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天基金里面的最大回撤,夏普比率,波动率是指什么
夏普比率的计算
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计算公式:=[E(Rp)-Rf]/σp
其中E(Rp):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
Rf:无风险利率
σp: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
夏普比例(TheSharpe ratio)=(预期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投资组合标准差,也叫报酬与波动性比率,可能是最常用的投资组合管理度量标准。它采用的方法是,组合中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那部分收益要用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衡量。
假设,投资者应该能够投资于政府债券并获得无风险收益率,那么夏普比率要决定的是超过这个最小无风险收益的那一部分的风险成分。在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理论框架中,其假设是承担越高的风险意味着应该产生更高的收益。
夏普比率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三大经典指标之一,对于基金投资者选购基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它能够更加细分投资标的的风险预期年化收益特征,让投资者构建更适合自己的风险预期年化收益投资组合。
夏普比率计算公式其实很简单,理论上来说,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如下:
SharpeRatio=[E(Rp)-Rf]/σp 其中
SharpeRatio:夏普比率
E(Rp):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
Rf:无风险利率
σp: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夏普比率在计算上尽管非常简单,但在具体运用中仍需要对夏普比率的适用性加以注意。
因为,夏普比率没有基准点,因此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组合的比较中才有价值。而且,同一个资产,不同周期频率收益率,算出来的夏普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比如用每日的收益率算夏普值,和用每年的收益率算夏普,就不是一回事。在计算的时候,收益率和波动率周期是要一致的,你不能用日线数据算收益率,然后用周线算波动率。
夏普比率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用标准差对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其隐含的假设就是所考察的组合构成了投资者投资的全部。因此只有在考虑在众多的基金中选择购买某一只基金时,夏普比率才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
2.使用标准差作为风险指标也被人们认为不很合适的;
3.夏普比率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可以以相同的无风险利率借贷的假设;
4.夏普比率没有基准点,因此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组合的比较中才有价值;
5.夏普比率是线性的,但在有效前沿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变换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夏普指数在对标准差较大的基金的绩效衡量上存在偏误;
Ⅱ 基金是长期持有还是应该割肉了,都跌一半了,会不会跌没了呀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无论当前市场情况如何,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投资者不妨考虑赎回基金。
目标改变用转换
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目标,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远期的,当目标变化时投资策略也需要相应的调整。比如原来持有债券型或货币型等收益相对稳定的基金,在结婚并拥有房产之后,投资者如果打算为退休养老或孩子的教育基金做准备,就可以考虑赎回现在的基金,转换成波动较大、收益也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品种或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一般来说,财务目标实现时间越近,基金组合中债券所占比重越大,即使短期内卖掉该基金,由于其净值波动性比较小,也不会承受太大损失。
寻求新的平衡
即使投资目标和资产配置计划没有改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基金组合的资产比重因基本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投资者也可考虑赎回。具体分为2种情况,首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投资者买进重点投资小盘股的基金希望增加投资组合中小盘股的头寸,但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的转变导致其股票从小盘股转变为大盘股,那么基金产品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它的小盘股持仓比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满足投资者最初的投资设想;其次基金经理发生改变,相应的投资风格也发生变化,如果基金经理不断增加大盘股票的仓位,就会导致最终投资者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有大量大盘股的头寸。这时需要投资者把手中的股票型基金赎回以坚持投资的初衷。
基金表现不符合预期
这里也分两种情况,一是频繁的调整,投资者频繁的买进卖出,不但要交纳不菲的申(认)购和赎回费用而且费时费力,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基金业绩欠佳;二是和上面的情况相反,基金表现好得超出投资者预期,投资者也可以考虑赎回基金,落袋为安。因为过高的业绩背后可能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对宏观面不看好
宏观经济总是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CPI高企等因素也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008年一季度整个市场震荡调整,许多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最近监管层不断出台“组合拳”,但此举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市场信心,有关专家、机构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如果投资者有着比较清晰的投资思想,对CPI指标不乐观,觉得贸易顺差不正常,对经济平稳增长持怀疑态度,那么建议投资者赎回持有的基金。
持有基金承受过大压力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同样也没有只赚不亏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有必要了解基金表现最差时的年度损失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因为手中的基金波动太大而承受了过多压力,天天由于基金净值的变动而寝食难安。这种情况下,基金的风险水平已经超出了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这时应该坚决赎回基金。
Ⅲ 波动性大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
基金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基金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网站(需开通网银)或通过各个银行购买。封闭式基金必须开通股票帐户,象买卖股票一样购买。
开放式基金有货币型、债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几种。货币型基金无申购赎回费,收益相当于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随时赎回,不会亏本。债券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比较低,收益一般大于货币型,但也有亏损的风险,亏损不会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最高,基金资产是股票,股市下跌时基金就有亏损的风险,但如果股市上涨,就有收益。通过长期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Ⅳ 最近基金的情况如何
尽管前半周出现暴跌,但在大盘反弹的带动下转危为安,两市基金指数上周分别下跌1.11%和1.49%。近期走势较弱的中小板综指上周依然弱于其他同类指数,一周下跌5.94%。受此影响,中小板ETF上周下跌5.73%。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周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基本结束持续下跌的走势,并且开始回升。粗略统计,仅有10家基金的回报率上周出现下跌,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榜前五位分别是红利ETF、南方绩优成长、华夏大盘精选、易方达策略二号、易方达价值精选。
市场经过此次大幅下跌,基金投资者损失惨重,都希望自己手中的基金能有更好的表现,可以在大盘的回升中尽快将损失弥补回来。对此,财富证券艾万强认为,由于很多基金投资者损失严重,对基金行情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市场刚刚回暖,很多市场机会还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不能对基金净值回升的要求过急过高。毕竟基金的投资目标比较平均,主要是以投资组合为主,除了权重股以外,某个热点板块的上涨还不足以带动基金净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Ⅳ 为什么波动越大的基金越适合定投
第一种情况,定投初期,基金B下跌,此时本金很少,反而是获得更多便宜筹码的机会,因此后期上涨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第二种情况,定投初期,基金B上涨,此时本金很少,但是获取更多筹码反而不便宜,而后期下跌时,本金也多了,所以下跌的损失更大。所以就造成了举例中基金B最终收益不及基金A的情况。但是,请注意,基金B在第五期的时候,收益率曾经达到过51%多,若此时止盈,照样完胜基金A。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列举的几种情况,基金B都在定投的过程中出现过比终期收益要高的情况。所以,定投波动大的基金,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前提是要做好止盈。
Ⅵ 基金封闭期间净值会不会有变动
封闭期与开发期的最大不同就是限制了对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转换等,封闭期一般在基金刚成立时有,主要是为了按合同规定买入股票、期货等就是所谓的建仓,大多时候为了稳定基金的规模基金公司会不定期的封闭基金,不论封闭还是开发基金净值都会随所持有的股票、期货、外汇的波动而变动,能否盈利主要要看所持有的股票、期货、外汇等在股市、期市、汇市中的表现
多关注股市,才能预期自己所持基金是否盈利
Ⅶ 基金持仓多久变动一次变动会向外公开吗
1、基金持仓多久变动一次是没有规律的,基金的变动主要由基金经理把握,基金版经理将根权据后市的变动情况来衡量是否变动。这个没有规律可言。
2、基金持仓变动是不会向外公开的,变动是保密的,泄密会受处罚,证监会是会监管的。
Ⅷ 基金波动较大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说到底,问题就出在身为基民的你还未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你的内心还不够平静。今天小师妹就好好说下这块的正确姿势,身为基民,你究竟要做到哪些?

所以投资目标要切合实际。即使是中长期投资,对收益率也别幻想得太高,除非再来一波大牛市,不然的话,就拿定投来说,年化收益在8%-10%左右已经算不错了。
4.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对多数人来说,做投资只看到期望的收益率,也不行,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个人资产状况良好且现阶段能用于投资理财的闲钱较多、收入稳定且未组成家庭,那么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稍微高一些。而当人到了30岁甚至35岁之后,已经组建家庭,且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这时候风险承受能力自然比不上独身一人闯荡的青年时期。所以总体来说,随着生活压力和年龄的不断增加,投资者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逐渐下降的。
Ⅸ 基金最大回撤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什么规律
基金回撤是指在一个投资周期内,从任意的时间节点向后推,在市场风险增加或基金产品净值下跌严重时,基金产品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基金的最大回撤率是比收益率、波动率更能衡量一只基金产品表现情况的风险指标,体现的是基金在最糟糕情况下的表现。
基金的最大回撤一般发生在市场或者单只投资标的出现较大负面信息的时候,投资者对基金产品后市的消极态度会导致他们进行大量赎回,进而使基金的回撤率大增。除此之外,普通的市场环境波动或上市公司业绩的下滑也会造成基金产品发生回撤,但幅度不会太大。
单个标的重大负面新闻引发的巨大回撤基金的投资标的一般涵盖多个行业的十几只股票,如果投资标的中有一只爆发了巨大的公司负面新闻,就会对基金的净值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发生巨大回撤。

除上述几种情况外,基金投资标的价格的随机游走、短期涨幅过快后的回调以及企业年报公布业绩不佳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基金的回撤,只是在影响程度上略轻。总得来说,投资标的负面信息、市场的负面信息是导致基金发生巨大回撤的主因,投资者们要关注国内外市场的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以及对自己所重仓板块的行业发展,如果发现有负面消极消息的公开,就可以提前离场,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