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青岛北海岸建设投资

青岛北海岸建设投资

发布时间:2021-05-16 08:01:41

Ⅰ 青岛海岸线的详细资料谁有啊

海岸线北起丁字湾南阡乡金口村东小河口(北纬36°36′17〃,东经120°46′03〃),南至胶南红石崖镇的张戈庄村。海岸线长730.64公里,海岸基本分为基岩岬角岸、稳定岸、淤积增长岸等3种基本类型。其中,软质342.55公里,占91.3%;硬质32.80公里,占8.7%。沿海滩涂面积375.35平方公里。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海岛的自然景观特色显著,首先是海岛地貌丰富多彩,灵山岛有大小山峰56个,群峰高耸,陡峭难攀。其歪头顶海拔513.6米,为中国第三高岛。海岛植被丰富而有特色,长门岩、大管岛等自然繁衍的耐冬、红楠等常绿阔叶植物,有些植株树龄已达数百年。

青岛市海岸线长且多曲折,岛屿环绕,山岭岸角之间构成形态多异、特点不同的多处海湾。较大的有35个,总面积1369.53平方公里。多为泥沙、岩礁底质,滩岸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停泊避风条件好。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海底地貌。是青岛海珍品和水产养殖的基地。
作为2008年奥运工程,青岛市政府将前海岸线规划建设列为2002年的12件大事之一。青岛市政府于2002年开始分段建设滨海步行道。按照规划,滨海步行道西起团岛环路,东至石老人公园沿海步行道,全长约36.9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8亿元。
沿着滨海步行道途径多处旅游景点,如八大峡公园、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第二海水浴场、东海路南侧、澳门路、奥运比赛基地、石老人海水浴场等。
滨海步行道工程根据所在城市的区位大致可分为三期:
一期工程自第一海水浴场东端起,经由汇泉湾、太平角、第二和第三海水浴场区段至东海路的海涛园止,新建和改造步行道长约6公里,于2002年11月18日贯通。一期工程分两个景观区,八个区段,风格统一为航海主题,功能上又各有不同。
二期工程全长约9.5公里,总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部分包括3个区段:团岛至八大峡广场区段、八大峡广场至栈桥公园区段、栈桥公园至鲁迅公园区段。东部分包含4个区段:北海船厂东侧规划路至靶场新建段、靶场至银都花园滨海甬路段、银海大世界院内旅游码头新建段、渔轮修造厂院内旅游码头新建段。一、二期工程完工后,整个滨海步行道的雏形已经凸现,全部建成后,步行道将完整地勾勒出青岛。前海海岸壮丽的海滨风光,使这一区域成为国内绝无仅有、魅力独具的生态景观步行带。
滨海步行道是青岛前海岸线陆上旅游的主要线路。总体功能以休闲、健身、观光和疗养为主。以滨海步行道为主线,根据沿途各段岸线的景观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七大景观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团岛湾景观区、 青岛湾景观区、汇泉湾景区、太平湾景区、浮山湾景区、老龙湾景区、石老人旅游度假景观区。
规划师综合考虑了景观和功能的设置,充分依托现有的自然景观,保留原有的沙滩、礁石,尽可能地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做到新建设施与保护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海滨风貌。走在步行道上,使人感到段段有特色,处处有变化,增加了游人的观赏兴趣和观赏欲望,很好地使新建工程与自然融为一体。

[汇泉湾景观区→木栈道→汇泉角→东海国际大厦区段]
我们现在来到汇泉湾景观区,该段以海水浴场及海上娱乐为主要特色。通过步行道可游览的景点有: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航海俱乐部等;可观看的景观有汇泉广场、汇泉角、小鱼山、观象山、太平山远景。本区段形象功能定位为健身、休闲线性区域,景观主题是欢乐的海洋。
大家可以看到该区段为木栈道,采用了悬挑结构,既不设立柱,也不砌挡墙。该处新建木栈道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道长210米、宽4米,路面首次选用芬兰露茜户外防腐木(滨海步行道所选木材皆经过防腐烂、防白蚁、防真菌等处理),步道外边缘是一米多高的木质护栏。其在步行道上的运用,开创了岛城室外"木栈道"的先河。第一海水浴场的最东端,是一段约200米长、5~6米宽的崂山花岗岩石步行道,它采用标准的剁斧石铺成,厚重大方,既能让游客在其上流连驻足,又能起到防波堤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汇泉角岸线的汇泉角步行环线是一个景观闭合区,环路长度1590米,地面铺装采用天然石材,突出自然风格。沿步行道可游览的景点有汇泉角公园、炮台遗址等。
东海国际大厦区段主体功能为休闲观光。北侧入口处铺装材料选用页岩板,与山海关路人行道一致,以体现步行道的延续性。该段背依绿树面向碧海,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与周围碧草蓝海的和谐。
[太平湾景观区→太平角景观→第二海水浴场区段→花石楼区段→花石楼至太平角一路区段→太平角一路至海水养殖研究所区段→海水养殖研究所至水产实业总公司区段→第三海水浴场至海涛园区段]
太平湾景区为纯步行道,铺装材料采用体现自然宜人特色的木材、天然石材等。以青岛特色风貌及海岸野趣旅游为主要特色。在该步行道上可游览的景点自西向东主要有:第二海水浴场、滨海野趣探索区等;可观赏的主要景观有:八大关、太平角历史风貌区及汇泉角、太平角、太平山、大小公岛远景等。景观主题是异域风情。
太平角景观节点的礁石岸线独具特色,为突出该段的自然风格,步行道地面采用天然石材铺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闭合区,可游览的景点有太平角公园和礁石岸线。景观以自然景观和军事景观为主,景观主题是太平烽火。
第二海水浴场区段主体功能为休闲运动。铺装材料选用荷兰砖(俗称红色耐火砖),与金色的沙滩相映成趣,充满了浪漫色彩。该段路宽4米、长500多米,是一期工程中较宽的一段,游人徜徉其间,远眺大海,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
花石楼区段的形象定位为:凸显自然生态为主体的山海自然景观,为游人提供优良的旅游休闲区域。该区段主体风格以花石楼建筑为中心,营造出一种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氛围。红色耐火砖、青色大理石板和木头铺就的滨海道风情万种,变化有序,给人以浪漫色彩。结合该区段的景观特点,建成了环海、观海、亲海等不同自然景观区域。两处观光小广场使游人有足够的观光场地和空间。为方便游人,步行道广场周边、路上设置了木座椅、路灯、果皮箱等设施,供游人休憩。
花石楼至太平角一路区段采用仿木混凝土柱架空,上铺木板,形成架空木栈道。小木桥使大海边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韵,游人或漫步桥面,或手扶栏杆,欣赏无边无际的大海。而当人们沿着第二段小木桥再向前走时,面前出现的一段木栈道则让人体会到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太平角一路至海水养殖研究所区段是利用太平角一路以及东侧礁石与沙滩的高差,为一架空木栈道。
海水养殖研究所至水产实业总公司区段主体功能为休闲餐饮。步行道宽度为4米,长度为500米。
第三海水浴场至海涛园区段长约290米,结合地形特点步行道设计成为自由的曲线形,建设了以樱花红机刨板和鹅卵石为材料的石质路面,使道路、绿地、沙滩、大海、蓝天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
其它景观区正在建设之中,现将其规划设计方案告诉大家:
[团岛湾景观区]
包括团岛段和团岛湾景区段两部分,以汽船航运的参观浏览为主要特色。团岛段的主要景点是灯塔和雾笛,南段可远观黄岛、薛家岛远景和航运景色,东段可近观青岛老市区、传统历史街区风貌。景观主题是天堑通途。
团岛湾景区规划把西陵峡路改为步行系统,在步行道上可游览中苑海上广场、天马游钓娱乐中心、八大峡公园等景点,可观赏中山路及周边城市风貌、观象山、信号山公园等远景。此段的功能形象定位为以中苑海上广场为核心的线形休闲区,景观主题是旧城新貌。
[青岛湾景观区]
以青岛城市特色观瞻为主要特色。在滨海步行路上可游览海上皇宫、第六海水浴场、栈桥公园、水晶宫海底世界、小青岛公园、海军博物馆等景点;可观赏青岛湾风貌、汇泉湾风貌、青岛老市区、传统历史街区风貌以及黄岛、薛家岛、信号山、太平山远景等。此区域景观互借,以栈桥、小青岛公园、海上皇宫为核心,形成多功能旅游观光闭合区。景观主题为城市的回忆。
[浮山湾景观区]
以青岛新区风貌及奥运帆船比赛为主要特色。范围由太平角六路、东海路,澳门路、奥运比赛基地沿海步行路、燕儿岛至麦岛构成沿海步行路,该景观区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主要赛区,景观以新城市景观、奥运场馆为主,这段步行道上可游览的景点有:第三海水浴场、东海路风光带、奥运帆船比赛基地、浮山湾风貌、东部新区风貌以及小麦岛、太平角、太平山、浮山、大小公岛远景等旅游内容。此段的功能形象定位为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的线形延伸式区域。景观主题是世纪凯歌,扬帆奥运。
[老龙湾景观区]
以特色生活区参观旅游为主要特色。在老龙湾滨海步行道上可游览的景点主要有:燕岛秋潮、靶场、银都花园、银海大世界、游船俱乐部海上渔村等景点。可观赏的景观主要有小麦岛、浮山、大小公岛等远景。该区段以自然景观为主,形成线形延伸式景观区域。在小麦岛滨海步行道上可以游览海洋科研基地。景观主题:渔家风情,海洋学堂。
[石老人旅游度假景观区]
以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沿线可游览的景观由西向东主要有:海洋公园、名人雕塑园、石老人浴场、石老人公园。可观赏的景观主要有:石老人、浮山公园、午山、赤岛、大小公岛远景以及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风貌等。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景观主题是阳光海岸,古老传说。
走完滨海步行道全程,大约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自行车的通行要求。此外,还规划了观光车旅游线路和海上旅游线路,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几年中逐步实施。
观光巴士线路自西向东分别为瞿塘峡路、太平路、莱阳路、南海路、汇泉路、山海关路、黄海路、太平角一路、太平角六路、东海路、海口路、香港东路,全程24.76公里。
海上旅游线路是一条以景观节点为基础,以景观区观赏为特色的景观旅游线路。海上线路自团岛至石老人段共规划了8个码头,分别是团岛码头、八大峡公园码头、海军博物馆码头、汇泉角码头、太平角码头、浮山湾码头、船艇俱乐部码头和石老人码头。

Ⅱ 青岛市市北海岸路30号街道办事处电话号码是

属于兴隆路街道办事处83749924

Ⅲ 北海岸一品阁周边环境怎么样生活便利吗

城市:青岛

楼盘名称:青岛北海岸一品阁

别名:镇江路22号地块|

公交线路:位于镇江路,周边有镇江路公交站牌,301、319路等十余条公交线路可以途经该区域。

其他交通方式:位于镇江路,周边有镇江路公交站牌,301、319路等十余条公交线路可以途经该区域。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1900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30%,共0栋楼,停车位50个车位,地上地下都有

周边配套:超市:家乐福购物超市
学校:镇江路小学
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小区内部有部分商业配套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Ⅳ 青岛北海岸管道阀门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山东省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黄志恒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在营登记机关: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北区分局注册地址:青岛市四方区嘉定路28-1号1层1户
法定代表人:黄志恒
成立时间:2010-06-27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052300279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岛市四方区嘉定路28-1号1层1户

Ⅳ 青岛有哪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南京路262号

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青岛万和热电有限公司 - 详情»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沧区上苑路2号

青岛后海热电有限公司 - 详情»地址:沧兴路8号附近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 详情»地址:南京路262

金海热电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青岛金浪热电有限公司 - 详情»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青岛市恒光热电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

泰能集团热电公司地址:镇平一路2号

金谷热电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青岛热电集团第二热力公司地址:敦化路536号

新源热电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金运热电分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

明月热电公司地址:泰山路28

易通热电公司地址:长城路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热力公司 - 详情»地址:奉化路4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热力公司 - 详情»地址:观象一路2号

开源集团北海岸热电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热电集团金莱热电公司 - 详情»地址:文化西路38

青岛开发区热电燃气总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青岛热电金源热电分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

Ⅵ 青岛拥湾发展,环湾保护新建议

2008年9月2日,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出台。该规划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为主轴,通过借鉴日本东京湾、美国旧金山湾等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国际上环湾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规划目标。该研究涉及胶州湾的历史与未来、环湾保护、功能发展定位、环湾交通、景观规划、战略意义、工作建议等七个方面,规划研究范围包括市南西部地区、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红岛、胶州少海新城、黄岛东部等区域,总面积约为500多平方公里。
“环湾保护”是以胶州湾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胶州湾区域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协作,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将环胶州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轴向发展、圈层放射、生态相间为空间结构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环湾城市组群。
产业布局规划是该研究的重要内容。确立了环胶州湾产业整体格局,目标是致力实现城市产业布局的疏解、优化和提升,着力改善民生。环胶州湾产业整体格局为:东海岸是以金融、信息、商务商贸、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北海岸是国际一流的生态型科技新城,以面向未来的新型高科技产业为主,是青岛以及半岛都市圈的高端产业聚集区;西海岸是港口、制造业新城,主要依托港口进行相关产业功能拓展,强化青岛港在环渤海以及东亚经济圈的枢纽港地位,促进产业集群的集聚与辐射。同时,规划确定了近期重点研究的四个区域,即:大港码头及周边区域、沧口机场搬迁后用地、红岛新城区、胶州市胶州湾新产业基地。
交通在整个“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将建立“通、联、融”的环湾交通格局。环湾交通主要基于道路网、轨道网和重要交通枢纽,实现环湾快速、大容量、便捷的交通联系。所谓“通、联、融”环湾交通格局,其中“通”即快速、大容量通行要求;“连”即组团间、重要的节点上的便捷联系;“融”即与用地和环境景观的融合。
环境景观规划方面涵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内容,对自然岸线、生态湿地、河流岬角以及城市轮廓线、建筑群体风貌、重要景观节点、跨海大桥等重要设计要素进行了概念规划,特别提出了北部生态新城的规划指导方向,充分体现了崭新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确定未来青岛城市发展路径为重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对青岛城市空间战略布局的一次重新审视,更是对未来青岛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升华;既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对胶州湾潜在资源和城市资源的再挖掘,更是在"又好又快"主题下,对城市发展内涵的一种战略重塑;这既是一项宏大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更是一项着力改善民生的"老百姓工程"。
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传统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城市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区域间竞争愈演愈烈,必须着眼于区域发展完成对城市的重新定位;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风起云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挑战,纷繁复杂;机遇,稍纵即逝;发展,面临突破。
"环湾"、"拥湾"是这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词。它恰切地点明了这座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对城市内在肌理和未来走向的深刻理解--充分依托胶州湾,构建海湾型城市。这样的空间布局是青岛城市空间拓展的现实需要。
现在的青岛,处在又一个发展临界点上,城市空间急需拓展。从产业发展来看,目前沿胶州湾东西两岸既有空间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而且在国家严格土地供应政策的刚性约束之下,市区每年不足两万亩的土地供应指标,使得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缺地"成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局限现有空间,已经很难有腾挪的余地。
而人口增长对城市空间的压力也不容小视。在充分考虑到时间增长、经济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权威机构预计2010年青岛市域常住人口将达940万,到2020年将达到1200万。这意味着主城区人口将达到500-550万。而按照城市规划的一般规律,这需要将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来承载。青岛急需新拓展空间,但是在哪里布局?沿胶州湾北上的"环湾"视野和"拥湾"抉择,是解决青岛城市空间压力的最好途径。
城市是有历史的。回溯青岛百多年的发展轨迹,人们能够发现一个鲜明的规划发展足迹,这其中,胶州湾一直以来就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着眼点。1891年建置,这座城市在胶州湾东岸布局。先后经过德占期规划、日占期规划、国民政府时期规划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多轮规划,至20世纪80年代,青岛形成了沿胶州湾东岸集中发展,以自然河道划分为南、中、北组团的带状城市格局。然而,真正让青岛城市空间开始发生规模性嬗变,还应追溯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1993年,青岛行政中心东迁,进一步扩大了东岸城区的发展空间,加速了城市发展,积累了城市扩张的"势能"。从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的文本看,在发展胶州湾东岸的同时,北部的红岛、西岸的黄岛,乃至整个环湾区域,一直作为远期发展区域被一再提及。
时光演进到1995年,这座城市的空间布局终于跨越了烟波浩淼的胶州湾,在胶州湾西岸铺陈开来。在那一年的青岛总规编制中,青岛提出了以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发展组团的"两点一环"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这一设想在1999年国务院批复1995版总规时被充分肯定。"两点一环"的空间布局,使青岛突破了沿胶州湾东岸集中发展束缚,迈出了环湾布局的第一步。然而,尽管胶州湾屡次进入规划的视野,但其环湾保护与发展的形态仍然没有完成。在完成了城市空间的"东扩"、"西进"之后,"北上"环胶州湾发展就成为了拓展城市新空间的必然选择,整合挖掘环湾资源、让胶州湾进一步"活起来"、"动起来",优势发挥出来成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因为只有这样的空间布局、这样的资源观和资源发掘模式,才能有机地承接和延续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足印,才能最有力的借助胶州湾东西两岸多年积累的发展"势能",做到顺势而为,使空间布局得到现实的强大支撑。2007年11月16日,在中共青岛市委十届二次会议上。"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被正式作为未来青岛发展的关键战略而提出,并提出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是对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理念的突破,发展战略的突破,发展模式的突破。
所以称其为"突破"的意义在于:这一战略着眼于青岛区域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着眼于其"龙头城市"作用的进一步发挥,突出青岛发展优势、发挥主导辐射作用,依托胶州湾勾勒出的"三个圈层,三条轴线"发展模式,提升青岛战略资源优势这一目标。
"三个圈层"即以胶州湾为依托,以主城区和黄岛区、崂山区、胶州湾北岸三个辅城为支撑,把环胶州湾地区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临近的海阳、莱阳、高密、诸城为外圈层。"三条轴线"即依托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形成中心城区--胶州--平度--济南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州市、平度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潍坊、淄博、济南相协调。依托蓝烟铁路、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即墨--莱西--烟威发展轴,重点发展即墨市、莱西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烟台、威海市相协调。依托同三高速、204国道,形成中心城区--胶南--日照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南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协调。
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跳出了青岛城区狭小的市域范围,从整个青岛区域、山东半岛,乃至更为阔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规划青岛的未来。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竞争正更加激烈,在区域竞争中扮演怎样角色,承担怎样的使命将直接决定城市的未来。那么,青岛在区域竞争中处在什么位置?也许我们只有回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才能给这座城市确立相对清晰的坐标。
有专家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命名为"珠三角时代"。它是以南方和沿海城市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的发展。这个阶段,成就了特区的辉煌,更奠定了"珠三角"今日的鼎盛。第二个阶段是"长三角时代"。以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迎来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北移"长三角",而苏州则成为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当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处的第三个阶段,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
从前两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热潮可看出,只有那些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才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广深、上海的壮大还得益于自身固有超强实力外,东莞、苏州、宁波等人们以往印象中的二、三线城市的崛起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身处环渤海经济区的青岛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但是环渤海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这个覆盖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等7个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并没有绝对的龙头城市,许多城市都有着同等的发展机会,因而竞争更激烈。正因为如此,山东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山东半岛在环渤海区域强势崛起。青岛更被确立为半岛龙头,放置在了半岛经济一体化的前沿地带。"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青岛深度融入半岛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与全省"一体两翼"战略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有机的对接,是贯彻落实全省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过迅速提升青岛发展潜力、进一步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的关键战略。依靠"三个圈层,三条轴线",青岛将搭建起一个更为阔大的平台,以实现半岛地区经济协作、错位竞合、互补配套、统筹发展。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水平跃升铺设了宽阔的"跑道"。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将为这座城市发展带来全新的增长极。将有力地地推动青岛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的调整升级总是互为表里。一方面,布局的调整为产业能量的释放提供了宝贵空间,另一方面,全新的空间布局也内在地为相应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从产业发展模式的层面上来看,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新的空间战略布局下,青岛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将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实际上,"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确立的是着眼于区域发展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它需要城市在经济总量上累积足够的能量,在产业分工上占据相对的高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和带动,"三个圈层,三条轴线"才能成为现实经济扩张的"路线图"。这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而同时,"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也客观上为青岛老旧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提供了更现实的空间。目前,青岛有2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面临着改造与升级的重任,其中超过100家企业将搬出老城区异地发展。在新战略的推动下,这些企业升级改造或搬迁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这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所带来的预期效应。
从产业发展现实来看,历史上,青岛是一个工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城市,其中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占据的份额更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家电业的异军突起,青岛轻工业城市的形象日趋突出。进入新世纪,"跨湾"发展,实施经济重心向西海岸挺进之后,石化、造船、汽车等重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产业集群的方式突飞猛进,城市的经济总量因此得以快速攀升。现在的青岛,制造业已然积蓄了雄厚的实力,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人们,未来青岛制造业的更上层楼,必然需要包括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提供更有效的外围支撑。可以说,这样的经济基础,给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从青岛城市空间自然禀赋来看,和很多城市相比,青岛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城市,空间拓展的余地很小。但同时,青岛的土地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都是优质资源--山海相间,岸线优美,河道、湿地分布广泛,即使放眼全球也可说得天独厚。这种自然禀赋也先天地限制着制造业规模的一般扩张,而却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绝佳舞台。如果说,重化工、制造业是青岛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的话,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则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终极选择。
这样的产业发展取向,也是对半岛一体化发展的主动推动。应该说,目前的山东半岛,产业发展同质化的现实依然存在,相互之间竞争依然大于合作。定位为半岛龙头的青岛,要承当起龙头的使命,也必然要占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一产业高地,只有这样才能在半岛地区实现产业错位,形成互补配套的产业链条。真正意义上半岛一体化才能成为现实。
这样的产业发展取向,更是对国际产业第三次转移浪潮的机敏把握。以服务外包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方兴未艾,给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后发国家提供着宝贵的机遇。东北亚经济圈则是这一轮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该区域GDP总量占到世界的20%、亚洲的70%,身处其中的青岛,拥有紧邻日、韩的良好区位优势,抓住这一机遇,完全可以实现服务业乃至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路的意图所在,在这个拥有丰富产业发展与升级内涵的战略推动下,青岛将实现发展模式的突嬗变。

阅读全文

与青岛北海岸建设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