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祖文萃是复星凯雷(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派代表回。
法定代表人:复星凯雷答(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0-03-02
工商注册号:310000500246316
企业类型:有限合伙企业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民生路600号16幢801室
② 复星集团的成功经验
“汇聚成长力量”是复星成功的经验浓缩。具体而言,复星之所以取得了创业的成功,在于四个因素:首先是选好了人,梁信军说,复星归结到底,一切的一切,是人。第二是优秀的发展理念,帮助复星始终能做行业的领跑者,把握时代脉搏。第三,稳健的风格。第四,坚守底线,建设健康的新商业生态。
企业和谐,团队生态
复星非常重视健康的企业生态建设:一是重视领导团队之间的互补和谐;二是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四是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人才观。
——构建领导团队之间的和谐互补。在团队建设上,创业团队能够始终志同道合,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都能够求同存异,能力互补;二是相同的价值观;三是重视团队合作,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四是能够以感激感恩之情正确处理与国家、与团队成员分项发展成果的问题;五是明确的分工的同时共同对结果负责。领导层的能力互补是团队和谐的一个因素。有的人擅长投资,有的人擅长优化运营,有的人擅长融资,有的擅长对内,有的擅长对外,这个非常好。如果几个人都一样,将来就是竞争;几个人完全不同,就会冲突。所以,要有同有异才行,但核心的价值观一定要相同,这是一个团队最根本的东西。
——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把优秀的企业家吸引来、留得住,关键是要靠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从复星来说,最核心的就是“汇聚成长力量”。第二层面是“创造价值,分享发展”。这是复星文化的根,一切都从这儿开创出来的。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如果用人都是靠情感、靠领导个人魅力肯定会有问题。一定要制度化。制度能保证有好的文化,从而不断地吸引人、留住人;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体系完备,能超越个人、持续保障企业的稳定。
——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复星最大限度地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高度关联,把企业进步与个人价值的提升高度融合,较好地实施了“追求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高度和谐统一”的企业人才经营战略。复星将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产,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的用人观。所谓“以发展来吸引人”,就是强调要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多样的发展空间,激励员工将个人的发展愿望融入企业整体发展的大局,使员工的潜能在事业推进的过程中得到释放;所谓“以事业来凝聚人”,就是创造价值、分享发展,将复星的发展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帮助员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激发员工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创业激情;所谓“以工作来培养人”,就是企业鼓励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断提高,将工作中的挑战与压力,转化为自身前进、成熟的动力,同时公司充分提供多种角色的培养环境,鼓励员工成为掌握投资、融资、优化运营等多重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所谓“以业绩来考核人”,就是将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员工工作、衡量工作能力最根本的依据,不断探索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形成结果导向、注重效率的良好氛围。
理念优秀,决策果断
——优秀的发展理念。复星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复星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投资,包括黄金、地产、钢铁、矿业、商业的投资都是比较成功的。这些投资项目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基于复星对中国经济的理解,对“中国动力”的理解。复星真正地深入市场,懂得投资之道。准确判断形势,在不同阶段抓住了不同的高成长行业,这就是复星集团成功的一条经验。
——适应中国快速的产业成长规律。复星集团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集团优秀的发展理念与敢于决断的勇气。复星的成功,在于领导层能够快速反应,发现中国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动力的转变,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从最先开始从事的市场调查,到之后介入房地产销售、医药领域,再到后来进行的产业投资、PE投资、资产管理,复星迈出的每一步都比市场快半拍。主动出击为复星赢得了不少商机。其次是学会了适应中国快速的产业成长规律的变化,这是对中国企业家的考验,也是复星成功的关键。
稳健经营,管控风险
——聪明投资、自律自省。聪明强调的是时机的选择和理性的思考,选择和自身资源相匹配的项目;自律指的则是在把握机会时,不是什么都抓,而是首要关注其与企业价值观的一致性。对于复星来说,站在全球角度,现阶段的聪明投资就是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复星在每一年里,也许并不是明星企业。梁信军说:“我们不会跟别人去比拼规模、比拼销售额……做企业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领先不代表最终的成功。与销售额比,我们更在意利润、税收、还有风险控制”
文化自觉,商业生态
——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民企形象。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复星集团受命组馆后,主动联合阿里巴巴、苏宁电器、民生银行、大连万达、易居中国、华谊兄弟、美特斯邦威等16家各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只用了不到16个月建设起了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第一次以一个方阵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新面貌,在广大民营企业中传播先进文化。
这一展示的成效是明显的,不仅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演出、举办高层次国际活动最多的中国企业馆,更极大推进很多参展成员的国际业务合作。对复星而言,民企馆所展示的活力健康形象正是最好的名片,成为向国际合作伙伴美国凯雷集团、保德信金融集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等展示的最好平台。当时,复星正与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洽谈合作,该集团董事长德斯坦先生就悄悄来到民企馆参观,看复星的企业实力究竟如何。德斯坦先生事后回忆说,民企馆的效率、复星团队的高效和专业说服了他,使他确信中国元素的加入不仅不是威胁,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推动健康的商业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世博民企馆的经历让复星越来越认识到,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的合作伙伴交流,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对赢得国际伙伴理解、尊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复星在努力打造“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要在推动中国健康商业文明环境和健康自然生态环境营建、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和文化复兴中贡献力量。
正是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复星开始更多地向世界推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资助故宫珍藏展品走进卢浮宫,出资共建中国木雕文化博物馆,持续推动传统戏曲保护等。
复星集团还身体力行,在世界高端人群中大力推广平衡调和、活力包容的中华太极文化。复星在华尔街成功举办太极文化为主题的品牌推介活动中,吸引到了包括美国前财长斯诺在内的政商两界重量级人物。与此同时,复星“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理念也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开放,向复星的合作伙伴传递中国和中国企业崛起的善意,让世界、全球企业从中国的经济成长中分享成果、共赢发展,体会合作共生、生生不息的太极文化理念。

③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的复星产业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地”,股份代码:02377HK)是中国大型的房地产开发集团,曾经是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公司(复地将向港交所申请自2011年5月13日上午九时正式撤销其H股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公司总部设于中国上海。1994年,复地开始房地产开发和管理业务,秉承“以人为蓝图”的经营理念,持续为中国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打造高性价比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目前开发项目已遍及上海、北京等超大型国际都市;天津、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长春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无锡等长三角核心城市。
2013年12月18日(纽约时间),复星国际两个月前筹划的收购纽约地标事宜敲定,复星国际在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英文名为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举办项目交接仪式,这意味着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其以7.25亿美元(合计约44亿元人民币)从摩根大通手中买下了这栋大楼。 控股企业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简称南钢联合)地处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是集采选矿、钢铁冶炼、钢材轧制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公司拥有以中厚板卷为平台的专用板生产线,以电炉为平台的特钢生产线和以转炉为平台的优质钢生产线。产品以精品板材为主,涵盖中厚板/卷、棒材、高速线材、钢带、球扁钢等100多个钢材品种、近万个规格的产品系列。
参股企业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建龙集团”)是一家集资源产业、钢铁产业、造船产业、机电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铁矿石开采为主业的股份制企业,2007年8月由复星与海南钢铁公司共同合资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本集团持股60%,海南钢铁公司持股40%。 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金安矿业)是南钢联合100%控股的子公司,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丘县。金安矿业为全国特大型地下矿山企业。公司本着“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宗旨致力于铁矿的勘探、开采、加工、销售和铁精粉购销业务。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金矿业)(081818HK)创立于2004年,香港联交所H股上市公司,中国最大的纯黄金生产企业。
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焦五麟)是复星与全球第二大焦煤公司山西焦煤集团的合资企业。山焦五麟是拥有主焦煤等原煤储量的新煤矿。产能达到年产焦炭300万吨,焦煤800万吨,甲醇30万吨。
遵义县世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复星控股的集矿山、冶炼、粉末冶金为一体的钼业集团企业。产品有镍钼矿、四钼酸铵、钼铁。
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夏矿业)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以生产铁精粉为主,集铁矿采选、煤炭开发和有色金属采选为一体的集团化矿业公司。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总部设立于西安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永安保险经营各种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办理上述各项业务的再保险和法定保险业务等。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豫园商城”,600655SH)是集黄金珠宝、餐饮、医药、百货、食品、房地产、进出口贸易、金融投资等产业为一体,多元发展、专业经营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商业集团和上市公司。
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分众传媒”),中国领先的数字化媒体集团,创建于2003年,产品线覆盖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电影院线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媒体等多个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网络。 复星国际包括复星创富、复星创业、复星谱润以及凯雷复星

④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成功投资、退出的案例(中国本土,公开上市退出,收益较高的案例)
的确比较多,介绍几个典型案例:
1、PE投资无锡尚德,投资人获利50倍
2、机构投资者投资金凤科技,获利30倍
3、软银、高盛投资阿里巴巴获利34倍
4、凯雷投资携程收益14倍
⑤ 凯雷投资集团的发展现状
至2010年9月30日止,凯雷集团总共拥有近80只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着超过亿美元的资产。自1987年创立以来,已经投资647亿美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用于公司并购、房产以及创业投资等。据悉,自1987年成立以来,凯雷集团已在全球647亿美元的策略性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5%。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资本公司之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凯雷管理资本规模约达1560亿美元,通过旗下99支基金及63支母基金从事于企业私募股权、实物资产、全球战略型金融资产及母基金解决方案投资领域的业务。凯雷备受人们关注的“资本”有两点:一是每年高达34%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二是其不凡的“家族背景”,在凯雷集团的投资人中,包括上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及前总统老布什、前国务卿、前美国国防部长、前白宫预算主任……这份长长的要员名单中还包括前英国首相梅杰、前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前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以及像郭士纳这样的名流。
凯雷亚洲基金
凯雷亚洲基金(Carlyle Asia Partners,CAP)是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最活跃的股权投资团队之一,旗下专业投资人员分布于香港、上海、孟买、首尔、悉尼和新加坡等六个办事处。凭借雄厚的本土资源,凯雷亚洲基金在大中华地区、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东南亚进行股权投资。
凯雷亚洲基金遵循凯雷投资集团奉行的为所投资的企业创造价值的理念,致力在维护本地公司品牌延续性和管理独立性的基础上,和亚洲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并帮助这些公司实现增长、提高价值。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本地化程度最高的股权投资团队之一,凯雷亚洲基金拥有40多位资深专业投资人员和行业专家团队,在管理、财务、经营和行业方面积累了超过数百年的专业经验。这些专业人员通过跨地区合作,共同分享深入的行业知识和见解,为凯雷集团所投资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
团队多次被评选为最佳收购/股权机构(《财资》杂志2009年度、《亚洲金融》2006年度、《财资》杂志2006年度和《国际私人股权》2005年度),是股权基金中最出色的团队之一。
自1998年以来,凯雷亚洲基金已投资20多家公司,投资金额约40亿美元,投资范围覆盖很多国家和地区,涉及行业包括金融服务、消费品、零售、工业制造、电信和传媒等。
凯雷亚洲基金团队管理三支基金:凯雷亚洲1号基金(7.5亿美元,成立于1999年)、2号基金(18亿美元,成立于2006年)和3号基金(25.5亿美元,2010年募集完成)。
凯雷日本基金
凯雷日本基金成立于2000年,是一支专注于日本市场并常驻于东京的投资团队,其总部位于东京。该团队主要进行管理层主导并购及对有规模企业及家族进行大额股权投资, 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扩张注资﹑行业整合﹑企业转型和重组﹑家族产业继承等寻求契机加速其业绩增长。凯雷日本基金拥有经验丰富的日本投资专家,对日本的文化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该团队通过采取支持管理层的方式,本着中、长期的投资视野,与旗下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紧密合作,致力于提高营运和财务效益及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旗下投资公司价值。
凯雷在日本拥有两支基金,包括凯雷日本I号基金(500亿日圆于2001年成立)和凯雷日本II号基金(2,156亿日圆于2006年成立)。该团队在日本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赢得了当地及国外投资者的一致信赖。其第二支基金凯雷日本II号基金中有一半的投资来自于日本的机构和投资者。
该团队在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汽车、化工、消费及零售、金融服务、保健、工业、电讯和传媒等行业。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自2000年成立以来,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增长资本平台。该基金致力于在中国、印度及韩国等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发掘当地杰出的企业家、管理团队和各行业的新兴领导者,并进行投资。其投资对象不限于某一行业,而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旗下专业投资人员均来自各国本土,分布于北京、上海、香港、孟买及首尔等办事处。凯雷亚洲增长基金管理超过三十多个投资项目,涉及消费及零售、能源及电力、教育、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工业、房地产、科技及商业服务以及电信及传媒等十多个行业,其中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分众传媒、泰和诚医疗服务、中国森林控股、宏华石油设备及特步。
该团队管理4支基金:凯雷亚洲创投基金I(基金规模为1.59亿美元,成立于2000年)、凯雷亚洲创投基金II(基金规模为1.64亿美元,成立于2002年)、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III(基金规模为6.8亿美元,成立于2006年6月)及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IV(基金规模为10.4亿美元,成立于2009年6月)。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重点市场寻找和投资于有增值潜力的项目,包括经营型物业并购、资产重新定位、开发项目以及房地产公司股权投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采取围绕重点市场进行投资的策略,其团队分布于北京、香港、上海和东京,每个团队都由熟悉本地及全球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当地人士组成,专注其所在市场的投资。该基金以对每个市场的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在写字楼、住宅、工业、商业零售、酒店及养老型住宅等领域发掘投资机会。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寻找投资机会,对项目进行严格评估和筛选,并与合作方或卖方进行独家磋商,从而加快了交易过程,同时确保各种复杂的交易能够顺利完成。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的团队与每一个重点市场的合作伙伴紧密配合,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以创造更多的价值。该团队针对每一项投资制定一套完整的商业计划和经营策略从而达到对资产的收益和价值作最大限度的提升。该团队拥有一项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与凯雷投资集团旗下众多基金,尤其是在亚洲运营的其他几支基金之间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凯雷庞大的全球资源平台所能提供的的协同效益。
该团队管理两支基金,包括于2005年启动,规模为4.1亿美元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I以及2008年启动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II。

⑥ 凯雷投资集团的发展简史
凯雷投资公司最早的发起人是史蒂芬·诺里斯(Stephen Norris),他在担任Marriot收购兼并公司的税务负责人的时候发现收购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够合理避税,这让他由此投身于私人股权投资业务。其人独断机智,深知自己需要不屈不挠与极度聪明,并有良好的政界网络的人的帮助。而前总统卡特的助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则符合他的一切要求。这便是凯雷的起点。凯雷早期并不算成功,直到1989年美国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Frank Carlucci)加盟。如法炮制,凯雷先后雇佣了前国务卿、白宫预算主任等等,并于1990年促成了凯雷在国防工业中的一项重大投资——从美国陆军那里赢得了200亿美元的军火合同,凯雷集团才真正起飞。
在人们印象中,凯雷集团在投资界一直被称为“总统俱乐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担任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美国前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阿瑟·列维特担任其顾问。尽管凯雷独特的政府背景给予业务上诸多便利,但是当凯雷完成早期的一系列交易之后,其最大的基金也不过只有1亿美元。为解决此问题,1990年代中期,鲁宾斯坦请来了金融投资界最富有盛名的乔治·索罗斯成为了凯雷的有限责任合伙人。在他的号召之下,筹集资金突然变得令人惊奇的容易。
凯雷投资集团在全球管理了超过900亿美元的资金,创造了23年年累计平均回报率超过33%的记录,是全球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金最大的投资集团。截至目前,凯雷已在中国投资了10多个行业近5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5亿美元,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太平洋保险、安信地板、分众传媒、携程旅行网等。

⑦ 复星凯雷(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复星凯雷(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回受股权投资企答业委托,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等。
法定代表人:王建
成立时间:2010-11-12
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工商注册号:31011540026432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民生路600号16号楼804室
⑧ 凯雷投资集团的大事记
2014年1月,通过出售中国家用电器生产商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套现2.85亿美元。
2010年8月,凯雷投资集团宣布推出简体和繁体的中文网站,以服务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的受众。
2010年8月,凯雷所投资的雅士利集团宣布食品质量安全委员会成立,优化质量监管体系,助力雅士利加速国际化进程 。
2010年7月,凯雷亚洲基金III以1.75亿美元有条件收购正大集团所拥有的卜蜂国际有限公司
2010 年7 月,北京凯雷人民币基金完成首次交割,可即时进行投资。 该基金的最终目标规模为人民币50 亿元(约7.4 亿美元),投资对象为北京及中国各地的大型增长企业。凯雷已从多个渠道获得超过人民币24 亿元 (约3.5 亿美元) 的资本承诺,包括来自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以及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个人的出资。
2010年6月,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完成四项增长型资本投资,股本投资合计超过1.4 亿美元,包括对中国的通邮集团的投资。
2010年4月,凯雷亚洲基金第三支基金筹募25.5 亿美元,看好中国投资前景看好,引领全球私募产业新一轮发展
2010年2月,宣布与复星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联合品牌人民币基金,分享最佳实践和资源,在全球共同投资中国机会。
2010年1月,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北京设立凯雷人民币基金。
2009年12月,凯雷投资亚洲增长基金所投资的中国森林控股有限公司、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泰和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上市。
2009年12月,凯雷亚洲基金所投资的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2009年11月,凯雷亚洲增长基金6000多万美元投资三家中国公司: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艾瑞泰克(中国)肥料有限公司以及纵横天地商旅服务有限公司。
2009年9月,凯雷亚洲基金投资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8月,帮助扬州诚德出口到印度4000吨钢管。
2009年3月,凯雷亚洲增长基金2000万美元投资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

⑨ 郭广昌董事长执掌的复星集团主要做什么的
复星集团主要是做投资的。投资了复星医药、国药控股、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葡萄牙医疗服务集团Luz Saúde、印度最大仿制药企之一Gland Pharma等。
复星集团创建于1992年,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涌现出的代表企业之一。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整体上市。2011年,复星产业利润、投资利润、资产管理收益三大业绩增长引擎快速发展。
复星集团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消费及消费升级、金融服务、资源能源及制造业升级等高度受益于中国内需发展的行业,以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

(9)凯雷复星投资案例扩展阅读:
复星集团创始人之一梁信军先生说:“复星集团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中国变化中的发展动力的判断和把握的过程。中国发展动力从1992年到现在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8年,主要是政府政策的开放准入和流动性的增加。流动性包含三个方面: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性,第二来自于资金的流动性,第三是土地的流动性。所以这个阶段和这几个因素相关的如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行业快速发展;
二、从1998年到2008年,这是中国重化工业腾飞的阶段。
三、从2008年起,是中国内需和金融服务快速成长的阶段。
所以复星的发展,也是高度契合这三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复星从市场调查进入医药健康和房地产行业,成立了复星医药和复地。
第二阶段复星投资了钢铁和矿业,参控股的企业如南京钢铁、海南矿业、招远黄金、唐山建龙、金安矿业等等。
第三阶段复星的主要投资方向则为消费及消费升级、金融服务、能源资源和制造业升级,并积极“走出去”,创新性地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模式,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凯雷集团合资成立基金,投资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和希腊Folli Follie集团等等。”
⑩ 凯雷投资集团的投资价值
投资最熟悉的行业
凯雷专注于拥有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的行业。凯雷投资集团相信凯雷对行业的专注令凯雷投资集团能够站在趋势前沿。凭借对未来的远见,凯雷投资集团为旗下投资公司保驾护航,从而使其得以应对行业挑战并把握商业先机。
长期合作伙伴
凯雷投资理念的核心是尊崇伙伴关系及长期价值创造。对于旗下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的目标是助其提升营运效率,寻求战略增长机会,以及创建可带来持久回报的最佳管理实践。
独立性及连续性
凯雷投资集团致力保持旗下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及运营的独立性,使其在享用凯雷网络提供的全部资源及经验的同时得以保持品牌的连续性。有别于多数战略投资者,其往往寻求把所投资公司并入自身全球业务的不同部分中去,凯雷则力促旗下公司独立自主地繁荣发展。
纪律及勤勉
凯雷投资集团奉行风格保守、纪律严明的投资哲学,由于这一理念,凯雷投资集团致力投资管理卓越的公司及凯雷拥有斐然经验的行业,从而创造持续的高回报。正 是这种谨慎的作风令凯雷成为可信、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一个凯雷
凯雷的标志是凯雷投资集团的公司文化,这一文化激励着来自全球不同基金、不同行业及地域的多位投资专家紧密如一地并肩工作。
高度承诺
为进一步与旗下所投资公司保持一致利益,凯雷投资集团的专业投资团队以自身资金和凯雷的投资者共同出资,表现出凯雷的高度承诺、专业精神及工作热情。凯雷在亚洲十多年的耕耘,凯雷投资集团将坚守承诺,无论市场兴衰,都将倾力抚助旗下所投资公司保持稳定增长,并创造持久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