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投资移民EB-5入股石油的项目风险大吗有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士给分析一下吗
你那项目具体是搞什么的,石油这东西不是几十万美金就能运作的,50万美金估计连个牌照都不一定能拿下来,因此我很怀疑你那个项目的真实性。因为在美国内陆基本不搞石油开发,目前都是沿海地区在开发,内陆的都是藏着不挖。而EB5一般是偏远地区。
而且石油开发,最少最少都是几千万美金起,单单做探矿和环保牌照就够折腾一两年和几百万美元。
当然,如果你只是加油站的话,则需要考虑好是否能雇佣10个工人,还要盈利。因为正常的情况下,美国加油站都是自助的,根本不需要工人,而且价格透明,你把人工算到油价里,基本就没人会到你那里加油了。
⑵ 确立国外石油投资发展的总体战略
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中将能源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外石油的勘探与开发在政府的工作中非常受重视。全球化的能源开发战略是美国政府很早以前就制定的,日本政府鼓励国内企业勘探开发世界各地的石油。它们的共同点是本国公司开发国外油田不仅当作企业行为,而且视作国家行为,把推进这一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外单独作战,没有对外的一致行动。中国政府应强化国外石油投资发展的介入,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制定并执行详细的发展计划,而且要促成中国的石油企业互相合作,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能力。
⑶ 中国人投资美国石油
中国出台过不允许中国人投资海外期货的规定。 不过你可以选择海外的现货投资,我是做现货黄金,白银,和外汇的。英国的平台。
⑷ 近期的美国石油股权投资时怎么做的
至少在国内我没听说过,你做国外是不受国内法律保护的,有
石油期货
,期权
和基金
⑸ 全球四大石油服务公司都是哪些
全球四大石油服务公司都有:威德福,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
1
威德福
威德福国际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服务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瑞士,现有雇员6万余名,在美国上市。做为经营油田服务及设备的大型跨国企业,威德福国际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服务,在世界主要能源生产中心如亚洲、加拿大、欧洲、拉丁美洲、中东、俄罗斯及美国都设有区域服务中心,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一流品质的油田服务是威德福国际公司一贯秉承的宗旨。多年以来,公司致力于在所有的业务表现和合作关系中达到最高标准,在其所有的产品服务部门以及各个作业国家和地区贯彻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作业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做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威德福国际公司努力造福于当地社会,并积极参加和响应能给予当地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和倡议。
2
斯伦贝谢
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休斯顿、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成立于1927年,现有员工130000多名,2006年公司收入为192.3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企业。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公司(SIS) 属于斯伦贝谢油田服务部,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公认的最好软件和服务供应商。
3
贝克休斯
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是美国一家为全球石油开发和加工工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大型服务公司,2013年在美国500强企业福布斯排名135,销售额214.1亿美元,利润13.11亿美元。公司前身是两家历史悠久的石油设备公司 Baker International 和 Hughes Tool Company。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5万8千余人,其中约58%的员工在美国本土以外工作,公司营业范围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该公司通过它的油田服务公司,提供完整的钻井、完井和油气井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贝克休斯在油田生产服务领域十分广泛,公司宗旨在于提高石油工业作业效率,提高油气藏的最终采收率。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服务:1)油田总包服务 2)钻井,地层评价和钻井液系统;3)完井,生产,压裂及生产管柱系统;4)生产流程及化学药剂服务
4
哈里伯顿
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阿联酋第二大城市迪拜,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有超过五万五千名员工。为一百多个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提供钻井、完井设备,井下和地面各种生产设备,油田建设、地层评价和增产服务。九十多年来,哈里伯顿公司在设计、制造和供应可靠的产品和能源服务方面一直居于工业界的领先地位。目前哈里伯顿公司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最大的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之一。
⑹ 美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进步历程
美国一百多年的石油工业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史,每一次石油技术的革命无不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革命的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此时出现了大马力的钻机,有了新型牙轮钻头,有了化学处理剂来改进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性能,提高了固井的质量;油气开采方面,不再延续初期的密集钻井、盲目滥采,开始懂得地下油藏是个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并提出了最大有效产量的概念作为衡量生产好坏的指标。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革命的第二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这个时期成为石油储量发现的黄金时期。在勘探技术方面,大量采用数字地震仪,多道多次覆盖技术,配以大容量高速计算机作数据处理,使油气勘探技术达到新的水平,在勘探程度高的老探区也不断扩大了储量;在钻井技术方面,实行“科学化钻井”,发展了喷射钻井、平衡钻井、定向钻井和优选参数钻井技术;在油田开采方面,广泛使用注水提高油层压力、大型水力压裂技术,三次采油(EOR)技术由室内转入现场试验,热力法也已经工业化推广,海上采油也有了很大进展。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革命的第三个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这次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特征[37]。在勘探技术方面,地震分辨率不断提高,非地震方法重新兴起;在钻井技术方面,水平井、分支井技术不断发展;在油田开采方面,三次采油技术不断发展。
2.3.2.1 地震技术与美国油气勘探
1923年美国开始出现实验扭秤及折射地震仪,在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应用获得成功,该地区石油聚集与岩盐有关。盐体与围岩之间的弹性波旅行时差造成地震波的不同传播特征,盐体、盖岩和围岩之间的密度差则是扭秤测量的特征。这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导致许多盐丘油田的发现。
从1925年起,上述两种勘探方法在美国石油勘探中得到迅速推广。E.L.DeGolyer和Karcher成立的地球物理研究公司对机械式地震仪作了改进,以电磁式取代,又以精确的无线电信号测量方法取代声波法测定爆炸时间和距离,这提高了折射地震的勘探速度,降低了勘探成本。折射地震仪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海湾地区推广应用后,四年发现了近40个盐丘。在1924~1929年间,折射地震勘探技术在墨西哥湾勘探中起着主导作用。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地震反射法相继在俄克拉何马州、墨西哥湾、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获得成功应用。1928年,在俄克拉何马州发现的Seminole油田,是单独依靠地震技术发现的第一个油田。1934年用地球物理方法在墨西哥湾北岸发现了Old Ocean油田,以后用地球物理方法在此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油田。1937年用地球物理方法在伊利诺伊州发现了Salem特大油田;1938年在墨西哥湾发现了第一个海上油田——Creole油田。这些大发现确立了反射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
1940年以后,地震技术的革新使地震仪器和解释技术发生了许多变化,如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的多道仪器,应用混波技术及连续剖面法,采用磁阻压检波器及大量检波器组合,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模拟磁带记录系统投入使用。地震仪器以及勘探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对更深的油气储层和更复杂的油气圈闭进行勘探。
地震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了复杂地区和深层的勘探能力,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在发现大油气田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相继发现了许多中小油气田。1950~1953年间,中小油气田年发现量达到近1.8亿吨。
20世纪60年代初地震技术的数字化变革使勘探技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突破,开始了地震数字记录和数字处理的新时代。一些新技术(包括可控震源和共深度点覆盖)的应用,增加了地下覆盖的密度,提高了地震勘探精度。
地震数字记录和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和潜力是模拟磁带技术无法比拟的,它所能完成的地震数据运算是模拟仪器难以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字地震技术逐步取代了常规地震勘探方法,使地震勘探的效率和勘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扩大了勘探领域和勘探深度,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震技术的新进展使美国油气勘探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勘探地球物理不断受益,成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多道地震采集系统和多种纵波可控震源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其他非炸药震源的改进都大大增强了地震的勘探能力,三维地震技术改进了地下复杂构造和地层的成像,从而提高了勘探成功率。三维地震技术已应用到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特别是用于油田开发前提供详细的地下构造和地层图像,以及油田开发后的油藏评价和油藏动态监测。目前,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美国成熟区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
从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来看,地震数据处理最重要的进展应属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成像和反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包括叠前与叠后偏移、多次波抑制、基准面和位移静校正、速度估计。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的效率和精度,改进了复杂构造和地层圈闭的解释。
从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1977年出版地震地层学专辑以来,将地震地质解释从构造地震学延伸到地震地层学解释领域中,推动了地震解释技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提高油田采收率成为美国地球物理活动的重要领域。三维地震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高分辨率地震、井间层析成像技术成为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技术(表2.3)。
表2.3 20世纪60~90年代美国地震勘探技术[36]
2.3.2.2 测井技术与美国油气勘探
美国的测井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测井技术对于美国发现新的油气储量,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益等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测井技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8]:
(1)模拟测井阶段。该阶段中由于测井手段有限,获得的地下岩石物理参数较少,因此测井资料主要用于地层对比,划分渗透层以及定性判断油水层。20世纪40年代初,石油工程学家阿尔奇根据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砂岩的实验室资料,得出了适合于纯净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公式,即著名的阿尔奇公式,标志近代测井技术开始发展形成,对岩性较为单一的储层能定量评价出孔隙度、流体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参数。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测井技术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测井方法、测井系列开始配套完善,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全面推广计算机控制测井技术,大大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测井资料与其他资料结合可进行较为详细的油藏描述。利用测井资料可以评价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以及油气的可动性、烃的类型、岩性、地层倾角及构造、沉积环境、地层岩石弹性常数等。
(3)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全面融入测井数据的采集和资料的处理技术,这是测井技术的第三个阶段。多种测量仪器一次下井的组合能力、测量项目系列配套已日趋成熟,从而有助于提高钻井效率,有效地进行地层评价。
(4)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应用成像测井技术提高油气勘探和油气田开发效益,这成为当今现代测井技术的代表,测井技术进入第四个阶段。现代测井技术已向地质构造、沉积研究、油气层快速测试、储层压裂改造、岩石力学、产能预测、固井质量全新评价等领域全面发展,为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隐蔽油气藏、非均质性储层等领域拓展,以及保持储量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2.4 20世纪50~90年代美国测井技术[36]
2.3.2.3 美国钻井技术发展历程
1859年,德雷克(E.Drake)在宾夕法尼亚州应用冲击钻钻出了美国石油工业的第一口油井。在随后的140多年里,钻井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一般将20世纪的钻井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39]:
(1)概念时期(1901~1919年)。将钻进与洗井结合在一起,并开始用牙轮钻头和注水泥固井技术。
(2)发展时期(1920~1948年)。牙轮钻头、固井工艺及钻井液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出现了大功率钻井设备。
(3)科学化钻井时期(1949~1969年)。钻柱力学与井斜控制技术;喷射钻井;镶齿、滑动密封轴承钻头;低固相、无固相不分散体系钻井液及固控技术;钻井参数优选;地层压力检测、井控技术及平衡压力钻井等。
(4)自动化钻井时期(1970年至今)。PDC钻头;计算机应用;特殊工艺钻井技术;综合录井及井下随钻测量;钻井工具与装备的自动化发展等。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和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研发,是钻井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加快了科学化钻井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深井钻井的高峰期,美国在1982年完成深井、超深井(超过4500米)1289口。到20世纪90年代,特殊工艺及高效钻井的研究与开发备受重视,大位移井、多分支井、小井眼钻井、欠平衡钻井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在此阶段逐渐发展成熟。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水平井技术,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这项技术本身可追溯到1891年,当时的第一项专利技术是从一口直井里打出一个水平洞;1929年,第一口真正的水平井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完钻。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油价的低迷、降低勘探费用的需要以及钻探设备的发展,水平钻井技术再一次被广泛研究应用。虽然钻水平井比钻直井的费用更高,但一口水平井可以起到几口直井的作用,因而钻水平井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某些情况下,用常规井开采是不可行的,但水平井却可以使开发项目变得经济可行。20世纪90年代,水平井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现已经作为常规钻井技术应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油藏。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世界上钻水平井最多的国家。
目前,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正在向综合方向发展,大位移水平井、小井眼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等钻井完井技术近几年在美国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大量投入实际应用(表2.5)。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大位移井,到90年代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美国主要用于加利福尼亚州近海。90年代以来,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该技术也已应用于水平井、深井钻井中,如侧钻小井眼多分支水平井等,并开始用连续管钻小井眼。因技术领先,小井眼钻井数量最多。

表2.5 20世纪60~90年代美国主要钻井技术发展[36]
欠平衡钻井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些年来,随着钻井新装备的不断涌现,欠平衡钻井技术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而且正逐步走向成熟。欠平衡钻井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减轻地层伤害,提高单井产能、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及时发现地质异常情况和识别产层。2003年,美国采用欠平衡方式钻井达2200多口,约占当年钻井数的20%。
⑺ 全球油气资源国外合作历程与发展态势
3.2.1.1日本政府提出的国外份额石油目标
日本政府明确要求21世纪初必须达到进口石油总量的1/3是股份油。日本政府从各个方面积极鼓励本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同时,日本石油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国外油气资源合作之中。例如,购买股份、签署产量分成协议等。以此大规模的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坚定不移地执行着“使其他国的资源变为自己的资源”战略;与生产石油的各个国家签订多种转让协议,或者直接投资开发国外油田,以拥有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石油资源为目的,通过这些手段使日本国外份额油的进口量占国内消费的比重从1990年的11%上升到1996年的16%。
1958年,日本与沙特阿拉伯签订协议,得到了海夫吉油田开发权。石油危机爆发以后,日本为了不受到产油大国的限制,尽力在全世界勘探并开发石油,在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印度尼西亚一共建立了12个开采基地,在世界5大洲都拥有油田。2004年2月,日本和伊朗政府达成协议,联合开采阿扎德甘油田。阿扎德甘油田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60×108bbl。这个项目总投资2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75%,日本此后每年从阿扎德甘油田获得的石油接近2003年进口石油的6%。
3.2.1.2美国各大石油公司在国外的投资
1991年,美国在国外勘探开发总投资额为337亿美元,国内的投资额是它的一半。美国大型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在国外,大部分利润同样来自国外。美国大石油公司处于世界20大油气公司的前列。美国政府同样鼓励石油公司积极增加勘探开发投资,勘测地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有可能的地区都进行勘测。
美国大型石油公司为了实施石油资源战略,向非洲投资700亿美元。由于几内亚湾地区新油田的发现和深海勘探技术的突破,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也在不断增加,美国加速了在非洲实施的石油资源战略。据预测,截至2015年,产自非洲的石油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5%。埃克森美孚公司出资37亿美元,铺设了一条从乍得到喀麦隆大西洋沿岸1000 km的输油管道。该公司非洲区副总裁曾表示,由于北美和欧洲石油产量下降,西非和俄罗斯越来越重要,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内开发非洲的油气资源,预计花费500亿美元。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为了开发非洲的石油,计划在5年内投资200亿美元。
里海是世界上拥有最后连续未开发油田的地区之一,美国在里海已投资200亿美元,美国石油巨头公司纷纷在该地区扩张势力,主要投资者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和哈利布顿等。
3.2.1.3韩国国外的开发目标
韩国的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原油消费大国。韩国石油企业正在改变本国石油产业集中在“下游”的尴尬局面,发展“上游”产业,保证稳定的石油供应,减少依赖石油的危害。1981年,韩国开始国外石油勘探开发,到1996年9月,共参加64 个项目,其中29个项目已经结束,仍有17个国家的35个项目还没有结束。这期间,15000×104 bbl中开发出来的原油有6400×104 bbl,成为韩国在国外确定的石油资源。
2005年9月,以韩国为首的一个国际财团赢得了开发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的2个海上油田的投标。由韩国国家石油公司、韩国电力公司和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为首的国际财团赢得了尼日利亚2个海上石油区块的65%生产权。该财团的合作伙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拥有2 个海上石油区块的35%生产权。分别命名为OPL321和OPL323的2个海上油田拥有20×108 bbl石油的潜在产量,这个数字是韩国2004年全年石油消耗量的2.5倍。
3.2.1.4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国外石油规模
壳牌、埃克森美孚、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等大型石油公司的年收入均为1000亿~2000亿美元,拥有较高程度的跨国经营活动,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它们的一半以上的油气储量、产量、炼油能力都在国外,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国外,国外支出和国外员工都接近60%。区域性的石油公司规模相对小一些,如大陆菲利普斯、埃尼、莱普索YPF等公司,其收入300亿~800亿美元,有较低程度的跨国经营。埃尼在欧洲以外的地区的油气产量为50%,但欧洲以外地区的销售额仅20%;莱普索YPF在西班牙和阿根廷以外地区的油气产量是25%,销售额是15%。
⑻ 我国各石油公司在国外的投资项目,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啦!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管理——以河南油田为例
人人网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内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容逐年增加。2004年已经超过8000万吨,约占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30%。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届时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石油供需矛盾在2020年后还将更加严峻。我国石油供应格局正在由国内为主逐步转变为国外为主。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60%,考虑到2030年乃至2040年石油消费还要持续增长,国内的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甚至还有可能下降,对外石油的资源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石油消费对国际市...
⑼ 美国投资石油移民项目前景都怎么样
不怎么样。美国现今开采的大多是页岩油,开采成本很高。在这一年多时间的石油大战中虽然没有被沙特打死,却已经是无利可图,靠输血来维持。
⑽ 股权投资美国石油可以全家拿绿卡有这样的项目
好像不光是美国,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也有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