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该基金的具体发行说明。国内的股票型基金,规定股票仓位不能低于80%。
Ⅱ 股市大盘暴跌时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可不可以空仓
1、公募基金: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版定投资者权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们的健康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私募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3、私募基金对于持仓没有要求,可以空仓,公募基金必须保证80%的仓位投资于股票市场中,稳定股市
Ⅲ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是什么?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优缺点
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与私募:
1、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
2、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阳光化后又叫做阳光私募(投资于股票,如赤子之心、武当资产、中鑫私募联盟、星石等资产管理公司),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较少,如星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
3、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1)投资门槛:
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0元,面向社会大众募集
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面向高净值客户。
2)产品规模:
公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股票池通常有几十至几百只股票。而私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几千万至几亿元。
3)投资限制:
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资上受限较多,如持股最低仓位为6成,不能参与股指期货对冲等。
而私募基金的仓位非常灵活,既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
4)费用:
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由于公募基金规模庞大,每年的固定管理费便足以维持公募基金公司的正常运作。
而私募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浮动管理费,该费用的收取规则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净值每创新高的利润中提取20%作为提成,这就意味着私募公司必须在给投资人持续赚钱的前提下才能盈利。
5)流动性: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而私募基金的流动性则相对较差,且有部分私募基金在购买后有6个月至1年不得赎回的限制。
Ⅳ 私募基金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
1、私人订制
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只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进行募集,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目标更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满足客户的特殊投资要求,实现了投资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
2、追求绝对收益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较少,主要依靠提取业绩报酬生存,而超额业绩必须在每次净值创出新高后才可提取。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投资者赚到钱,私募才能赚到钱。所以私募基金私募资金的激励机制更强,需要追求绝对的正收益。
3、操作灵活:
与公募基金十亿百亿的规模相比,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投资操作更为灵活,能及时跟进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快进快出,牛市可满仓获取全部收益,熊市可空仓规避系统风险,投资策略众多。而规模较大的公募基金在股市下跌时,由于仓位较高往往转舵较难,转变投资风格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业绩表现往往大起大落。
4、风险共担
通常情况下,国外对冲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一般要持有其运作的基金份额的3%-5%,目前国内为了约束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也需要私募基金管理人拿出自有或关联资金购买自己作为投资顾问的信托产品,从而形成利益捆绑,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特征。公募基金则没有此要求。
缺点:
1、封闭期长
私募基金封闭期的长短会在合同内写明,通常是3个月、6个月或者1年。在封闭期内,无论私募基金的业绩是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都不能申购或赎回。
2、门槛高
最小购买资金要求100万,因此比较适合资金量大,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并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者。
3、鱼龙混杂
Ⅳ 基金可以空仓吗 私募基金可以空仓吗
在大盘走弱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套住了也包括机构,这是系统风险无法避免,相对于公墓基金的私募基金是比较灵活的,因为它可以空仓,也可以做股指期货套利,如果私募基金管理的好收益还是不错的,大部分的私募基金都能跑赢大盘而且有的收益超高,公募基金就不同了,它没有那么高的灵活性,不管大盘是涨还是跌或者后市走弱都不能空仓,在明知道后市不妙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减仓而不能空仓,这是对公募基金的一项硬指标规定,必须的
Ⅵ 基金能不能空仓
Ⅶ 股吧论坛guba.com看到目前公私募基金总体仓位不重,一旦行情被认可,会有比较大的加仓空间。是真的吗
公募和私募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公募的持仓比例是有限制的,目前要求持仓比版例是8成仓位权所以不存在仓位偏轻的说法。私募就不一样了,仓位可以灵活调整,空仓都是可以的哦。目前大盘还处于震荡中,私募基金大部分还是资金握在手里观望中,现在的市场是资金充裕但可投的好标的稀缺,加仓空间是存在,但要注意选择标的,不会再像上半年马上出现那种疯牛行情了。
Ⅷ 为什么基金入主的股票不像私募一样,急涨狠跌
近期A股大跌,市场风声鹤唳。不过,证券信托经理张华(化名)没有忙着“强行平仓”,而是在协调取消私募基金产品的“清盘线”。
张华的经历并非个例。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去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以来,不少面临清盘的私募基金开始通过调低甚至取消“清盘线”的方式来保障产品存续,近期市场大跌使这一现象再度集中出现。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清盘线”对私募基金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清盘止损等外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募基金的风控短板;另一方面,“清盘线”也容易让基金经理消极投资,鼓励追涨杀跌。
大跌考验清盘机制
大概很少有人料想到,A股新年交易的头一周就出现四度熔断。新年伊始,A股市场就被汇率贬值、大股东减持等利空阴影笼罩,刚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则加速了市场大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收盘,A股市值在年初前四个交易日就蒸发了7万亿元。
市场大跌使私募基金再度面临清盘危机。一直以来,清盘机制是私募基金的一种重要风控机制。以市场常见的“阳光私募产品”为例,当T日下午收盘时信托公司估算的信托单位净值小于或等于“清盘线”时,无论之后信托单位净值是否可能恢复到该止损线之上,自公布之日开始,信托公司将拒绝执行委托人代表或投资顾问发出的投资指令,并对信托计划持有的证券品种进行连续的变现操作,直至信托计划财产全部变现为止。目前,阳光私募的清盘线多在0.7元至0.8元。
所以,作为证券信托经理的张华最近很忙。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张华并非在忙着“强行平仓”,而是在与投资者协调,降低甚至取消相关私募基金的“清盘线”。他说:“最近已经有几家私募管理公司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另外,多个信源亦证实了这一现象。某中型私募基金总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确实有一些同行为了避免被清盘,在调整产品“清盘线”。某知名券商销售渠道人士透露,其销售的私募基金中,已经有近30%取消了平仓线。
上述多位知情人士介绍,当产品逼近平仓线时,一些投顾会提出调整或取消“清盘线”的要求,再由信托公司或其他渠道方与投资者协商沟通,经一定比例的投资者同意后方能修改合同。例如,某私募基金在取消其产品“清盘线”时,由发行产品的信托公司召开受益人大会。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取到的相关资料显示,最终共有代表2970万份信托单位的受益人参加表决,占信托计划全体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的51.83%,超过信托计划全体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的50%。其中,持有2670万份信托单位的受益人同意该次受益人大会审议事项,占参加大会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总数的89.90%,超过参加大会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的三分之二。
私募举动耐人寻味
事实上,修改甚至取消“清盘线”的背后,正是众多大大小小面临清盘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上述多个信源指出,调整或取消“清盘线”的行为一直就有,但较为少见。直到2015年市场剧烈波动后,取消“清盘线”的行为开始大量出现。2015年6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持续暴跌,最终殃及到私募基金。彼时,大量私募基金产品,特别是2015年当年发行的私募基金面临清盘,这其中既有大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也有小基金公司。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免产品被清盘,私募基金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投顾自行补仓。例如,去年9月中旬,期货大佬葛卫东旗下的混沌道然资产管理公司在公司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表示,控股公司上海混沌投资集团将于2015年9月30日向公司旗下两只基金产品,“混沌价值一号”基金(含A、B基金)和“混沌价值二号”基金(含A、B基金)分别追加资金5000万元和1亿元。
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私募基金与投资者协商修改或取消“清盘线”。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采取这种处置方式的私募基金中,不乏大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述券商人士表示,从他接触的产品来看,大中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出于维护市场形象,在产品净值逼近“清盘线”时,也有很强的动力取消“清盘线”。他透露,其销售的产品中,已经有三家知名私募机构发行的产品在股灾后取消了“清盘线”。张华亦透露:“新年以来市场表现不好,最近在我们这边发产品的一家大私募也在考虑取消‘清盘线’。”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认为,保证公司旗下其他产品的业绩稳定,避免恶性循环亦是私募基金取消“清盘线”的原因之一。他表示,一些私募基金公司旗下多只产品属于“复制仓位”,投资标的相似度很高,一旦其中一只被强平,则有可能加剧其他产品净值下跌。
风控制度有待完善
实际上,业内人士认为,“清盘线”对于私募基金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弥补私募基金的风控短板,一方面又制约着私募基金的发展。
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5年12月23日,2015年清盘的证券类私募基金共1589只,接近2014年的3倍,相当于过去4年清盘基金数量的总和;提前清盘的基金占清盘基金总量的比例高达43%,较2014年的20%占比翻倍。显然,“股灾”再次暴露了私募基金的风控短板。目前,由于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原因,多数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缺乏专门的风控机制和人力,凸显了外部风控的重要性,而清盘止损制度是主要方式。有私募基金经理担心,取消“清盘线”后,或会使一些产品的投资风格更加激进。
好买基金则认为,“清盘线”的初衷是希望在控制损失的情况下,能享受高收益。但从产品的角度讲,“清盘线”的设置对投资者造成了幻觉。以股票型私募为例,一般私募的“清盘线”设置在0.8元。这对投资者的幻觉是可以享受股票市场的收益,而最大的风险是亏损20%。显然,这并没改变股票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属性。某种程度上是鼓励风险较低的投资者投资了不适合的高风险产品。在具体的投资上,一般管理人会采用先建安全垫,逐步提高仓位的做法。事实上,这种投资方法,直接的结果就是有效资产运用不足。投资者出了100万的资金,只有50万在有效运作,甚至更少。
前述私募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一旦产品逼近“清盘线”,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空仓,使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一只“死基金”。
好买基金还认为,“清盘线”的设置在机制上鼓励管理人追涨杀跌。由于“清盘线”机制的存在,或多或少使管理人偏离“看企业”,更着重于市场博弈获得收益。投企业与趋势交易历来是两大投资派别,合法赚钱并无对错,但如果少了价值投资,那么投资将与赌博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