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货币基金T+0的现状
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其交易效率备受关注,但受限于我国历史交易体制,目前我国多数基金一般采用申购T+1日、赎回T+2日资金可用,交易效率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基金现金管理工具功能的发挥。为加速资金流通的便利,各大基金公司发展货币基金T+0成为潮流,统计发现截至5月末,已有12家基金公司的14只货币基金实现了T+0功能,其中海富通基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❷ 货币基金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货币基金就是用来管理短期资金的,收益能力一般与一年定期差不多,目前属于货币收紧期,收益会相对较好,可以介入
❸ 2017互联网货币基金现状怎么样
SDR。 就是提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储备货币,就是和内黄金美元差不多,可容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你的特别提款权占的份额越大,说明储备货币越多,在面对危机时,有更多了流动性来应对债务风险,增强一国的抵抗能力;相反,你的提款权越多,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其他国家就对该国家的金融安全性比较放心——俗话说不怕你赖账啊,你钱多啊。可以促进其他国家与该国的贸易量,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❹ 货币基金怎么发展与监管的
外对货币市场基金监管的经验来看,欧美各国均未对货币市场基金征收准备金。2012年底,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曾提出三个加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的方案:一是改为浮动净值定价,二是直接提取3%的备付金(capital buffer),三是提取1%的准备金并根据风险水平辅以一定额度的现金。然而,SEC在2013年中提出的改革方案中认为后两者对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成本过高而没有采用,替代提出了两个较为温和的方案供选择:一是要求部分货币市场基金实行浮动净值计价,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向货币市场基金征收流动性管理费用(liquidity fee)并允许基金暂停赎回。可以看出,SEC在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行业稳定发展中选取了折中的道路。稍晚于美国,欧盟于2013年提出向所有货币市场基金强制征收3%准备金的提案(欧盟对银行的准备金率仅为2%),引来了行业的强烈反对,反对声音指出这一举措将完全抹杀货币市场基金本已很低的边际收益。关于这一政策方案的投票于近日被搁置,向货币市场基金提取准备金的尝试在欧洲也宣告停滞。
为什么呢?可以先从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说起。缴纳存款准备金主要目的是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从而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而目前国内货币基金的主要流向同业存款,同业存款则是主要为了满足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需要,而非用于放贷,因此对货币成熟的贡献非常有限。让货币基金公司缴纳存款准备金则会直接抬高金融体系内的资金传导成本,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其次,银行的存款用户,享受到了存款保险,但货币基金投资者没有享受储蓄存款保险机构的保险,因此按照权益义务对等的原则,也不应通过使其缴纳存款准备金的方式来使其与银行“不平等”。
总之,站在货币基金进入中国13年,余额宝面世3年的时间点来看,以及按照中美货币基金规模货的对比来看,中国货币基金离它真正的“巅峰”还远,在这个阶段思考货币基金监管的松与紧,权衡长远未来下的利与弊,是一件非常有益于金融行业发展,也是利于老百姓的事情。
❺ 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货币的演变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黄金作为货币的演变历史
黄金在世界范围内承担着货币的职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直至今天,它仍是金融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原始社会末期,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金币的国家之一,随着历史发展,称量货币过渡为金属铸币,金银币原值与面额逐步分离。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法案,金本位时代开始,黄金走上充当货币的巅峰。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各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定”,规定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黄金迈上非货币化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黄金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1983年至今,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动国际黄金市场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黄金货币形式的演变,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铸造的金银币已不再执行流通功能,而演变成纪念币和投资币,用来收藏和投资,投资性金银币只是一种“币”形的贵金属储藏与交易手段,其面额只是充当一种货币符号的作用。普制金币作为专门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其主要特点是发行机构在金价的基础上加较低升水溢价发行,以易于投资和收售,国际上主要金币发行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一般都是通过发行各具本国特色的普制金币供民众投资和收藏。在欧美国家,普制金币作为黄金投资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我国,为增加社会公众新的投资渠道,目前发售机构正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熊猫普制金币的挂牌收售工作,研究和开发投资币市场。
黄金的货币功能在逐渐弱化,黄金是一种兼有货币、金融工具和贵金属性质的特殊商品,其价格主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目前黄金的一些特性仍然符合货币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制度的实践表明,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黄金仍然具备明显的货币属性,黄金的非货币化过程需要较长的历史时期,工业用金、生活用金和黄金投资行为的调节应由市场的手段完成。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准则和规范。主要内容有:确定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货币的单位;规定货币的流通程序和流通办法;确定发行准备和货币的对外关系。
本位货币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在支付上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在商品劳务的交易支付中和在债务的清偿上,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
辅币是本位货币的等分,在使用上有限法偿,即超过一定数量,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
货币制度演变可以分为以下过程:
1.4.1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白银作为货币材料。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流通中的纸币可以与银币自由兑换。
1.4.2 金银两本位制
18 世纪 40 年代由于世界白银产量的增加,使白银价格不断下跌。由于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作为货币不利于货币流通的稳定和国际收付。削弱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逐步过渡到了金银两本位制。
金银两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银和金银铸币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典型的金银两本位制下,金银币之间的比价完全由金银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种本位制也称为平行本位制。金银比价由于缺乏稳定性,后来由政府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本位制称为“复本位制”。进一步削弱的两本位制称为“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下金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复本位制下由于白银市场价格下跌,而由政府规定的银币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套利的结果使银币充斥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最终使银币的铸造受到限制。但金币仍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 .
金银两本位制有以下优点:( 1 )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 复本位制下 , 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 , 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 , 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 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1.4.3 金本位制
(一)金本位制概述
第一,典型的金本位制的产生从货币制度演变的角度而言,是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生作用,同时也与 19 世纪以后黄金产量的增加使币材增加有关。 金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点是:规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黄金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由于黄金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促进了各国商品经济合国际贸易的发展。黄金由于产量有限储备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的要求。金本位制盛行了一个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步开始受到削弱。
第二,典型的金本位制受到削弱后,逐步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的铸造被停止,金币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以金块作为准备。
货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的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纸币可以与金块进行兑换,但不再是自由兑换,规定的兑换限额较大。因而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富人本位制”。
第三,金汇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与金块本位制大体相同。但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与黄金有联系的外币。这种制度的实质是把本国的黄金存于国外的银行,换取国外的货币。用国外的货币作为本国的纸币的发行准备金。国内居民可以购买外汇,并在理论上可以把外汇拿到国外去换取黄金。这种制度也被称为“虚金本位制”。
(二)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受到了削弱,使这种货币制度难以继续。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作为货币要求价值稳定,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可能稳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货币。
其次,黄金作为货币并不能保证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实现均衡,由于黄金流入或者流出会影响到各国货币供给量,黄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实现自动的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给量难以与黄金的储备保持适当的比率。
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要用所含的黄金量作基础来确定。由于各国政府为了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扩张或紧缩,对货币量进行调节,要求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
1.4.4 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 1 ),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 ),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 ),纸币的流通完全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 ),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在现在货币已经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就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然后为了它家破人亡!`````````
````人人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事实上如果有万贯家财的人有几个不是`````````贪来的```````这对我们以后的影响`
``将不堪设想```!!!!!
❻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史
美国第一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作为银行存款的一个替代物创建于1972年,是在市场变化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一个最好例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商业银行与储蓄银行提供的大部分存款利率均进行管制出台了《Q项条例》,而货币市场工具则是浮动利率,但许多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因有最低交易额规定),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利用这一事实,将许多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合起来,有专家操作,这也表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能够发现设计不严密的政府法规的漏洞。但由于当时市场利率处于存款机构规定能支付的利率上限以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因其收益并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难以发展,总股份在几年中非常有限。
1973年仅有4家基金,资产总额只有1亿美元。但到了70年代末,由于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剧增,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的收益率超过了10%,远远高于银行与储蓄机构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5.5%的利率上限。随着储蓄机构的客户不断地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抽出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迅速扩大,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急增到1982年有200多家基金持有2400亿美元的资产,并在总资产上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因此,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利率超过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管制利率的产物。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迅速发展并且能保持活力的原因还在于管制较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没有法定的利率上限,而且对提前取款也没有罚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强烈反应,他们要求国会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附加储备要求和其它限制,国会最终虽然没有批准存款机构的要求,但给予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发行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即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它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相似,也提供有限的支票签发而且没储备要求,而且收益率几乎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样高。
在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以超级NOW账户和MMDAS的反击下,1982年末和1983年初,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开始下降。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这些创新金融工具暂时阻止了资金从银行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流动。但商业银行与存款机构无法承受提供高收益的成本,不久以后,降低了MMDAS的利率。其结果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再次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创造了极大的收益。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1989年和1990年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危机引起商业银行突然增加他们的存款保险,来保护他们的存款,同时监管当局更加关注存款机构已经出现的高利率。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其资产在1991年达到5000亿美元。1996年大约有650家应税基金,250家免税基金,总资产大约为7500亿美元,80%以上为纳税的资产。其股份大约占所有金融中介资产的4%,而且在所有共同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总资产中占25%以上。1997年达到1万亿美元。

❼ 货币基金的现状如何
你说的这个啊,现在货币基金比较好的有华夏活期通、广发钱袋子、嘉实货币,但是从长期受益来看的话,华夏活期通更稳定一些,毕竟是老基金,规模也比较大, 都能随时取现,不过活期通还能跨行转账,没手续费,其他公司有的要手续费
❽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缓慢直至余额宝们出现。
余额宝是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量身定制的一款货币型基金产品
❾ 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和第一只货币基金分别成立于哪一年
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2001年9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准发行华安创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只货币基金:2003年,华安现金富利。2003这一年,也是内地货币市场基金从孕育到面世的一年。

(9)国内货币基金的发展与现状扩展阅读:
开放式基金十周年大事记
2001年9月11日
我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发行
华安创新是我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十年前,大部分居民不知基金为何物。十年后的今天,基金账户数已突破3500万大关,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88%。
2002年6月1日
《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出台
据普华永道统计,截至2011年一季度,36家合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067万亿元。十年间,许多海外职业经理人空降到合资基金公司,带来成熟基金公司的管理经验,但有一些水土不服,一段时间后黯然离职。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
该法确立了基金业的法律地位,构建了基金业发展的制度框架,为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制定了基金市场的基本制度,完善了市场主体的准入和约束机制,加强了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完善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机制和手段。
2004年11月11日
我国第100只开放式基金发行
第100只开放式基金的出现,与我国第1只开放式基金的诞生相差三年。2001-2003年三年发行的开放式基金数量分别为3只、14只和39只;到2004年,渐热的市场令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开始出现遍地开花的景象。
2006年6月15日
第200只开放式基金成立
华宝兴业收益增长成为市场中第200只开放式基金。在股票市场持续火爆的背景下,开放式基金受到市场追逐,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成为主流。
2007年9月19日
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成功募集
国内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配置基金成立。尽管首批出海的股票型QDII基金遇到金融海啸,但海外投资的趋势难以阻挡,2009年第二批、第三批QDII基金以细分区域、细分行业为特点再次出海。
2007年年底
开放式基金规模突破3万亿元
2007年借助牛市爆发,基金规模从5000亿份跃升至3万亿份,“一夜售罄”、“按比例配售”成为司空见惯的景象。但自2010年以来,受伤的基民日趋理性,基金规模一直处于停滞阶段。
2009年10月14日
首只可配对转换分级基金成立
国内首只可配对转换的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成立,首募32.15亿份。此后,分级基金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带杠杆的产品不再稀缺,二级市场的交投日渐活跃。
2010年以来
发行通道大扩张
基金申报发行实施多通道制,基金数量大量提高,后来又增设一个指数通道,开放式基金的发行量出现井喷。
❿ 货币基金的发展前景如何
货币基金因为其独特的特点,今后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1、流动性强:今天赎回,第二天上午资金即可到账,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
2、本金安全、随用随取、买卖无任何费用。
3、每日计提收益、月月分红;
4、收益高,且稳定,去年以来,年化收益可以达到4.5%-5%。(收益高是相对于银行存款而言的,目前的活期存款年利息为0.5%,一年定存利息为3.5%,钱放银行明摆着就是贬值啊。)
5、机构法人购买货币基金来管理企业流动资金,所获收益还可以免交所得税。
非常时候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做闲置资金管理。
我就是每月发工资后就自动定投嘉实货币(基金代码:070008),平时刷卡消费,还款前1-2天,赎回部分嘉实货币基金还信用卡。——我这招也是专门跟一个基金公司的朋友学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