35%的部分都是由于电信行业方面的发展所带动的。我们看 3 另外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在过去十年,这些新兴市场孕育了非常非常 有实力的公司,这些公司有的都是产生于埃及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 在,经过发展,它们当中有的已经成长为国际化电信运营商。 历史上,中国公司一直都十分关注着国内市场,现在,它们也已 经开始走出去面向国际市场了。中国公司走出本土面向国际,将大有 作为,潜力巨大。中国的一些公司经过调整、转型,一个地方性企业 将可能迅速转型为一个国际化企业。 电信行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以及政府预算收支将带来直接贡献。 可以明确地说,ICT 技术潜力无限,可以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 作、生活方面的转型。我非常相信这一点。如果给全球所有的公民, 包括城市居民、乡下农民提供这样的信息技术,每个人都将具有一样 的潜力,都会有可能成为国际经济圈中的一分子,都可以一样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次,世界银行集团在帮助促进 ICT 行业发展方面的作为 我们过去一直非常积极地开展和促进这方面的活动, 可以说是促 进 ICT 行业的重要机构。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活动,涉及 80 个国家 和地区。世界银行通过与各国和地区政府的交流,来帮助他们实现改 革和转型。 我们提供参谋指导作用, 帮助这些国家相关行业进行转型。 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通过私营公司渠道筹集到 60 亿美 元,专门用于新兴市场方面的发展。同时,世界银行集团注重与时俱 进,紧跟全球市场发展的潮流。在上世纪 80 年代或者 90 年代以前, 世界银行资金的流向,主要是公共事业的投资。到了 90 年代以后, 4 我们投资的政策导向发生了转变,从公共投资转向私营部门投资,支 持一些国家的私有化方面的活动,帮助扶持西方国际性运营商。 在政策导向转变之后,公共投资转向私营投资。我们第一起私营 方面的投资于 1989 年进行,而第一起投资的对象,就是数字化移动 通信技术。当时是投给了非洲扎伊尔的一家电信公司。当时,没有人 看好新型的蜂窝电话技术,也没有什么人看好非洲这个投资场所。到 今天我们在新兴市场为运营商提供投资,而且不断创新不拘一格,改 变了原来的一切。 我们投资的重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90 年代以来,我 们投资的重点是拉丁美洲、东欧国家这些地区。很多冲突不断的国家 和地区也是我们投资的对象,比如非洲、阿富汗、海地等,这些国家 和地区是一般人不愿意投资的。 投资的领域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 断变化, 从最初投资于基础设施, 转变为投资于管理品质方面的改进, 投资于私营经济、ICT 行业,投资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投资于电子政 务、电子商务等。 第三, 未来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战略挑战, 我们需要做怎样的改变 呢? 现在世界银行集团已经拥有 30 亿条电话线, 不久就要实现 40 亿 条电话线了。世界银行集团作为一个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构,我 们希望能够实现 60 亿条电话线,这样我们就能提供更多的服务,而 且扩大服务面,使最穷的人口也可以享受到服务,使农村地区也可以 受惠于技术的发展。 5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认为, 首先要加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 支持力度,使得它们在财富的分配方面变得更均衡。其次,我们要能 够更好地利用好信息通信技术, 把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来 帮助我们实现为社会的服务,为企业的服务。第三,借助信息通信技 术实现创新。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呢?我们的做法是,把所 有的工具和所有的技术结合起来, 把世界银行集团里的各个部门的优 势综合起来,包括把公共投资部门的优势、私营部门公共政策方面咨 询优势,还有私营投资方面的优势,与所有的工具结合利用起来。 第四,这些发展形势对于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也 面临跟其他国家一样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的费用仍然偏 高,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仍然偏低,在融合方面还任重道远。 中国还需要考虑的就是, 如何把新兴的技术应用和纳入到政府的 服务方面,如何纳入到企业的转型方面,纳入到提供新的服务方面。 中国如何利用好这些新兴的技术来实现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充分利 用 ICT 技术,意味着如何把生产制造型的经济加以提升,使它在经济 价值链上往上端移动。对于基层来说,创新意味着所有的大学、科研 机构、还有创业园区、技术园区孵化器机构,企业能够把有创意的思 想转变成有实际创意的行为和成果。

❷ 经济管理中二八法则的案例有木有啊,急急急···

从长期的投资组合所得的财富中,80%的财富来自于20%的投资。选择这20%的投资是至关重要的,一旦选定之后,就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它们。
传统的智慧教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是二八法则却要你小心选定一个篮子,将你所有的鸡蛋放进去,然后像老鹰一样盯紧它。
受某些因素的驱使,人们总是倾向于购买“名牌"或者自己熟悉的商品,所以这就决定了20%,甚至少于20%的厂商,获取了市场80%的利润。
依据二八法则,那些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厂商,看起来可以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他们获得的利润是占市场大多数分额的,但实际上他们获得的利润却比小供应商还低。在经济学家眼中,这种现象是不符合规律,不应该出现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形却随处可见——显然,这种不平衡违背了经济学家的完全竞争模式。
为了能分到一小块市场蛋糕,所有的生产商都会力求改革,避免自己被“大鱼”吃掉。
可是如果了解二八法则,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那就可能得到或者逐渐扩展更多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那些以最少资金和人力投入,获得最大利润的公司,往往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扩大在细分市场中的占有率。它们可能是一家有较大规模的公司,或该细分市场里唯一的专业公司,也可能是该产业的全才型公司,他们的胜出,就是因为他们在该领域做得比其他公司好。

❸ 200高分求两道电子商务问题的答案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问题

CRM系统首先是管理项目,而不是信息技术项目,信息技术只不过是实施这一管理项目的手段,不少企业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在系统规划和实施时仅由技术主管负责,缺少高层领导和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项目经理由技术部门的领导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未能亲自关心负责系统的规划和实施,由此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系统不能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性差,管理人员不愿使用。

(二)系统的实施问题

有的企业不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参与,采取将CRM系统完全外包给软件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或者完全由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单独进行项目实施,这些做法都将给系统实施带来问题。软件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无法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CRM系统实施,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缺乏对软件的深入了解和项目实施的经验,对推动和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展存在困难。

(三)流程的重组问题

业务流程重组是CRM应用成功的前提。为适应CRM系统带来的改变,企业必须在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上作相应的调整,强调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模式重组,打破职能部门本位主义的思考方式,将流程中涉及到的下一部门视为顾客。在流程重组中,会涉及到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复杂因素,如果企业不能妥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良好的客户关系、稳定的客户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不少企业为保证CRM解决方案能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即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显然过于急功近利。评价CRM的实施效果不应忽视其带来的无形价值的提高,应该立足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电子商务的优点:(至于具体的例子,你结合像国美网上商城或海尔网上商城这些公司电子商务的情况来说)

电子商务是因特网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因特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技术平台为传统商务活动提供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发展空间,其突出的优越性是传统媒介手段根本无法比拟的。具体优点有:1.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2. 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3. 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4. 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5. 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6. 互动性:通过互联网、商家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映到企业或商家的网站,而企业或者商家则要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查产品种类及服务品质,做到良性互动。综合以上优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于20世纪最后的十年出现在人们面前.和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有很多优越之处,如它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自由地传递信息,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它的快捷、迅速、自由和交换的低成本为人们所乐道。

❹ 证券投资专业(求高手指点!分还可追加!)

二三本的学校金融专业都不怎么好的,你可以先在本科里自己好好学习证券投资这门课程,有这门专业的,再利用考研的这个机会,到更好的财经学校去学。这样会有发展。金融方面的证书很多啊,比如:金融从业资格考试(可能还处于实验阶段 目前就5000 多人参加过考试) 一般的金融分析师
高端的有 国际财务管理师(IFM) 和下面这5个 证书 下面的注册会计师 不是国内的那种注册会计师 含金量要高的多
CFA 和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 属于金融范畴 不过都很难考
以CFA 为例 不谈花费 就说考试 并且 考试和教材为全英文 没有半个汉字 IFM好些 就一门高级财务分析课程用英文考
CFA必须在7年类考过LEVEL 1.2.3 三个水平的考试 并且一年只能报 考一个阶段 要授予CFA®执照,候选人必须:
1、按顺序通过三级考试,
2、拥有至少三年被认可的在投资决策制定过程的专业工作经验, 3、履行AIMR®会员资格的要求并且同时申请AIMR®会员资格,并在一个会员社区(如果会员社区在候选人工作区域的50英里(80公里 内)。 作为申请AIMR®会员资格的一部分,候选人必须:提供最近完成的保证表格;签署并完成专业的操守声明;签署并同意遵守会员协议条款;严格遵守伦理和道德操守。
4、一旦候选人成为CFA®执照拥有人,他或她必须符合AIMR®的条件、要求、政策并遵守CFA®会员和AIMR®成员的规章制度,这些包括AIMR®组织的条例、规章制度、道德准则、职业行为以及与职业行为联系的运作程序准则和其他条件、要求、政策和程序,这些有时会被制定和修改, 包括服从每年一次的专业操守声明和支付AIMR®会员费。如果不能遵守AIMR®的条例、要求、政策、和程序将会导致惩罚性的制裁,包括延迟和撤回使用CFA®称号的权利。

先决条件
CFA®计划属于研究生等级教育。在学习计划中布置的阅读教材和在CFA®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适合个人准备“硕士”等级的课程学习。虽 然许多候选人是具备商科学校教育背景而进入这个计划,其他的拥有文科教育背景。在注册CFA®计划时,没有规定特别必备的学习课程, 但是候选人应该认识到在许多的主题范围的布置的阅读教材的水平要高于基础的、介绍性的层次。

考试
要获取CFA®执照要求的三个级别的考试每年一次在世界各地举行。候选人必须依次通过这三个级别的考试,因为所有的三个级别的考 试是同时进行的,他每年只能参加某一级别的考试。没有通过考试的候选人建议参加明年的同一级别的考试。第一级考试由多项选择题 组成。第二级和第三级考试由短文和应用题组成。

基本准入要求

注册CFA®计划,候选人必须:
拥有本科或同等学历。候选人必须在考试当年9月30日前获得本科学历来符合准入要求。比如,要参加2002年CFA®计划,必须在2002年9月30日前获取学历。(如果候选人在考试当年不能在9月30日之前满足学历要求,他们的候选人资格将被取消,考试结果无效,不退还已交付的注册及登记
费用,并且他们将必须再完成注册来重新参加考试)
完成、签署并且交回当年的注册和登记表;
支付要求的费用;
完成、签署并且交回专业操守调查和候选人责任声明。
申请流程
得到CFA®计划认可的候选人通过网上信用卡支付的形式,他们的申请将得到立即地处理。而通过信件邮寄付款的候选人,他们的处理时间将需要几周。但候选人的付款被处理后,学习指南(考纲)将通过信件的形式邮寄给他。当您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您的考纲,立即通知AIMR®。当申请被同意后,如果所有的准入条件都满足的话,您会收到一份正式的接受函。
不完整的申请
每一份提交AIMR®的申请必须使用当年的注册和登记表,包括所有要求的信息和全部的费用。提交不完整申请的候选人将会收到AIMR®的一份通知。申请必须在这份通知书写日的30天内完成并且交至AIMR®,因此遗漏的信息或者项目应该通过全天候的邮寄来防止邮政服务 的延迟。在邮寄信息后的2周内,候选人应该与AIMR®核实考生的注册情况。 如果注册和登记表上的信息没有清楚地或完整地填写,职业操守调查和候选人责任声明不完整或没有签署,应缴的费用没有连同正确 的表格,申请将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而许多伴随着不完整申请所带来的问题同样也妨碍了候选人电子提交他们的申请。一些典型的不完整
信息例如:(1)信用卡支付被拒绝或提交不完整的支付;(2)表格的教育部分不清楚或不完整;(3)没有选择考试地点;(4)表格没 有附带应付款;(5)提交错误的或者过期的表格;(6)缺少签名。(注意:如果申请电子提交的话,不需要签名)。 教科书
在考纲后附有指定教科书的订购单。利用AIMR®网站的候选人服务部分,登记的候选人同样能获得考纲和其他相关的信息。在AIMR®网站上 同样也有订书单和学习大纲。教科书的费用不包括在注册和登记费用里。教科书并不是通过AIMR®订购。
CFA®学习组
虽然CFA®计划本来是个人的学习过程,但是通过多种的渠道,小组学习也是可行的,包括AIMR®会员社区。许多CFA®候选人住所附近就会有学习小组活动。当距离阻碍了大型的学习组,候选人可以在当地联合一个或几个学习组来组织更大的学习活动。
成绩公布
通过考试或者没有通过考试都将公布。实际上的考试分数不会被公布。成绩将通常在考试日后的90天内通过特快专递发放。一份考试结果的只要将被公布给AIMR®会员、CFA®考试主办人或其他人,但不会辨明候选人。所有考试小册子、答题纸包括答案归AIMR®所有,原版和复印版的都不会返还给候选人。
计算器规定
AIMR®在CFA®考试中严格执行计算器使用规定。根据在2002年候选人申请表中的必须理解和签署的责任部分解释道,只允许2种型号的计算器:德州仪器的BA II Plus或者惠普的Packard 12C。
候选人可以带超过一只的计算器进入考场,但只有以上列明的2种被允许。代理考点将被授权没收不符合规定的计算器,在进入考场之前,所以可编程的计算器的记录必须被清除。

IFM介绍

国际财务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英文缩写IFMA)是一家专业从事财务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动财务管理全球化、研究和推广财务管理职业标准的全球性财经专业团体。其前身国际管理会计师协会(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ccountants Association)。IFMA秉承的一贯宗旨,即:推动财务管理全球化,研究和推广全球适用的财务管理职业知识体系和认证标准,为各国培养现代企业管理所必需的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专业理财、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国际财务管理师"(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r, IFM)是国际财经管理专业领域的一套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由国际财务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FMA)
创建并在全球推行。国际财务管理协会的使命是推动财务管理全球化。其通过研究和推广全球适用
的财务管理职业知识体系和认证标准,为各国培养现代企业管理所必需的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专业理财、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
亚太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亚太地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日益国际化。这一
趋势对该地区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不仅能够
从事传统的筹资、投资、收入和分配等管理,而且还能够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国际投资、营运资本管理和国际纳税管
理等。针对亚太地区的实际情况,国际财务管理协会在为该地区设计IFM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时,广泛征询了财经管理机构、雇主群体以及专业人员的需求,对其原有IFM资格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保证了该证书体系既体现出当今国际财经管理专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水平,又符合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提高中国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速中高级国际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满足各类企业及机构的人才需求,200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核批准,IFM资格认证获准进入中国(注册号:劳引字[2004]001号),这标志着国际财务管理协会与其中方合作单位可以合法地在华开展考试和发证活动,所颁发的IFM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同等的效力,并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管理体系。
IFM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以及对财务管理职业领域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中国各行各业及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认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与国际财务管理协会2005年6月在京正式启动了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联合认证,双方共同组建了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职业资格联合认证委员会,负责对中国地区的考试成绩合格者进行资格认证。优势,价值
1. 为什么要成为国际财务管理师(IFM)
对于财务从业者来讲,获得IFM认证表明持证人具备胜任现代财务管理工作所需的观念、知识、经验和技能。业界、雇主、客户和同行都将IFM证书看作财务高管人员职业能力水平的象征。
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一些外国教育培训瞄准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开设考点,国际认证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洋”资格证书涌入中国,令中国的“考证族”应接不暇。一时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掀起了一股“洋”流。国外的一些顶级行业的资格考试,如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CCNA(CISCO职业认证)、CCIE(国内互联网专业证书)等国际认证,都受到就业者的普遍欢迎,而许多证书目前在国内获得人数甚至不足百人。
考证对就业有用是毋庸置疑的。证书带给人们的,除了是有关部门认定的权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职业上的自信和安全感。同时,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无疑,后者是人们对考证执著不已的关键所在。
据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获得一项认证,个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以IT认证为例,大致情况如下:如果通过Oracl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50%;如果通过微软MCS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30-50%;如果通过微软MCSD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60%;如果通过Cisco认证,薪金一般提高50-60%。
薪金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地位的提升。在北京工作的于先生就是如此。他原来是一家国企的办公室主任,月薪4000元左右。但他不甘于平淡的工作,几年前通过努力拿下了思科的网络维护认证。在此后的求职中,四五家跨国公司均向他发出邀请,许诺部门经理一职,还有公司标出的年薪达到30万元。
正是于先生这样的例子刺激着“考证一族”,促使着他们奔波在考证的路上,为一纸证书付出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因为大多数人相信,为证书付出的金钱和此后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报名费是几十元,四六级就是最普遍的“入门证”;而要通过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14门考试,则需要3万元。虽然考证费用昂贵,但有优厚的薪资回报,人们觉得为此一掷千金也值。
那么,目前都有哪些证书值得人们一掷千金呢?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财会篇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ACCA资格)
如今的会计行业早已不是拿着算盘打天下的账房先生了。电算化是必备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岗证对会计师而言就像身份证那样平常:没有,则立即驱逐出境;有了,也难保拥有一方沃土。于是,一大批新生代的会计师们不辞辛劳地涌入了考“洋”证书的行列。
说起会计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5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和CT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其中叫得最响的非ACCA莫属。
ACCA在国内已经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四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具备ACCA资格就拥有了打开这一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又被称为“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ACCA以其全球公认、国际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试难度大、综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为三个阶段14门课程,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报考4门,学员只要在注册后10年内完成所有考卷就可以获得ACCA的资格认证。所以,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计算,通过所有的14门考试,花上将近3年时间也就够了,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由于是全英语教材,对中国学生而言,语言关就将很多人拦腰截住,而且从第二阶段开始难度大幅提高,再加上ACCA苛刻的考试方式,很多人在这一关口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力物力消耗甚大,七八年无功而返的大有人在。
有资料显示,自ACCA在国内启动以来,到2001年中国内地仅有2800人注册成为ACCA的学员,到目前也不到1万人。而据有关人士估计,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需求缺口的巨大,加上ACCA本身“十年磨一剑”的含金量,使ACCA的会员大多身价不菲。中国内地获得ACCA资格的第一人吴卫军,就进入了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公司,并用了5年时间从高级经理提升到合伙人的位置,成为国内会计界的风云人物。
据估计,目前持有ACCA证书的人员普遍年薪在40万元左右,最高年薪已逾百万元。在未来的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
深圳各行业薪水大揭密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财会篇 IT审计师资格(CISA资格)
作为国内IT业的一员新贵,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国外,CISA证书早已同MCSE、CCEP等证书一样,成为追求高薪的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了。
CISA是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简称,又称IT审计师,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授予的一种职业资格。未来审计行业和审计技术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逐渐成为国外会计、审计界的一个共识。会计公司以及整个社会对信息系统审计师需求量将成倍地增长,信息系统审计师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外一些大型会计公司中已经出现了没有CPA资格的合伙人,他们持有的专业资格就是CISA。
CISA的考试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实务、信息系统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取得与维护等五个方面,试卷的问答全部采用英文。目前参加一次CISA的考试,报名费与培训费用在5000元左右。
目前通过CISA认证在全球有2万人,中国内地不超过10人,而且全部都在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和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里还没有CISA。据专家介绍,CIS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之一,在中国也正悄悄走热。
国际审计师在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尽管国家目前还禁止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市场,但每年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从中国的会计审计包括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推广和ERP服务中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入,IT审计业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在此项服务上的表现却几乎为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拥有CISA证书,将成为“鱼跃龙门”的重要资格。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保险篇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
精算师的职业生涯被喻为“金领中的金领”。因为在发达国家,精算师既是商业保险界的核心精英,又可在金融投资、咨询等众多领域担任要职。
所谓精算,是对未来不确定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精算师是保险公司核心部门的核心人才,有着极高的地位、权力和职责。精算师的工作包括新保险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其地位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公司总经理就是一位精算师。因此,精算师代表着财富、权力和专业水准。
我国现有四大保险精算师考试体系:中国保险精算师、日本保险精算师、英国保险精算师、北美保险精算师。其中,中国精算师是国家惟一承认有签署我国寿险公司精算报告资格的精算师。而北美精算师资格(FSA)则是最具权威的精算师认证体系。
由普通的精算人员成长为精算师的道路漫长而艰苦。在美国,要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平均需要5-7年的时间。我国在1998年以前没有自己培养的精算师。1998年,友邦保险上海公司诞生了第一位中国精算师,到2002年,我国已有了10位精算师,近50位准精算师。
一般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考试和精算师考试两部分。据介绍,目前北美精算协会的资格考试科目有9门,考试时间在3、4个小时到6个小时不等。参加资格考试最低的一门考试科目也需要100美元,总计大约需要3000多美元。
一门考试6个小时,听起来是非常“残酷”的,但考试还只是资格认证的一部分,考生还必须参加协会组织的足够的培训,并撰写报告。其中,专业职业道德培训是非常严格和重要的一环。
考下精算师的资格需要经过漫长而持久的努力,而一旦取得精算师资格,他们往往被任命重要的职务。记者从保险行业内了解到,一般中国本土的精算师年薪在20万至40万元之间,海归或洋精算师的身价一般都在百万元之上甚至更高。在香港,一名精算师的年薪最少也要10万美元。
我国保险业培养的第一位FSA,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周卫东,他经过6年的努力,于2002年获得了北美精算协会的正式会员资格,是中国的第10位FSA。
由于精算人才紧缺,现在各大人寿保险公司中,总精算师、副总精算师大多由海外归来的国际精算师担任。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十年急需5000名精算师。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金融篇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资格)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的金融人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持有这一认证的人士求贤若渴,这一类金融人才在金融领域十分抢手。
据了解,CFA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书考试。这一考试每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金融分析师资格考试被称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据了解,特许金融分析师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由于素质要求极高,40年以来,全球至今只有不到4万人通过考试成为金融分析师。中国内地目前只有不到10人拥有CFA资格。
要成为一名CFA,必须经过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命题、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分初、中、高三个等级。每年每人只能报考一个等级。考试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论文和应用。对中国考生来说,涵盖了十多个学科领域的考试范围让人却步;此外,建立在实际工作经验之上的论文和应用类考试题目,将会把相当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死记硬背类考生拒之门外。而只有通过全部三个级别的考试,且有3年金融从业经历者才能最终获得资格证书。
一位在银行工作的考生告诉记者,参加CFA考试的投入很大,报名费就要400-900美元不等,加上原版的教材资料费、培训费,平均考一次就得花掉两三万元。但回报也极高,获得CFA资格者在收入方面明显优于同行。目前,全球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7.8万美元。而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年收入则是19万美元,比哈佛的MBA还要高出近5成。在我国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达到13.6万美元。
目前中国的高级金融人才奇缺,金融分析师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以上海为例,未来两年,上海对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的CFA只有30人。2001年,整个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资格证书。而一旦成为CFA,便会变得炙手可热,受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年薪也很高。正是在这种高薪的刺激下,国内的特许金融分析师的报考热不断升温,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金融篇注册金融策划师资格(CFP资格)
注册金融策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国际上金融服务领域最权威的个人理财职业资格。为客户进行理财的理财规划师,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与风险偏好,关注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以“帮助客户”为核心理念,采取一整套规范的模式提供包括客户生活方方面面的全面财务建议,为他寻找一个最适合的理财方式,包括保险、储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确保其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CFP资格的考核内容涵盖了106门学科的内容。候选CFP需要通过教育、考试、经验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考核,才能成为真正的CFP。取得这个资格会在理财规划行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尊敬。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CFP人数的多少,代表着该国理财规划业的发展程度。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和加拿大拥有CFP资格的人数是最多的,分别占CFP总人数的60%和20%。一个国外的CFP年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上。
目前,中国内地并不是美国理财规划协会会员,因而并不能举行CFP的考试及注册程序等;CFP在内地实际上还没有。但平安保险公司去年引进了国外关于理财规划的理念,并在北京推出了50名个人理财规划师。虽然这些理财规划师与CFP的标准相差很远,但一经亮相便凸显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家理财网站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8%的愿意接受专家顾问的理财意见,25%的愿意委托理财,50%以上的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投资意识增强,人们对理财规划的需求日趋旺盛,理财规划师将大有作为。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以上提到的“最值钱五大证书”,都是实打实的国际标准,而且就业前景绝对不可限量。但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资格认证,打的都是国际认证的牌子,但考生花费了高额报名费和培训费后,证书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薪水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证书固然重要,但在现在的老板眼里,员工的能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所在,否则,就是有再多的证书,也一样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从事项目管理的温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应考者。他去年看到项目管理人才的资格认证考试广告,上面说PMP,也就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并提到,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拥有PMP资格的人,在美国的平均年薪是5.5-12.5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全球获得PMP头衔的只有3万多人。
当时,PMP的报名费是3900元人民币,加上培训费、资料费大约需要1万元左右,温先生想这是国际证书,还是很痛快的掏钱报了名。让他高兴的是,考试的内容并不是非常困难,组织考试的外专局应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要求将试题汉化,在考试中采用中英双语,而且200道标准化试题的考试类型也让善于做选择题的他松了一口气,只花了3个月时间准备就顺利通过了考试。
但随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那年国内一下子就有300人通过了PMP的资格认证,到今年更是飞速增长到600人了。这样的增长速度,让温先生的心情很沮丧,他想,PMP很有可能由于大家一窝蜂地跟进,而且又是标准化试题,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贬值。事情往往是这样,太容易了就不值钱了。就像现在已经快要臭街的微软认证一样。
同时,证书对温先生的薪金并没有什么改善的作用。因为项目管理的好与坏,对企业是一个隐性的利益,并不能直接体现在报表当中,所以,没有明显的薪金变化也是正常的。
洋证书的最大魅力在于权威性和通用性,有的洋证书更是出国留学和工作的“红派司”。在国内,三资企业的外方管理人员,对国内的一些考试和认证知之甚少,往往也依据洋证书认定人才的能力和执业资格,这更增添了洋证书的含金量。一些洋认证机构更是大打“就业牌”吸引生源。但有关人士提醒,也有不少洋证书机构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如有的随意夸大,说是“国际承认”,实际上只是该机构所在国或某个区域认可;有的称自己的考试是“学位考试”、“文凭考试”,事实上只是专业方面的证书;有的培训与就业指导脱钩,学员手里捧着“洋证书”,却不知有什么用处。因此,除了注意温先生遇到的情况,您在选择考证的项目时,还要仔细考察考试主办单位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防止陷入今年初“商务策划师WBSA资格认证”那样的圈钱骗局中。自:Club

参考资料:club.chinaren.com/77499138.html 51K 2006-8-3等
这是我帮你在网络里搜索到的

❺ 急求一份2009年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创业板系列研究一
1月16-17日,证监会召开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这是监管层首次明确创业板的推出时间。
创业板,即国际上通称的“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相对应。旨在支持那些一时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也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对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要比主板高得多,但也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未来我国科技产业的高速成长值得期待;随着创业板的推出,我国A股市场上的科技板块股票有望得到重估;可重点关注电子信息行业。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71.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86.8亿元,同比增长19.7%;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38.1亿元,同比增长19.8%;软件业实现收入3785.0亿元,同比增长23.6%。较强的盈利能力构筑了科技股坚实的安全边际,对股价构成了有力支撑。

一、创业板推出的意义
2007年12月1日在深圳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强调:“设立创业板市场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小企业已经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因素之一,建设创业板市场,对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地,“一是有利于完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链条,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有利于健全资本市场对创新类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区域特色与优势企业的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四是有利于改善长期存在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的格局”。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2007年11月“复旦-汇丰经济讲堂”上更是强调,与其复制一个微软,不如复制一个纳斯达克。在他看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要靠科学技术进步,更要靠金融制度的创新。
创业板的推出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目前大多数股票的价格已经基本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A股市场的静态PE已经达到50倍,部分股票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预期。短期内,依靠企业内生性增长拉动的股市继续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而外延式的增长动力给中国股市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创业板的推出对A股的影响
在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沪深300和深圳综指全年收益率超过了100%,不仅远远超过成熟市场,也远远超过其他新兴市场。在经济和股市双向繁荣的背后也演变出对股价中存在泡沫的担忧。在股市繁荣的过程中,股票市场的波动率已经开始逐步增大,目前的波动率已经处于2002年创下的历史高位。
从政府推出创业板的想法可以发现,政府对股票市场泡沫的措施逐渐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过渡。需求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对投资者的过度热情进行管理,比如通过调整印花税、资本利得税等方式;而供给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股票供给来实现的。
创业板的推出对于目前中小板市场的高估值构成一定的压力。一方面,推出创业板之后,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供需关系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未来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相比较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长性,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相对高成长优势将得到一定的削弱。
(一)对科技股的影响
2006年12月初,在国际投资大师讲坛上,华尔街擅长投资高科技股的趋势大师安迪•凯斯勒预言:“中国未来5-10年会有一次科技股浪潮。中国市场将再产生1万亿美元的财富,50%来自现有企业,另外的50%则会来自新兴企业”。2007年2月中旬,美联社报道,美国一份报告称:“对于未来十年的展望,就中国而言,它很可能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的超级大国,与美国和欧盟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成为区域性高科技强权,拉动世界经济”。
由于国内无创业板市场,所以,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部分科技股的高成长机遇。目前,科技企业、特别是网络科技企业,大都选择了在海外上市,比如新浪、网易、网络、腾讯、阿里巴巴、巨人等。尤其是网络,从发行价27美元,上市第一天涨4倍达到122.54美元,到2007年10月超过320美元,作为中国概念科技股在纳斯达克市场受到的礼遇,让投资者激动不已。阿里巴巴在香港市场也毫不逊色。
通过上述例子,发现整个国际市场对科技股、特别是中国概念的科技股都给出了较高的溢价,因此有理由相信,作为与创业板密不可分的科技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其相对估值优势将得以体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所重点发展产业
①电子信息产业: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着力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基础性核心产业,重点培育下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新兴产业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
②生物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保护和开发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
③航空航天产业:按照远近结合、军民结合、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要求,推进飞机、卫星和关键零部件的规模化发展,加速建立航空航天产业的市场开发、科研生产和服务体系。
④新材料产业: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
⑤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拓宽领域、扩大规模、规范服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关键领域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⑥新能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新一代核能、氢能等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⑦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关系到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完整与安全。加快发展海洋技术,积极培育海洋产业,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向深海发展。
⑧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对创投概念股的影响
创业投资简称创投,指专业投资人员(创业投资家)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创公司提供融资的活动。与一般的投资家不同,创业投资家不仅投入资金,而且用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信息网络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经营企业。所谓创投概念,指主板市场中涉足风险创业投资、有望在创业板上市中获取较大收益的上市公司或者自身具有“分拆”上市概念的个股。
未来创业板的推出,将为创业投资的收益兑现以及自由退出提供一个极其顺畅的通道,因此,具有创投概念的上市公司将是最有资格分享创业板暴利的板块。目前,国内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信息产业与生物产业。当前,国内创投公司主要为深圳创新投、紫光创投、清华创投、上海联创和浙江天、弘瑞科技创业、宁波杉杉创业投资等十几家。拥有这些创投公司股权且出资额超过1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大众公用(3.1亿元)、紫江企业(3亿元)、东北高速(2.2亿元)、唐钢股份(2亿元)、钱江水利(1.2亿元)、力合股份(1.1亿元)、北京城建(1亿元)。
用理性的角度看待创业板的推出,创投概念股绝不仅仅是概念,其后隐含着长期巨大的投资机会。一方面,作为广义创投概念股的辽宁成大、吉林敖东、雅戈尔、南京高科、中大股份等股票已经向市场证明了通过上市,企业持有的股权价值一旦上市将得到成倍的提升,持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步入正轨,对于新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公司,市场将给予较高的溢价。

创业板带来的机会
3月3日,两会开幕式后,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进一步明确创业板推出时间,他表示“五一”节前推出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的可能性比较大,“五一”节后有望推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创业板的推出一方面会使活跃资金流向创业板,因创业板具有小市值、高换手率的特征。日本创业板推出时月换手率高达25%,是主板的5倍之多。创业板公司对于私募以及个人投资者等高风险偏好的资金更具有吸引力,这部分资金往往也是垃圾股行情的主力。
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带来壳资源贬值。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及中小板,中小企业通过IPO直接融资更便捷,不用再通过资产置换等借壳上市的途径。绩差垃圾股的壳资源价值大大削弱,退市风险增加,重组预期减小,也就失去其主要的炒作价值。

大盘蓝筹暂时安静
一季度,在中小盘成长股活跃的同时,大蓝筹则因为“成长性”预期不明确而被冷落。
大蓝筹遭遇内忧外患,国内宏观调控阴影仍在,通胀势头不止,货币政策从紧;而海外,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加剧。虽然大蓝筹股价面临着被恐慌式“错杀”,估值优势已现,然而大行情尚须等待经济预期明朗、业绩超预期等“催化剂”的出现。

成长性溢价被充分认可
海外创业板的经验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以科技型公司和中小型企业为主,且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具有高成长性,从而,也获得较高的高市盈率。而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有望通过产业的共性,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类公司。
韩国历史也可验证这一结论。韩国创业板推出时,适逢亚洲金融危机,主板的KOSPI指数持续下跌,而创业板公司集中的医疗、机械、交通等创新型行业在主板的表现却坚挺,强于大盘。
创业投资风险大,收益波动不小;创投公司良莠不齐,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投资创投概念股时强调“创投实力强、创投含量高、主业增长快”三条标准。

创投实力:创业投资公司经验越丰富、历史投资业绩越好、储备项目越多,其投资标的在创业板上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厚也越大。创投含量:每千股所含创投金额/股价。每千股所含创投金额表示每股所包含的投资于创投公司的资本。而每千股所含创投金额/股价越高,则表示每单位资金能买到更多的创投资本,投资价值也就越大。公司主业:根据分析师的一致预期,2007~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即使创投收益出现大幅波动,主业增长也为投资提供了安全边界。
创业板推出带来的投资机会

1.产业关联,科技、创新获得机遇
创业板公司因良好的增长前景而获得高估值,因为产业的共性会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类型公司。
中国创业板公司有可能集中在TMT(电信、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大农业等行业。一方面,从供给上看,地方储备项目和创业投资市场的行业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上市资源的分布;另一方面,从需求上看,创业板必然为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因此,国家政策导向和官方对创业板的功能定位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对上市公司的筛选。尚福林主席表示,创业板市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三个重点。另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三套标准中,第三套标准就是针对科技部认定的创新型企业,盈利、净资产、收入要求都远低于前两套标准。
对于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陈东征表示,30~50家将是较合适的选择之一。

2.券商概念
创业板的发展会大大提升券商的投行业务和直接投资业务,从而,提升券商的盈利能力。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透露,目前准备登陆创业板的储备企业已达1000余家。而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4万多家企业中,年营收入超过1亿元的则有3000多家公司。因此,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兴业证券、平安证券等中小型公司投行业务出色的券商有望受益更多。

3.股权关联
创业板利于主板的“创投概念”股。“创投概念”股指主板市场中涉足风险创业投资的公司,他们通过先期的风险投资,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了那些可能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股权,一旦后者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就将给参与投资的各方带来绝对收益。数据显示,在2006年通过中小企业板块实现资本退出的创投获得了25.8倍的平均回报。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大众公用、紫江企业、同方股份、电广传媒。
同方股份属TMT行业,其主业和旗下创投公司的投资方向相吻合(同方股份自身就是一个创投类的公司),专业的背景有助于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一旦旗下公司壮大,公司不仅可分享股权增值带来的一次性业绩增厚,且可通过共享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电广传媒、紫江企业、大众公用虽然主业与创投公司的投资方向不同,但是他们旗下的创投公司实力强大,有丰富的项目投资、上市运作经验,更重要的是,拥有较多储备项目。

创业板推出拓宽退出通道,提升投资回报
参照对比美国、英国和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准入门槛的要求,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准入门槛将显著低于主板。
对于如深创投这样的创投企业来说,上市企业准入门槛降低,意味着退出通道大大拓宽,而退出通道的拓宽意味着投资回报的提升。
目前我国创投项目中,通过上市退出的比例尤其是国内上市退出的比例偏低。上市退出比例低与国内创投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多但平均质量不高的特点有关,创业板推出将直接大幅增加上市项目数量。由于上市后的股权高增值,上市退出比例的提高将显著提升创投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随着退出通道拓宽和投资回报率的进一步上升,中国创投行业发展增速将加快,可能会迎来行业发展的爆发期;这一过程中,以深创投为代表的国内创投企业龙头将成为行业快速扩张的最大的受益者。

风险提示
在1月创业板推出日渐明朗以来,部分创投概念股被市场大幅炒作,如复旦复华、同济科技、龙头股份等,股价几乎翻了一倍。这些公司自身主营业务欠佳,旗下创投公司从公开资料看也没有成功运作项目上市的经历或者有上市计划的储备项目,股价已经脱离基本面。投资者择股时须注意风险。

个股推荐

同方股份:
同方的风险投资模式,实际上是在中国技术与资本融合渠道并不畅通的特定情况下的一个成功突破。与一般的风险投资企业相比,由于背靠清华大学这个虚拟研发中心,及公司独特的孵化与创新模式,公司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项目获取、市场品牌、多元化投资等方面具备优势。公司的这种运营模式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的收入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在传统业务收入平稳,安防与数字城市等主营业务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LED即将进入爆发增长期,处于培育期的RFID业务市场空间也非常巨大。由于毛利率的稳步提高,及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净利润增速将高于收入增速。据预测,公司2007-2009年的EPS分别为0.69、1.03和1.52元。
公司的价值区间为55-62元之间,与当前股价相比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但这仅基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没有完全反映其风险资本特性,即新业务可能带来的爆发增长。给予该股“增持”的投资评级。

大众公用:
2007年10月至今,公司对外投资频频出手,累计投资额已达19270万元。
维持对该公司未来发展路径的判断:市政公用投资作为稳定成长的现金牛,在市政公用投资现金流支持下对金融领域进行投资,图谋更大的发展、获取更高的回报。
参股的深圳创投是行业龙头
1:团队投资能力强;深圳创投八年间接洽项目逾5000项,已经投资项目累计150多个,领域横跨IT、通讯、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物流、连锁服务,显示了公司投资团队良好的投资能力。
2:资金实力雄厚;目前国内创投项目平均单笔投资额呈逐年上升态势,深圳创投作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创投企业,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保证了公司拿项目的能力。
3:区域优势明显;当前,我国创业投资的区域特征明显,创业投资地区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这直接导致该区域内创投公司发展迅速。
4: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先行一步;迄今为止全国许多地方都已设立省或市级的创投引导基金,深圳创投已与多个地方政府合作,不仅有效规避了风险、也扩大了公司的资源积累。
5:业务模式稳健;深创投不仅自己直接投资,而且还充当着基金管理人的角色,目前公司拥有4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10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为60亿元;这一身份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降低了业绩的波动性。
根据上述分析判断,深创投是内资创投企业中的翘楚,是国内创投行业龙头企业。
在大众公用近期的投资中,对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上海杭信和上海电科的投资尤其值得重视,这预示着公司不仅仅满足于通过所持的深圳创投股权来间接受益于创业板,而且要通过自己投资直接介入创投产业。
随着公司近期所投资的Pre-IPO项目逐渐上市,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将得到显著提高。
公司对上海杭信的投资,与对深圳创投的股权投资一起,成为公司在国内创投产业中,一南一北的分别布局,公司作为创投板块龙头的投资价值得到强化。
对于上海杭信的投资,从公司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大的意义是获得了一个直接介入创投产业的平台;公司未来会否通过这一平台来布局创业投资值得关注。
大众公用是参股创投上市公司中的龙头,给予该股“买入”的投资评级。

张江高科:
张江高科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20,042万元,同比减少7.72%,但受房屋销售与租赁利润率较大幅度提升的影响,公司整体营业利润较去年仍增加了27.78%;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5,630万元,增幅为140.92%,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上升至52.84%,比上年增长近19%;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7,956.3万,同比猛增了133.30%。公司同时发布利润分配预案,拟10股派现金红利1.8元(含税)。
公司拟于2008年10配2.4股。如果配股方案顺利获得通过并实施,公司的出租性物业有望在2010年达到200万平方米,中端以上物业将提升至85%,将使得租赁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而土地储备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集团尚有多达1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和其他基地公司,鉴于公司在集团以及上海市创新战略的重要地位,后期资产持续注入值得投资者期待。
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梳理作为辅业的高科技投资业务,集中资源在前景较好的项目上,将重心从“量”转移到“质”上面来,其中嘉事堂就是典型代表。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地区拥有200多家全资直营店,是北京市直营药店中规模最大的企业,2007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7730万元,目前正处于登陆A股前的上市辅导期。公司绝对控股的数讯信息也在为跻身国内创业板作准备,而参股的4-5家高科技企业也在争取近两年在国内中小板和国外上市。去年上半年,张江汉世纪创业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张江高科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模式已经从原先的直接投资转变为以投资公司为平台的间接投资。这将更好实现资本、资源和专业的结合,有效促进创投业务的发展。因此,创投对公司来说不仅仅是概念,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不考虑后期新增创投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预期2008、20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03、0.647元。未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集团廉价、优质资产的注入以及参股创投企业业绩增长与上市带来的投资收益的增长,由于这些因素具备较大的确定性,公司未来的业绩可能超过预期。建议增持。

❻ 科技发展 利大的 的具体事例和材料

“利”:
1:自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揭开神秘面纱后,人们便赋予了计算机光荣的使命。
事实证明,这类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也证明了世界间不同地域的

交往离不开它。它似乎是给社会的发展加速的动力,用一条条无形的锁链织成了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网

罗了发展,网罗了生活。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

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

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

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

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

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

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

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3: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

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

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

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4: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

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

,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

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5: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

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

,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

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6: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

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7: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

!利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

……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

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

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

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

吗?
8: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

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

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

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

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

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

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

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9: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

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

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10: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

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1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用电饭煲、煤气

做美味可口的饭菜……
12: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

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电脑在各行各业的

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

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

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总结: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

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

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

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

直追,迎头赶上。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

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

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

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

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

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

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

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

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

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

,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

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

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

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

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

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

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

;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

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

、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

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

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

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

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

大!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

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

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

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

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

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

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

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

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

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

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

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

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

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

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

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用电饭煲、煤气做美味

可口的饭菜……
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

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

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

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可以这样说,科技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发达的科技,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自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揭开神秘面纱后,人们便赋予了计算机光荣的使命。
事实证明,这类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也证明了世界间不同地域的

交往离不开它。它似乎是给社会的发展加速的动力,用一条条无形的锁链织成了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网

罗了发展,网罗了生活。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

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

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

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

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

的角色。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

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

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

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

定程度上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电子商务,远程

教育等时尚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网恋也成为现在的一种潮流。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

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

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

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

迎头赶上。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

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

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目前存在的,就有他的合理之处。

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

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

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 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

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

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

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2. 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

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

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

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

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

不可能具备的哦!另外,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这将会促使我们更积

极地去学习英语,这难道不好吗?
3. 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

享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

已成为势在必行了。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王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多多去学校

的网站看一看吗?班级的网站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如果上网不好,为什么要建这些网站呢?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相信,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小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师的

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

我们将会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所以,我再一次

陈述我方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正方二辩: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

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

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
对方辩友举出了种种例子来证明网络对我们小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事物在新生阶段总会产生

一些不适应弊端,如果我们只因为它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扼杀它,那我们岂不是少了很多现在必不可少的

东西?
网络的快捷同样也有它的优势,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及时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闻;通过网络,我们可以

在短短几小时内访遍全国各地的小学,在网络图书馆里查询我们所需资料,借助网上的资料,从容地完

成学业,考试后可以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就拿大家印象最深

的非典来说吧,非典时期,广州、北京一些学校不得不停课,为了实行同步教学,人们发明了网校,每

周网校教学内容全部和学校课程进度保持一致,我们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这难道不好吗?因为上述的种种观点,我方坚信:上网利大于弊!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

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

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

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

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

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

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

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

,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

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

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

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

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

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

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

;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

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

、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

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

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说

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

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

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

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

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

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

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

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

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

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

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

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

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

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

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❼ 投资理论与案例分析

一、投资理论

1.钟摆原理

就是任何一种资产的价格都不可能无限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地下跌,就如同钟摆一样终究会回归到平衡状态,偏离程度越大,反向调整的幅度也越大,反之亦然。投资者往往死板运用这个原理,在明显单边市势中希望抓住转势的转折点而不断进行逆市操作,因而造成巨额亏损。价格本身不会告诉投资者何时转势,只有依靠基本面的把握,同时结合技术分析中的趋势分析,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正确运用这一理论来把握中长线的运行走势。

2.水床原理

就是从一边按下去,另一边就会因为水的挤压而突出来。如果把水床比喻成整个金融市场,那么水床里的水就是资金流,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就表现为此涨彼消的关系。资产价格是由资金来推动的,短期内金融市场的增加或减少的资金量相对于总存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分析把握不同子市场之间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机构们的操作思路,从而把握市场中长期的走势。分析的参考指标通常包括股指、收益率曲线、CRB指数(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等。

3.组合投资理论

马可维兹1952年3月在《金融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选择》,文章主张以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并提出一个以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为目标函数的模型,为现代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重要结论:

(1)多样化投资可有效地投资风险;

(2)资产的相关程度越低,资产组合的风险越小。

二、投资需要掌握的要点

1.市场焦点的把握

市场中线的走势方向一般都是某一个市场焦点所决定的,同时市场也在不断寻找变化关注的焦点来作为炒作的材料。当然市场焦点的转换也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的,不可能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只有通过市场舆论和某些相关信息才能做出推断,而且不能排除推断错误的可能。

2.纪律至上

在决定入市之前,必须先认清自己的风险和期望回报是否对等,以此来决定目标入市价格和止损价格。特别是对于新手而言,往往在入市之后即把原先的计划忘得干干净净,或者即便记得也不能严格遵守,尤其是价格即将到达其止损价时便向自己妥协,临时变动既定的止损价甚至干脆取消,结果落得巨额亏损。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上如果不遵守纪律,不严格止损,是根本没有办法生存的,因为你还远没有达到在价格面前心若止水的境界。

3.市场永远是对的

投资者犯的最大错误往往就是在市场面前不肯认输,不肯低头,固执己见。但是请记住,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市场的一切信息,市场永远不会错,错的在于你自己。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虚荣心,按市场给你的信息来决定行动计划,一有不对即刻认错,这才是市场的长存之道。

4.不要相信规律

任何金融工具的走势绝对不存在所谓的规律、也没有可以绝对保证获利的公式可循,否则岂不是人人成为千万富翁?相信市场走势有规律存在的心理是假定了历史会重演。许多专家经常研究以往造成涨跌的原因,而后期待只要这些原因重复出现,大势也会因此涨跌。不过在你接受任何这类说法时不妨自问,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聪明人,穷数十年之精力研究,却未因此而致富或许这样就能让自己的脑筋清醒一点,不轻易相信所谓的规律。

5.顺势而为

资本市场或黄金市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即使是拥有巨额资金的投机基金也无法决定市场价格,何况个人投资者。所以最明智的方法就是跟随市场趋势而为,和市场对博无异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三、投资各类资产质量或风险点分析

资产管理能力主要通过其各种资产比例搭配是否合理、周转速度快慢来衡量。资产质量的高低是资产管理风险大小的重要标志和最终结果。

张新民认为,资产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或被企业进一步利用的质量。资产管理风险的大小最终表现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变现价值或潜在价值的差异上。

李志远则认为,资产管理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和新旧程度等细小地方表现出来。

一个公司资产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变现价值是否高且稳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且与短长资金来源搭配是否科学;不良资产比率的大小;资产周转速度是否快;资产是否合规合法取得、应用、销售;资产的使用消费是否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货币资金的风险点分析

货币资金持有量不合理;货币资金收支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缺陷及其实际执行情况不彻底,有浪费和物不所值的花费;不严格遵守国家货币资金管理规定;货币资金构成质量不高(不同币值、不同表现形态)、有资产贬值风险。

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中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体现在货币资金管理权失控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司在日常资金收支环节中应尽可能由具有不同授权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严格按照公司设置的止损点规定执行审批权;严禁毫无节制地染指衍生金融工具的炒作;高管年薪应该与公司经济效益挂钩,与普通职工差距应该小于5倍;以提高职工积极性,保证公司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运行效率。

2.应收账款风险点分析

第一,应收账款的账龄短和金额小;账龄长的应收账款比例低于同行业水平;

第二,债务人构成搭配合理,信誉高,经营稳健,函询沟通及时,掌握债务人信息充分及时,与债务人关联度小或没有关联;

第三,企业的信用政策质量高,信用标准松紧有度,信用条件因债务人诚信度而异,收账政策讲究成本效益原则,收账多少与收账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第四,呆坏账金额及比率低于同行业,在可控制范围内;应收账款的抵押担保转让灵活运用、合规合法;

第五,应收项目让债务人设立为抵押或担保债权或等额赊购对方产品;

第六,坏账损失率、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低于同行业;

第七,销售收现率高,收现保障率高,企业日常现金需求对应收账款收回的依靠度低;

第八,促销功能与减少存货功能的效果明显。

【例20-1】长虹应收账款被骗经过:长虹属于竞争激烈的电子电器行业,为了急于拓展海外市场,于2001年采取了向美国市场进军的战略。海外代理全部交给了在海外有一定影响力的APEX公司。长虹总裁先货后款的形式和APEX打交道。从2001年7月开始A公司彩电源源不断发向美国,虽然采取了保理程序,但到2004年底止,长虹挂在APEX公司名下的欠款高达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40亿元。巨额的负担已让长虹不堪重负,不得不对这笔高额欠款计提巨额坏账准备。请问:①长虹巨额应收账款被骗的原因是什么?②如何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3.存货风险点分析

存货结构风险主要是指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持有比例不合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存货贬值风险是指由于存货的残损变质、冷背呆滞、不适销对路、存货跌价等,从而使存货价值低于预期价值所形成的风险。造成存货贬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存货的物理质量先天不足(自然质量);存货的时效状况不容乐观(保质期、内容稳定性、技术关联性);市场供过于求、周转速度过快过慢等。存货持有量不合理风险是指存货的持有量过高或过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存货持有量过高,会增加存货的储存成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存货持有量过低,会增加存货的进货成本、缺货损失、信誉损失等。

4.长期投资风险点分析

投资前全方位的可行性评价是否科学;投招标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投资过程中或完工后是否有科学的项目后评价;长期投资变现价值是否大于投资成本且稳定增长;投资净收益是否为正,且稳定增长;投资所获投资收益是否超过政府债券收益水平;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稳定,市价是否高于账面价值且稳定;是否存在长期投资短期化现象(可增加流动比率但不增加偿债能力),长期投资风险控制主要是公司投资风险的测量与控制是否得当及其与收益的对称问题;企业是否具备对投资不确定性的分析能力、投资前、投资过程中是否具备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投资后是否具备风险责任追究考评机制。

5.固定资产风险点分析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是盲目购建、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盘盈不入账、固定资产闲置不处理、固定资产残值不入账、虚增(减)折旧、虚列维修费用支出等所带来的风险。固定资产不具有增值潜力是指由于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能力差、物理性能不稳定;周转率过高过低等原因导致创造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低下;闲置或不良固定资产比重大且处置时机不得当,有资产流失现象;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能力弱,没有经济寿命决策、技术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固定资产抵押代用率,贷款比率低且不为金融机构所接受;固定资产租赁购买不相宜;固定资产的购买、领用、折旧、大修、报废清理、转让等管理程序不规范,资金链条经常断裂,保障率不高。

6.土地使用权风险点分析

公司是否有闲置不用的土地储备;土地价值核算是否存在秘密准备金,并予以充分披露;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转让、出租是否存在争议和诉讼;土地使用效益是否足够高;土地的转让、出租价格制订是否合理合规合法;土地的储备是否过少或过多;国有企业原先无偿划拨土地再转让收益的分配是否合规合法等。

7.无形资产风险点分析

第一,企业自己研发无形资产能力弱且不具有可持续性;

第二,无形资产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弱、时间短;

第三,无形资产不具有对外转让或投资的增值潜力;

第四,无形资产与其它资产结合不好;

第五,企业智力资本薄弱且不具潜力,驾御无形资产能力逐年减弱。

如果企业明显有着别人包括外国人都很羡涎的无形资产,但却不知道把它当作价值进行入股投资,不知道先在外国注册商标再出口该国,不知道保护、培育和灵活运用,那么,企业也是抱着金娃娃找饭吃,早晚在外资的高价收购面前被诱惑而丧失其控制权和所有权。(景泰蓝、四大名著、狗不理等被日本抢先注册,五粮液、红星二锅头、酒鬼、三鞭等品牌被韩国抢先注册)

【例20-2】假定海南鹿龟酒今后每年的净利为2.5亿元人民币,所得税率为33%,1996年最低报酬率为20%。有形资产价值为1.63475亿元人民币,假定企业能生存60年,汇率为1∶8.5。问该酒厂无形资产价值为多少美元?

8.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点分析

必须由训练有素的投资衍生金融产品的专业机构或人才进行实际操作;必须是在企业经过谨慎预测、严密论证和股东大会充分协商批准基础上进行;必须化整为零细水长流地循序渐进,设置止损点,不可盲目冒进到了不可控制无法挽回的地步;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资金安全和保本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理念;一旦出现巨额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能够及时补救,并追究有关人员的决策失误责任。

【例20-3】中航油新加坡子公司参与石油期货期权的交易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那时油价波动上涨,中航油初战告捷,2003年盈利580万美元。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在油价涨到30美元以上开始做空,以后越亏加仓越大,最后做空石油5 200万桶,在油价50元以上被迫强行平仓,合计亏损约5.5亿美元。

9.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又叫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风险投资基金的特点:①它属于高风险投资;30%成功、30%持平,40%失败;②它属于高收益投资:1995~1997年美国回报率 48%、40%和36%,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65%~85%;③它属于组合投资;④它属于长期投资:3~7年;⑤它属于权益资本,弥补政府无法投资、银行无法贷款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功能缺失;⑥它属于专业投资;⑦它集融资与投资于一体,汇供应资本与提供管理服务于一身;⑧它由风险投资公司——大多为私人合伙企业运作;⑨风险投资家需要大胆心细,三思而行;⑩风险投资家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

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控股,而是退出。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①法律做保障,税率要低。②政府要创造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③投资对象主要是高科技项目但又不限于此。④人才培养与选用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

著名世界风险投资起家的公司: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风险投资家罗克;美国数据设备公司7万美元,14年后股票市值3.55亿美元——风险投资公司ARD;苹果电脑、微软、LOTUS、康柏、SUN微系统、思科;美国基因工程公司:占全美生物药品销售额的1.6%——风险投资家斯旺森;扎克伯格上大二时创建的Facebook,2005年获得1 200万美元风投,2010年市值高达176亿美元。中国的小肥羊、搜狐、网络、网易等著名公司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起家并上市壮大的。

风险投资面临八大法律风险:风险投资主体信息不对称;技术开发缺乏市场前景;风险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性;风险投资协议缔约不能;不当与商业秘密保护;尽职调查不实及法律意见书失误;风险投资协议履行过程摩擦;风险资本流转不能、IPO不能、股权转让不能、清算不能。

❽ 如何计算信息化的投资回报率

遗憾的是,不少CIO当被CEO、CFO等追问IT投资的效益时,只能笼统地以提高企业效率、扩大客户群、加强对分公司的管理等来回答,只有少数CIO能以一些简单的计算数字来证明IT的价值。如何计算IT投资的回报?如何测算IT的投资回报率(ROI)?这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新课题,也是CIO和CFO需要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硬投入与软回报 信息化建设是“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而产出却是难以用数字计算的“软回报”,有的回报是可以量化的,有的是难以量化的;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财务回报,有的是非财务回报,还有的是社会回报。 要衡量IT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个概念TCO(拥有总成本)。对一个典型的IT项目如ERP、CRM 、SCM等,拥有总成本需要考察五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相关成本:获取技术和系统阶段、实现阶段、运营阶段、维护阶段和更新阶段。具体的说包括6个方面: 规划期间的成本,包括信息系统的市场调研费用、系统需求分析的调研费用、第三方管理咨询费用等; 实施期间成本,包括基础数据的准备、人员的培训费用、系统的原型测试和并行测试费用、系统的验收和评定费用等; 获得成本,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服务器及终端、网络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的费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实施费用)的费用以及二次开发的费用等。 后期的服务和维护费用,包括系统运行、维护和软件升级等的费用。 结束期的处置成本。 风险成本,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构架选型造成的内在风险、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造成的非法入侵和灾难防范措施不当造成系统崩溃等外在风险。 信息化建设是“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而产出却是难以用数字计算的“软回报”。信息系统尤其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回报有多种计算方式,国内外的学者也设计了多种计算模型,但至今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计算方式,因为信息化带来的回报有的是可以量化的,有的是难以量化的;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财务回报,有的是非财务回报,还有的是社会回报。财务回报主要表现在降低库存、减少延期交货、采购提前期缩短、降低采购成本等,非财务回报主要表现在增强企业动态应变市场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等。而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效益,除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等外,更多的表现为社会效益,如“金盾工程”之于社会稳定,“金质工程”之于对维护市场秩序等,主要是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效益来计算。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衡量企业IT投入与回报的问题相当繁杂,远不是几张财务报表所能涵盖的。下面着重围绕IT投入的短期回报率和长期回报率、评估指标的量化和非量化进行讨论,以求较完整和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短期回报率和长期回报率 有些IT投资的效益马上就能表现出来,有些IT投资的效益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表现出来。CAD、CAM等需求单纯、目标明确的IT项目,短期内就能见效,如提高了多少效率,完成了哪些以前无法完成的工作等;而ERP、CRM等大型IT项目的回报,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表现出来。如国内一家企业的ERP规模很大,包括财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五大模块和电子商务等部分,整个实施过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项目实施,第二步是推广,第三步是整体优化。整个项目投资巨大、耗时持久,一时确实很难看出某一阶段的某一功能模块的实施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一旦这些标准统一的功能模块集成起来,这个庞大的信息化系统不但将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飞跃,同时也将为其业务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不仅不同项目的回报周期长短不同,相同的项目对不同企业的回报周期也不同。IT投资的目的有多种,如减少顾客流失率、提高产品设计水平、降低库存、加强对分公司的管理等,归根结底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但就评估“效率”而言,不同阶段的企业参考的指标会有差异,处于生存阶段的企业当然要求清楚地计算出投入与产出,追求IT投入的短期回报率;但对于事业已经走上正轨、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其对于回报的问题就会看得远一点,一般不会拘泥于眼前的回报率,较为注重长期的回报率。因此,衡量企业IT投入的效益,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企业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一步登天。 量化评估与非量化评估 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当然是可以衡量的,只是衡量的标准与形式并非那么直接,也就是说,目前还难以用一种明确、量化的标准来计算。例如,增加一台PC看不出直接的效益,但至少还可以做到代替某些手工流程;而建立ERP不但看不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改变,还会感觉原有的秩序被完全打乱。很难找到一套完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信息化的效益,但有一些量化和非量化的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标准的参考。 ①定量效益 ·降低库存(库存占用、库存资金周转次数、盘点误差) ·合理利用资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装配面积、减少加班) ·按期交货,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按期交货率) ·降低成本、降低采购费、减少加班费、增加利润 ·减少财务收支差错、减少经济损失等。 ②定性效益 ·领导和管理人员掌握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运行状况 ·企业员工面貌和素质有很大变化 ·管理人员从事务处理中解放出来,致力于规范化、实质性的管理工作 ·规范了管理,对产品质量其一定的保证作用等。<!--######--> 把效益梳理出来 在实施信息化前,CIO要先“冻结”旧数字,信息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测量出“新”数字,把能量化的数字尽量量化;另一方面,对难以量化的效益指标,CIO要细心从业务部门收集“故事”,用案例说明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管理的变革和效率的提高。 尽管IT投资的效益很难用一套评估体系来衡量,CIO仍然要想方设法把信息化的效益梳理出来,让管理层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以增强对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联想集团从不吝惜在任何场合向外界公布信息化取得的成就——2000年,库存周转周期从100天下降到22天,积压损失从5%下降到0.19%,公司总体费用率由1995年的20%降至9%……而有的CIO当被问及信息化带来的效益时,只能笼统地以提高企业效率、扩大客户群、加强对各分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来回答,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因为不少CIO在信息化前就没有记录下“旧数字”,信息系统上线后又没有测算出“新数字”,平时又不注意收集说明信息化效益的“典型案例”,说不清信息化的效益也就在所难免。有的企业在IT项目实施完后,由于自己无力计算出投资的效益,只好委托财务部门甚至IT供应商评估系统运行的效果,当然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IT部门是信息化的推进者,输理信息化的效益也理所当然由IT部门完成或者与财务部门共同完成。一方面,要把能够量化的指标全部量化,在实施信息化前先“冻结”旧数字,信息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测量出“新”数字,通过新旧数字的对比,显示出信息化的效果,如库存降低了多少、延期交货减少了多少等;另一方面,对难以量化的效益指标,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CIO要注意从业务部门收集“典型案例”,用案例说明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管理的变革和效率的提高。 联想集团不仅计算出了其信息化的效益,还精确计算出了IT投资的成本如何收回。现在,在联想每个部门的年度预算里,都会有每个人每月380多元的“信息位费”,作为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费用;如果这个部门还使用大的应用系统,例如ERP系统,还要根据资产的回报周期,按照用户数目去分摊实施、使用和维护的费用;如果某个业务部门要上马只有该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那么系统的所有实施、运行成本就要分五年全部分摊到这个部门的经营成本中去,而IT部门只管项目的实施,由业务部门支付其实施费用,就像业务部门用车要向车队付费一样。联想集团CIO王晓岩说:“联想所有的IT支出,都会根据收益期来进入业务部门的费用,由公司所有收益部门承担。这样做是要让业务部门知道IT资源是有偿的,IT只是手段,真正的产出还是靠业务来创造。” 当然,国内的绝大多数企业还难以做到像联想集团那样由业务部门承担IT投资的成本,IT投资的成本多数还是从公司的总体预算中支出,因为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如果让业务部门承担信息化的费用,很多部门可能就放弃甚至拒绝信息化。

❾ 求各位大神帮忙翻译,在线等,翻译得好的给你100币!!

5.3.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can be extended in several ways. In this paper, we hav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T and Tobin's q, which is an aggregate firm level performance measure. The information leverage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value of IT (Tinaikar 1994), however, suggests that IT will impact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directly through the processes. This was also borne out in Barua et al.'s (1995)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impact of IT on intermediate variables and found that the direct effects of IT are at the site of the application, namely, the processes. Thus, an alternate conceptualization would be a two-stage model that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IT on intermediate process variables which in turn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 firm performance variables,, such as market value and Tobin's q. In a similar vein, another useful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would be to model IT's impact on intangible dimensions of performance such as proct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d examine which intangibles are better enabled through IT.
5.3 今后的研究
本研究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延伸。我们已在本文审视了信息技术(IT)与托宾的q比率之间的联系,这是总体公司层面的绩效衡量标准。然而,评估信息技术价值的信息杠杆法(Tinaikar 1994)表明IT是间接通过处理过程而影响组织绩效的。1995年Barua等人对IT影响中间变量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研究发现IT的直接影响是在现场,就是处理过程。因此,一个替代的概念将是剖析IT影响中间过程变量的一个两阶段模式,并转而可能与更高层次的绩效变量有联系,例如市场价值和托宾的q比率。在相同的基调下,未来研究的另一个有效方向是创立一个IT影响非物质层面性能的理论模型,例如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及客户关系,并仔细研究哪个无形事物最能通过IT来实现。

Second, in this study, we use aggregate IT investments and make no distinctions regarding the type of IT investments. However, it appears that firms benefit unequally from their different IT investments. Thus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T investments such as innovative versus non-innovative, strategic versus non-strategic, and internally focused (e.g. process control, coordination, etc.) versus externally focused investments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tc.) on long-run firm performance. Since measures such as q take into account both the risk and return associated with capital investment, it can help managers assess the long term value of IT and help justify investments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hard to justify based on accounting measures alone.
第二、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总体的IT投资,不区分IT投资的类型。然而,公司从不同的IT投资类型所获得的收益似乎是不对等的。因此,仔细观察不同类型的IT投资对公司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将是很有意思的;例如创新与非创新投资的对比、战略与非战略投资的对比、以及向内部侧重(如工艺控制、协调等等)与向外侧重投资(客户满意度、公关管理等等)的对比。由于许多措施如q比率都会对资本投资的风险与回报进行考虑,这就可以协助管理者评估IT的长远价值和证明投资的正当性,这原本仅靠财会方法是很难证明的。

Third, other measures of IT may be employed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T on Tobin's q. For example, measures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converting IT inputs to proctive outputs (Weill 1992), psychometric measures (Sethi and King 1994), as well as measures of IT intensivenes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shed and archival data sources (see work by Jarvenpaa and Ives 1990 for an example of content analysis) may be viable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intensiveness of IT usage within a firm. Such alternative proceres will enable us to triangulate and thereby arrive at a better measure of IT use.
第三、其他衡量IT的方法也被用于评价IT对托宾q比率的影响。例如,对组织如何有效地将IT的投入转变为富有成效的产出进行衡量(Well 1992年)、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以及采用已出版和档案的数据资源进行内容分析来测量IT的密集度(内容分析的例子可以参阅1990年Jarvenpaa和Ives的文献),这些举措对于评估一家公司的IT使用密集度或许是可行的替代方法。这些替代步骤将让我们能够从三个角度进行衡量,从而得出一个IT使用的更佳衡量结论。

注:q比率(Tobin’s q)是以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和企业的账面净值之间的比较。

【英语牛人团】

❿ 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事例

人类过度开发森林资源
核弹的研制成功
网络游戏的研发"这只能说对少数人有利,因为他们把钱赚了,但是却不知道害了多少大好
青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灯变成电灯……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用电话加快通讯,用汽车、摩托车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用电饭煲、煤气做美味可口的饭菜……

电视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去现场看节目、表演;比如说,这次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就可以在家看转播。

电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泛,我们在海宁发一封信到巴西,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我们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电影,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可以这样说,科技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发达的科技,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自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揭开神秘面纱后,人们便赋予了计算机光荣的使命。

事实证明,这类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平台,也证明了世界间不同地域的交往离不开它。它似乎是给社会的发展加速的动力,用一条条无形的锁链织成了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网罗了发展,网罗了生活。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时尚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网恋也成为现在的一种潮流。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目前存在的,就有他的合理之处。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说,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利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中华文明八千年历史文明就是铁证如山,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生活学会利用或烧熟食物,从依靠自然到繁殖饲养,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这不都是进步,这不都是发展?如果是弊端大于利的话,那人类为什么都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进步?只有进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个人不进步是可悲的,一个国家不进步是没落的,一个世界不进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断的进步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人类是渺小的,人类是脆弱的,他没有庞大的身躯,没有牛似的力气,没有乌龟的硬壳。但上天给予了人类一颗聪慧的大脑,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了不断进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和十万年前相比,我们是至高无上的;把今天和几千年前相比,我们是居高临下的;把今天和几百年前相比,我们是幸福舒适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来是美好光明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这不光光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我们今天的日子时有多少辛勤的科学家们用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
因为法拉第,我们生活的周围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因为达尔文、因为孟德尔,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因为扁鹊,因为华佗,因为李时珍,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他们给我们换来的吗?生活如此舒适,生活如此惬意,生活如此美妙,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提高了30岁,看望亲友甚至不用出家门,这不都是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
所以说,科技改变历史,我们探讨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发展救了我们,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说科技发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21世纪,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反驳
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如果没有科技,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那环境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人们在研究科技的时候,不也在保护环境吗,那有怎么能说研究科技就一定破环了环境呢?

这并不能说明弊大于利,这只是个别现象,是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科学技术,这并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虽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类,环保家园的科技发展理念,无关痛痒,只要有弊端,科学家们同样会想办法去解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刻也不会停止。科技发展,无可厚非,就是利大,这个辨题唯一的答案!就因为科技一直在进步,科学一直在发展,狡猾的诡辩,笼统的只言片语,无理的胡搅蛮缠都改变不了这个真理。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在请问,如果你给主席写信,说建议停止一切科研活动,大家是送给你鲜花,还是那板专拍你?

阅读全文

与投资于信息技术回报例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