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钱峰雷怎么突然有钱了
马云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主席,而钱峰雷目前则是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理事。
钱峰雷与世界500强企业、年薪居全球CEO第一、高达7840万美元的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勾肩搭背;与全球最著名的世界首富巴菲特把酒言欢之时,马云也都在场。
钱峰雷的牛逼身份:
钱峰雷,男,环球国际(香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6月,作为云锋基金访问团的一员,钱峰雷还与一水的大腕们一同访问韩国。
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中国唯一由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和行业领袖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并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在首期10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中,是美元和人民币两支基金并行。
基金的所有组建者各个都是超级大腕,包括马云、虞锋、史玉柱、沈国军、汪建国、王玉锁、刘永好、江南春、徐航、周忻、陈义红等十五六个自然人,在香港、澳门、台湾、日本均有投资。
还有一点,大家一定不知道——钱峰雷还是阿里巴巴的股东哦。那年初中被母校劝退,那年上律师楼和父母脱离父子关系,那年经常二天喝水充饥,那年睡了二个月露天阁楼,那年在垃圾堆里找美食。没什么!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落水后把我救起的恩人,感谢近三十年前来我摊位买田螺、买西瓜的恩人们,感谢十五年前落魄后订我牛奶的好人们,感谢一路有你——钱峰雷
2017年11月12日凌晨,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进入高峰。
全球著名演员、功夫巨片《功守道》主演马云,穿着布鞋、带着鸭舌帽,笑容可掬的来了。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黄有龙、赵薇夫妇没有来。取而代之的,是马云的老朋友,来自宁波的钱多多——钱峰雷。
钱多多已经有两年多没在公开场合现身了。
这个开着浙A88888迈巴赫,有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在宁波市中心拍下百年豪宅,6.9亿港币买下香港和黄白加道28号七号屋,一度经常在微博上晒自己跟马云、巴菲特等名人合影的年轻人,又回来了!
在宁波,钱峰雷是跟徐翔齐名的传奇人物。两人相差一岁,前者初中被“劝退”,后者高中辍学。
1976年,钱峰雷出生在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卖过螺丝、冰棍、西瓜,做过装修,搞过房产销售代理。
贫穷和落魄,是钱峰雷早年的代名词。
2006年左右,三十而立的钱峰雷,突然有钱了。
在当年举行的嫣然天使基金第一次慈善拍卖会上,钱峰雷出资500多万元拍得一幅画,但并未引起注意。
此后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宁波大水,钱峰雷每次都有捐款。他还给免费午餐项目捐过50万。
2012年,钱峰雷再次参加李亚鹏的慈善拍卖会,以2000万元拍走一件和田玉观音,成为标王。钱峰雷开始以“钱多多”的外号出名。
次年,在香港,钱峰雷又豪掷3000万港币拍得油画《望月》,再度成为嫣然拍卖会的标王。当赵薇好奇地问他来自哪里时,钱峰雷羞涩地说了两个字:宁波。
也是在2013年,宁波茅山中学92届302班同学在宁波某五星级酒店开同学会,钱峰雷给每位同学送了一台苹果5。
次年,钱峰雷又给每位同学送上了新出的苹果6手机。这次,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年级。
经由媒体的广泛报道,这回,钱多多彻底火了。
2014年,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基金和上海祺展投资基金成立,钱峰雷成为股东,并进而成为蚂蚁金服的间接股东。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在纽交所门口,钱峰雷和马云亲密合影。
穷小子出身的钱峰雷,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2015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钱峰雷以4220万港币,拍下了马云和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
没有人知道钱峰雷是怎么发家的,更无从知道他是如何成为马云、沈国军等人的座上宾的。
单入股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足以证明钱峰雷的分量和实力。
不过,物极必反。
就在2015年,高调的钱峰雷突然陷入各种传闻之中:有人说他在新加坡赌博巨亏60亿,也有传闻说他炒期货爆仓……
2015年1月,香港《东方日报》头版,赫然刊登了一则半个版的《道歉启示》。(原文如此,启示应为启事)
向钱峰雷登报致歉的林圣雄,是温州圣雄集团的老板,在新疆投资创办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新疆温州商会荣誉会长。
报纸出街后,钱峰雷在微博发帖:愿天下不再有误解……
但背后的较量并未停止。
今年1月,林圣雄被免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政协委员资格,公开说法是“涉嫌违法”。
而此前到处刷存在感的钱峰雷,也在这场风波后清空微博,杳无音讯……
2017年10月10日,杭州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正式开街。街区最大的一栋楼,被钱峰雷新成立的公司拿走了。
这条上午,钱峰雷更新了清空后的第一条微博:人生之路,恒峰再起步……
一张支付宝的截图上,赫然印着恒峰国际的大广告。
恒峰国际的全称是浙江恒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今年5月刚刚成立,网站尚在建设中。
江湖再起风雷。谜一样的钱多多,又回来了……
『贰』 杭州首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杭州首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9月0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经济信息咨询、投资咨询(除证券、期货),投资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林孝款
成立时间:2012-09-06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1020000944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城区衢江路153号117室
『叁』 说一下中国的十大名茶及出产地
1.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我古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所以又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闻名固然与美丽的传说是分不开的,但是,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精湛的采制工艺是它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所在。碧螺春的茶乡,是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这里是风景旅游胜地,这里环境优美,果木茶树间作成园,生长茂盛。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一般分为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碧螺春的茶叶非常娇嫩,采摘必须及时和细致。从采、拣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须非常精细。只有细嫩的芽叶,巧夺天工的高超手艺,才能形成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独特风格。
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那“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真是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2.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3.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尧阳,是我国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
安溪县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倒。西部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最高海拔达1600米,通称“内安溪”。东部以丘陵为主,通称“外安溪”。以往茶区集中于内安溪,后来茶区不断发展扩大。目前遍及全县。
铁观音采摘须在茶押形成驻芽,顶押形成小开面时,及时采下二三叶,以晴天午后茶品质最佳。毛茶的制作需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慢焙等十多道工序。其做青为形成“铁观音”茶色、香、味的关键。毛茶再经过筛分、风选、拣剔、干燥、匀堆等精制过程后,既成为品茶。优质铁观音茶质高超,独具风韵,品饮安溪铁观音是一种美的修养、美的享受 。
4.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它四武夷岩茶中的王着,堪称国宝。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就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
武夷山的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5.信阳毛尖
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的大名。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以座青山竖起一道风景,一潭碧水蕴含万般风情”概括了信阳的山青水秀与人杰地灵。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以所采原料细嫩、制作工艺精巧、形美、小褂高、味长而闻名。
信阳地区产茶确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信阳所产茶叶自唐代开始便成为供奉朝廷的“贡茶”。如今,信阳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 、震雷山、黑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海拔高达800米以上,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颇多。清乾隆年间有人赞道:“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长伴山中客。”这里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景色奇丽,诗人赞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泉。溅花飞雾雪,暄石向晴天。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
信阳毛尖一名的得来是因为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致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风格独特,茶叶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干茶色泽翠绿或绿润;汤色、叶底均呈嫩绿明亮;香气芬芳清高,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毫香、鲜嫩香、熟板栗香;叶底芽叶完整, 嫩绿肥壮、匀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
6.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绿茶中的又一珍品。它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毛峰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00多年前,黄山所产茶叶就已经非常著名了。
黄山毛峰的品质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以特级为代表,三级以下则是歙县烘青。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天然的香气。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7.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君山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君山又名洞庭山,岛上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毫米,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每当春夏季节,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经过杀青、摊凉、复包、足火等八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优质的君山银针茶在制作时特别注意杀青、包黄与烘焙的过程。
根据芽头的肥壮程度,君山银针可以分外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君山银针的质量超群,风格独特,为黄茶之珍品。它的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8.六安瓜片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的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约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生产的传统采制方法,生产技术和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这种独特的采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9.祁门红茶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县。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茶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以高香著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其为“群芳最”。
10.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宋朝时奉为“贡茶”,后因庐山的茶树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腰而从明代起始终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庐山云雾茶的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这里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形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由于这里升温比较迟缓,因此茶树萌发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于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因此造就了云雾茶的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汗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
庐山云雾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庐山山好、水好、茶也香,自古就有“峰奇山秀茶香”之说,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
见十大名茶分布图
http://www.zblib.com/tea/10tea/10tea.htm
『肆』 十大名茶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蒙顶山茶、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匀毛尖!(排名不分先后)

六安瓜片属绿茶,其叶片鲜绿、形状优美,无人工制作痕迹。六瓜安片在清朝时被会享受的皇室相中,成为了当时的贡茶,但是在老百姓中并不出名。到了民国,这种色香味形皆别具一格的茶叶才普及开来,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名茶。
『伍』 杭州的古建筑有哪些
杭州的古建筑有雷峰塔、岳飞庙、六和塔、灵隐寺、宋城等。
1、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西召山雷锋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因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故被称为“皇妃塔”。后来,因其山名“雷锋”,而逐渐被称为“雷锋塔”。
2、岳飞庙
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86号,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它是为纪念南宋著名反金将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年)而建的寺庙。这个遗址是在明朝(公元1450年)的景泰第一年重建的。它建于历代,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
3、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它是中国最完美的古代砖木塔之一。六和谐塔建于北宋开封第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六和敬”的佛教意义,将其命名为六合塔。现在的六合塔是在南宋重建的。

4、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
5、宋城
宋城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号,杭州之江旅游度假区内,占地约300亩,是杭州第一座大型人工主题公园。
宋城是杭州首个体现宋代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它是按宋代风格建造的。主体建筑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为基础,按宋代《营造法式》一书建造。
『陆』 赫联集团是做什么的
赫联集团隶属于香港永峰集团(远东)有限公司,经营业绩遍布国内及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工程建设、投资开发、勘察设计等多个领域,是中国著名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著名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住宅工程建造商。
目前赫联集团通过多点合作等方式与张江集团、临港集团、北京电子城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拓展在国内的业务提供了伙伴支持。正是在这些资源整合能力支撑下,专业园区运营商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之下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行业竞争力和产业资源吸引力。目前共同合作运营的产业园区租户包括诸多世界500强企业,例如壳牌、雅培、FMC等,同时也为多家国内领先高科技企业定建区域总部。
『柒』 杭州有梅庄这个地方么
你好 杭州没有叫梅庄的地方 小说上的东西不见得都真实 但如果说金老描绘的近乎真实 那可能是指西湖孤山那个梅妻鹤子处
在波光粼粼、景色秀丽的杭州西湖中有一风景名胜——孤山,湖水环带,孤峰独耸,清幽而宁静。宋朝处士林逋当年曾在此结庐隐居。
林逋,安君复,生于公元967年,卒于1028年。林逋曾在孤山居住20余年,足不及城市,所居多植梅,并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今有墓祠于孤山之阴,放鹤亭之南。据说这里就是林逋的故庐,庐依岩结屋,下临后湖,和宝石山隔水相对,十分清雅。
林逋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宋史.隐逸传》等一系列史书;一为四明(今浙江奉化黄贤村)人,持该种看法的是浙江奉化的一些史志作者。
据《宋史》记载,林逋自幼才华过人,少年时就是一个满腹锦绣的才子,无论在书法上和诗词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史载他“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峡峭特,多奇句”。特别是他的梅花诗,独树一帜、奇丽动人,为后人所赞佩。 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诗不仅写活了处于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而且还把梅品和人品融汇在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林逋诗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苏轼甚至还把林逋的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例让自己的儿子苏过学习。
林逋虽然是个才华出众的文人,但他却立志不做官,不经商,也不娶妻,这究竟是为什么?
有学者认为,林逋生逢北宋盛世,而且并非无才,也非无做官的机会。但他却不趋荣利,寄情山水之间,淡泊无为,这大概与他广读诗书,受到老庄之说的深刻影响有关。林逋消极避世的思想,显然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今天是不可取的,但他那旷达、开朗的人生态度、甘心淡泊,不趋炎附势的品德却值得后人学习。
也有人认为,林逋的隐居山林可能与他的家境和自幼养成的性格有关。据曾与他唱和的晚辈诗人梅尧臣说,林逋是因为“少时多病,不娶,无子”。(《林一靖先生诗集叙》)林逋的祖父名克已曾出仁五代时吴越的钱镠极其贫困。10多岁时他父母相继去世,只剩下一个哥哥与他相依为命,父母双亡,生活艰辛,使他的性情变得更为沉静。因为出身书香门第,又加上自幼文章的启蒙教育,使林逋养成了“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的性格;这与他长大后不求荣华富贵,甘愿过恬淡闲适生活大有关系。
据一些史料记载,林逋自己时常对朋友说,人生贵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志向,人生的乐趣不在于有美满的家庭。也不在于功名富贵,虽然那些封爵受赏的达官贵人未尝不显赫;那些举案齐眉的佳事未尝不美妙,我生性恬淡好古,不愿趋荣逐利,只有青山绿水与我性情相宜。在我看来,故乡的灵秀山水最适合我的心情,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还是流连于湖光山色为好。
林逋壮年时曾经离开过家乡,“放游于江淮之间”,不久,因看不惯那些热衷功名利禄之徒,也不习惯都市的喧闹生活,又回到西湖,并选定西湖中的小岛孤山作为隐居之地。孤山四面环水,满山叠翠,非常幽静。林逋在此建造草庐,过上了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在隐居生活中,与他相陪伴的是梅花和白鹤,他与梅鹤相依为命,形影不离,“调鹤种梅如性命”。他为何如此酷爱梅花和白鹤呢?
他的这种爱好,自然表现了他对世俗追名逐利的淡薄,但也浸透了他对故乡和大自然的深情。在他看来,梅花的幽逸超脱与他的性格十分相投。梅花疏影清雅,花色美秀,而且在西湖秀丽山水的掩映下,梅花竞相开放,枝枝梅花或斜倚竹篱,或横出水上,姿态飘逸娇媚、各具特色,偶而白雪飘拂,百花败落,唯梅花依然独秀,疏花点点,清香远溢,显出其傲霜雪的淡然高洁。与飘逸幽香的梅花朝暮相对,更陶冶了林逋的性情,人世间种种烦恼、名利场上的荣辱得失,均化为云烟。
白鹤由于具有悠然闲适、无忧无虑的性格,因而也为他喜爱。白鹤常被人比喻志行高洁的君子。如《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林逋饱读诗书,不会不知道这些典故。他驯养的两只白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内。他常常泛艇西湖,有客至,童子延客坐,开笼放鹤,林逋就会驾舟而归。白鹤每当见他从外面归来,总是引颈相迎,即使放入空中,飞得不知去向,不久也必然回到家中。平时就在林逋面前,闲庭信步,如果饿了,就长鸣于前,作乞食状。林逋常常抚着白鹤,久久地注视着它们的举动,并且写下了不少诗句,描写了白鹤那通人性的优雅品性。
林逋隐居山中,对做官毫无兴趣,一些大官勋臣曾来孤山拜访,劝他出山为官,他都一再表示:荣华富贵如梦短暂,只是一场空。哪比得上身处青山秀水中的乐趣。直到62岁,他临终前,还作诗一首:“湖上青山对洁庐,坟头秋色变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但是居住在孤山上的林和靖,也不故作矜持,不以清高傲人,他谦和待人,不拒绝和当时的文坛甚至官场中的朋友来往。比如他曾和诗人梅尧臣,雪天中,在孤山上以枯枝燃起炉火,然后围炉痛饮。范仲淹曾经向他赠诗五首,据说杭州太守,至少有5任都和他有着比较密切的往来。一位杭州太守李谘,在林和靖死后甚至为他素服守棺七日才葬之。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也赐他以“处士”的名头。
作为一个隐士,处山林之远而能赢得庙堂的声名,林和靖在中国历代的文人中算得上是非常成功的一位。与他交往颇深的杭州高僧智圆;认为林和靖是一个“荀猛才华鹤氅衣”式的人物,能够在出世和入世中极好地把握分寸,应对自如,非常难得。
林逋自己不愿做官,对后辈作官却不反对,他因终身不娶,无子。哥哥的儿子林宥,他则再三教诲,后来林宥登进士甲科,他十分高兴,曾作《喜侄宥及第》诗一首。有人讥讽他说:“你自己高隐,反教子侄登科,是何道理?”林逋回答说:“非荣非辱,而是因人之性情不同各自相宜,相宜则为荣,不相宜则为辱,我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隐士,只不过性情喜好幽寂罢了,我的侄子自己追求功名,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 林逋没有后代在历史上已是确论,近年来有人以历史上出现过一个自称是林逋七世孙,叫林可山的人为例,以此说明林逋可能娶过妻子,或者有过情爱故事,这都是臆测,林可山不知林逋终身不娶,妄认其为先人,已为前人所嘲,南宋人姜夔有一首诗嘲之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当年有孙儿?若非鹤种并梅种,定是瓜皮搭李皮。”
『捌』 登珠玛拉雅峰第一人是谁
新西兰登山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以及他的尼泊尔舍巴人向导丹增·诺盖于1953年5月29日上午11点到达海拔29000多英尺的珠峰之顶,成为首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人。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先后从北坡登上峰顶。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要的科学资料。
5攀登记录编辑
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脚印。
1841〜1949
1841年,印度总监督官乔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853年,珠峰被勘测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0米。
1921年,英国登山队(队长克·哈瓦德巴里)首次从中国西藏境内攀登珠峰,他们没有越过北坳顶部,自己宣称到达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没有成功,他们宣布这是一次侦察登山活动。
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吉·布鲁斯),仍取中国西藏境内的北坡路线,他们越过了北坳,但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七人死亡而宣告失败。
1924年,英国第三支珠峰登山队(队长弗·诺顿),仍从珠峰北坡中国境内登山,当诺顿等人到达北坡“第二台阶”下边的8572米附近时,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队员玛洛里和阿宾坚持继续前进,一去未返。
1933年,英国一支由十六人组成的登山队(队长赫·卢托列吉),仍使用中国西藏境内北坡路线,也失败了,该队队员温·哈利斯和威格尔两人到达海拔8570米的高度时,发现了1924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队员玛洛里的冰镐,证实了玛洛里等二人死在这个高度附近。
1934年,英国人米·威尔逊使用轻型飞机进行单独登山,结果飞机损坏在孔布冰川附近,他本人也受了轻伤,后来他又雇用当地一些舍尔巴族人协助登山,但在一场风暴之后,他被冻死在东俄布冰川上。
1935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伊·希普顿),只侦察到中国西藏境内珠峰北坡海拔7,000m,即北坳附近而返。
1936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十人组成(队长赫·卢托列吉),到达海拔7007米的北坳顶部后而返[注:北坳顶部过去用7007米,1975年中国登山队经过实地测量计算出确切高度是7050米。
1938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仍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山,在到达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动,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当地一些山地居民当搬运工,仍走北坡中国境内,未超过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败而返。
上述几次攀登珠峰的活动都是从中国境内的西藏地区进行的,均未成功。
1950~1969
1950年以后,西藏地区获得解放,地处西南边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许外国登山队任意进行登山活动。从此,外国登山队便改由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
1950年,由美国人克·修斯顿等人组成的登山队,从尼泊尔境内南坡首次对珠峰进行试登,只到达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区附近,便返回来了。
1950年,英国登山队,由五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事先声称是一支从南坡攀登珠峰的侦查队,在到达海拔5,480m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1951年,英国登山队,由伊·希普顿任队长,全队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达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951年,一个叫克·贝加·拉尔逊的丹麦人,非法偷偷越境进入我西藏地区。拟从北坡攀登珠峰,但他连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没有越过就失败了。
1952年5月,由队长勒·狄特玛尔率领的十人瑞士登山队,从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队员勒·兰比尔和他们雇用的搬运工尼泊尔人藤辛,到达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气变坏而告失败,但他们却开创了一条从珠峰南坡通向顶峰的路线。
1953年,队员埃文斯和布尔吉朗到达了8,720m的高度。英国人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956年,瑞士登山队(队长阿尔贝尔·埃格尔)由五人组成,队员埃·施米特,尤·玛尔米特,阿·列伊斯,格·贡钦,在大批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人员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两个结组登上了珠峰。
1960年5月,当中国登山队正在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突击时,一支由印军少校吉·辛格率领的印度登山队也在从珠峰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当他们到达南坡海拔8,625m的高度时,宣布由于风大无法前进,而放弃了这次登顶活动。
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队,在队长--印军陆军中校捷·狄阿斯率领下,再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为怕大风而宣告失败,队员中有两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969年春,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首次进行试探性登山,在登达海拔6,450m的孔布冰川地区之后。
1970~1999
1971年春,由欧洲英、法、意、奥、瑞士和印度等十一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联合组成的“国际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在队长、瑞士登山运动员恩·基连富尔特的率领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线登顶(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国登山队的路线)。由于一开始步调就不一致,内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队员胡古纳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败。
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费尔率领的欧洲八个国家(英、法、意、奥、西德、瑞士等国)登山运动员组成的“欧洲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沿传统路线从南坡登顶,在到达海拔8,200m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73年春(2~5月)意大利军事登山队,在意大利军事登山学校校长基多·蒙齐诺的率领下,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陆、海、空军,警察部队,海关人员,医务、气象和其他军事科学工作人员的大型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于当年5月5日和5月7日两次,每次一个结组(四人),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顶峰。
1975年9月24日尼泊尔时间下午6时,英国登山队的两名队员黑斯顿(32岁)、斯科特(33岁),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1978年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首次无氧登顶(8848m)
1980年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北侧线路,首次单人登顶(8848m)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1990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1998年5月26日上午7点22分,英国登山者贝尔格里尔斯与其朋友登上珠峰之巅。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
2000〜
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将再次对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还将联合中国女子登山队员登上珠峰顶,用雷达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测高。同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中国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中国于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2006年,格伦·辛格莱曼和希瑟·斯万均40岁出头,是一对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年夫妇。
2007年,20岁的夏尔巴小伙子塔什·拉克帕·谢尔帕已经从加德满都出发,向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发起第三次冲击。
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被中国健儿带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山峰(海拔8844.43米)。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站。
2008年5月25日凌晨,76岁尼泊尔老人明·谢尔钱成功登顶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成功登顶珠峰最年长者。
2014年6月5日印度一名出身于低下阶层家庭的13岁少女安吉丽娜朱莉,不久前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全球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年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