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投资前景怎么样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呈容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随着市场潜力释放,精细化工还将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精细化工领域的地位不断拔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先进制备技术的引进,必将带来我国精细化工市场供给的不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深度调研分析报告》统计,2015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约为37021亿元,较2014年增长10%左右。按照当前发展势头,预计到202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9万亿元左右,可增长空间仍较大。
㈡ 化工未来发展趋势
从世界精细化工市场看,精细化工产品仍然是重点行业急需的主要中间材料,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产品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仍然存在供给缺口。精细化学品主要使用于农业、建筑业、纺织业、医药业、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随着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精细化工材料需求的数量上升,性能结构要求提高,精细化工行业与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所以,世界精细化工需求量在未来长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锐减的可能性很小。世界精细化工需求量的这种上升趋势必然对中国精细化工的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成长期将继续延伸下去。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目前我国的专用化学品行业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前期,而涂料、日用化学品和农药行业已经处于成长后期。
㈢ 化工行业的纵深发展方向及其深远意义和影响
7月,正是骄阳似火的季节,内蒙古的太阳更显得滚烫如火,但早晚却明显较内地凉爽。赶到包头明天科技(相关,行情)股份有限公司时,我在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关明的办公室里足足采访了一个上午,认真倾听了明天科技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几个小时过去了,进门时还对明天科技知之甚少的我,已经对明天科技的整体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脑子里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基础化工”到”重组改革”再到”焕发生机”的粗线条框架。由此,我开始注意到,明天科技的亮点在于主业的延伸和新兴产业的引入;由此,我开始思索到,作为基础化工行业的明天科技为什么再次选择了主业延伸?同时又如何进入了IT产业,并一举跨越了转型磨合期,铸就了整体收入的半壁江山?关明清晰地告诉我,主业的延伸取决于丰富的资源宝藏与能源优势,而跨越性发展则取决于信息产业的战略性介入。 关明的介绍极具吸引力,他让你在不知不觉间饶有兴致地快速”进入”了明天科技。
㈣ 化工的发展方向(200字作文)
精细化工的品种繁多,有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最近几年国内精细化工行业都在关注一个问题: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决定加大在能源、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精细化工作为传统产业没有被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行列,而被有的人归于夕阳工业。
但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我们精细化工,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由于它和能源、信息、生物化工以及材料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精细化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而成为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在这里我充满信心地告诉大家,精细化工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依然是朝阳工业,前景一片光明。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在生产技术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①精细化工品种多、更新快,需要不断进行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所以研究精细化工的开发费用很大,如医药的研究经费,常占药品销售额的8%~10%。这就导致技术垄断性强、销售利润率高。
②精细化工质量稳定,对原产品要求纯度高,复配以后不仅要保证物化指标,而且更注意使用性能,经常需要配备多种检测手段进行各种使用试验。这些试验的周期长,装备复杂,不少试验项目涉及人体安全和环境影响。因此,对精细化工产品管理的法规、标准较多。如药典(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英国药典》)、农药管理法规等。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精细化工产品,往往国家限令其改进,以达到规定指标或禁止生产。
③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与一般化工生产不同,它的生产全过程,不仅包括化学合成(或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而且还包括剂型加工和商品化,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精细化工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多从基本化工原料出发,制成中间体,再制成医药、染料、农药、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香料等各种精细化工。剂型加工和商品化过程对于各种产品来说是配方和制成商品的工艺,精细化工的加工技术均属于大体类似的单元操作。
④大多以间歇方式小批量生产精细化工。虽然精细化工的生产流程较长,但规模小,单元设备投资费用低,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
㈤ 化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精细化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如染料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农药产量居第二,涂料产量居第四, 配合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二等。 目前中国精细化工门类有25种左右,品种约3万多种,精细化工产值率40% 左右。 精细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重点之一,为加快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国家将发展精细化工作为化工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近十多年来国家约安排了100多个精细化工建设和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为加快科研开发速度,成立了十几个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心以及一批国家重点试验室。
早在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安排了159项科研开发项目,完成率达90%以上。尤其在石油化工 催化剂、水处理剂、农药及中间体、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国家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达80%。如炼油厂的MGG、MIO新工艺及新催 化剂;PP催化剂:TS系列水处理剂:分子蒸馏技术;生物法丙烯酰胺技术:生物法二元酸和透明质酸;D-泛酸钙;松香中性施胶剂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充分显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六五”以来,国家对农药、医药、染料、涂料、表面活性剂、饲料添加剂等 精细化工行业进行了重点项目的安排,引进了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也引进了一大批精细化工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推进了中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在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国家通过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其他专项计划对高新精细化工产品加以扶植和支持。近几年,很多企业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国家的倡导下,加快了产-学-研、技术开发创新和产业化一体化进程。多种形式的实体和民间科研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态势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预计至2013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2008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三者合计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75%以上。
2、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
以精细化工发达的日本为例,技术创新对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10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例如,重点开发用于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等电子领域的功能性精细化学品,使日本在信息记录和显示材料等高端产品领域建立了主导地位。在催化剂方面,随着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为适应无硫汽油等环境友好燃料的需要,日本积极开发新型环保型催化剂。目前超深脱硫催化剂等高性能催化剂在日本催化剂工业中已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脱硫能力从低于50 g/g提高至低于10 g/g,由此也促进了催化剂工业的整体发展。2004年日本用于深度脱硫等加氢工艺的炼油催化剂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60%,销售额增长了43%。与此同时,用于石油化学品和汽车尾气净化的催化剂销售额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已占催化剂市场半壁江山。日本催化剂生产和销售去年分别增长了7%和5%,打破了近六年来的记录。
3、联合兼并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
许多知名的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重组,调整经营结构,退出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加大对有竞争力行业的投入,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精细化学品,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例如,2005年7月,世界著名橡胶助剂生产商--美国康普顿公司(Crompton)花20亿美元收购了大湖化学公司后成立名为"科聚亚"公司(Chemturags),成为继鲁姆哈斯和安格公司后的美国第三大精细化工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塑料添加剂生产商。新公司的产品包括了塑料添加剂、石化添加剂、阻燃剂、有机金属、聚氨酯、泳池及温泉维护产品及农业化学品,在高价值产品的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其精细化工的年销售额可达到37亿美元。
又如,德固赛和美国塞拉尼斯各出资50%合并羰基合成产品,在欧洲建立丙烯-羰基合成产品生产基地。合并后,羰基合成醇年产量将达到80万吨--占欧洲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德固萨公司以6.7亿美元价格将其食品添加剂业务出售给嘉吉公司(Cargill)。从而使嘉吉公司成为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领先者,能向全球的食品及饮料公司提供各种专用添加剂。再如,总部位于荷兰海尔伦的皇家帝斯曼公司(DSM),2003年2月以19.5亿欧元的代价,收购了罗氏全球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精细化工业务,成为世界维生素之王。2004年全球销售额80亿欧元(约为100亿美元)。
二、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十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的发展,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多项国家计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目前,精细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我国近期出台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又将精细化工列为"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六大领域之一,并将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列为"十一五"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蓬勃发展和化学工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精细化工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能级将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精细化学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1、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精细化工门类已达25个,品种达3万多种,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近1350万吨/年,年总产量近97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2011年,我国精细化工率已上升到48.5%。
近年来,我国的染料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11年,染料产量达到了80.83万吨,约占世界染料产量的60%。目前已能生产的品种超过1200个,其中常年生产的品种约700个。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染料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第一染料出口大国,染料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贸易量的25%,已成为世界染料生产、贸易的中心,在世界染料市场占有显著地位,2011年出口量达到32.66万吨。涂料产量2011年达到348万吨,比2010年净增108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柠檬酸的年出口量已接近40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维生素C的出口量已突破5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2、建设精细化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
近几年,许多省市都把建设精细化工园区,作为调整地方化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集聚的重要举措。据报道,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精细化工园区至少有15个,其产值占有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㈥ 化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4-2018年 中国石化物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近期,石化行业运行呈现企稳回升的积极态势,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页岩气开发、煤层气开发、稳步推进煤化工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效应的显现将进一步巩固行业向好发展的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明年房地产、建筑和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状况难有改观,市场供需失衡矛盾调整难度较大,加上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和企业经营成本高企,行业运行情况短期仍难以明显好转。预计明年石化行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㈦ 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
精细化工产生于19世纪末,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技术的引入,为精细化工开辟了很多的崭新领域,其中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是其中的亮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
中国精细化工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重复建设严重,低档产品居多,精细化率低,附加值不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严重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因此,中国精细化工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加大科技创新,开展技术前瞻研究,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淘汰、削减或限制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精细化工产业门类众多,牵涉面广,受到产业政策影响很大,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集约化经营是未来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中国很多地方建立了化工园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而其中很多化工园区都突出了精细化工特色。这样的格局有利于精细化工产业的上下游衔接和搭配,将极大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
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的《2008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精细化工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发展历史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具体介绍了医药精细化工、农药精细化工、日化用品精细化工等细分行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精细化工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最后分析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您若想对精细化工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http://www.cqvip.com/qk/84316A/200410/10813021.html
㈧ 目前化工行业基本走向医药方面。。但国内的精细化工方面是否还有发展潜力
化学虽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了,但在反应产率、低耗回收、降解还有很多空间
㈨ 化工的发展趋势
2011年,化学工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125家,累计总产值6.0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61%。2011年前11个月,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617.21亿元,同比增长26.9%,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5.5个百分点,占比70.12%。2011年前10个月,化工行业利润总额3208.98亿元,同比增长44.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7.1%。预计化学工业全年产值约6.58万亿元,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3500亿元,增长35%。2011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速同比减缓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产量1528万吨,增长7.4%。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4798万吨,增长9.3%;合成橡胶产量349万吨,增长13.1%;合成纤维产量3096万吨,增长13.9%。烧碱产量2466万吨,增长15.2%。纯碱产量2303万吨,增长13.4%。化肥产量6027万吨,增长12.1%;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分别增长8.6%、24.3%和10.8%。农药产量265万吨,增长21.4%。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3209万条,增长8.5%。电石产量1738万吨,增长22.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部分石油和化工产品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应找好切入点,充分参与到石化产业的发展中来。成品油、钾肥等细分行业、烯烃、部分有机原料等缺口仍较大的产品、天然气、轻烃等低碳新材料、新型专用种化学品等高端产品,将是“十二五”期间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领域。在石化下游行业,“十二五”期间应发展高端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煤制天然气等,加快淘汰传统煤化工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将继续稳步壮大,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16万亿元左右。过去十年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年均增长20.6%,截至2010年底,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8.88万亿元。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期,住房、交通的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形成大规模需求,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和化学工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石化、化工是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具体来看,“十二五”期间石化重点开发渣油沸腾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灵活焦化、重油催化裂化等技术,符合国Ⅴ标准的清洁燃料技术,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乙烯装置的裂解、分离、深冷、精馏等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芳烃生产成套技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高性能化技术,特种合成纤维生产技术,新型分子筛材料、催化剂载体和制备新技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