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请问近几年中国商人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案例
中国中成药在印尼雅加达博览会热卖
中新社雅加达6月23日电(记者林永传)记者23日晚在印尼雅加达博览会展厅看到,一个展卖中国中成药的特装展位围满了顾客,一个个拧着满袋药品的人心满意足地离开。
“中国药品,非常好!”,印尼女子狄娜双手竖着大拇指告诉记者,她买了10盒太极穿龙骨刺片和5盒大活络丸.Dina说,她脚和膝盖痛了好几年,严重时完全没办法走路。一年多前有人推荐她吃中国产的穿龙骨刺片,现在脚不痛,能跑步了。性格开朗乐观的她笑呵呵地跑着转了个小圈“。以前都是在社区药店买的,听说雅加达博览会上有中国药的展位,就特地找来买了,”迪娜说。
“从5月22日博览会开幕至今,天天都顾客盈门,每天的销售额都有数十万元人民币,周末和节假日更多”,该展位拥有者印尼天一药业老板维克多介绍说,他已经连续9年参展,展销的都是中成药。
雅加达博览会是目前东南亚规模最大,参展产品最多,展期最长的商品展会,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印尼全国各地数百万民众参与。
在印尼市场专门代理中成药的维克多说,从最初参展时一个小小的展台,到如今50多平方米的特装展位还显得拥挤,9年时间见证了中成药在印尼被了解,接受到喜爱甚至依赖的过程。
展览现场,只见中国太极药业集团产品霍香太极正气液和补肾胶囊特别抢手,顾客都是十几盒甚至几十盒地购买。
太极药业印尼公司总经理田宁介绍说,自2016年初进入印尼市场仅仅三年多时间,印尼各地已有近2000家中药店铺,三大西药连锁店屈臣氏,ROXY,万宁的400余家门店销售太极集团的中成药。中成药在印尼具有广阔市场。
“仅霍香正气口服液一个产品,2018年的销量比上年增长了10倍。”田宁称,按目前估算,今年还将有爆发式的增长。(望采纳还有不够在追问)(还有困难你这不是找事麻那个夸国企业会把困难发布出来这个只有自己去想调研)
B. 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
1.自然资源
印度尼西亚矿物资源丰富, 石油和锡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储量也较丰富。石油探明储量总计13亿多吨, 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另外, 据估计,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蕴藏量要比陆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马林达近海的阿塔卡油田为最大。印尼天然气储量也很可观, 约73万亿立方米。印尼的锡矿储量也很大, 是继马亚西亚之后的世界最大锡生产国, 镍矿储量562万吨,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亚还有丰富的铀矿。廖内群岛的宾坦岛有铝土矿。日惹附近产锰。金刚石推测储量约150万克拉, 居亚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农林产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热带雨林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孙地区。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铁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苏拉威西的乌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驰名于世的珍贵木材。印尼海域水产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苏门答腊东海岸的巴眼亚比等地附近为著名渔场。勿里洞沿海产海 参, 马鲁古群岛沿海产珍珠,马都拉岛沿海产海盐。
2.经济简史
自1945年独立以来, 印尼致力于推行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战略和由石油产业支持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同时对外国资本进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护印尼民族经济的发展。自 1967年苏哈托政府执政以后的前十五年里,印尼通过开发丰富的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 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国家收入主要来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气, 印尼经济一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1973年到1981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8%。从1982年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开始趋向疲软, 印尼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价格暴跌, 印尼经济出现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财政赤字和经济项目逆差扩大。自八十年代初以来, 印尼经常项目赤字连年不断, 外债偿付额高达27.6亿美元(1988年外债总额为530 亿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气服务费用为26亿美元。另外印尼在对外贸易的运输费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汇(印尼用于对外贸易的船队不足), 同时直接投资收入又用于再投资, 不能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虽有巨额外债, 但印尼严格履行金融契约, 因而能得到国际组织的友好资助。印尼的旅游业发展比较快, 1990年相当兴旺, 游客达211万人次,外汇收入为18亿美元。
3.经济概况
自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印尼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 以内。1994年4月印尼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手续、降低关税、放宽投资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使印尼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颁布了放宽经济限制的一揽子计划,开放投资领域,减少对产 业部门经营和发展的限制,鼓励私营企业在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1995年、1996年分别吸引外资399亿和299亿美元。1996年批准外资项目959个,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于外资投入猛增、人口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全国拥有可耕地1980万公顷。1995年,农业总产值616370亿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2%。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人数的50.6%。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农分散经营。 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粮。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 经济作物大都在种植园种植, 是外汇 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要有橡胶, 咖啡, 棕榈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宁, 木棉, 茶 叶等。橡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间小胶园内种植, 产量仅次于马来西亚,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约90%的产量供出口, 椰 子是传统的出口作物。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印尼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1995年制造业、采矿业产值各为919290 和351450亿盾,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3%和8.4%。主要部门有制造、采矿、纺织、轻工、装配业等。1994年、1995年制造业增长率分别为12.5%、11.1%。工业品出口额已超过2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5%。1995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煤炭生产约 3830万吨,其中出口3160万吨,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90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02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货膨胀率(1996年):6.47%
经济增长率(1996年):7.8%
C. 中国现在为什么不要马来西亚的铁矿了,而在澳大利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东南亚的相关知识,这里基本没有铁矿和铜矿,马来西亚有石油,但不是其最主要出口矿产,马来群岛――缅甸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之一。(世界锡矿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及东南亚的成矿带上。在太平洋西岸,锡矿带北起苏联东北部的楚克次克半岛,南经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部以及南岭地区(西延包括云南的个旧);东南亚的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东南亚的主要矿产,试题属于一般性的识记性题目。
D. 计划去印度尼西亚钢厂,不知道能不能干
印尼发展,有种族歧视问题,而且印尼目前疫情很严重,这个时候,待在国内更好,国内的选择更多,更安全。
E. 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怎样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制造业迅速崛起。9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1年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2003年底按计划结束国际货币组织(IMF)的经济监管。
近几年,印度尼西亚宏观经济得以稳定,出现良好趋势;但同部分情况较好的东盟国家相比,印尼经济回升比较温和,明显缺乏热气。
印尼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今年前几个月基本上保持了这一平稳增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印尼经济增长可望达到4.8%,从而实现政府4.5%到5%的增长指标。
据统计,印尼全国通货膨胀率今年上半年累计不到3.3%,处于控制范围内。印尼央行预测,今年通胀率可望保持在5.5%到6.5%的幅度内。
作为经济回升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印尼出口一直保持增长,但增幅不大。从1996年到2003年,印尼出口仅增长10%,与马来西亚114%、韩国70%的增幅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快速增长的对外出口相比差距较大。去年印尼的出口总额达到61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5.2%。而今年头5个月,印尼出口贸易额为257.1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微增2.2%,增长幅度明显放缓。一些专家认为,印尼出口今年内实现7%的增幅有一定难度。
印尼经济维持温和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私人消费和政府开支的支撑,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75%以上。而投资方面明显成为软弱环节,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两年前的18%下降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17%。
F. 印尼将投资401.8亿美元,用于改造雅加达的哪些方面
印度尼西亚将投资用于改造雅加达的自来水水管网络系统以及新建排水系统。因为雅加达现在自来水管的管道网并不畅通,使得很多居民和企业被迫取用地下水。因为过度的开采使得雅加达情况不容乐观。并且雅加达的排水系统也需要新建,这将会是覆盖整个雅加达的大工程。

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了海平面不断上升,雅加达本身海拔就在海平面以下了。这对雅加达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按当前的沉降速度,雅加达95%的地区在2050年都将被海水淹没。用于改造雅加达的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包含了基础建设供水管道网络。以及排水系统的建设。
G. 印度尼西亚哪个地区出产铁矿
Jawa Barat , 现在的天气还可以的,我有客户在那里。
前段时间还问我是否要搞点煤。当然那里的铁矿产量也可以,具体的
还是实地考察比较好喽!
H. 印度尼西亚“布桑金矿”世纪勘查骗案
给“布桑金矿”打上引号,是因为这个金矿并不存在。“布桑金矿”的勘查,是勘查业内人人皆知的世纪勘查骗案。“布桑金矿”曾使许多矿产勘查投资者破产,曾使初级勘查公司信誉大大下降,集体蒙羞,曾给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个矿产勘查冰期雪上加霜。这个世纪勘查骗案,促使勘查业内深刻反省了风险勘查管理的漏洞,进行了改进,坏事变好事,使2003年起的新一轮勘查高潮能得以健康发展。
“布桑金矿”的勘查是由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Bre-X公司(Bre-X Minerals Ltd)实施的。Bre-X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在加拿大艾伯塔(ASE)上市的一家初级勘查公司,公司总裁沃尔什(David Walsh),总地质师费尔德霍夫。在1993年以前,该公司没有好项目,融资相当困难,公司股价一直在低价位运行,很少超过0.2加元/股。
1993年5月,在费尔德霍夫的建议下,Bre-X公司收购了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省一位木材商穆罕默德·哈桑的贝莱德公司矿权,即“布桑金矿”探矿权的80%权益。随即不断发布了该项目找矿的“好消息”,同时不断筹资,扩大勘查。2年时间投入了2 000万美元,施工了268个钻孔。1995年10月公布探获资源量500万盎司(约合142吨),到1996年底公布探获资源量7 100万盎司(约合2 013吨)。矿区首席地质学家、菲律宾人米切尔·德古兹曼透露,“布桑金矿”的远景可达资源量2万盎司,成为当时世界上保有资源量最多的“金矿床”。预计投产后可年产262万盎司黄金(约合年产金74吨)。与此同时,Bre-X公司的股价也迅速飙升,从1995年10月第一次公布探获资源量前的0.5加元/股,升至1996年4月的15加元/股,上涨30倍。1996年8月,Bre-X公司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流通性变好,加上更令投资者激动的找矿消息传来,Bre-X公司的股票狂涨到了250加元/股,仅10个月时间股价就涨了约500倍。后一股拆十,又涨到28加元/股。
在1997年PDAC大会上,人人谈论的,都是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布桑金矿”。大型矿业公司纷纷积极介入。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的关注和插足。经过艰苦的谈判,“布桑金矿”矿权的权益调整为:Bre-X公司45%、大型矿业公司Freeport公司15%、印度尼西亚政府10%、印度尼西亚贝莱德等两家公司(当时这两家公司为苏哈托总统的长女和幼子控制)30%。
在Freeport公司取得“布桑金矿”矿权的权益以后,首先验证Bre-X公司的资料。Freeport公司随机选了4个钻孔进行验证,在距与原孔位1.5米处,重复钻探。在高度保密的措施下,同时送到3个权威的商业实验室去分析。1997年3月27日开市之前,Freeport公司公布验证结果,矿化部位的平均品位0.06克/吨! 所发布的新闻用了一个词:insignificant,就是说,这些钻孔含金是没有价值的、不具意义的、非常之低的、微不足道的。一开市,Bre-X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跌了83%。恐慌性的抛售,致使股市停盘。北京时间3月28日早上6点,我被电话铃声叫醒,加拿大一家初级勘查公司China Clipper的副经理毕东,请我尽快到渔阳饭店共进早餐。他告诉了我,这几个小时所发生的事情,我们都意识到,矿产勘查市场的寒冬突然到来了。其实,在这个黑色的星期五到来之前,在“布桑金矿”项目,已经出现了许多危象,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2月下旬,“布桑金矿”勘查营地的岩心库失火;3月19日,矿区首席地质学家米切尔·德古兹曼在800米高空,从直升飞机上跳下,自杀身亡,据说是不堪肝炎折磨之苦。也有传言,德古兹曼并没有自杀,但事实真相如何,已成千古之谜。
后来,Bre-X公司的股票在2~3加元/股上,稳定了40天。因为有些天真的矿产勘查投资者认为,即使没有7 100万盎司黄金资源量,有1/10也值。但5月7日的消息宣布,“布桑金矿”勘查全部是假资料,“布桑金矿”根本不存在。Bre-X公司的股票,由3.12加元/股跌至0.03加元/股。这个市值曾达68亿加元(约470亿人民币)的初级勘查公司就从人间蒸发了。在这场世纪勘查骗案中,有的勘查投机者暴富,有的勘查投资者倾家荡产。
Bre-X公司的丑闻,推进了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安大略省证监会设立了矿业标准特别工作组(MSTF),对矿产勘查开发中的行为、标准和运作进行审查。同时强化了对资格人士(QP),也就是本书所称的独立勘查地质学家的管理,确认合格的独立勘查地质学家,编写为市场采用的地质报告。
国内现在有一些文章在探讨,在国内建立为风险矿产勘查融资的创业板,筹集勘查资金,以解决矿产勘查投入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在相关制度没有建立之前,在独立中介机构未形成之前,在矿产勘查界自律机制未醒悟之前,讨论我国矿产勘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为时过早。在我国形成商业性矿产勘查文化传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I. 印度尼西亚矿业投资环境
1)主要矿产资源统计,见表7.10。
2)矿业管理机构。
印度尼西亚地质与矿产资源总局。主要职能与任务是:基础地质填图和全国地质矿产资源编录;为矿山能源部制定地质与矿产资源方面的技术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为社会提供最新的地矿信息、资料和图件。
表7.10 2006年印度尼西亚主要矿产资源统计
3)主要金属矿产资源。
A.锡。印度尼西亚锡储量46万t。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东海岸外的廖内群岛,特别是邦加岛、勿里洞岛和新格乌;与我国滇西锡矿和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同属一个锡成矿带。该矿带长达2500km以上,其中印度尼西亚境内锡矿带长约750km。砂锡矿有河流冲积砂锡矿和滨海砂锡矿两种。原生锡矿也有两种,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锡石-石英脉型和产于花岗岩体内云英岩化带上的锡石-硫化物型。
B.镍。2005年已探明镍储量320万t,约占世界总量的5.2%,居世界第8位。平均矿石品位1.5%~2.5%。主要为基性和超基性岩体风化壳中的红土镍矿,分布在群岛的东部,矿带可以从中苏拉威西追踪到哈尔马赫拉、奥比、格贝、加格、瓦伊格奥群岛,以及巴布亚的鸟头半岛和塔纳梅拉地区等,其中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波马拉镍矿,含镍2.3%~3.3%,有镍资源量126万t;索罗科镍矿含镍1.4%~1.9%,含钴0.12%,有镍资源量224万t。近年有一些新的发现,如哈马黑拉岛(Halmahera)红土镍矿已经获得推定和推测资源2.038亿t,镍品位1.37%,钴品位0.11%,镍金属量达到279万t。
C.铝土矿。已知铝土矿储量2400万t,资源量约2亿多t。其中85%分布在西加里曼丹,其余15%分布在廖内群岛中的宾坦岛及其周围小岛上。属红土型铝土矿,为含铝的硅酸盐类岩石在潮湿炎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主要分布在廖内群岛、宾坦岛、苏拉威西和加里曼丹岛。由于西加里曼丹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又不足,所以那里的铝土矿到现在还没有开发。目前只有宾坦岛及周围岛屿上的铝土矿得到开发。
D.铜。铜储量为414.7万t量。铜矿大部分分布在巴布亚省的艾斯伯格山和格拉斯贝格,少量分布在苏拉威西、苏门答腊和爪哇。以斑岩型为主。主要矿床有巴布亚省的艾斯伯格、格拉斯贝格,松巴哇岛的巴图希贾乌等铜、金矿床,还有北苏拉威西和巴占岛上的一些铜矿。
E.金和银。金矿储量为3156t,居世界前列。多为与第三纪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金矿床和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有金矿分布。巴布亚省的格拉斯贝格铜-金矿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金矿,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矿山中金储量最大的矿山。银储量1.14万t,银矿主要分布在西爪哇的芝格托克。
4)矿业投资环境。
印度尼西亚1967就颁布了基本矿业法(1967年的11号法),以后还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矿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制定和修改的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对矿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000年关于权利金的13号法,将权利金的标准比以前提高了一块。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权利金为3%~4.5%,使印度尼西亚成为该类矿产权利金较高的国家之一。关于有害废弃物管理的1999年18号法,其管理标准过于严格,矿产开发成本将大幅度提高。油气和矿业部门均对此表示担忧。
1999年议会通过了两项法律,有关地方自治的1999年22 号法和关于财政分配的1999年25号法律。两项法律于2001年5月实施。22号法将中央政府的一些权力下放到了地方政府。包括国内贸易、投资和工业政策。25号法将使至少25%的国内收入通过中央分配基金转移到地方政府。另外,矿山所在的省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将从征收的税后石油权利金中得到15%的份额,天然气为30%,其他矿产为80%。
1967年的11 号法授予中央政府对矿产的全权管理。1999年22号法给予地方政府管理矿产勘查活动较大的权力。这与1967年的矿业法直接相矛盾。事实上,在2000年12月31日以后,1967年11号法在对矿产经营保护方面已经不具法律效力。特别是对新的矿业投资。1999年41号森林法禁止露天采矿。在伊里安查亚省68%潜在的矿产远景区被保护的森林所覆盖,苏门答腊地区为58%,马鲁古地区为50%,苏拉威西地区为39%,加里曼丹地区为33%。由于不断的安全威胁与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矛盾,以及不确定的法律和规章环境,许多矿业公司延迟了他们的新的矿业项目投资和项目扩大计划,甚至已经暂停了勘查和开发活动。例如BHP公司、Rio Tinto有限公司、PT Aneka Tambang公司、PT Freeport Indonesia公司。他们在等待政府提供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法律制度。
为改善投资环境,政府正在设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矿业立法体系。2001年10月,印度尼西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新的石油和天然气法案,以取代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1960年44号法律和关于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Pertamina)的1971年8号法律。放宽该部门的限制,结束1971年以来Pertamina所享有的垄断局面。一个由政府控制的执行机构将在一年的过渡期后处理这一部门中的投资者的契约问题。印度尼西亚矿业的立法体系建设还有相当多的地方需要完善。
J. 印度尼西亚
刘增洁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国土面积191.94万km2,陆地面积182.64万km2,人口2.38亿。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产值占GDP的10%。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为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政府收入的24%,油气出口收入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收入的15%。2006年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高涨,印度尼西亚GDP增长5.5%,2007年增长6.1%。
一、储量与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镍、铜、金、银等矿产。其中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锡居世界第三位、铜居世界第二位、镍居世界第八位和金居世界第六位。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终号报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99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0.3%,居世界第二十五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6589.66亿m3,占世界总储量的1.5%,居世界第十三位。印度尼西亚约有60个沉积盆地,其中73%位于海上,目前已勘探的36个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区有苏门答腊油气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

表3 印度尼西亚主要矿产品消费量
资料来源: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7;②World Metal Statistics,February 2008。
三、矿产品贸易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2006年印度尼西亚煤炭、铜、天然气、镍和锡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2006年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总值101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4%;主要出口商品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锡、镍、电力设备、橡胶等,其中矿产品占15.7%,石油和天然气占21.2%。主要贸易出口国或地区为日本、新加坡、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贸易进口总值 610亿美元,比 2005年增长9.1%;其中石油产品占77%,主要贸易进口国为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为亚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国,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为153.3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的15.6%。2006年石油出口量为52.7万桶/日,其中原油出口量为30.13万桶/日,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为10.9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36.4%,韩国为6.21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20.6%,澳大利亚为5.04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16.7%,美国为1.5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5.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二大LNG出口国,2006年LNG出口量为295.7亿m3,占世界LNG总出口量的14.0%,主要出口到日本(186.0亿m3)、韩国(67.2亿m3)和中国台湾(42.5亿m3)。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煤炭出口国,仅次于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煤炭产量的70%用于出口,2006年出口量为1.62亿t,比2005年增长28.6%,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日本、朝鲜和中国台湾。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铜矿出口国,仅次于智利,为世界第二大铜出口国,2006年出口量为58.27万t,占其矿山产量的71.4%,主要出口到日本、西班牙、韩国和印度。精炼铜出口量为11.09万t,比2005年下降60.4%,居世界第十七位。精炼铜进口量为1.77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镍矿石和精矿出口量为439.41万 t(毛重),主要出口到日本(206.75万t)、乌克兰(72.62万t)和澳大利亚(70.79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精炼锡出口量为11.29万t,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新加坡(8.25万t)、英国(1.33万t)、马来西亚(0.42万t)、美国(0.08万t)及其他国家(1.22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铝进口量为18.61万t,出口量为15.61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锌锭进口量为7.42万t。
四、矿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鼓励国内和外国公司投资矿业。为吸引外国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印度尼西亚政府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外国印度尼西亚投资法,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国投资,并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关税,外资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投资协调委员会(简称BKPM)为非官方组织,负责投资主管。由总统并直接对总统负责,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同时兼任投资部长。BKPM的职能是协助总统制定投资政策,办理投资批准许可,监督实施投资项目。外资公司可以单独投资的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拥有100%的股权。要求在15年的商业经营期限内,公司可通过直接销售或通过国内证券交易所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度尼西亚的个人或法人。通常而言至少转让5%给印度尼西亚方。同时规定外资企业自建立起,准予30年的经营期限,若在此期间增加了投资额(扩大投资项目),对于所扩大的项目另行准予30年的经营期。对印度尼西亚规定外资可进入领域方面,在1967年的外资法中规定比较简单,只是规定了禁止外资占全部股份的领域(主要是国计民生领域):港口、公用电力、海运、电讯、航空、饮用水、公共铁路、原子能开发和大众传媒。同时规定,采矿业领域需要和政府合作。印度尼西亚政府在1995年第31号总统令中对限制和禁止投资的行业目录作了补充和修订,其后,2000年又进一步作了修正和完善。2007年3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政府拟订的新《投资法》,该法规定除国防、军火等领域外,内外资享有同等权益,并规定了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等内容。
2007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又颁布2007年1号条例,规定15类行业的投资和增资企业将获得减税及分期支付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为全部投资额的30%,并可分5年付清;外国投资企业红利所得税则减为10%,15类行业为食品、纺织品与成衣、造纸与纸浆、化学工业原料、化学药品、树胶、陶瓷、钢铁材料金属、非铁材料金属、机械及其配备工业、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器和遥控仪器、陆路运输工、船舶及造船业,该条例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有关工业发展的总统决定书,给予32种工业免税或减税优惠,以此促进其发展,获得税务优惠的32种工业概括为五大类,其中第一大类是工厂生产类,具体包括铁矿开采和钢铁工业、水泥工业、化工产品业和瓷砖工业等基础原料工业。
为了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印度尼西亚1960制定出台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法,并在不同时期颁布了不同的石油法令,从租让合同到工作合同又到产量分成合同制和联合经营产量分成合同制,目前主要采用产量分成合同形式,主要内容:印度尼西亚对石油资源拥有所有权;外国石油公司承担从勘探、开采到经营的全部费用,并承担一切风险;勘探期限为6年,可申请两次延期,每次2年。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不断下降,目前为95万桶/日,比2001年的130万桶/日减少35万桶/日,为鼓励在边际地区投资,增加油气开采,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拟向在深海和边疆地区油气区块进行开发开采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产品分配方案,这些公司将得到49%的产量,印度尼西亚政府得51%,而目前的分配是油、气开采公司分别得15%和30%,同时政府也将修改产品分配方案中有关补偿营运费用的规定。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和内政部的联合工作小组已经废除了1276项阻碍投资的地方条例,其中省政府签发的135条,市政府签发的231条,县政府签发的910条。
2008年4月15日印度尼西亚国会正在审议的新《矿产法》对拥有矿业特别许可证和开采许可证的矿场,将根据开采的矿产品限定采矿面积,如:
(1)黄金、锡: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10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
(2)钻石、宝石: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5000 hm2;
(3)煤: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1.5万hm2。
对于持矿业代理委托书的矿业公司,则根据其为个人经营、团体经营还是合作经营,面积分别限定为1 hm2、5 hm2、10 hm2。
五、展望
印度尼西亚以初级矿产品出口为主,为增加矿产品出口收入,防止锡降价,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部官员表示,自2008年起印度尼西亚中央政府将限定每个省份的锡锭出口额,其中产锡大省邦加勿里洞省的出口限额为9万t。目前印度尼西亚国内煤炭需求超过4000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3亿t,为了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印度尼西亚政府将从2010年开始限制煤炭出口,每年出口限额1.5亿t,目前印度尼西亚每年的煤炭出口为1.45亿t。
1950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1967年10月断交,1990年8月恢复外交关系。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尼西亚已成为我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06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90亿美元。
中国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多种金属公司所组成的棠果公司已对当地的先驱锌矿公司正式提交有条件收购要约。该要约表明,棠果公司愿意以每股2.5 澳元,总金额约合4.48亿美元的资金收购先驱锌矿公司已发行的全部2.02亿股股份。
先驱锌矿公司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企业,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从事金属和金矿的勘探、开发及投资。2007年度该公司销售收入631万澳元,净亏损为123万澳元。
主要参考文献
[1]Chin S Kuo.The Mineral Instry of Indonesia,USGS.Mineral Yearbook,2006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June 2007
[3]Oil,gas reserves inch up,proction steady in 2007.Oil&Gas Journal,Dec.24,2007
[4]06 Charts Some Remarkable Finds..Http://www.Aapg.org/2006/01jan/discoveries.cfm
[5]Indones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January 2007.http://www.eia.doe.gov/emeu/cabs/Angola/Backgrou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