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革开放40年为什么中国基建发展那么快
因为我们国家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就很关键了,不管城市,乡村,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后勤保障。所以国家是又重视又肯干,感谢国家!
⑵ 新基建的资金来源主要包含哪些部分
“新基建”项目的融资必须依靠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并在融资方式上有所创新。新基建融资要更加多元化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同时应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方式不断吸引市场资本参与到“新基建”的项目建设中来。国内专注于为地方政府提供定向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就是地方债的发行主体之一,其中,处于行业比较领先地位的是政信投资集团,他们专注于政信金融服务7年,服务超10万+高净值人士,累计投资管理规模超100亿,战略投资地方基建、民生项目近400个。。满意请采纳
⑶ 政府投资4万亿人民币,这4万亿钱从哪里来的
政府复4万亿投资怎么来的详细如制下:
赤字+国债+贷款+债券
如图所示: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关于对4万亿元投资的说明》。开篇提出的4万亿元投资的内涵,即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通过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资、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等,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加上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比上年增加5700亿元,同时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商量了一个具体办法,发放一些期限比较长、利率比较低的政策性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用于充实3万亿元的配套。
总结:中央财政拿出:1.18万亿元,另外配套资金3万亿元。在实际的刺激政策中,加上地方财政配套、银行信贷、企业票据等,流向市场的资金可能不止4万亿。
⑷ 投资商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钱!
一般贷款的比较多,但是集团公司的自己也会有那么多钱,对于一个成功的老板来说钱只是个数字而不是钱,对于小老板来说钱只是钱,而不是数字
⑸ 中国在基建上投入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收到回来
很快就收回来了
高速永久收费
以及各种高比率税费
很轻松
⑹ 基本建设投资的来源
即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第二个来源。这种补偿基金既能用于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有时也可作为积累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多年来,中国企业和主管部门用折旧基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以自筹基本建设投资的形式出现的(见基本建设自筹资金)。充分发挥现有企业和现有工业基地的作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充分利用折旧基金,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服务,对中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不是 基本建设投资的组成部分。 利用国外资金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的一个补充来源。利用国外资金进行建设,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有:①借用国外资金,如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外国银行借款等;②吸收外国投资,如中外合营,补偿贸易,合作开发石油、煤炭等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利用外资的形式和内容也将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

⑺ 45万亿基建什么鬼钱到底还值不值钱
你是说固定资产投资45万亿看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数量问题,结合我曾经在省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体会,中国这样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以2016年实际固定资产60万亿元的规模,投资强度应该不算大,西北许多贫困地区的投资强度少的可怜。60万亿元,比上一年仅仅增长了8%,而前些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常常在30%左右。至于说6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的关系,其实并不威胁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因为我国2016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仅2%多一点,而2%是国际公认的合理数据。例如日本安倍政府的施政纲领的目标就是将低迷的通胀率提高到2%。如果减少投资规模,将导致未来几年缺乏必要的项目陆续投产,影响国家下一步的发展后劲,也会直接减少很多就业机会,所以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投资强度与规模。预计全国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该在63万亿元左右。
⑻ 为什么中国在九七年代投资搞基建,人民币没有贬值
贬值得看钱和产品的比例,不是说钱多就一定贬值,有10块钱,有十个土豆,一个土豆1块钱,如果20块钱,但40个土豆则土豆反而5毛钱了,所以九七年的时候搞基建,钱花到了位,沉淀到基础设施里面了,并没流通开,所以也就没贬值。
⑼ 中国基建为什么会那么强大
中国的基建行业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沿,像港珠澳大桥、中国高铁等建成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会被世界称为是“基建狂魔”。但可能很多人都会中国基建并不是很了解,仅仅只是知道一些著名的工程而已,其实除了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以外,更多的还是那些造福人民群众的小项目。

我觉得中国基建之所以强大,不是为了要想外国人显摆,还那句“人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