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指期货是不是2019年会政策松绑啊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于股指期货的限制越来越松,就此次而言,首先是将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15%,相比此前的15%-30%,意味着杠杆比例更高,100块的期货合约最低用10块就能交易;其次,日内过度交易单个合约50手为上限,相比此前的20手,可交易数量更多了,这对于机构来说是好事;再者,降低手续费,刺激交易的目的显而易见。
不过对于很多小白甚至股民来说,股指期货并不常见,因此笔者也希望就此给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股指期货?
用通俗的话讲,期货本身是标准化合约,并非是“实实在在的货”。而交易这种合约的协议就叫期货合约。期货比较常见的分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前者对应的标的是棉花、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而后者则对应的是三大股票指数——沪深300(IF)、上证50(IH)和中证500(IC),这也是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期货的目的在于锁定未来价格,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为何股指期货如此受关注?
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空机制,只能说是对冲,因此股指期货是公募私募等投资机构对冲投资风险的首选,股指期货的动作对于他们业绩的影响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说?不怎么明白的话,接着往下看。
股指期货对冲/盈利的根本来源在于基差。什么是基差呢?比如小白现在手中有1块钱,这好比是现货;但3个月后就不止是1块钱了(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而是本息和。而这3个月后的本息和好比是期货。那么期货和现货的差值,就叫做基差。
2. 股指期货松绑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短期来看是利空,从长远来看,放开股指期货有利于吸引资金入场,并减少市场的抛压。
3. 股指期货再松绑到什么时候了呀
2018年股指期货有望进一步松绑。
目前三大股指期货的一手手续费按照成交额乘以0.00002323收取,版如果做日内交易,交易所会权加收成交额万分之6.67的手续费,因此建议通过锁仓的方式来降低日内交易成本。
4. 股指期货松绑对股市有哪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还至少第一步
保证金降低了一半,平今手续费少了60%
对股市,短期会利空,心理会有阴影
长期还是会利好的
股指现在做一手保证金18万左右,手续费24块
做股指可以私信
5. 股指期货首松绑,未来又有何动作
后续基本还是可以放开的
6. 股指期货松绑对股市来说有什么影响
由于之前监管不力,导致股指期货被恶意做空,所以证监会一直把股指期货封闭了,限制了开仓手数和平今的手续费,现在是准备要逐步放开限制,对股市的影响肯定是最大的
7. 世界各股市,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短线交易量的变化数据
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股指期货推出后不但不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造成股票现货交易清淡、行情低迷,反而会加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是更好地繁荣和推动股票现货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现有投资者需要对自身的资产组合进行重新配置,可能减少对现货市场的投资比例,但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由于潜在风险较大、进入门槛较高、交易规模有限,主力机构大规模分流的现象不会出现,不会对现货市场运行构成较大影响。而从中长期看,股指期货将会对场外资金形成吸引效应,使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量均显著增长。如香港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之后股票交易量继续不断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指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增加近50倍。
短线客的数量肯定会增加的.1+1>1
出自: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7422/
8. 根据规律,股指期货推出前大盘上长,推出后大盘下跌,中国的股指推出是否也会遵循在一规律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没有做空机制,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每个投资者都只能割肉斩仓或任其资产大幅缩水;也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O,证券市场必须对外开放、与国外接轨,近来关于开办股指期货的呼声日益高涨。 股指期货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1、对股指波动性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投机盛行,推出股指期货后,投机的心理倾向难以很快改变,买空卖空股指期货会加剧股指波动。但是,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增大股票指数的波动。之所以有时也会加大股指的波动,是因为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能够改善现货市场对市场信息的反映模式。 也有人担心,在股指到期交割日,股指可能出现异常波动。香港期交所的统计分析表明,股指期货到期日与非到期日股指的波动性没有显著的区别。 2、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新兴市场开办股指期货的初期,往往会产生交易转移效应,即吸引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股指期货市场,从而使股票市场的交易大为减少,流动性大为降低。日本初开股指期货时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但是,股指期货还有另外一个效应,即可吸引场外资金。由于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票市场,此外还可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囤积。所以,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要看两个效应的相对大小。美国的情况是,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之后,股市和期市的交易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呈双向推动态势。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开放式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大的机构投资者未介入或只部分的介入股市,加上银行存款不断增加,场外资金可谓规模庞大,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3、对市场结构和操作理念的影响 统一的指数和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市场结构和投资理念会发生新的变化。首先,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如指数基金、期货期权等。堪萨斯期货交易所1982年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后三年,美国就出现了复合性指数基金。其次,我国传统的庄家炒股型格局可能因此而慢慢改变,在套期保值基础上的价值型投资理念将获得更多的认同和实践。 4、对券商业务的影响 券商可能通过经纪商和自营商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这意味着券商业务范围的扩大和收入来源的增加,同时对券商的传统业务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逐渐转向价值型投资之后,投资者对信息和研究的需求将提高,因此,对券商经纪业务而言,目前以拉客户为主的低层次竞争将为人才、信息、服务创新等综合竞争优势所取代。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着券商是否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留住客户和拓展客户;此外,对于自营业务,可能在调研的同时需要更多的量化分析和风险控制,包括利用股指期货合理的规避系统风险等;对于承销业务,鉴于新股一般与大盘走势有较大的相关性,大势好的时候,新股发行价可以定得高一点,而且多呈强势;大势跌的时候,一般发行价定得低,走势也弱。有股指期货之后,弱市下券商可以通过反向操作对新股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部分承销风险。 5、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的影响 a.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市的长期趋势 股指期货的推出,只是推出了一个新的期货品种而已,对股市而言既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它更多的是影响人们的心理,引起股市的波动,但不会改变股市的长期趋势。 从国际经验看,股指期货上市前指数会上涨,股指期货上市后指数会下跌,但是股市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1982年2月,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上市前,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15.38点上涨到120.4点。推出股指期货之后,指数就连续下跌至108.61点,下跌9.79%。美国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在短期内造成指数的下跌,但并没有对当时美国股市的长期上涨趋势产生影响,股市仍然依托于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呈现出稳步上扬走势。1986年5月,香港恒生指数期货上市时,恒生指数创下了1865.6点的历史性高点,接下来就开始了两个月的回调。在这之后,恒生指数又恢复了上涨趋势。1986年9月,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NIKKEI 225)。1986年8月20日,日经225指数创下18936点的新高。推出指数后的一个多月内,日经225指数从18695点跌至15820点,跌幅为15.38%。休整近两个月后,日股又恢复多头行情,1987年1月16日打破股指期货上市时的高点。1996年5月3日,韩国KOSPl200指数期货在指数长期下跌的趋势中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让KOSPI200指数在期货上市前上涨17.5%,并于4月29日达到了110.7的高点。但股指期货上市后,指数又恢复下跌趋势。台湾综合指数期货是在 1998年7月21日由台湾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当时台湾股市处于在一个下跌通道中。虽然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指数被拉高,但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立即又恢复了原本的下跌趋势。 从以上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上市对股市的影响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 影响我国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是宏观经济形势,如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以及政策因素、行业前景、企业赢利水平等经济基本面因素。股指期货是投资者对于股市价格的预期,是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它本身并不能改变基本面。因此,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价格走势。 b.股指期货可能会使股市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股指期货在短期有“助涨助跌”的作用,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资金对指数成份股的关注程度会提高,这些指标股的表现将更加活跃。长期可以稳定股价,使股市估值趋于合理。在短期内,股指期货会在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牛市中,投资者买入股指期货,套利者将卖出期货,买入股票,因而,推动股指加速上涨;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看空后市,将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套利者将买入股指期货,卖出现货,因而,推动现货指数加速下跌。但是,股指期货的推出只能说放大了股市的涨跌,并不决定涨跌。 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各国股市表现一般来讲,股指期货上市前指数会上涨,股指期货上市后指数会下跌。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将手中的持股调整到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上市后,为了操作股指期货,必须准备一笔保证金,所以会卖出一部分股票筹得现金,进而造成指数下跌。股指期货在短期会影响股市波动,但从长期看,Friedman (1984)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期货市场的存在加快了现货市场趋于平衡的速度,降低了股市中的泡沫成分,避免了现货价格变化的盲目性和市场炒作行为,使现货市场在长期倾向于有更小的波动性。 股指期货推出,可能影响A股市场的波动。在推出前,市场的上涨来自于对股指期货的预期,使得对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股的需求增加,推动大盘上涨。在推出后,如果大盘股的价值被过度炒作,短期就会存在做空的动能,股市有可能回调整理。 c.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 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将会降低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产生一定的资金挤出效应,股市的资金会流向期市。新兴市场开办股指期货的初期,往往会产生交易转移效应,即吸引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股指期货市场。日本初开股指期货时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 然而,股指期货还有另外一个效应,即可吸引场外资金。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为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投资品种,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促进组合投资,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可从原来的买进之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票市场,此外还可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囤积。美国的情况是,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之后,股市和期市的交易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呈双向推动态势。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开放式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及QFII等大额资金对风险规避程度高,它们未介入或者只是部分介入股市,加上我国居高不下的银行存款找不到出路,场外资金规模庞大,具有避险功能的股指期货推出以后,资金潜在流入的规模远大于可能流出的资金规模。所以,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股市的交易量和流动性也会得到提高。 d.股指期货促进股市结构优化 股指期货的推出,资金配置将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Damodarn等(1990)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样本股所作的实证表明,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后的5年间,指数样本股的市值提高幅度为非样本股的2倍以上。 由于小盘股容易被操纵,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往往出现小盘股涨幅大于大盘股的现象。而且股指由一小部分的大盘蓝筹股拉动,因此,常常出现大多数股票下跌而指数上涨的现象。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指标股价格的上涨又会吸引大量散户跟进,进一步推动股价的上涨;而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日渐萎缩,小盘股会逐渐的被边缘化。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市场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结构调整,大盘蓝筹股进一步得到优化,而小盘股则会相对被削弱。 综上所述,股指期货能为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避险工具,在短期可能影响股市的波动,但不改变股市的长期趋势,股指期货能吸引资金进入股市,其对股市产生的“挤出效应”有限,使大盘蓝筹股进一步得提升,而小盘股则会相对被削弱。
9. 世界各股市,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短线交易量的变化数据
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股指期货推出后不但不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造成股票现货交易清淡、行情低迷,反而会加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是更好地繁荣和推动股票现货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现有投资者需要对自身的资产组合进行重新配置,可能减少对现货市场的投资比例,但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由于潜在风险较大、进入门槛较高、交易规模有限,主力机构大规模分流的现象不会出现,不会对现货市场运行构成较大影响。而从中长期看,股指期货将会对场外资金形成吸引效应,使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量均显著增长。如香港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之后股票交易量继续不断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指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增加近50倍。
短线客的数量肯定会增加的.1+1>1
出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7422/
10. 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作用于股市,可以影响股市短期走势,但不能决定股市中长期方向,股市中长期走势始终都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只有国民经济不断走强,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强,其他任何的短期题材与消息,都只能对股市形成局部影响或短期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首先,对于股指期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股指期货是一款基于股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与股市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与股票是有本质区别的。股指期货是一种合约,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合约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对应沪深300股票指数的价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个“虚拟”价格,而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因为,“沪深300指数”本身就是一组“数”,数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没有价值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打个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吧,股指期货指数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就是镜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在这一系列联系之中,那个“实实在在”的实物就是“沪深300股票指数对应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这个是真的有价格的,因为那300支股票的价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拥有这些“全部股票”的话,那么,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何何地方“绝对”的“首富”,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中国效益最好的300家企业,其价值不菲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指期货指数,是一组“数据”,其价格与价值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股票却是实实在在有价格和价值的,其所代表的价格与价值就是上市企业的“全部财富”。当然,这个“全部财富”指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全部”,而不包括优先股与“债权”的资产部分,这是另外一个论题,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讲的“实质”区别其实是这样的,由于股票是有价值的,因而股票的价格最终仍然是由这一“价值”决定的,这符合一般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经济规律,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格始终围绕价值呈现波浪起伏变化,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实质,因此,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股票的价格则是短、中、长期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股票的价格可以因为“股市本身的运行状态”而产生与价值不相符的“价位”,但是,其基本走势却一定是受“价值”决定的,即受“创造利润”与“社会贡献”、“历史使命”等决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货呢,正是“股市运行轨迹”的另一种“再现”,只不过,由于法律法规的因素,对入场门槛进行了限制和入场者可以利用“杠杆”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的高深莫测、剧烈波动,如果用战略战术理论来形容股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话,那么,股市无疑就是战略方向的长远规划,而股指期货市场则无疑是具体战役的决斗,是风火硝烟、刺刀见红的过程,这里再一次论证了股市与股指期市的辩证关系,股市决定了中长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起到缩短和延长短期波动的作用,至于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样发挥这一作用的,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实质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过对沪深300指数未来走势的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剧烈”波动,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正是这个“剧烈”,道出了股指期货的实质,股市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走势而向前运行,而股指期指是基于股市的运行状况进行“资本”的拼杀,股市里的一点小小的波动,在股指期市里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动荡,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趋势将要转变的“意象”,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种意象而矣,并不是真的会“转变”,但正是这种“多变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棱两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测”的韵味,或者是“魔咒”,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于股市的一种情况,再用一句话来概括,股市是经济发展状况的“展现”,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资本“博弈”的“展现”,是不管经济发展好与坏,都可以“生财”的“道具”,哪怕经济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缩水两倍,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成为“输家”,而在股指期货市场里,只要你“买对了方向”,那么,你还可以成为“赢家”,这便是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实质区别之所在。这里似乎只是一句话,当然,这一段话也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明确了“实质”的所指到底是什么,隐约中,我用了一个很意思的词,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资,但股指期货则只能是“博弈”,请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货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股指期货是股市的一种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货到底是怎样反作用于股市的,大部分的人们却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国、在股指期市推出刚好一年的现阶段,是这样的,当然,当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越来越多时,逐渐地,“问题”可能会不再成为问题,不过,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家“搞清”的问题。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势决定于股市,因为,股指期市自己是没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于股市,但是,由于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参与者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货的标的对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开盘早于股市,收盘晚于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势有提前股市“进程”的情况,因而,有引领股市短期走势的“态势”,特别是大盘风向处于或临近变盘的阶段,更显出股指期市的这种“引领”效应。股指期市加剧了股市上下波动的“幅度”,延长了“即定趋势”的“波长”,因而形成单日内上下震荡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势上推高上涨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长盘整及涨跌周期时间的特征,使股市呈现出与未推出股指期货前“不太一致的走势特征”,比如,按经验或者相关股市“法则”,本该涨到位了的,出现“涨后再涨”的情况,本该跌到位了的,出现“跌后再跌”的情况,而盘整周期的延长,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一个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用一句股市行话来说,就是“助涨助跌”,但我理解的这种“股指期货现象”,却不仅止于助涨助跌。第三,股指期货推出一年以来,带给了股市哪些重要影响。2010年4月19日,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先后推出,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愈趋成熟,向与国际运行了一两百年的成熟市场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金融、证券业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货是个新事物,从国家到个人投资者,都没有成功运作的亲身经验,需要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洗礼,因而,市场主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充分学习、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了一次“现形教育”,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那可谓是“血的教训”,因为,2010年4月19日之后,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便吹响了新一轮大跌、深跌、狂跌的号角,使人们来不及“闪躲”,便被一剑刺中了心脏,虽没有到达“一剑锁喉”的地步,但已然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这便是股指期货从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于股市的“罪证”,当然,事后许多专家、学者仍然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此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股指期货,而是股市自身确实有下跌的需求,只不过,适逢股指期货的推出,人们便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货”的身上而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2010年初,国家便开始加大对房市、楼市炒作的“打压”力度,先后发出多道“金牌令剑”,但是楼价、房价依然高企,股价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现了相当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的极力“做多”,让许多人对未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充满了幻想,正是这种“市场大部分人充满幻想”的理由,让主力庄家找到了“冤大头”,从而开启新一轮“筹码的兑换”,因此,现在可以明白,依据股市自身运行的“法则”,确实已到了“满城尽戴黄金甲”、“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货“惹的祸”。但在我们看来,这也并不能成为“股指期货”推卸责任的充分理由,因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就算是被主力庄家利用,也改变不了“随着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开启了新一轮下跌之旅”的事实,因而,股指期货对于此轮股市的走势形成了“事实的影响”,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货4月合约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现“期指交割日效应”,造成当日股市大跌。这又是股指期货“反作用”于股市的“又一罪证”。2010年6月后,股指期货“交割日效应”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作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归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盘中,应当重视股指期货作为影响股市短期走势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别是股市风向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更要注重对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关注。当然,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反作用也并不是全部都是负面的,前面说过,股指期货具有助涨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盘见底后,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以来,在2010年底能到达3000点之上的高位,这里面便应该给股指期货也记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这几个阶段的较长时期的横盘,也应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至于这个“一笔”,应当是“一笔功”还是“一笔过”,那就要因人而议了,因为,有些人在横盘市中赚了钱,而有些人在横盘市却不赚钱、甚至亏了钱,但不管怎么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都应当算上股指期货的“一笔”,因为,有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每一次的横盘,都显得那么“矜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层意思在其中的,这里不多说,我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助涨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货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后给股市形成影响的一个“梗概”,当然,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了,内中更有丰富的“血肉”,仍有待于诸友体会!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便是——股指期货是一款金融衍生产品,源于股市,却与股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股市基础之上,对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别是对股市短期走势,更具有“引领功效”! 备注: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谈体会、共学习、促进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体会了,那我上面的话,便自然也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