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星1号基金
金星1号是银河证券首次发行的第一支基金。银河证券2009年2月9日发行。是一种股票类型的基金。初次参与的最低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截至到20亿就停止销售了。金星1号基金行情走势图如下:

❷ 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进展如何了谁能说详细点
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在2007年创立了“壹基金”,由一位电影明星转型成为一名慈善家,李连杰近几年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壹基金上边。然而, 9月12日,李连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时却透露,该慈善计划目前正面临严重的危机。他说,壹基金存在中断的可能。
李连杰在节目中说,从05年筹备“壹基金”以来,他一直就是真孙子,遇到重重困难,到处求人。但他从未退缩。他曾望一位身价上百亿的朋友能多捐点钱,但其一番辛酸感言让他顿悟,坚定创立“壹基金”每人一块钱的想法。他梦想壹基金能独立成长,不依赖怜悯和人情。然而,壹基金现在面临中断,李连杰首次对媒体倾诉困境。
功夫皇帝为做公益到处求人
《海洋天堂》是李连杰最新主演的一部公益电影,出演这个电影,李连杰只拿一块钱的片酬。壹基金计划是李连杰在2007年成立的慈善公益计划。李连杰曾在宣传片中说:“我一直在想,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大家就是一家人,所以我就想了一个概念:每一个人每一个月拿出一块钱来,自己人帮自己人,一加一加一等于一,每个人每个月一块钱,大家是一家人。”
壹基金项目就像是李连杰的孩子,而李连杰也就像海洋天堂里的父亲一样,从孩子诞生之初,到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求字。李连杰自己曾说:“在我自己心中定位的我,是一个乞丐,是一个全球最大的乞丐。”2007年,壹基金成立之初,李连杰应邀出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发布会,他几乎把这个舞台当成了壹基金宣传和求人的阵地。以至于后来很多人把那当时李连杰的表现说成是搅局。
李连杰说:“有人说我是装孙子,我不是装孙子,我是真孙子。”
李连杰:壹基金面临中断
据央视报道,目前中国的慈善组织很不发达,到去年为止,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不到两万人,而美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超过900万。今年6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成立,这是国内第一所开展公益慈善方向高等教育的研究院。
李连杰说:“未来随着《中国慈善法》等等的出台,会有更多的公益组织会出现,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去管理,可能20年内,中国要建立10所这样的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才够用。”而李连杰本人更喜欢的不是研究,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去总结经验。
然而,壹基金面临巨大发展时机的同时,也正在面临着一个生死的重大关口 ,采访中,李连杰透露,壹基金计划存在着中断的可能。
据央视报道,中国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公募基金有权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无权向公众募捐。中国没有民办公募慈善基金会的先例。壹基金计划就是与中国红十字签订一个三年合约计划,他虽然暂时可以向公众募款,但是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所以壹基金潜力巨大的手机平台的捐款,因为账户的不独立,而在操作上存在重大的不便。远远无法实现李连杰最初设计的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的理念。
❸ 哪个分级基金b跟踪国富高端制造业股票
富国基金旗下高端制造业股票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达80%-95%,其中投资于高端制造内行业容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以及核心环节,并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重点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高端装备业更是装备业的核心环节,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富国基金将通过自身的专业研究以及选股能力,帮助投资者在该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❹ 富国高端制造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怎么样
富国基金旗下高端制造业股票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达80%-95%,其中投资于高端制造行业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以及核心环节,并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重点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高端装备业更是装备业的核心环节,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富国基金将通过自身的专业研究以及选股能力,帮助投资者在该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❺ 国外的电影基金投资并运作国内电影,难点主要在哪里
外商投资中国的电影,目前是受到国家政策限制的。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如此火热,许多外资热钱却被阻挡在外的根本原因。但即便国家政策有所放开,国外的电影基金要投资运作国内电影仍然难度重重。我仅依据个人的浅见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 电影的盈利渠道不够丰富。目前在中国,电影的主要盈利渠道仍然是票房,这一数字占绝大多数电影收入的90%以上。如诸位所知,一部投资1000万美金的电影,在中国,没有2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很难盈利的。但是2亿票房的国产电影,即使在当下这个市场,对于大部分中国电影,仍然是不容易达到的数字。
而除了票房之外呢,在线视频能够有少许收入(比起电视剧来却是差之甚远),电视频道(主要是CCTV 6)的播放权销售也算贡献绵力;在之外,美国电影产业中收入占比很大的部分,音像销售、付费点播、付费和免费电视、海外版权销售以及衍生产品收入等,在中国都还没有真正成规模化。这些,都无疑会加大基金投资的风险。
其次,电影制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其实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我很不喜欢的一个论调是,讨论中国电影人的无能和无耻。中国的电影人普遍落后于好莱坞是肯定的,但中国电影人中也不乏有识和有才之士。而中国电影从业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太喜欢通过传统的、相对「圈子化」的人际关系,以及偏向人治和作坊化的方式来进行制片管理。而这种传统思路已经形成一种壁垒和保护膜,即任何试图破坏现有体系的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说国内主要影视机构中,最专业化的、相对与好莱坞标准离的最近的是华谊兄弟,甚至在北美上市的博纳影业,都并非令人满意。
目前国内的投资者,甚至国内部分已经成立的电影基金,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似乎都对这样的现象有一定的包容度。当然,我所了解的情况,他们更相信品牌、团队、Track Records。但是,中国目前真正具有稳定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不超过5位,而即使投资他们的电影,亦很难保证部部盈利(金陵十三钗、1942等),更毋宁说其他的导演和团队了。一个健康的电影基金,要不要对团队有所选择,当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打造一个完善的体系,在保证创作团队的自由度的同时,通过严格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健全制片人责任制(而不是导演责任制)以及完善的财务体系,以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合适的地方。而这个体系,与目前壁垒中的模式有太多沟壑需要填补,这就需要新的一批有识之士来解决问题。
我经常和别人说,最理想的投资电影制作流程应当是「电影的归电影;财务的归财务」。但是,在这过程中,一定需要有既懂电影又懂金融的人,作为其中的桥梁和渠道,在制片方和投资人中间进行沟通,去磨合目前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把这个放在中国,问题就来了;中国不缺懂电影的,亦不缺懂金融的,但是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愿意干这行的少之又少。何况,要改变早已习惯传统流程的电影工作者们的思路,并非容易的事情。如果生硬的在其中复制西方的规范化体系,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摩擦;而培养一批熟悉西方模式的电影工作者,并真正在电影圈中形成主流的操作模式,暂时还需要时间。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正在这么做,但远未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更别说收成季节了。
再次,是电影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和政策配套的问题。当然,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中国目前已经不缺乏院线资源,亦有很多专业化的发行和行销团队。但是这还不够。
举个例子,这几年国内业界一直在讨论的完片担保或者说电影完工险的可行性。关于电影完工险(Completion Bonds)可以参见电影的完工保险在中国怎么实现?其中Raymond Wang律师和易筱昭的答案,在此就不再赘述。而电影完工险的重要性在于,该制度能够对于投资者和制片方的利益同时有极大的保障。该制度在国外已经成为许多电影制作公司和投资人默认的规则,以至于很多导演团队或者投资人在制片方没有确认购买电影完工险之前,都不会签署协议。而对于习惯了该模式的国外电影基金而言,蓦然到中国这个相对不规范的市场,是很有难度的。而要电影完工险体制的建立,除了保险公司方面需要配合之外,更需要的是国内的制片方对于电影完工险或者说完片担保的概念有透彻的理解。这又回到第二点所提到的规范化和人的问题上了。
而第一点提到的盈利渠道的问题,又哪里单是电影行业的问题。目前国人愿意为在线影视付费的人群占互联网用户的比重很低(百万级别的规模对数以亿计的网民)。昨天在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还提到,或者大家愿意为《一路向西》这样有爆点的电影付费,但如果把范畴再扩大一些,愿意付费的人群就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时候在线视频公司和电影的版权方谈的是买断费用,而不是利润分成。而买断的费用呢?大部分电影的在线视频版权卖价多在六位数,可能只是一些热门剧集一集或者两集的价格(因为在对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帮助上,电视剧明显要给力很多),远不如一些热门综艺节目的售价。而对于成本动辄数千万的电影项目而言,这样的回报只是杯水车薪。至于付费电影频道、海外版权销售、衍生品和衍生产业的发展、版权保护等等诸多方面,亦都有太多需要其他行业配合解决之处。甚至提到电影媒体和影评人体系,不要说把好莱坞拿来做比较,真是连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都领先我们不少。
第四点,是电影基金本身发展方向的问题。我此前在其他回答里(3D 武侠片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片?)有提到过类似的话:
中国本土电影自九十年代后,除了冯小刚的喜剧片以外,本质上是缺乏类似的稳定输出的电影品牌。这类电影品牌的好处是,借助忠实的支持者和品牌效应,是极容易形成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模式,形成稳定的商业价值;任一成熟电影市场都势必有这样的产品。而类似冯氏喜剧的坏处是,如果哪天冯小刚翘辫子了,这个品牌就结束了。而如007系列、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系列,日本的宠物小精灵\柯南\哆啦a梦等国民动漫系列这样的品牌,即使整个创作团队换个一干二净,亦仍然不会影响他们的商业价值。徐老怪宁可部分放弃品质,彻底更改主演阵容,也要把《神都龙王》拍出来的原因;某种程度,也是在试探市场风向。一个成熟的电影基金,不应该是满世界的去找好团队,好项目;今天投一部小妞爱情片,明天参与一部3D科幻片,这样可能会一时盈利,但势必不会长久。健康的体系,应该是建立一系列的稳定输出的类型片和电影品牌。最好的例子莫过于Tyler Perry的Madea系列电影。这位仁兄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产出一到两部班底固定,讲述黑人社区故事的偏喜剧类电影,投资成本在500万美金至2000万美金之间,品质相对稳定,票房产出恒定在4000万~5000万美金左右的范畴。当然也有大爆的时候,例如09年二月档的「Tyler Perry's Madea Goes to Jail」票房就超过9000万美金;也有不景气的时候,例如今年暑期档的「Tyler Perry Presents Peeples」只收了900万美金。但是,自05年起,这一系列电影已经产出14部,早已建立了恒定的受众群体,固定的院线资源,可靠的制作团队和有效的宣发模式;这样的电影项目,投资的盈利预测是不难估算的,也更易于在投资者方向上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类似的还有当年日本的「菊次郎系列」,狮门营业赖以成名的「电锯惊魂」系列,马上要出到第五部的「鬼影实录」系列等等。
而我所了解的部分北美电影基金的运作模式,虽不至于投资固定的制片团队,但他们会投资自己所熟悉的类型电影,惊悚片、动作片、喜剧片和爱情片都有一些专门的电影基金定向的投资和操作。因为这些电影的模式相对固定,成片质量有保证,预算可控性强,有稳定的受众群,容易建立适合的分发渠道。
所以为什么有许多电影产业的业界人士总是喊着,中国缺乏的并不是票房大片,也不是国内外屡屡获奖的「艺术电影」,而是中小规模的类型片。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他们才是电影业界主力军团。他们是制片公司真正的运营基础,因为这系列的片子能有稳定收益,亦能够培养可担当大任的合适人才。这两年大热的James Wan早年不正是电锯惊魂的导演和制片。
回到中国,为什么发展类型片在当下并不容易。一是缺钱,太多投资者要么只愿意投入小成本电影试图再创一个泰囧或者北西,要么则是盯着大导大团队和大片,生怕没个两亿成本就砸不出票房。既然国外有资金愿意搞,又回到此前的问题,缺人。每一种类型片,导演以降,还需要大量的熟悉类型片的制作团队和宣发团队,如此就是一大波人的训练和实践。而再往下,就又提到中国的从业者的培养体系之问题了。(这一点我是真半句说不出,最好请教几位真正的业内从业者)。
总结以上。为什么国外电影基金在当下投资中国电影难度很大,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盈利模式单一;二是中国电影制片体系还未规范化和标准化,说到底是电影业界人士的意识问题;三是电影之外其他行业的配套尚未成熟;四是电影基金的健康发展方向,定向的发展电影品牌和类型片在国内时机尚未成熟。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时未能尽表。以上各大难题并非不能解决,甚至其中有很多已经在改进的路上;但凡事都还需要时间和积累。
身为非电影行业从业者,只是从圈外人士来说这些问题,我知道其中错漏多多;但以上也是我个人这些年关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以及近来工作中向诸位从业者老师们请教的些许总结。如其中有太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们不吝赐教。
推荐阅读好基友为梦而生老师的这篇:在电影技术方面,美国究竟比中国先进多久?
利益相关:本人及所在机构亦在运作一个定向投资好莱坞类型片的电影基金项目。
还是花点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些本人正在运作的电影基金项目吧,亦可作为答案的参考。(如果要转载的各位可以不用复制以下内容)。知乎团队如觉得以下内容不适宜,我亦会删除配合。
该项目是与好莱坞专门从事动作片和惊悚片制作的电影公司合作的;因此,定向投资的亦是以上两类影片。目前已经确定的参与该电影基金项目的团队如下:
1. 300勇士的制片人Mark Canton将担任首5部电影的制片人;
2. 好莱坞第二大经纪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 Entertainment(WME,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将担任电影的选角并提供部分主要制作团队成员
3. 该制片公司两大股东之一包括了盛智文先生,此人亦有「兰桂坊之父」称号,同时曾担任香港海洋公园主席。
4. 该制作公司此前亦曾制作一系列包括杰森-斯坦森,杰夫-龙格尔,尚格云顿等动作明星的系列动作片,及包括美国怪谈在内的一系列中小成本惊悚片。
而与投资者的模式包括:
1. 固定的年收益率,及资金的优先收益权(亦有简称优先劣后);
2. 所有电影都将购买电影完工险;
3. 基于已获得固定收益,投资者的后端收益相应比例较小;
4. 投资者如果不退出电影版权,将根据商定比例持续获得电影此后的收益分成;如若选择提前退出,亦可要求基金以合适价格买断此后全部版权收益权;
5. 定期的财务报告以及关于电影项目的电话会议;随时到片场监督拍摄的权限;
6. 投资姓名将列入电影制作人名单中,投资人可对电影制作的重大决策有发言权,但避免涉足到具体的细节安排中。
我们在设计整个基金方案的时候,力图将投资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通过投资模式熟稔的电影类型片,以期更易控制电影制作过程,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同时,也尽可能的将投资人适度的从电影制作的流程中隔离出来。所期望的,依然是「电影的归电影,财务的归财务」。
又有一条分割线
最后说一些理想主义的话:我个人并不是学习电影专业出身;只是因为真心热爱电影这件事情。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少说有大几千部,大学时期也把图书馆能够借阅的几乎所有电影类相关书籍读过一遍。这次电影基金项目,按说其实是我毛遂自荐才获得参与的机会。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电影产业。也许有人会说,「拿着国人的钱,去投资洋人的电影,说甚英雄。」但是从这个项目开始谈判至今,以及我与一些圈内人士接触所获知的一些行业情况,我深知好莱坞的这套成熟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有太多。我当然也期望着能够通过这次的运作和学习,能够真的熟悉这套体系;并且,或许在将来能够回头来为中国电影行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❻ 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股票基金000793种舱都有什么
请您联系工银瑞信基金(电话:400-811-9999 )详细咨询。
(作答时间:2020年1月8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❼ 中国发射一枚超级卫星以后哪里都可以高速上网了吗
问题在于,这枚超级卫星上,有没有防止或限制你上网的系统 ... 交费后,上不了网,或网速极慢,还不急死?
❽ 听李连杰壹基金捐款骗地震献爱心的钱,是真的么
15毫微克:
你有本事你先筹集10万,捐出来!别以为自己多有能耐,他这样比自己捐5000万更有意义,他在引导着中国人民的慈善事业,让人们更有爱心!再说你知道李自己捐了多少?他捐了多少他自己明确表示过不会说出来,他也不会参加任何慈善晚会和颁奖典礼,境界已经不一样了,捐了就是捐了,经历过大海啸的他,已经彻底明白生命的意义!
15毫微克:
李连杰个人据说网上说是捐1400万 但是据统计个人800万以上是肯定的 他捐了多少他自己明确表示过不会说出来,他也不会参加任何慈善晚会和颁奖典礼,境界已经不一样了,捐了就是捐了,经历过大海啸的他,已经彻底明白生命的意义!因为李连杰早就说他不会公布自己捐款的具体数额!只有红十字会的人才真正知道他具体的数额。 他召集的壹基金3天内召集了4千万 他本人现在已经再灾区了
再一个说
他本身在演艺事业上就是低调处事 大家一定很少听说他在娱乐圈的什么消息 所以他其实根本就不用现在来作秀 再壹基金上的高调反应 可以看出李连杰确实是再用心做慈善事业 他这样比自己捐5000万更有意义,他在引导着中国人民的慈善事业,让人们更有爱心! 李连杰肯定是好样的!他不愧为中国子孙!
PS:如果大家不相信 可以看看鲁豫有约中的 李连杰!
再又一个 请看看李连杰发起壹基金的理念是什么:
2007年4月19日,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
4月19日,由李连杰携手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创立的“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宣布该计划正式启动,同时首次对外公布了“壹基金”筹备阶段的募款情况和工作报告。为呼应慈善主题,“壹基金”启动仪式简洁而朴素,却依然吸引了百余家媒体到场采访。仪式上,李连杰开诚布公地向社会各界讲述自己发起“壹基金”计划的缘起和该计划的宗旨以及救助方向。
该计划是由李连杰发起,在中国红十字会框架下独立运作的慈善专项基金。“壹”的名字代表整个人类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每天贡献一点力量,就能够汇聚成爱的海洋,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壹基金”的宗旨是向有心灵心理创伤和疾患的青少年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向在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中遭受创伤的人士提供尽可能的人道援助。
在亲身遭遇过海啸之后,李连杰真切感受到灾后及时有效的救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人生活的影响。因此“壹基金”提倡未雨绸缪、平时积累,一旦发生灾难立刻提供紧急救助。同时,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让李连杰担心不已,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因此,“壹基金”的另一主要救助方向就锁定在青少年心理建康问题的救助。李连杰坦言,主要救助方向的决定,直接与自己的切身经历有关,而这两方面的救助在国内仍属空白,所以最终有此决定。
这个慈善基金的创办理念是:提倡未雨绸缪、平时积累,一旦发生灾难立刻提供紧急救助。 基金会就是李连杰创办和发起的 红十字会是监督作用 他不是以基金会的名义捐款是把基金会的钱捐出去!
你说的 照你这么说任何人都可以像他一样掏着别人的腰包来引导中国的慈善事业 那么 你和我有这样的能力么? 答案很明显
成龙和杨受成一人捐500W 无可厚非 我没有说他们不好 我也没向着偶像说话 但是我们是说李这样做更有意义 他是教大家去做慈善 让大家更有爱心 如果这也可以利用大家来出名 那为什么那么多明星没几个做的?又赚名声和钱谁不愿意做?大家可以上网看看 其实做基金真的没那么容易 承担风险 还又大家的监督 如果有一分钱没用好 传到大家耳朵里 可以想象会承受什么样的压力,所以不是所有人有精力去干这种事,而且就算干好了,也可能费力不讨好,比如说, 现在你不是就有质疑么?
所以我感觉李的做法 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至少像你说的,他是个聪明人,怎么会干这傻事呢?
❾ 世界上真的有“海洋之心”吗
没有
❿ 1. 由李连杰携手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创立的一个慈善基金叫什么名字呢
2007年4月19日,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 4月19日,由李连杰携手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创立的“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宣布该计划正式启动,同时首次对外公布了“壹基金”筹备阶段的募款情况和工作报告。为呼应慈善主题,“壹基金”启动仪式简洁而朴素,却依然吸引了百余家媒体到场采访。仪式上,李连杰开诚布公地向社会各界讲述自己发起“壹基金”计划的缘起和该计划的宗旨以及救助方向。 该计划是由李连杰发起,在中国红十字会框架下独立运作的慈善专项基金。“壹”的名字代表整个人类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每天贡献一点力量,就能够汇聚成爱的海洋,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壹基金”的宗旨是向有心灵心理创伤和疾患的青少年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向在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中遭受创伤的人士提供尽可能的人道援助。 在亲身遭遇过海啸之后,李连杰真切感受到灾后及时有效的救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人生活的影响。因此“壹基金”提倡未雨绸缪、平时积累,一旦发生灾难立刻提供紧急救助。同时,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让李连杰担心不已,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因此,“壹基金”的另一主要救助方向就锁定在青少年心理建康问题的救助。李连杰坦言,主要救助方向的决定,直接与自己的切身经历有关,而这两方面的救助在国内仍属空白,所以最终有此决定。 在此次启动仪式上,李连杰还以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向社会公布了筹备阶段的募款情况和工作报告,并郑重邀请全社会和媒体共同监督善款的使用。虽然在筹备阶段,壹基金并没有进行过正式的宣传推广,但仍然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截至到启动仪式前,壹基金收到来自企业的善款共400万元,分别来自汤臣集团、寰亚电影有限公司、苏州大卫木业有限公司和常州绿能电动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除了企业的大额捐赠外,普通人的捐赠也相当踊跃,据统计,通过手机捐款号码999309向壹基金捐款的人次在11万人以上,而向壹基金一次捐款999元,申请成为永久义工的人数也在200人以上。 对于这样的成果,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连杰表示基本满意,“刚刚开始嘛,在还没有正式宣传的情况下,能有这么多人支持壹基金,已经很高兴了,其实还有很多热心人,在背后给了我们很多支持。这说明善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壹基金只是帮你把善发挥到最大。” 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徐静蕾、周迅等演艺明星也作为“壹基金”的永久义工代表出席仪式并致辞,号召大家关注支持“壹基金”倡导的慈善事业。而周杰伦、刘德华、曾志伟、吴宇森、刘青云等数十位演艺圈的同仁更通过VCR呼吁大家支持壹基金。但李连杰一再强调,壹基金决不仅仅是娱乐圈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比起明星义工,他更在乎普通人的参与。当天现场还请来5所北京高校的学生义工团的代表,据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十几所高校以学生会或校红十字会的名义集团加入壹基金成为壹基金的高校后援团,积极在大学生中宣传推广壹基金的理念。 此外,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搜狐网、腾讯慈善基金和《时尚先生》杂志等,更与壹基金现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书,愿意提供尽可能的资源和平台,为壹基金的宣传推广出力。据介绍,正式启动后,壹基金将展开全面的宣传推广,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壹基金。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