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信证券的前景好不好
一、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2006末,公司净资产达到123.10亿元,净资本为105.78亿元,成为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 2、公司作为纯粹的券商股,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随着股市复苏,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公司的经营业绩回升明显。 3、公司整合万通证券的投行班底,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部",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项目,未来中信证券有望增加中小项目的承销数量,在大扩容的预期下公司有望继续获得超常规发展,而随着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工具的推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更是有了明显的预期。 4、2006年,公司担任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IPO项目的主承销商,说明公司在IPO上的竞争力。 二、负面因素分析 1、随着国内证券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开始进入正常经营轨道,国内传统业务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利润率随竞争激烈也将逐渐走低。 2、商业银行在资金及销售网络上具有极大优势,而这些优势已经在债券、短期融资券承销等业务上,给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综合评价 公司作为纯粹的券商股,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随着股市复苏,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公司的经营业绩回升明显。但随着国内证券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开始进入正常经营轨道,国内传统业务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利润率随竞争激烈也将逐渐走低。中线潜力不大,建议观望。
② 如何从“区位优势”的角度分析中信证券这只股票
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抄股东为中信集团,中信集团是央企中的一大财团之一,可谓财大气粗,位高权重,掌握的资源也非常多。中信集团的金融业务涵盖各个方面,券商作为中信集团的战略布局之一。
中信集团的高层还是比较有能力的战略目光的,看的比较长远,其区位优势当然是投资国内市场了。首先,中信证券可以通过中信集团掌握第一手信息,在资本市场上打的就是信息不对城战。
其次,目前中信证券已经成为上市券商中的龙头,其具有丰厚的客户资源优势,加上大股东的强力支持,其地位暂时不会被取代。
第三,国家新政策对券商自营进一步放开,中信证券作为风向标,相信其会做的更好。中信集团还有很多其他金融业务,不排除随着政策的改变将来有资产整合和注资的可能。
第四,金融行业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央企的人才储备也比较充足,央企的垄断优势自然明显强于地方国企。
③ 哪位大神可以帮我做一下中信证券(600030)的风险分析和投资建议
评级:谨慎持有,逢高减磅。流通盘太大,机构操作的。散户炒中小盘,建议周一,周二出局,换中小盘绩优股。
④ 中信证券如何看我一年来的投资
中信证券目前还没有这个看股票受益者这个功能
⑤ 中信证券
不是,但中信建投已经纳入中信旗下,中信建投是中信证券的控股子公司。
中信建投是原来的华夏证券,因为违规被中信证券和中国建银投资收购,而且中信证券占60%的比例。
⑥ 高分跪求一份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不少于500字
2015年证券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主要还是推进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各种金融证券产品及衍生品在未来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市场化的发展将会彻底改变以往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看法观点,市场化的发展可以为长线价值投资者提供稳健可靠的收益保障和风险防范产品,但同时也会加大市场短期投资者的市场波动风险,使投资者慢慢的回归理性关注稳健的长期投资回报,回归价值投资理念。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经受前两年的经济下滑和市场资金紧缺等影响,上证股指最低在2013年6月份受银行系统缺钱的影响,跌破2000点后一直处于2000点至2200点的区间波动,缺钱因素一直影响着市场和投资者,到2014年的下半年开始,各种风险因素被推延和刺激政策的出台,使证券市场迎来了一波小牛市行情,也使证券市场投资热情再度高涨,但上涨的背后风险因素依然众多,后市的走势依然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下面先对2014年的证券市场走势做回顾研究,让后谈论2015年我们的投资策略观点。
一、2014年证券投资策略回顾
回顾2014年的证券市场走势,上半年基本是延续了2013年市场的发展,够缺钱和经济等不利因素影响,上证指数一直在2000点和2200点之间波动,而创业板受政策利好刺激,延续了2013年上涨势头,上半年初期回调后一路上涨,截止12月中旬创业板指数最高涨至1600多点。
正是出于2014年第一季度对证券市场的下跌回调的预期,建议客户进行大幅减仓或采用投资防守策略,使客户规避了市场风险,利用2000点至2200点的区间震荡赚取短线波动收益。
由于对5、6月份众多金融理财产品到期而无法兑付的风险预估,对第二季度的证券市场,我们也曾表示悲观态度,但证券市场的点位已经是低估区,未来规避市场风险和踏空风险,所以在4月建议客户大量持有大盘蓝筹股,如中信证券、上海汽车、东风科技等。
可是,在5月份的时候,政策将问题理财产品的兑付期延长半年,将风险往后推移后,我们断定市场见底,但是否走出一轮行情我们并没有断定,所以从策略操作上,我们建议可以进行投资当时的网络概念股,如:榕基软件、中元华电、海格通信等。
6月份开始发现证券市场的开始逐渐活跃,各个板块轮番启动,个股也是百花齐放,所以我们断定中期行情已经启动,所以我们的投资策略再度从减持大盘蓝筹股转向概念股题材股,如:洪都航空、晋西车轴、一汽富瑞等。
出于对行情启动的判断,我们进行的个股组合的调整。由于2200点时近期的箱体上线,具有一定的压力有调整需求,所以在8月份全部清空大盘蓝筹股,全部转向题材概念股,如:日出东方、山河智能、海王生物等。并在第三季度采用持续持有的操作思路,赚取了行情上涨的超额利润,利用桥板式操作,大盘蓝筹和题材概念的转化,完美实现了风险控制和收益把控。
2014年的第四个季度,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季度。到9月底时上证指数涨到近2400点,我们处于对该点位处于多年的压力位,后市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我们再次建议客户投资转向大盘权重股、央企改革股,推荐的板块是券商和中字头个股。减持或清空题材概念股,再次进行桥板式操作,规避市场风险。
到11月份,大盘权重股和金融券商股的启动,将证券市场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牛市言论和投资者的热情高涨,开始使证券市场又一轮火爆景象,客户开户量激增,投资者的融资杠杆化交易激增,证券股的持续高涨和低估值折价股的价值回归。但出于对证券市场后期调整的风险因素,我们建议可以弃弱留强的策略,降低持仓仓位。
可是到了12月份,之前担忧市场资金紧缺造成市场下跌的因素,变成了市场资金充足,银行存贷比逆转的现象,由于信息获取不够及时,银行股等金融股拉升的行情错过,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000点大关,我们预判市场在此位置今年基本见顶,但市场只是在回调初期,可以进行补涨二线蓝筹股进行防守,等待市场热度减退时,再进行减仓风险控制。所以,我们开始布局二线蓝筹股,推荐中兴通信、潍柴动力、三一重工等。到12月中旬也有近20%的涨幅,后期开始减仓规避风险。
二、2015年证券投资策略研究(未来预判,非指导性意见,风险自担)
第一季度:持悲观态度。1、受2014年12月份的大幅上涨和融资杠杆化操作的激增,随着市场的冷却,短期资金的退出,对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影响。2、证监会的监察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交易所和金融机构的协查制度,对市场中的不规范操作起到抑制作用,也会使短期资本减少操作甚至退出。3、个股期权有望在第一季度推出,使证券市场再次出现做空动力,而且门槛低市场推广范围广,使各个投资团体又多一个博弈工具,会造成个股短期的波动从而影响市场。4、2014年金融理财产品的兑付危机,因2014年下半年的的调控,其风险影响已经大大降低,但若事件爆发,对市场的冲击影响依然存在。5、不动产登记的实施也在第一季度,对房地产的打压依然存在,银行行业的经营风险依然存在,所以金融地产的低迷也是拖累证券市场的因素。投资策略,我们将以客户持仓比重降至30%以内,重点持有年底高送转、消费、医药等防守行业。个股关注:日出东方、五粮液、海王生物、A级优先分级基金等。
第二季度:持谨慎乐观态度。经过第一季度的市场调整,证券市场将开始有所回升。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的扶持产业有所提升,但受英国及美国加息预期影响,以及美元升值对大宗商品和能源的影响,我国对前期流动性释放的收紧影响,我们对相关行业表示悲观态度。对我国的装备制造、新能源行业、动车制造及基建业、科技创新业持乐观态度。投资策略,我们将客户持仓比将大幅提升至80%,开始从防守型行业转向进攻性行业,重点持有智能机械、自贸区、高铁基建、二线蓝筹等行业,个股关注:山河智能、三一重工、潍柴动力、中兴通信、特变电工等。
第三季度:持谨慎态度。随着欧美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好转,英国、美国加息预期越发强烈,资金回流造成的国际市场资金紧缺的现象有可能发生,造成一些风险抵御能力差的机构还是有风险出现,也就造成证券市场对风险预期的反应。调整的情况未知,但对市场最大的打压行业依然是大宗商品和能源业,金融业也会受其影响。具体的操作策略需要依靠当时的市场情况和政策的调整进行制定,市场性调整需要进行减仓策略,指数性调整则需要进行调仓策略。持有行业可选择防守型消费类行业如:家电、商贸、白酒、运输等行业。个股关注:青岛海尔、广州友谊、五粮液、南方航空等等。
第四季度:持乐观或谨慎态度。受国际经济局势影响,资金流动性依然偏紧,证券市场的多持观望态度,若我国能够通过政策及金融措施,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不仅弥补境外资金的回流影响,还可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有利于经济发展,股指也将有如2014年第四季度的爆发行情。若政策偏紧,即便是推出刺激政策但只能维持市场回落速度,那么第四季度基本是一定的区间震荡行情,可以把握市场热点,进行短线波动操作。因为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具体的投资策略和行业个股关注,将在第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研究。
总结:2015年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推进和创新产品的推出,使证券市场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健的长期上涨发展趋势。但是,市场中的风险依然众多,长期风险依然是国际经济局势不乐观,欧美经济的低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美国加息预期对高危国家及机构的风险担忧等等。对于前期涨幅过大的小盘概念性股票的回调风险较大,对创业板指数及个股保持谨慎态度,其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业绩回报的个股也会有所表现。所以,我们对上证指数的运行区间划定在2400点左右至3400点左右的区间运行,我们虽然对2015年证券市场有了整体预判,但实际基本面的变化和证券市场的运行是否相对应,以及未来的偏差幅度的变化,我们将在季度报告中再度分析研究。
1. 本人文件及指导意见建议,及所提供的网上资料及内容,您应该自己进行辨别及判断,所导致任何其他人的任何直接、间接、衍生或特别损害,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2. 作者声明: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人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品种没有利害关系。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⑦ 中信证券股票研报在哪儿发的
2018-08-24 中信建投证券 2018年1.05 2019年1.18...证券行业2018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蓄势待发 改革创新看...
⑧ 假如你持有中信证券这支股票,那么请从宏观,微观,中观方面分析你为什么选择中信证券这支股票
我对中信证券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甚至还买过它,但最终还是把它换成了平安,为什么呢?
其实并不是中信不好,在中国现有的券商当中(不管是已经上市的,还是将要上市的),它在各项指标(总资产,净资产,营业额,净利润,经纪业务,债券承销,项目保荐,自营业务…等)中都是名列前茅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最强的,近期收购华厦基金,独资设立自已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部门,尝试入股华尔街的著名投行贝尔斯登(但是失败了)…等动作也是它在努力将自已打造成世界一流投资银行,
但是将与世界知名的投行(高盛,雷曼兄弟,瑞银,美林)相比,无论是规模,业务范畴,盈利分布,产品创新,管理经验等,还是相差很远,虽然它具有成为中国高盛的潜力,但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规划,连趋形都还没有真正形成,它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强势的外资投行陆续进入,它将面临外资和内资同行的强烈挑战,如果最终能够坚持得住并能继续保持发展的话,到那时它将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标的.
在现阶段,中信仍然是一个周期性非常明显的公司,在牛市行情中,进攻性很强(比如06-07年),但在熊市中却也是疲态尽显(04-05年和08年初),投资这种公司,如果你对它没有深刻的了解和强烈的信心,是很能把握住的.如果你看好的是它未来10年会成为中国的高盛,那现阶段就可以放心买入,如果你有疑虑或只想做波段投机,那就别碰它,因为它的涨跌幅度是非常大的,你很难掌握主力资金的流向.
我认为它还不够稳,或者说是行业的龙头地位还不够牢固,所以我只是高度关注而没有持有它.
⑨ 股票高手请进:关于中信证券600030的“技术分析”(要写投资分析报告,但不擅长技术分析)好的回答有加分啊
最近涨的不错。
⑩ 谁知道 上市公司及行业的调研报告哪里下载(尤其是中信证券等一流券商的研究报告)
一般没得下载,要下载的话要钱的。你可以关注我的空间,我这里有所有券商的研究报告,并且是最新的。要的话可以从qq问我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