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是否需要国资委审批
需要的,国企在境外的投资,都需要报告发改委审批的,来自我爱铺网作答。
Ⅱ 在非洲加纳工作一年了(国企,海外投资,行政工作),回国呢还是继续呢,毕业两年了。犹豫
(1)你好!你的问题,我也存在,但目前基本决定要今年春节回国工作,目前在肯尼亚。
(2)你在非洲加纳工作一年了,对那里的情况应该熟悉了不少,这是你在那里的优势,想必,你们单位总部也希望你继续留在那里。但你自己的决定,这就需要从工作和个人等方面来分析。
工作方面:在非洲和在国内,未来几年,哪里职位前途好?哪里待遇好?哪里更能锻炼人?等方面,这些你心里要比较一下;
个人方面:这要考虑你的家庭,你的年龄,你的婚姻等;
非洲方面:加纳的社会安全,你的人身安全,卫生安全等;
其他方面:我所在的地方,很多中国人在这里定居了十几年了,一般都不愿回国了,他们有他们的原因,比如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四季如春等等。
以上因素,你考虑一下,具体情况还是你自己最清楚,决断还是需要你自己拿主意。
祝一切顺利!
Ⅲ 内控失败的国有企业有哪个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还是个新手,以投机为目的金融工具交易,势必会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盘中餐”。当然,中国企业从事金融工具的案例比起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案(股指期货投机亏损14亿美元)、1996年住友商社巨亏案(铜期货投机亏损26亿美元)和1998年美国长资公司破产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进行俄罗斯国债和日本股指投机亏损43亿美元),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单单中航油的损失,已经是国资委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其实早在1997年株洲冶炼厂就因为进行锌期货投机,造成亏损1亿美元。然而,同样的事件在2004年、2005年重新上演。
虽然我国政府多次强调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仅限于套期保值,但是国有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的行为屡有发生;核心原因还是投机心理和缺乏监管。因此,为降低国有企业金融工具投机风险,一定要加强金融工具投资的监管和相关业务操作的内部控制。
3.结合案例看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控制
2006年7月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非主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控制在10%以下;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总投资规模不能超出企业财务承受能力,企业资产负债率要处于合理水平。2006年10月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央企要加强对外投资、收购兼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股票、委托理财、期货(权)及衍生品等投资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控制,及时跟踪和评测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水平。
从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和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多元化投资和金融工具投机确定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是确切的。因为,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获取从事高风险业务的资金更容易,获得金融工具交易资格(尤其是境外期货、期权)也更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此两类业务风险的发生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了防止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发生,企业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1)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
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就是要不能因为强调利润和规模增长,把业绩提高依赖于高风险业务,而忽视从事高风险业务的高风险性。
(2)完善高风险业务控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现在大型国有企业涉及到高风险业务的管理制度比较少,因为这些业务涉及到决策,又多属于新兴业务。另外,国有企业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从而也导致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丧失。主要的原因有企业领导人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等。
(3)完善法人治理,建立决策者的制衡机制
大型国有企业管理的行政色彩比较浓,法人治理没有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还比较严重,管理层独断专行是导致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战略决策风险;一方面表现在战略方向选择的错误,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战略风险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4)加强国资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虽然十六大已经明确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要做到“管资产、管人、管事”,但是国资委对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还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监管的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比如还没有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
Ⅳ 国企海外投资失败的例子有哪些原因又是什么如何避免
海外投资失败的很多啊,先不管国企私企,就比如最出名的俏江南大家都知道吧,版海外上市失败权了,对赌协议让张兰输的很惨。当然这都跟行业有关,本来餐饮业上市就很难。避免的话,还是需要通过律师做一些提前规划,比如对大股东的身份做改变,对公司的一些股权做处理,通过信托等方式。当然还有很多。。
Ⅳ 怎样看待国企被外企收购
从全球来说,通过并购的形式实现投资,份额是很大的,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 实际上,利用外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一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而外资并购也给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带来了新机遇。 有利国企改造经济发展 “外商采取并购方式到中国投资,对国有企业的改造和中国经济发展都有利。”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力挺”外资并购,他认为,并购已经成为世界上跨国投资的主流。 据统计,2006年全球的并购总额达到3.79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8%。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80%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并购已经成为世界上跨国投资的趋势和主流。 然而,对于外资并购的“威胁”,商务部显然有着乐观的判断。“目前国内土地非常紧张,并购不需要扩大土地,就可以达到投资的目的,也达到了企业发展的目的。并购对需要外来资金、技术的国有企业改造很有好处。”廖晓淇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行的是“绿地投资”。但是,对中国来说,并购方式与过去这种大量采用“绿地投资”相比有很大好处。 有经济专家分析,外商采取并购方式到中国投资,不仅可以弥补国企资产重组的资金不足,盘活国有资产存量,重组优化企业结构,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可以帮助国企扭转低效和亏损局面,还有利于国企实现制度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更快地提升国企的国际竞争力。 规范管理保障经济安全 维护我国的政治独立和经济安全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外资并购政策的重点。一方面,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行业要适当限制外资并购;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式形成市场垄断,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务部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将对一些原先鼓励的行业进行限制,一些国家重点行业将不再允许外资进入,紧缩和加大审查力度的行业将会是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即电网电力、国防军工、石油石化、重大制造业等行业。 实际上,由于外资并购往往触及产业和国家安全,严控外资并购也正在成为国际趋势。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的法案,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发达国家也都先后设立了针对外资并购的专门审查部门。 对此,廖晓淇表示,中国政府会和其他国家一样加强对收购行为的规范和管理,通过现有规定的实施,政府希望的是能够促进并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既不妖魔化也不要轻视 有一种舆论认为,外资并购国企会给我国经济带来灾难,将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环境不安全。 对此,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以平常心态,以全球视野看待外资并购。既不要把它妖魔化,也不要轻视它。首先要加强对并购的研究,完善并购的法律法规,健全产业安全和反垄断预警机制。其次,要促进公平竞争、营造有利于并购方式发展的投资环境。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在保持国家对若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控制能力和发展主导权的基础上,引导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有利于探索盘活国有资产的有效形式。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外资并购只是全球通用的吸收外商投资的一种形式,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并购并不一定构成行业垄断,并购本身也不会危及行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关键是加强审查和监督,而不应该把外资并购视为“洪水猛兽”。
Ⅵ 为什么一些国企干部的能力在外企招聘中不受待见
而我觉得更多的是两种企业的方向不同,我觉得不应该存在对某种企业的偏见,发展的领域不同和方向不同,更适应了如今求职者种类繁多。我们作为求职者应该庆幸能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只要用心的去感受工作,在你的生活中都不会差的。
Ⅶ 如果一个国企的百分之45股份被某个外国公司控股,那么在这个国企连年亏损时会有什么结果,外资会控股吗
如果连续亏损,但是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股权比例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如果外资单方面追加投资,就会增加外资的持股比例,有可能导致外资控股。
中外合资企业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不可能理赔外国公司的。
只要公司不破产清算或以外方单方面退出作为重组条件,外资股份一直都是存在的。
Ⅷ 国企投资失败法人有法律主任吗
投资有风险,只要不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都不会追究责任的。
Ⅸ 国企与外企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国企就是属于国家的企业,正式职工的性质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为国资委管理。
外企由中国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由外国投资者单独投资的企业。
2、工作环境不同:
国企的话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个人发挥的空间比较小,但是工作稳定,不会有什么大的起伏,看重经验,人脉,自愿。
外企的公司氛围,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相对好一些,工作中流程会比较多,效率不是特别高,也是更偏重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3、经营目的
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也有营利目的,但也有非营利性目的,或者说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国有企业要执行国家计划经济政策,担负国家经济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
外企企业基本是是营利性目的,企业经营优先保证实现利润。
Ⅹ 一国企在国外的子公司,利润都由外国人创造,那么这利润是计入本国gnp中吗
这一部分产值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DP之内,但是这一部分利润是投资收益,可以计入国民收入总额。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本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本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