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点案是怎么回事
2005年10月,由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刘旭创办的东方微点公司,在“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新闻传播下名誉扫地,致使东方微点公司高管田亚葵被非法关押11个月。随后经过调查,田亚葵案背后的黑幕被查清:瑞星公司当时为了扼杀微点这个新生的杀毒公司,请托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通过假报案、假损失、假鉴定的手法陷害竞争对手。于兵被北京市纪委立案调查,瑞星副总裁赵四章被批捕。2010年12月6日,金山公司诉360董事长周鸿祎名誉侵权案开庭。该案核心,是被告在微博上披露的金山公司在微点案中作伪证一事是否属实。
2005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原处长于兵接受北京瑞星的请托,指令网监处案件队负责人张鹏云查处微点公司的防病毒业务。同月,张鹏云与网监处公安齐坤根据于兵的布置,到北京思麦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桥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在两公司电脑并没有损失的情况下,要求两公司各出具十万元损失的虚假材料。
2005年8月27日,为证实从思麦特、健桥查到的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来自东方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的笔记本电脑,于兵召集病毒专家论证会。论证过程中,于兵没有如实给专家提供材料,专家最终意见为“基本可以确定”。在于兵的授意下,齐坤改为“可以确定”。
2005年8月30日深夜,田亚葵于深夜在家中被抓。根据遗存的视频,田当时仅身穿一条短裤。于兵同时通缉东方微点员工崔素晖。
2005年9月,由于缺少报案材料,于兵指使张鹏云、齐坤二人到北京江民、北京金山、北京启明星辰公司,说服这些公司出具虚假的病毒爆发报案材料。于兵还指使张鹏云通过中润华会计事务所对有关损失进行评估。该会计事务所由瑞星副总经理赵四章推荐,合伙人为瑞星独立监事邹志文。
2005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根据审计结果,认定田亚葵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机密罪。 “破获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的新闻对外正式发布,由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刘旭创办的东方微点公司,在“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新闻传播下名誉扫地。此案当年被称为“国内网络传播病毒第一案”。在监牢中,田亚葵经常以写诗泄愤,“那是为了自我激励,自我安慰,我怕自己撑不下去。”
在此后的三年,东方微点走上了一条艰难的上访上诉之路。在多方努力下,田亚葵于2006年7月29日取保候审。为了还田亚葵和东方微点一个清白,刘旭等人继续锲而不舍。
2008年7月17日,北京市纪委介入,调查于兵受贿案。
2008年9月18日,于兵在南非被捕。12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内部为此案专门召开“市公安局领导干部纪律作风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常委马振川指出,这是于兵收受瑞星贿赂,指使张、齐二人调取假报案、假损失、假证据材料制造的一起假案,并要求全局干部要引以为戒。10月7日张、齐二人在北京被抓捕归案。
检方指控,于兵案的涉案金额共1400余万元,其中受贿上千万元。于兵被指控一共受贿4笔,全是他任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期间所为,行贿者是4家网络公司。其中瑞星向其行贿达420余万元,是被指控的第一项。据了解,于兵受贿采用签假协议等形式,他受贿所得都买了字画,其中一张画就值近300万元。庭审中,于兵表示对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三项指控认罪。
2008年2月,微点主动防御软件拿到了被阻挠近三年的销售许可证。
2009年8月,办案民警张鹏云犯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齐坤犯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2010年8月20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原处长于兵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案,在北京市一中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起诉书指控于兵贪污、受贿14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成立,以三项罪名判处于兵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于兵案是近年北京公安系统爆出的最大一起腐败案件,于兵本人也成为北京公安系统因腐败被判处最高刑罚的官员。
B. 瑞星贿赂门的事件
2005年8月27日,为证实从思麦特、健桥查到的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来自东方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的笔记本电脑,于兵召集病毒专家论证会。论证过程中,于兵没有如实给专家提供材料,专家最终意见为“基本可以确定”。在于兵的授意下,齐坤改为“可以确定”。
2005年8月30日深夜,田亚葵于深夜在家中被抓。根据遗存的视频,田当时仅身穿一条短裤。于兵同时通缉东方微点员工崔素晖。
2005年9月,由于缺少报案材料,于兵指使张鹏云、齐坤二人到北京江民、北京金山、北京启明星辰公司,说服这些公司出具虚假的病毒爆发报案材料。于兵还指使张鹏云通过中润华会计事务所对有关损失进行评估。该会计事务所由瑞星副总经理赵四章推荐,合伙人为瑞星独立监事邹志文。
2005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根据审计结果,认定田亚葵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机密罪。“破获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的新闻对外正式发布,由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刘旭创办的东方微点公司,在“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新闻传播下名誉扫地。此案当年被称为“国内网络传播病毒第一案”。在监牢中,田亚葵经常以写诗泄愤,“那是为了自我激励,自我安慰,我怕自己撑不下去。”
2008年7月17日,北京市纪委介入,调查于兵受贿案。
2008年9月18日,于兵在南非被捕。12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内部为此案专门召开“市公安局领导干部纪律作风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常委马振川指出,这是于兵收受瑞星贿赂,指使张、齐二人调取假报案、假损失、假证据材料制造的一起假案,并要求全局干部要引以为戒。
2008年10月7日张、齐二人在北京被抓捕归案。

C. 王江民:刘旭不择手段炒作 歇斯底里咬对手
对整个杀毒软件行业恶性竞争的现状都深表忧心,杀毒界应该先给自己杀杀毒。
D. 刘旭为什么离开瑞星
瑞星与卡巴斯基的官司,360安全卫士与瑞星的口水仗,江湖老大瑞星已经打出的免费牌,“云计算”牌,刘旭号称的颠覆性“主动防御”技术,让杀毒行业在2008年里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变数两个中关村杀毒界元老,从相识、蜜月,到分手、反掐,经历诉讼与反诉讼,历经十年演绎一出江湖恩怨,如今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主角刘旭,曾任国家863反病毒专家、瑞星杀毒软件的原设计者和发明人,从事反病毒技术研究已过20年,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并解决CIH病毒专家,在业内被称为“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刘旭在与瑞星王莘“分手”后,苦熬三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自己一手打造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于今年取得“准卖证”也就是销售许可证,获得上市时,7月,他却一纸诉状,将老东家告上了法庭。尽管当事双方对此官司三缄其口不愿讲具体细节,但刘旭接受了本报专访,历数杀毒江湖十年历程。
“刘旭刚刚辞职以后,瑞星公司整个系统集成部门的人员全部被裁掉,其中包括系统集成部的总经理,同时还有销售部的1/3的员工,加起来超过40人,瑞星为每人发了不到5000元的补偿金,走人!”,一名刚刚从瑞星“出来”的人证实了这一消息。
E. 微点刘旭资料
1960年9月15日生,福州人。曾任国家863反病毒专家、原瑞星杀毒软件的原设计者和发明人,
从事反病毒技术研究已过15年,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并解决CIH病毒专家,在业内被称为“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
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2-1987年任教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系;
1987年,考取中科院数学所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至1993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计算机科学室。在院期间,他曾先后被评为被中科院数学所评为助理研究员师 、中科院软件所评为高级工程师等称号。
1993-1997年刘旭任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开发公司(现为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要担任瑞星反病毒产品的研发工作,由其开发成功的反病毒卡开创了计算机反杀毒产品的先河,而后的瑞星杀毒软件,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1997年出任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5年,刘旭因种种原因,脱离瑞星公司。自筹资金1000万元,将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投入产品的研发,带领科研人员成功在反病毒领域率先创立“监控并举、动态防护”主动防御体系,突破杀毒软件对新病毒防范始终滞后于病毒出现的事后“补丁”式传统技术路线,研制成功了以程序行为监控、程序行为自动分析、程序行为自动诊断为技术特征的新一代反病毒产品———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同时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但是东方微点曾经被诬传播病毒,即"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刘旭便了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举报。终于,去年11月20日,冤假错案得以昭雪。 而他创办的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也被有关部门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至此,“东方微点”上市的进程被耽搁两年之久,而东方微点的上市,刘旭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