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金的标准差和夏普指数怎么能查到
看一只基金靠不靠谱,绝对不能只看过去1年的历史收益,那样很傻。我们精心设计了几十个衍生指标,让您从方方面面去立体式考察一只基金,包括这只基金的风险情况(稳不稳)、收益情况(从各个维度去分析基金的持续收益能力)、和市场的相关性、和哪些基金更容易搭配成为组合等等。在使用每个指标之前,我都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文字向您介绍这个指标。介绍文字在每个指标的专题页都会有。
当然你也不用怕自己没时间仔细研究,或弄不明白,我们从这些指标中精选了一些最关键的出来,用星标的方式来给基金‘发小红花’:一只基金在某个指标上,与同类相比,进入了前30%,我们就给它发一朵‘小红花’。最后,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我们就倾向于认为这样的基金表现好的可能性更大。
小伙伴们,赶紧用起来吧!这些专业性的东西只有在自选基才能看到哦!!!我们已经试着尽最大努力把这些专业性的东西通俗化、好玩化了!
--自选基:中国最好用的公募基金挑选神器。
❷ 基金的夏普比率是怎么回事
夏普比率又被称为夏普指数,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用以衡量基金绩效表现专的最为常用的一个属标准化指标。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
❸ 基金的夏普比率指的是什么
夏普比率又称夏普指数,其最本质的要点是衡量基金不能只考虑收益,还要考虑到同时需要承受的风险。因为基金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可能是在承受更高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夏普比率就是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指标。
夏普比率的计算及其含义: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
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这样的基金越值得投资。
计算公式夏普比率=(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无风险利率)/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
❹ 怎么计算一个基金的夏普指数
夏普比率又被称为夏普指数,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用以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最为常用的一个标准化指标。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
❺ 基金的夏普指数等是什么意思
夏普指数是以标准差为基金风险的衡量,给出了基金份额标准差的超额收益率。
夏普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基金的平均无风险利率)/基金的标准差
❻ 一个基金的夏普指数一般是多少范围内可能有夏普指数到20吗
我国基金的夏普指数一般在0-30%之间,一般在20%-30%之间,有能达到20%的,而且还不少
❼ 基金夏普比率多少合适
在做基金投资的时候大家都会过于关注基金的收益率情况,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往往会忽视其中的风险程度。
我相信很多同学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有看到过夏普比率这一指标,但不是特别理解,只知道越高越好,他真正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夏普比率是一个衡量基金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指标。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好奇,是夏普比率越高越好吗?
确实,理论上来讲夏普比率的数值越大越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夏普比率没有固定的基准点,股票型基金的夏普比率一般是0.4-0.6之间,而债基、货基因为回撤小的缘故,数值会相对更高一些。
因此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同类产品的比较中才有价值。
比如两个股票型基金都是年化收益20%,抛掉其他的影响因素来说,则是夏普比率值越大的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夏普比率是万能的吗?
一般来说,夏普比率会设置一定的计算区间,一年、三年或是五年等,不同的计算区间,计算出来的比率就会大不相同,就像大家常用的看夏普比率数据网站如天天基金和晨星网,虽然计算公式是固定的,但两者计算口径并不一致。
天天基金通常是显示近一年的,晨星网显示的是近三年和五年的,且由于两个网站都没有具体讲解自己是怎么计算得出的数据,所以做对比的时候大家不要将天天基金提供的数据与晨星网提供的数据拿来直接做对比。
同时,如果选取的计算时间区间正好是股市大涨时,算出来的夏普指数会很好看,相反选取股票大跌时的话,算出来的数据会很难看。
而且不同的两只基金,由于投资风格、持仓股等不同,会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爆发、上涨,使得两只基金的夏普比率没有很强的可对比性。因此最好选取两只基金表现都比较平稳的时间段,不然就难以反应真实情况,这样看来夏普比率还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此外,夏普比率衡量的是基金的历史表现,是个重要参考,并不能简单地依据基金的历史表现进行未来操作。
那么夏普比率究竟应该怎么用呢?
在这里建议大家,不妨先从基金的公司、规模、过往业绩、经理人选股和择时能力等入手,找到几只质地优异的产品,在纠结不定的时候,再用夏普比率来辅助我们的投资决策,选择夏普比率相对较高的那只基金。
❽ 基金分析中的“夏普比率”是什么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称为夏普指数 --- 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
夏普比率概述
现代投资理论的研究表明,风险的大小在决定组合的表现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考虑的综合指标,以期能够排除风险因素对绩效评估的不利影响。夏普比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三大经典指标之一。
投资中有一个常规的特点,即投资标的的预期报酬越高,投资人所能忍受的波动风险越高;反之,预期报酬越低,波动风险也越低。所以理性的投资人选择投资标的与投资组合的主要目的为:在固定所能承受的风险下,追求最大的报酬;或在固定的预期报酬下,追求最低的风险。
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以投资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资本资产定价模式)为出发,发展出名闻遐迩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称为夏普指数,用以衡量金融资产的绩效表现。
威廉·夏普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的投资者将选择并持有有效的投资组合,即那些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期望回报最大化的投资组合,或那些在给定期望回报率的水平上使风险最小化的投资组合。解释起来非常简单,他认为投资者在建立有风险的投资组合时,至少应该要求投资回报达到无风险投资的回报,或者更多。
夏普比率计算公式
夏普比率计算公式:=[E(Rp)-Rf]/σp
其中E(Rp):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
Rf:无风险利率
σp: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目的是计算投资组合每承受一单位总风险,会产生多少的超额报酬。比率依据资本市场线(Capital Market Line,CML)的观念而来,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衡量比率。当投资组合内的资产皆为风险性资产时,适用夏普比率。夏普指数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几分报酬;若为正值,代表基金报酬率高过波动风险;若为负值,代表基金操作风险大过于报酬率。这样一来,每个投资组合都可以计算Sharpe Ratio,即投资回报与多冒风险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投资组合越佳。
举例而言,假如国债的回报是3%,而您的投资组合预期回报是15%,您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偏差是6%,那么用15%-3%,可以得出12%(代表您超出无风险投资的回报),再用12%÷6%=2,代表投资者风险每增长1%,换来的是2%的多余收益。
夏普理论告诉我们,投资时也要比较风险,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以冒小风险来换大回报。所以说,投资者应该成熟起来,尽量避免一些不值得冒的风险。同时当您在投资时如缺乏投资经验与研究时间,可以让真正的专业人士(不是只会卖金融产品给你的SALES)来帮到您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可承受风险最小化的投资组合。这些投资组合可以通过Sharpe Ratio来衡量出风险和回报比例。
夏普比率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夏普比率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夏普比率在计算上尽管非常简单,但在具体运用中仍需要对夏普比率的适用性加以注意:
1、用标准差对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其隐含的假设就是所考察的组合构成了投资者投资的全部。因此只有在考虑在众多的基金中选择购买某一只基金时,夏普比率才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
2、使用标准差作为风险指标也被人们认为不很合适的。
3、夏普比率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可以以相同的无风险利率借贷的假设;
4、夏普比率没有基准点,因此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组合的比较中才有价值;
5、夏普比率是线性的,但在有效前沿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变换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夏普指数在对标准差较大的基金的绩效衡量上存在偏误;
6、夏普比率未考虑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因此纯粹依据夏普值的大小构建组合存在很大问题;
7、夏普比率与其他很多指标一样,衡量的是基金的历史表现,因此并不能简单地依据基金的历史表现进行未来操作。
8、计算上,夏普指数同样存在一个稳定性问题:夏普指数的计算结果与时间跨度和收益计算的时间间隔的选取有关。
尽管夏普比率存在上述诸多限制和问题,但它仍以其计算上的简便性和不需要过多的假设条件而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基金较高的净值增长率可能是在承受较高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仅仅根据净值增长率来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全面,衡量基金表现必须兼顾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夏普比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指标。夏普比率又被称为夏普指数,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于1966年最早提出,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用以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最为常用的一个标准化指标。
夏普比率的计算及其含义
夏普比率的计算非常简单,用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平均值减无风险利率再除以基金净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就可以得到基金的夏普比率。它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夏普比率为负时,按大小排序没有意义。
以夏普比率的大小对基金表现加以排序的理论基础在于,假设投资者可以以无风险利率进行借贷,这样,通过确定适当的融资比例,高夏普比率的基金总是能够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比低夏普比率的基金高的投资收益。例如,假设有两个基金A和B,A基金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标准差为10%,B基金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5%,标准差为5%,年平均无风险利率为5%,那么,基金A和基金B的夏普比率分别为1.5和2,依据夏普比率基金B的风险调整收益要好于基金A。为了更清楚地对此加以解释,可以以无风险利率的水平,融入等量的资金(融资比例为1:1),投资于B,那么,B的标准差将会扩大1倍,达到与A相同的水平,但这时B 的净值增长率则等于25%(即2#15%-5%)则要大于A基金。 使用月夏普比率及年夏普比率的情况较为常见。